追女生真的不能对她太好吗?答案是,不能!
1、
告诉你一个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最简单、最透彻、最无法直视的人性真相:
当你尚未得到一样东西的时候,你心心念念的必定是它的优点;当你已经得到一样东西的时候,你逼逼叨叨的必定是它的缺点。
这是人类从婴儿开始大脑里就安装的一套“全自动”心理程序,每个人天生就会,不学而能,根本不用任何教育和培训!
更何况,你的“好”还是对方不花力气免费得到的?你刻意“讨好”的后果只有一个:
提前加速对方——对你的挑剔!
2、
这么说吧,即使对方富如王思聪,或者美如范冰冰,对你一见钟情,三天就表白,然后天天紧追不舍,像地球绕着太阳把你当做世界的中心,一副非你不可、离你难活的样子。
信不信,在你欣喜万分之余,夜深人静之后,脑海里会不由自主地浮上一个问题:
“对方是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短板”或者“目的”?否则为什么如此心急?”
你越想越觉得蹊跷,而且会不自觉地以一种“得到者”的姿态开始嘀咕:
王思聪好像个子不够高吧,范冰冰似乎读书有点少啊。
于是,你大概率会选择一个最好的策略:
先观察一段时间,等了解清楚再做决定。
几个月后,信不信,追你的那个“新手王思聪”或者“小白范冰冰”一定会辗转反侧,想不通、吃不下、睡不着,只能找我提问:
“追一个人是不是不能对对方太好?”
没错,答案只有两个字:
“不能!”
现在明白了吧?高明的人都深谙人性,所以他们从不去无谓地讨好,而是想法设法——若即若离——尽量避免或延缓对方对自己的挑剔!
唯有如此,对方才会一直主动去追逐自己的“好”,对方的注意力才会始终聚焦于自己的优点,而不是缺点。
3、
举个例子,有一天,你的约会对象说:
“帮我倒杯水!”
如果你一言不发就拿起水杯,默默地倒满,然后像服务员一样恭敬地递到对方手上——那么恭喜你,正在化身“备胎”的路上!
三个月以后,对方就会开始挑剔你倒的那杯“水”,太凉、太热或者太不清澈,久而久之,甚至会嫌弃你倒水的“姿势”。
那要怎么做?你应该相应地提出要求,比如:
“帮我夹个菜!”或者“帮我拿一下包!”
如果你们正在暧昧期,可以说:
“叫欧巴!”或者“喊陛下”
如果你们已经是情侣,可以说:
“亲一下!”或者“我先喝一口,再喂你!”
如果你们还处于朋友阶段:
既可以暧昧一点说:“大郎,喝药了!”
也可以幽默一点说:“已倒好,服务费五十元整!”
还可以高冷一点说:“我脑子里没有水,你的头又打不开!”
理论上来讲,如果恋爱双方——彼此相处的尺度拿捏得当,那么就完全可以做一辈子神仙眷侣!
总之,水无常形,人无定法。
核心思想就一句话:
你可以对别人好,但不能让别人——每天睡醒一睁眼就已经“被动”地“得到”了你的“好”。因为这种“好”会让对方习惯,然后麻木,于是开始挑剔,直至厌烦。
4、
认知神经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让几个人持续听一种声音,然后观察他们的脑电波。
结果发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大脑对这种声音刺激的反应越来越弱,脑电波的起伏越来越小,几乎变成水平线。
但是,如果猛然使声音停止或者换另外一种不同的声音来刺激,那么他们的脑电波就会重新产生剧烈的波动反应。
我们都曾经有过这样的感觉:
当周围有持续且频率相同的噪音时,时间一长,我们就会自动屏蔽掉,完全听不到。只有当噪音戛然而止时,我们才能蓦然感受到刚刚有噪音的骚扰。
其实把这个道理移接到人际关系上,同样如此。
比如我们每个人对父母的付出,基本上就是“习惯性无视”,所以才会经常产生麻木、挑剔和厌烦“三部曲”。
只不过我们跟父母之间毕竟有血缘关系,即使再不愉快,也无法轻易选择断交。如果可以选择,我想绝大部分子女都不愿意跟父母长期待在一起。
但是,你追的那个人随时都可以离开你,而且合情合理,因为对方跟你没有任何天然纽带的联系。
5、
最后,如果把这个人性真相扩展开来就会发现:
无论你得到的这个“东西”是什么,只要得到了,你就会“自动”开始挑剔。无论它是玩具还是感情,是金钱还是真心,是彩票还是婚姻,是权力还是名声,凡是能用“得到”这个词表述出来的“东西”,统统都一样,没有例外。
哪怕你未来能够长生不老,你也会不耐烦地挑出一堆“长生不老”的“不好”,信不信?
别问为什么!没有原因。
人性本贱,这就是生物基因的设定,是人类之所以能一枝独秀地存活到今天的看家本能。
千古不易,万代皆是,不以任何个人意志为转移。
当然,如果你是得道高僧,世外圣人,当我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