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说,我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的同志身份而自卑过,甚至,有时觉得生而为gay,可能是上天给我的最好的礼物。
身份认可和自我认知,如同一条逼仄的隧道,你缓缓爬行,时而低洼,时而陡坡,这一路假若只有自己,那份寂然和凄冷,就似地道里的秋风,刀尖一样戳向胸口。
还好,在我考进大学的那年,有互联网的普及,还有那年大学里“同路人”的出现,使得这一路的颠簸中,仍有值得慰藉的温暖与照应。
早在小学时,我便觉察到自己与别人的不同。会对相貌帅气的男生有好感,不仅仅会与他们接触,更会心心念念地想在校园里、回家路上形影不离。
后来,读高中,一次看凤凰卫视的《杨澜工作室》,那期节目的嘉宾是中国香港著名编剧林奕华先生。在节目的资料陈述以及林先生的讲述中,我明白了“同志”的定义与社会处境,还有,在当下所要面临的尴尬和“异类”眼光。
虽然很多人都秉信“他人即地狱”,但是对我来说,这句话相对无效。我是一个不太在意外界评论的人。即便当年做主持人,观众或听众的刷屏留言中,我只会关注那些中肯的话语,对于无故谩骂或是脑残热衷,我都提醒内心保持一抹清醒,
不能被外围裹挟,更不能为他人的无心之言而惴惴不安。所谓指指点点,说我“不一样”,反倒是一种变相的夸赞。每个人的青春都只有匆匆十年,为何要在别人的唾沫星子里弄脏了自己的简单?
所以,高二的那年暑假,一日午后,看着妈妈心情不错,在卫生间揉搓着被单,我便站在她身后,故作淡定地说:“妈,我给你说个事儿,你不准生气......”妈没有抬头,懒懒回道:“说吧,听听是啥事儿。”于是,我把自己喜欢男生的事实,用最简单的话告诉了自己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水平的妈妈。
那时候,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出柜”,也许,心中本没有柜子,所以,也就直接豁出去了。心里想,如果妈是爱我的,她需要接受一个真实的儿子,更何况,喜欢男生又不是伤天害理,与他人无涉。
清楚地记得,妈在听完我的坦白之后,竟然没有任何异样的举动。本以为,当一个母亲知道自己的孩子和“正常人”不同,她至少会惊叫一声,或者站起来老泪纵横,亦或者突然大喊一声“混账呀....”
随即晕倒。貌似这些场景都该是情理之中吧,当时的我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无论发生什么哭天抢地的“剧情”,我都会第一时间戏剧性地搀住老母,然后,抱头痛哭......可结果,竟然,这-么-安-静?!
“估计你还在青春期,这都是正常的,别瞎想,长大了就好了!”妈竟然开始劝我,让彼时刚满16岁的我想开点。
内心狂喜,真想立即飞奔上去,给老妈一个大大的拥抱。不过,我忍住了。在这个略显严肃和悲情的氛围下,任何喜悦与欢跳都是不合时宜的,我要镇定。
没想到,这就是我青少年时期“出柜”的全过程。历时——3分钟。
之后很长时间里,我和妈都不再碰“同志”这个话题,即便陪老妈看电视,有时港片里会有丑化同志的角色,我和妈也都是有说有笑地彼此搪塞,并不再把“喜欢男生”当成什么天大的事情摊到桌面上来。
时间如同柳絮,飘荡着,佯装轻松地,一晃数年。
后来,在大学期间,因缘际会,我交到了男友。一番简单的挣扎后,我决定告诉老妈自己遇到了幸福。由于有高中时期那个午后的“出柜”铺垫,老妈并没有太大的异样反应,只是临末尾嘱咐道,电视里报道说同志之间不注意的话会有健康危险,自己一定要当心!
越是有家人的认可与接纳,我的内心更会涌现出“要对自己负责”的声音。每每看到有些同志朋友因为社会压力,父母催逼,最后不得不进入假面婚姻时,我会觉得此刻自己所拥有的家人信任是多么贵如千金。
若干年后,当我和老妈谈起当初她为何会这么平静接受儿子是GAY的事实时,妈妈说,你是我儿子,我最大的愿望就是你高兴、乐呵呵地生活,如果你能真的找到自己喜欢的人,那当然就快乐呀!人一高兴,就健康,有健康就有一切,所以,我就说服自己接受了。
道理质朴,但是句句承载着老妈对于儿子那份颇具分量的心愿。
即便,后来的我经历了分手,邂逅,再分手这样的波折,可爱情的失败并不会打败我对于“真爱”的信念。总会有个久处不厌的他,在下一个街头等候,总会在某个时刻,两个相爱的人互相奔向对方,并且相拥无语,牵手静看风雨。
有报道说,中国的同志数量约占总人口数的5%。很荣幸,我在这5%的队伍里,并且很努力地用文字为载体,写出身为同志的故事、采访以及其他能够帮到伙伴们的篇章专栏。身为同志,虽然最开始会感觉无助、身不由己,
可是,细细想来,这个身份给予了我们完全不一样的世界,以及看待自己和他人另一个全然崭新的视角和方式。这样的独特门径,让生活之路从狭窄通向宽途,从冷寂走向欢腾。
不要被一些所谓“贵圈真乱”这样的评价误导,所谓圈子,也是人与人拉手而建的信任城堡。与你性情相投的朋友,自然会成为我们生活同路的伙伴,而那些明显和你我“三观”违和的基友,最终也不过是“最基础的朋友”,不必牵扯,更不必深聊深交。
青春都是倒计时的状态,在最好的年华,遇见最值得珍藏的感情,在最芬芳的记忆中,存留下最该铭心的念记。
只要不负我心,在生而为gay的今生里,少点毒舌多点温情,少些挑剔多些融合,只要你肯放自己一马,那份原本磕绊纠结的心,还是有机会得到宽慰、缝补,并在最好的此刻,还自己一方坦然的心景。我们,一起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