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平常都如何定义高质量的呢?每个人都喜欢和高富帅的人相处无可厚非,但是把高质量定义仅限于“高富帅”,而没有看到他们有趣、乐观、善良、细腻的一面,那就太过狭隘了。
而同样标榜成“高质量”的一些朋友,熟悉了解后也会发现他们自卑、懦弱、幼稚的一面,打破了人设走进内心,其实我们都一样是个普通的人,名媛也并非那么遥远莫及。
在我们的交友当中,往往会给对方许多预设条件,年龄相仿、三观相近、学历相等……而我个人觉得应该将自己放空,去观察每个人身上的不同,舞台灯光可以将一个的优点无限放大,而你的眼睛可以发现观众席每个人的有趣。
1、一切开始前,请做好同志身份认同。
试想不管是处对象还是交朋友,两人一起出门的时候对方总是扭扭捏捏生怕被路人察觉什么,虽然很多人都没有勇气出柜,但我想谁也不想天天活得跟个社会通缉犯一样。
打算将来27/8岁要和异性恋结婚的,一边混着圈,一边说自己有能力让家庭幸福美满的人,他人生就是一场戏,幸福都是演出来的。
很多同志由于自我身份认同的迷茫/恐惧,导致对于自己所喜欢的同性的情感表达出现一些缺乏,在交流的过程中出现问题,那就很容易降低质量。
自我认同的重要性还涉及到自己未来的生活/学业/事业/家庭的规划和安排,如果对自己的一些未来规划还不够明确,处于相当迷茫尴尬的境地的话,很容易不清楚自己的同志交友需求,必然会导致主观上的交友“质量”较低。
2、初次接触,第一印象
我们都知道首因效应/第一印象对于对方的重要性,但重新认识一个人的沟通成本太高了,我们懒得去发出更多信号,也懒于接收、消化对方的无效信号,所以很多人选择打招呼就发一个问号、一个表情就期待对方的主动,这都是留下一个非常不好的印象。
软件直接问“约吗”的人一般质量都不高,高质量的人不是不约炮,而是不会冒险和照骗就提“约P”(当然也不排除你自身条件很好,吸引了同样质量的主动炮友)
上来发一个“?”、“”的人,同看上一条,基本礼貌和素质也不会高
上来就是一串数字问情况的,基本是上一代基友的沟通方式
相对来说,如果是通过网络认识到对方的话,建议可以阅读该网友相关的个人资料、文章、微博、博客、朋友圈、知乎问答、文章等等……对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避免问一些重复的问题,让你觉得你实在太浮躁或目的不纯而并不重视他的内在,给他的感觉会不是很好。
3、契约精神、等价交换原则的思考
我们都比较信奉契约精神和等价交换原则,在同志交友中大家都小心翼翼,等价交换原则被视为互相的尊重,良好沟通的开始必不可少:
我们在讨论了解彼此的个人基本情况、兴趣、未来规划等问题的时候,不妨试试看先分享自己的信息,再问对方,这样会让对方觉得舒服一些。
我们交高质量的基友,我认为我们可以尝试问问看自己,交了这个朋友,他能给我什么,我又能给他什么?且不谈是否功利,但这折射的就是双方彼此是否能够真正满足对方的交友需求。举个例子:若你能在对方最需要进行网络聊天的时间段进行聊天,那么聊效显然会好很多。
“共同话题”其实同样映射了契约精神的重要性。如果你和一个人聊一个他完全不感兴趣的话题,可能还会有负面作用。
认识不久就和他吐槽你过往的感情史/人生的困境,同样可能会有负面作用,因为对他来说没什么价值,甚至还可能觉得他是你的情感垃圾桶。然而,如果说你也可以做他的情感垃圾桶,那么问题来了,甚至还可能觉得他是你的情感垃圾桶。然而,如果说你也可以做他的情感垃圾桶,那么问题来了,
契约精神/等价交换原则在恋爱交往中的指导意义就不必多说了。
4、深入交往阶段
使用合适的频率来保持联系。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个人能够和你初次聊得开,请主动选择合适的时间段里,合适的频率和他保持联系,对方也可能会养成习惯,并且至少感觉你对他有朋友般的在意。
我们应该尝试将话题引导到了解彼此的三观上,而不仅仅停留于表面的话题。除非你只是想要某一特定兴趣好友/玩伴而已。
线下社交是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无论是我们谈及照骗问题,还是网络与真人的性格差距,都会让我们更加重视线下的真实社交,除非你要的只是一个符合等价交换/契约精神原则的纯网络聊友。
单独面基有单独了解对方的优势,但并不建议早期见面就使用,毕竟如果出现了双方完全没感觉会相当尴尬,也会存在一些可能的安全问题,至于其他途径,请参考我之前写的一些文章。
当我们在交友中出现一些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首先选择自我坦白/明显的暗示/直接询问/共同讨论等方式进行解决,可以征询自己的朋友一些建议,但如果非必要不应该过多去询问过多第三者的看法,人和人毕竟是不同的,人对不同的人表现也不同,人类是复杂的生物,掌握交友决策权的还是你们彼此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