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和职场中,都有一个怪现象:
越是喜欢把分手挂在嘴边的人,往往越害怕分手。
越是成天囔着要辞职的人,越能在一个岗位上待得久。
舍不得又断不了,导致他们纠缠在其中,越来越痛苦。
“吸引力法则”可以解释:你生命中发生的一切,都是你吸引来的。
有时候并不是糟糕的生活,造成了糟糕的心态;
而是先有了糟糕的心态,才导致了糟糕的状态。
举个例子,如果你今天去参加面试;
你心里必须有且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今天我面试一定会成功。
如果你心里想的是,万一不小心失误搞砸了怎么办,那你就真的更容易搞砸。
这样的话听起来好像很玄学,但只要你平时多留意,就不难发现这是真的。
记得曾经在学校参加赛跑,刚起步就比别人慢了半拍;
我心想着“完了完了”,便开始怪罪今天穿错了鞋、风大、跑道滑。
全程都在给自己心理暗示:在这种糟糕的情况下,我肯定赢不了这场比赛了。
然后在输掉比赛后叹一口气,说:这就是命。
悲观是一种远见,但悲观的情绪却是一剂毒药。
在这种情绪下,你预见的悲剧,会大幅度制造你的焦虑、打击你的自信。
为什么把“注孤生”挂在嘴边的人,更难找到对象?
仔细观察,他们的生活更乏味、穿着打扮更不考究、谈吐表现也更随意。
每天调侃自己“注定孤独一生”,实际上是真的让人不想接近。
我以为,只有你先坚信对一件事渴望,它才能实现。
如果你每天都能想着怎么能发财,你的行动就会随之跟上思想,变得积极向上。
如果你想谈恋爱的话,不妨先相信自己一定可以。
戚薇曾在节目里提到过“吸引力法则”:
“如果你的气场是很好的,相信美好的,你自然而然会吸引一些美好的东西。”
这话当然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说天上会掉馅饼。
拿我一个开甜品店的朋友Kina举例,这是她的择偶标准:
有才气的男生、懂两门以上乐器,家里最好是书香门第、年收入不能低于20万。
朋友知道了都劝她:你就一普普通通的姑娘,还是别做梦了。
Kina却没有被打击,坚信自己一定能找到心仪的对象。
并且向着自己的择偶标准努力着,报了吉他和架子鼓的兴趣班;
甜品店不忙的时候,她就在隔壁茶馆里,跟老板学茶道。
说来也巧,教Kina吉他的老师,跟茶馆老板是好友。
来往频繁后,还互相给对方介绍了一些客户。
两个能干又浪漫的灵魂,就这样擦出了火花。
墨菲定律也从反面,和吸引力定律相印证:
如果你担心一件事情的发生,那它就会更容易发生。
总是觉得找不到恋人,就会越发不喜欢社交、排斥沟通;
想谈恋爱的朋友,可以先坚定信念;
甚至可以想象,自己已经在谈恋爱了。
很快你就会发现,自己的状态变得更好,更容易吸引到自己喜欢的人。
在一项“单身狗调查”中,对一见钟情的研究表明:
人们更喜欢跟自己相似的人。
不管是人格、价值观、经历、背景、兴趣、品位……
相似的人总是更容易建立信任、理解和交流。
当荷尔蒙和多巴胺的生理反应降低时,爱情很容易消失。
但相似的轨迹、兴趣爱好和三观,会无时无刻提醒你们,是注定要在一起的人。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冲动;
你想吸引什么样的人,最快的方式就是去成为那种人。
以及不断强化信念,坚信自己就是那种人。
我见过很多不错的人,太没自信了。
因为自己不够好,而是觉得自己不配被爱。
在近乎偏执的严苛自我要求中,越发怀疑自己的价值。
曾有一个很优秀的读者,让我给她打分。
我反问她:你给自己打多少分?
她说:80分,因为父母和前任,都给她打80分。
哪怕她已经非常优秀了,也依然觉得自己有20%的部分不值得被爱。
而我给她打了100分。她非常开心,问我为什么。
我说:因为你是一个完整的人,好的坏的方面,都有各自的分数,不因我的评判而贬值。
从小我们就懂得,只有足够优秀才会获得老师的青睐;
但我仍希望你明白,优秀不是你被爱的理由。
如果习惯用优秀去换取爱,那么我们一辈子也无法满意。
真正能让人获得幸福的是“相信”。
相信自己的笑容是阳光的,谈吐是怡人的,三观是正确的。
相信真实的自己,总会遇到一个懂得欣赏自己的人。
毫不犹豫地,对自己付出100分的爱意。
哪怕生活再兵荒马乱,你也不能乱了阵脚。
照顾好自己的光芒,当好自己的星星。
总会有一个人降临到,你说了算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