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英雄末路:历史上那些大人物之死
直率的蜗牛51 • 2024-10-22 17:44:17 • 故事
海角APP,超千万资源无限看 APP下载
链接会被墙,现在牢记邮箱,发任意文字获最新链接 [email protected]
加入官方群无限畅聊 potato群 电报群(需翻墙)

英雄末路:历史上那些大人物之死 鼎湖听泉

第一篇秘不发丧:秦始皇是不是被赵高所杀

话说历史上的那些大人物之死,很多都是死得蹊跷,死得不明不白不清不楚,很神秘的样子,这更是加重了历史的悬念、历史的厚度,甚至一直笼罩在阴谋论的疑云里出不来,原本透明度不高的深宫呈现的也大都是鬼影幢幢之影像是也。

就比如此时的正主秦始皇,关于他的死,大部分历史学家都倾向于是死于[疾]{.underline}病,而死于什么病,却众说纷纭,有说是癫痫、脑膜炎,甚至于支气管炎、软骨病、中暑等,不一而足。对他的病死,很多历史典籍都已明确记载,似乎也没有多少疑义。不过从他暴死沙丘随从人员却秘不发丧,此后还发生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诡异皇位更替事件,却也使一些嗅觉灵敏的历史学家怀疑此中有诈,认为秦始皇死于非命也无可厚非。这个居然还与野史中记载的"秦始皇,至沙丘亡"的传说相吻合,不能不引起人们的丰富联想。

那么秦始皇是怎么死的呢?既然大家都有疑义,以下不

《资治通鉴》等历史牛书加以甄别。如综合《史记》、

却说一生豪气干云、喜欢壮游的秦始皇,于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

年),作了他人生的第五次巡游,这也是他的

最后一次壮游,因为他就莫名其妙地死在了这一次浩浩荡荡的皇家豪华"自驾游"上,在躲过了"荆轲的匕首、张良的铁锥、高渐离的击筑"之后,壮烈地挂掉了,也实现了现实中的很多自驾游发烧友所说的"宁愿死于旅途,也不愿死于床上"的豪言壮语。对于他的死,太史公甚至惜墨如金,"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寥寥几字就搪塞过去,看来也是对他的死颇感迷茫,对此中委曲不敢妄言,只能点到为止了。

而秦始皇的这最后一次壮游,最初的肇因却是迷信,是要化解自己被人诅咒的生命危机。

人打赏

1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18 00:11

2019

年开新书来了,阔别几个月后回归,希望新老朋友继续捧场,一起快乐悦读。

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18 00:18

大家也知道,执政十分强悍的秦始皇,却是一个比较"怕死"的人,为这他还曾命半仙人徐福出海为其搜寻不死药。自从被人伏击行刺之后,生命受到威胁的秦始皇就有点惶惶不可终日,总想寻找不死药来化消杀身之祸,尤其当时

民间还流传着"始皇帝死而地分""的陨石铭文和"今年祖龙死"

的仙家预言,让秦始皇更是有出外找长生不老药趋吉避凶的现实需要,所以,在一位方士高人的建议下,即使有病,他也果断实施了这第五次的人生壮游,保命要紧啊。

据《资治通鉴》报道,此次皇帝出行,除了左丞相李斯陪同前往,因为小儿子胡亥是秦始皇20

多个儿子中的最爱,他兴致勃勃地随便嚷嚷了两下,说要跟父皇去游玩(游山玩

,作为心肝宝贝掌上明珠,秦始皇没有拒绝水嘛,谁不喜欢)

的理由。

关于此次的皇家豪华自驾游,他们如何观云梦、望虞舜、祭大禹、写雄文,我们在此省略五百字,既然是专写秦始皇之死,我们就直奔[主]{.underline}题跳到他如何病亡的吧。

反正,秦始皇君臣一行就这样一路风尘仆仆又高采烈地东奔西跑,时间过得飞快,天有不测风云,沿海西行到了平原津后忽然他就病倒了。

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18 00:24

原本就十分忌讳死亡的秦始皇,此时病态恹恹、垂死挣扎的样子,更是怕自己突然死掉,所以群臣都避开一个死字,不敢提起。本着对生命的尊重,以及对荣华富贵的留恋,病

倒了的秦始皇还是硬熬着,艰难地跑到了一百四十里外的沙丘来养病,最后也死在那里,难道是一言成谶?

据说此时秦始皇意识还比较清醒,虽然病越来越重,至

少他还能让随行的宠臣也就是中车府令赵高兼掌符玺事

务,负责把写好的盖上御印的诏书送给长子扶苏,诏令

扶苏"参加丧事处理,灵柩到咸阳后安葬",其时他应

该还活得好好的。只是封好的诏书,不知何故赵高却把

之束之高阁,并未让使者送达扶苏,最终秦始皇还是逃

不掉命运的诅咒,七月二十日暴毙于当时十分荒凉的沙

丘行宫(而当年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据说也是饿死于沙 丘宫),终年49

岁,可谓是英年早逝,虽然说是病死, 却因当时指鹿为马的权臣赵高的令人

费解的举动,让后世人有了秦始皇被谋杀的合理猜测理由。

据某些历史研究者分析,从后来的政权交接形式和结果,作为最大受益者的[赵]{.underline}高有着杀死老板秦始皇的最大嫌疑或动机,是头号弑君者。

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18 00:35

因为秦始皇死后,本应接班的扶苏死了,与扶苏关系密切的蒙氏兄弟也死了,甚至于跟从秦始皇巡游的"知情者"

李斯也惨遭腰斩,这一系列围绕皇权承继的惨烈死亡,尤其是李斯的横死,正是最典型的杀人灭口行径。

从秦始皇死后赵高的所作所为,太史公虽然没有明说,但所作记载早已暗含了赵高是最大的嫌疑者。

秦始皇死后,因为天子意外驾崩于都城之外,颇为细心的丞相李斯为了怕皇权承继出大问题,几十皇子起而争当皇帝,天下不大乱才怪,所以才秘不发丧,只是把棺材放在既密闭又通风能调节冷暖的凉车中,一切都按照皇帝没死前的规格办事,包括陪乘、上饭,奏事,一样都不能少,还装得特别像,且宦官们就在辒凉车中装模作样地降诏批签,忙得不亦乐乎。当时,也只有胡亥、赵高和五六个受宠宦官知道秦始皇死掉了,诡异异常。

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18 00:41 好,今晚先到

此,晚安

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18 12:02

反正,心怀鬼胎的这些人,就这样一路若无其地往前走,很快就从井陉到达九原。不过由于正处于暑天,再怎样小心调节冷暖,时间久了龙体也会发臭,为了掩盖真相,就

把发臭的鲍鱼往车里装,以使人们分不清究竟是尸臭还是鱼臭,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好不容易回到咸阳,居然接任皇帝的不是秦始皇钦点的扶苏,而是与赵高关系密切的无德无能的秦二世胡亥。

至此,一切对秦始皇死于非命的怀疑都得到了强力支撑。

首先,秦二世称帝前,赵高早就撺掇怕被扶苏器重的蒙恬代替其相位的李斯,合伙篡改秦始皇诏书,然后假传王命让扶苏自杀,扫除了胡亥上位的最大障碍,也正是扶苏死后,出行在外的胡亥才匆忙赶回都城称帝;其次,回到都城后赵高又大开杀戒,借故杀了与其有隙的蒙氏兄弟(蒙毅曾因赵高有罪要杀他,他却被皇帝救了),且作为巡游随行人员的蒙毅,在秦始皇病重的时候被突然支走,更是反衬了赵高的不怀好意。最终还丧心病狂地把于己有恩的"合作伙伴"李斯给"撕"了,赵高的杀手面目昭然若揭。

1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18 12:24继续1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18 12:57

综上所述,赵高是秦始皇死于非命的罪魁祸首只因为按照秦始皇让扶苏扶正的结果,蒙恬必定是丞相,蒙氏兄弟当政,赵高也逃不脱被干掉的命运,不如先下手为强,宁可

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是也,何况当时不是在都城戒备森严的深宫,而且在病猫秦始皇面前,得手的机会大增也,成功率的陡然增加也张狂了善于指鹿为马的赵高的杀戮之心,也只有结果这变得有点碍手碍脚的重病老板,他才有机会一劳永逸地保住政治前途,甚至于生命,于是他只能这样干了,这就是结案陈词。

至此,秦始皇之死演化出了万千可能,不一而足,让你无限猜想,这正是历史的最大魅力,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你的开放思维。

1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18 13:25

第二篇五马分尸:" 万人敌"项羽自刎而死后为何被

肢解

话说汉王五年(公元前202

年),刘邦带领部队尾随项羽到阳夏南边,然后驻扎下来,并和淮阴侯韩信、建成侯彭越约好会合日期,大家共同攻打楚军,最终又用了"四面楚歌"之计和十面埋伏计完全打败了曾经不可一世的项羽,大汉最终得以立国,成为一个大一统国家,刘邦也成了史上第一位草根皇帝。

当然,这此中还不是一帆风顺,甚至于称得上困难重重。因为汉军到达固陵时,先期约好来会攻楚军的韩信、彭越部队却连鬼影也不见一个,让刘邦好生恼火。失去了两个重要援手,汉军毫无悬念地又被楚军打得大败。刘邦只好逃回营垒,深掘壕沟以坚守。

"这就奇怪了,韩信他们为什么要失信不来会合攻打楚军呢?我想这里面一定在哪个环节出了问题,现在诸侯不遵守盟约,这可怎么办?"刘邦问张良道。

"这个当然是牵涉到利益问题了,因为没好处谁会为你卖命啊,俗话也说无利不早起嘛。大王想想,楚军快被打垮打没了,而韩信和彭越却没有得到应分封的地盘,所以他们闹别扭不来参战那是十分自然的事,谁又会想做无谓的炮灰呢?如果大王想让他们立刻前来会盟,那也只能许诺和他们共分天下了。否则,这事就比较玄乎,甚至可能会发生兵变,如果他们倒戈相向,那么天下形势就难以预料了。因此我建议大王不如把从陈县以东到海滨一带地方都给韩信,把睢阳以北到谷城的地方都给彭越,等于是把楚的本土分给此二人大片土地,纳入其王国。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啊,这样一来等于让他们各自为自己而战,我们三股强大力量拧成一股绳,到时楚军就很容易打败了。"张良有理有据回答说。

"好,这出封官许地计好极。"刘邦立马夸奖张良说。

1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18 14:11

于是刘邦派出使者告诉韩信、彭越说:"你们发兵来跟汉王我合力击楚,打败楚军之后,我会重重有赏,也就是说给你们裂土封王。自陈县往东至海滨一带地方给齐王,睢阳以北至谷城的地方都给彭相国。"使者到达宣布刘邦的封地命令之后,韩信、彭越立马吐饭响应,也立即就带兵出发合力攻打楚国。

当时韩信从齐国起行,刘贾的部队也从寿春齐头并进,血洗城父,到达垓下。大司马周殷还叛离了楚国,同时率舒县兵马屠戮了六邑,征发九江兵力,随同刘贾、彭越一起会师垓下,逼近项王,也是汉立国的重要一役,"四面楚歌"一计的运用可谓绝妙之极,也由此完全摧毁了项羽的抵抗之心。

1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18 14:40

战局一触即发,当时的项羽只有十万兵马,还是后勤告急人困马乏的,孤家寡人的款式,再也没有以前张牙舞爪的嚣张样。韩信率领他的三十万虎狼之师居中正对楚军,独当一面。孔将军居左翼,费将军居右翼,汉军作为后备殿后,周勃、柴将军跟在刘邦后面。因为刘邦作为最高指挥官必须

保持超然地位,调度指挥各路兵马,这样就避免了群龙无首,犹如从前的彭城大[战]{.underline}一样乱成一团迅速崩溃,就因为没有统一调度的悲剧。

勇不可挡的韩信先和项羽主力交锋,出师不利,连忙撤退(不知是不是扮猪吃老虎,以引其入布好的口袋,当然项羽的单兵作战能力不可小觑,据说比韩信还强,可以说是独步天下也),楚军乘机追击,正好让两翼的孔将军、费将军从两侧夹击楚军,楚军立马作战不利,刚刚败退的韩信又调转枪头身乘势进击楚军,楚军立马大败于垓下。这次决定性的战斗,刘邦的汉军作为后备军,不放一枪一炮,楚军就已经大败,可谓是最轻松的一次。

其时项王的部队已经在垓下修筑了坚固营垒,兵败如山倒的项羽不得不退回壁垒坚守。只是,项羽也早已陷入兵少粮尽的窘境,基本上不能坚持多时了。而且汉军及各诸侯部队又把他里三层外三层地团团围住,插翅难飞也。

现在讲讲项羽被汉军围困垓下后失声痛哭的稀奇事。

2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18 14:50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

2F307787382.jpg{EIMAGE}

2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18 15:11

英雄末路之泪当然是十分悲壮,可惜项羽自己却哭得太早,也说明他心胸不够开阔,太容易气馁,没有跌倒了站起来的百折不挠精神(也可能是之前他太顺的缘故吧没有好好地上挫折教育课,要加强个人修养啊),原本他如果想办法过江东再聚众卷土重来,把姿势放低点,继续苦心经营,而不是遇到挫折时怨天尤人,庶几还有政治翻盘的机会,可惜在紧要关头,项羽这莽匹夫居然只会自顾自地搂着宝马香姬泪流满面,十足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小女孩的作派,却不是寻找出路进行政治翻身,少有的英雄气短,别人还夸他情深意长很有人情味呢,这就稀奇了,你是政治人而不是演戏的,OK。

不错,没人说他没有人情味,可惜是用错了地方,这是典型的把原则当儿戏,难怪他手下只有一个可用的大谋士范增也被他赶走了,就是刚愎自用主次不分的主啊。

据说听到四面楚歌的那一夜,项羽连夜起来,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本身就办法不多只会横冲直撞的天下第一猛将,也只能在军帐中喝闷酒了。

到了最后的关头,此时的他早已无心作战,更加不用说考虑战争如何进行下去,如何撕开敌人的重重包围东山再起(多想想刘邦在荥阳被他围困的苦日子吧,胜利哪有唾手可

得的),已经完全失去信心的他只会哭哭啼啼(想像不到一个一次可以残暴地坑杀20

万降卒的人居然也有如此柔弱的一面,不知是该可怜还是该嗤之以鼻),比最柔情的女人还柔情。

2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18 15:33

此刻的他,居然心中惦记的只有两样东西,那就是一直跟在他身边的大美人虞姬,以及他的宝马乌骓马,这是两样他平时须臾离不开的宠物。想到伤心处,项王不禁慷慨悲歌,自己作诗深情款款地吟唱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奈若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也就是说到了最后,他最感叹也最不甘心的是,自己贵为天下第一猛士,居然自己的女人也保护不了,这确实是有点悲哀,虞姬呀虞姬,怎么安排你呀才妥善?枉我有能拔山的力量啊,盖世英雄时运不济呀什么的,和刘邦遭遇不顺时总是问其谋士"这可什么办"语气相同人生追求却相差十万

八千里,一个儿女情长一个天下为公,性质当然完全不同。

2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18 15:46

"骓不逝兮奈若何"应该是骓不逝兮可奈何,引用时错了,不好意思

2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18 15:59

也许有人还会比较刘邦置父妻和儿女生死于不顾的狠毒事来说事,甚至于会发出"嫁人就要嫁项羽"的感慨,因为在危急关头这项[羽]{.underline}也太有人情味太招女孩喜爱了,这么有情有义的男人打灯笼也难找也。

可惜项羽还是弄错了自己的角色,这是在战场上在政治圈子里,他首先是一个政治人,一个军事家,有很多人跟着他吃饭,性命也在他的手里捏着,而他却舍大家而顾小家,这是典型的小家子气,他在最危急的关头,亲自把自己的统帅角色和天下大业全毁掉了,还博得了后人的同情和掌声,这是怎样的一种本末倒置。果然如他的亚父范增所说,天下已定,小子不足与谋也,你就等着身败名裂啦,没有别的选择。

2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18 16:19

那时候,项羽的军营里,火把点起,酒宴升起,这最后的晚餐也太悲伤太催人泪下了。在生离死别之际,有情郎项羽深情地把美艳虞姬请出来,自己拔剑和她共舞起来,"虞姬呀小虞,我可拿你怎么办啊?"难道益了刘邦这个没当上皇帝就有八个老婆的小无赖不成?唱着唱着十分感性的

项羽,就一道道流下了不轻弹的男儿热泪,泪如泉涌啊,为什么要掉眼泪?是因为有情人要分别啦。

项羽唱了几遍,大美人虞姬在一旁随声应和,歌曰:"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反正要誓死相随的样子,因为是英雄末路,所以这场"霸王别姬"

的场面也变得十分[的]{.underline}感人。

看到小夫妻依依不舍的情景,项羽的左右侍者都跟着泪流满面,哭得稀里哗啦的,没有一个人能抬起头来仰视主人的。

2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18 18:49

哭过之后,项羽便飞身上马,带领八百多精锐骑马随从后面,趁夜色突破重围,向南冲出,飞奔而逃。

天快亮的时候,唱了一夜楚歌疲惫不堪的汉军才发觉项羽跑了,于是刘邦立即命令丰沛集团的主力骑将灌婴带领五千骑兵去追赶,务必拿下他的人头,绝对不能给他有东山再起卷土重来的机会,不然的话刘邦就有难了,这是不容置辩的。

项羽的乌骓马跑得飞快,是匹著名的千里马啊,当他渡过淮河时,他的八百骑兵部下仍能跟上的只剩下一百多人了。

2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18 19:06

然后,刘邦这曾威风八面的项兄弟就特别倒霉,到达阴陵时居然迷了路,而且更加倒霉的是,他去问一个耕田农夫,农夫却故意骗他说:"向左边走就是。"项羽带人向左疾驰,却陷进了泥沼之中,才知道那老农夫骗了他们,气得破口大骂,人倒霉的时候喝凉水也塞牙也。

而这事刘邦碰[到]{.underline}不比项羽少,包括彭城大败的那次也是被项羽追到江边差点淹死,要不是天公作美,飞沙石天昏地暗,让刘邦带几十骑侥幸逃脱,刘邦也早已被好兄弟乱刀砍死,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啊,是个十分严肃的命题。

就因为老农的机智,让项羽耽搁了一点时间,因此汉兵能追上了他们。项羽只得拼命逃,带着自己的骑兵向东到达东城时就只剩下二十八骑了。汉军骑兵追赶上来的有几千人,兵强马壮的样子。

3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18 19:27

这回看到对手人脚齐整旌旗猎猎,连勇雄无比的"万人敌"项羽自己也估计再难以全身而退了,甚至于也可能是楚汉战争的最后一役了,于是早已视死如归的他对身边的骑兵说:"我项某人带兵起义至今已经八年,身经七十多次征战,阻挡我的所有敌人都被打垮,我攻击谁谁就会兵败如山倒,

没有不降服的,从来没有尝到过失败的滋味(太顺的人一遇到挫折最终也是自暴自弃的多,因为他的字典里没有挫折二字也不想好好面对),因而能够称霸天下,号为霸王。然而如今终于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灭亡我,决不是作战的过错,天不容我奈之若何。今天肯定是得决一死战了,所以我们要打最后一场漂亮仗,我愿意为诸位痛痛快快地打一仗,而且一定要胜它三回,给诸位冲破重围斩杀汉将砍倒军旗,让大家知道的确是[上]{.underline}天要灭我,而不是我项羽没本事不会打仗,正所谓非战之罪也。"

话音未落,项羽便把身边的骑兵分成四队,面朝四个方向冲杀。

3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18 19:52

其时,人数绝对占优的汉军把项羽他们围个水泄不通,黑压压的一大片,这更加鼓起了学得"万人敌"本事的项羽的杀敌欲望,他是一个遇强愈强的人,对手越强他越兴奋,单兵作战能力也更加能人品爆发,小宇宙爆发的那种。项羽对骑兵们说:"拿剑来,让我们杀个痛快,看我怎么来给你们拿下一员汉将!"大喝一声之后,项羽就命令自己的骑士四面驱马飞驰而下,并约定一齐冲到山的东边分三处集合。

于是项王骑上马,一路高声呼喊着冲了下去,狂野厮杀,

汉军哪挡得住天下第一猛将的强大攻击力,纷纷像草木随风倒伏一样溃败了,痛快淋漓之间即时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项羽果然也杀掉了一名汉将践了约。

这时,汉军骑将赤泉侯杨喜在后面紧紧地追赶项羽,项羽恼怒地瞪大牛眼呵叱他,声若巨雷,简直是天雷滚滚也,赤泉侯惊慌失措地连人带马吓得倒退了好几里,再也组织不起有效的进攻,太神奇了。

3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18 20:10

趁着汉军慌乱之间,项羽与他的骑兵按约定在处会合了。

败退的汉军不知项羽跑到了哪里,就把部队也分为三路,再次包抄上来。看到汉军又紧逼上来,正逞个人英雄主义杀得性起的项羽又驱马冲了上去,电光火石之间砍杀了一名汉军都尉,同时又斩杀了百八十人,楚军骑兵再聚集时,发现自己仅仅折了两个人,这当然是很了不起的战绩。于是项羽踌躇满志地问自己的骑兵们说:"怎么样?兄弟们,我没说错吧?"他的随从都十分敬佩地说:"正像大王说的那样,钦敬钦敬,崇拜之情如滔滔江水不绝也。"

当然,如果纯粹从打仗的角度来说,项羽绝对是当时的

一等一高手,无人能出其右,名符其实的楚汉第一猛将 也。

3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18 20:46

那么,为什么如此会打仗的他,还是输给了根本不能和他处于同一量级的刘邦呢(就是刘邦的第一猛将和心腹樊哙也不是他的对手啊)?这个就牵涉到了政治角色问题,这才是最重要的。

因为项羽首先示人的是统帅而不是士兵,他应该着力的是战争形势和战略意图,也就是对战争全局的控制性问题,而不是能杀多少敌人的士兵,这正如将兵越多越好的韩信批评他的那样,项羽是典型的匹夫之勇,是一种角色错位,这也注定了他的失败,没有别的结局。

正是由于项是搞不清楚自己的真正身份,所以他打起仗十分好看十分酷,也很有审美效果,很放得开,让跟着他的将士也很是享受很是脸上有光的样子,不像刘邦这个"无赖"出身的人,在他将要烹杀刘邦父亲时,还嘻皮笑脸地要讨一杯羹喝,当然惹来很多卫道士的攻击,说刘邦做人不地道不人道没孝道,那么只有冲上去和项羽同归于尽才地道吗?这明显是一种匹夫之勇。

3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18 21:08

"项是搞不清楚自己的真正身份"这什么就打错了?应该是项是搞不清楚自己的真正身份

3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18 21:41

正因为如此,让他在处理军国大事时总是犯迷糊搞不清状况。在他该大方时他却小气,比如分封事宜;在他该有所决断时他又过于婆婆妈妈,把原则当琐事甚至于当交换筹码,经常性人格分裂。

你是统帅你是一国之君,兵不在多而在精,将不在勇而在谋,这正是他最缺失的领袖元素,故此他才老是逞个人英雄主义,没有大局全局观念和团队精神,胡子眉毛一把抓,最终的结果也只能[是]{.underline}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败亡那当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而在这一方面,刘邦正好相反,刘邦虽然打架单挑的能力也不是很弱,但老刘还是斩钉截铁拒绝了项羽下的战书,统帅打架那不是笑掉人们大牙啊,这么没身份没谋略的事你项羽也好意思提出来,也说明你在政治上根本不成熟,甚至于太孩子气不开窍,而刘邦的真本事正是知人善任,该谁干些什么能干什么,他心知肚明一清二楚,谁也不想骗他,干起来也不会那么没章法没那么累,在这种遵循"丛林法则"的弱肉强食世界,有时候强并不只是指有一身蛮力有令大姑娘为之眼前一亮的胸肌腹肌,还要食脑,明白不?

3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18 21:54

再说了,会杀人,会骑马,会射箭,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个好士兵应该做到的功课而已,即使是能在百万军中取敌将首级如探囊取物,也不过是有做将领潜力的杰出士兵而已,离领袖人物或统帅的标准还差十万八千里呢!

真正的统帅决不是贪图一时的快意恩仇,而是综观全局的平衡能力,甚至于在极其不利的环境中有力挽狂澜反败为胜的魄力和勇气,而不仅仅是图一时的痛快和浅薄的炫耀。

此外,在挫折和逆境面前,一个统帅必须是沉着应战,镇定自若,寻找转机,而不是一览无余地表现出心浮气躁,毫无章法,遇事只知道哭,那和妇人之仁没有什么区别,政治也只能让你走开,也就是说取消了你的参赛资格

3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18 22:41

而项羽犯的一生最大错误就是不肯过江东,连最后的政治翻盘机会都自动放弃了,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项羽的目光短浅,注定干不了大事,至少不会将革命进行到底。

横冲直撞地战到最后,这时候跑到乌江边的,也只剩下他这个有千里马坐骑的孤家寡人和一小撮骑兵随从了,英雄末路的格式基本上也几乎都是这个样子了,好可怜。

想当年千军万马英气勃发的项大王落到这步田地,说起来还真是让人有一种想哭的冲动,如果你不够狠(比如鸿门宴上放了刘邦),最后哭的可能也就是你自己。

其实,项羽那时是落魄了点,还不至于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如果他听从那个亭长(哈,刘邦也是杰出亭长,果然也是有眼光的人)劝告的话,或许又有人生之另一洞天也。

3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18 23:19

@涩咪咪2019-04-18 22:48:09

其实我看历史、历史小说就喜欢从关键人物怎么死开始看


哈,大家都有此[种]{.underline}心理,所以选了这一视角,生老病死,人生四大主题,谁也避不开,人生意义也只有围绕四个关键字展开,尤其名人名星的死,媒体特别关注,谁个大人物大明星死了,然后一阵纪念,比如金庸。

还有人一些人的特殊嗜好,正所谓孔尚任那"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的慨叹使然,虽然不一定是幸灾乐祸,但通常人们所说"看你怎么死"也道出此间的微妙,当然人生自古谁无死,习惯使然,没什么大恶,生活内容而已。

4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18 23:33

那时候,项羽在江边踌躇,正在考虑要不要向东渡过乌

江。乌江亭长正好驾着一只船等在那里要接他,他满怀

信心地对项羽说:"江东虽小,但土地纵横一千里,民

众亦有几十万,以你这种天下一等一的英雄,只要振臂

一呼,也足够你在江东继续称王啦。所以,我希望大王

快快渡江。反正现在乌江上也就只有我这儿有船,汉军

即使追击致此,因为没船当然没法渡江,也只能望江兴 叹啦。"

"谢谢亭长好意,算了吧,不是我不能打仗,而是上天要灭亡我,我还渡江干什么!想当初,我和江东子弟八千人雄赳赳气昂昂地渡江西征,打遍天下无敌手,如今却输得一败涂地,只有我一个人回来,纵使江东父老乡亲怜爱我让我继续做王,我还是[无]{.underline}颜见江东父老啊,即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籍心中难道无愧乎?"早已没有雄心壮志并视如归的项王笑了笑说道。

4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19 00:00

总之,在最后关头,在还有一线希望进行政治翻盘的情况下,短视项羽不是如何盘算着要进行人生大翻盘,而是要

保留自己的英雄本色,一个天塌下来也不怕的堂堂正正男子汉大丈夫的光辉形象,甚至于连刘邦都有点敬佩他了,却绝对不会学他此种不成熟的政治人角色,那是失败者的自我安慰而已。

"我知道亭长您是位有德行的忠厚长者,我骑着这匹乌骓

马征战了五年,曾经日行千里,快如闪电,所向无敌,我不忍心把它杀掉,就送给您吧,您要好好帮我照顾它呵。"

项羽又对亭长伤感地说,几乎也算是他的临终赠言了,好 悲壮。

4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19 00:41 今天到此,明

天继续

4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19 10:53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

2F307814210.png{E[IM]{.underline}AGE}

4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19 11:05

正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莽项羽也不例外。

说完,项羽命令随从骑兵都下马步行,手持短兵器与汉追兵作最后博杀。一阵歇斯底里的猛打猛冲之后,光项羽一

个人就独家杀掉汉军几百人,简直就是砍瓜切菜那么容易,杀人恶魔现世般的,当然刀剑没长眼睛,项羽身上也被汉军砍了十几处,伤得不轻。

正在有点支撑不住的时刻,项羽回头看见汉军骑司马吕马童,就惊奇地说:"你不是我的老相识吗?"吕马童这时面对项羽,正好打了个对脸儿,于是有意指给旁边的王翳介绍说:"这就是项王。"

"我听说汉王悬赏千金封邑万户买我的人头,原来我的脑袋这么值钱,看在是老相识的份上,不如我就把这个大红包送给你吧!也算是一种顺水人情了"项羽豪气地说。

4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19 11:47 哈,无关紧要

的回复也吞帖

5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19 11:51

正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猛项羽也不例外。

说完,项羽命令随从骑兵都下马步行,手持短兵器与汉追兵作最后博杀。一阵歇斯底里的猛打猛冲之后,项羽一个人就独家杀掉汉军几百人,简直就是砍瓜切菜那么容易,杀人狂魔现世般的,当然刀剑没长眼睛,项羽身上也被汉军砍了十几处,伤得不轻。正在有点支撑不住的时刻,项羽回

头看见汉军骑司马吕马童,就惊奇地说:"你不是我的老相识吗?"吕马童这时面对项羽,正好打了个对脸儿,于是有意指给旁边的王翳介绍说:"这就是项王。"

"我听说汉王悬赏千金封邑万户买我的人头,原来我的脑袋这么值钱,看在是老相识的份上,不如我就把这个大红包送给你吧!也算是一种顺水人情了"项羽豪气地说。

5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19 12:12

说完,猛项羽便挥剑自刎而死,留给后世的可能永远是景仰和同情,连他的死对头刘邦都被感动得泪水哗啦啦的。

眼疾手快的王翳首先抢得项羽的头,其他骑兵奔跑向前互相践踏,就为争抢项羽的躯体以便立功受奖,甚至于因为相争而使汉军自相残杀,死了几十人,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性的弱点啊。

最后,郎中骑将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争得项羽的一部分肢体,"五马分尸"的悲壮样。然后这五个人把所得肢体拼合在一起,正好是项羽的全身。因此刘邦只好把项羽的土[地]{.underline}分成五块,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胜为涅阳侯,算是兑现了自己的封赏诺言,牙齿当金使。

5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19 12:23

项羽死后,楚地全都投降了汉王刘邦,鲁县起先不降服,而刘邦本来是想血洗鲁城的,但刘邦平生又最敬佩恪守礼义的忠勇之士,看到他们为君主守节,于是心生一计就拿着项羽的头给鲁人看,鲁地父老乡亲最终也归顺了。

对于刘邦的曾经的好兄弟和事业的死对头项羽,原本刘邦就有一种敬仰,他也曾三番五次放过刘邦,他们俩确实都是乱世的英雄,英雄当然都重英雄,所以刘邦也就主张厚葬他,还给他亲自发丧,痛哭吊唁了一通后才离去,如果要说流泪的价值,这个可能才是真正的英雄泪吧,你们说呢?

5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19 12:40

第三篇 吕后密室宰韩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1)为何要对明星职业经理人开杀戒

刘邦打下了江山,又用叔孙通等人的礼仪制度解决了坐天下的最初程序,形成了最初的官场行为方式和习惯,让大家有条不紊地成为国家这架强大机器的有用零件,按部就班运转着,日子就这样安稳地过去了,国家也在这样的有效运作下,得到持续稳[定]{.underline}和发展。

当然,刘邦也不是一个好讲大道理的人,你爷刘邦我也不是一个很文雅的人,那样说的话也等于是变相骂他,其

实从炮火里爬出来的人当然知道江山稳不稳,除了规章制度以外,还有枪杆子抓在谁手里的问题,这是最敏感也是最重要的核心政权建设问题。

因为,从刘邦在丰西泽释徒率众起事的那天起,刘邦就知道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最朴素原理,及至做了沛公并豪情满怀地想要做他自己的的永远偶像信陵君那样的大豪杰,率丰沛子弟雄赳赳气昂昂开赴前线的那天起,刘邦更加知道谁能赢得部队的信赖谁就是强者就是领袖,而好兄弟雍齿的背后一枪简直就是一个长鸣警钟,让刘邦从游侠世界的义气里彻底地醒了,从此以后也更加注重制度建立和政治颜色的自主漂白,换句话说不再以兄弟义气为行事准绳,而是切切实实地用制度管人,规范一切管理制度。

5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19 12:52

其实说了这么多,刘邦无非是想说这天下颜色的问题,是姓刘或是别的其他姓氏的问题。刘邦也知道他的江山是通过他最信得过的丰沛集团联合其他外姓王给打下来,也算是一个封侯者和诸侯王两者的强强联合。

封侯者当然都是和刘邦一起打天下的丰沛集团骨干力量成员,有的还多次[救]{.underline}驾,所以朝中重臣也几乎都是他们了,刘邦的利益也是他们的利益,因为汉政权建立后,前在战

争年代与丰沛集团唇齿相依的紧密层政治亲善关系继续有效,而这些人也继续成为汉政权结构的主体和骨干,这个一方面反映了刘邦对他们的依赖程度,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他们对刘邦的忠心程度,刘邦还曾和他们击手保证"天下王者不姓刘而共击之"呢。

5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19 13:21

这丰沛集团绝大部分成员当然是没有什么可提防,如果是这样,那么这也太残酷无情了,原本革命的成果就是要了自己绝大部分亲人和朋友的命,这个毒手刘邦是下不了的,因为刘邦也是以宽厚仁爱著称,刘邦绝对不可能因为巩固江山而大面积滥杀功臣,那样的事不是你爷爷我刘邦能做得出来的,刘邦也是一个很人性化的君主,这一点应该没有人怀疑,关键是要巩固江山就必须要大开杀戒,这个也只能落到想以此立威的权妇吕后等人身上了。

你要问刘邦有没有杀过人,刘邦当然也不会否认,从最残酷的战争中爬过来的人,哪有双手不沾鲜血的道理,那是出家人而不是统帅,刘邦还没有到"立地成佛"的仁爱地步,当然刘邦决不会像他的好兄弟项羽一样一次就坑杀二十万人,刘邦不玩那样的杀人游戏,那确实有点没人性不地道。

5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19 13:33

那么你问刘邦都杀了些什么人了呢?据说刘邦只杀他认为必须要杀掉的人。那么什么叫做必须要杀掉呢,谁这么罪大恶极必须要干掉呢,这个又是如何界定的呢?这就是要看此人是不是与汉公然为敌或者成为了大汉的潜在威胁了。这个是原则问题,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是没有商量余地,即使他是刘邦的亲兄弟也没情面可说,这是不容置疑的,正所谓既要善待对手也要重视对手,甚至于要严防对手。

而如果你又问有没有冤杀,有,人在江湖走,哪能不挨刀?刘邦也曾是被他的好兄弟项羽追得屁颠屁颠的,最险的那一次,要过河没有船,看着要跳进河里淹死了,要不是那阵狂风大沙,刘邦也早已成为项羽的刀下鬼。在荥阳被围困,还是靠陈平的"美人计"得以慌乱逃跑,你爷爷我刘邦就是帅,说得轻佻点,难怪刘邦很有女人缘,很多人都投怀送抱的款式(陈平这家伙也是勾富婆最拿手的大帅哥也,怪不得他们合作得那么零距离无障碍)

,反正都是九死一生中活过来,你说谁不冤?大家各为其主,或且说为自己的集团利益在搏杀,死都当是壮烈牺牲的,角度不同,冤杀的理解就不同了,就像俗话所云:"就看你怎么说了",嘿嘿。

5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19 13:45

因为从刘汉江[山]{.underline}的角度,有些人就必须得杀,比如横刀立马的彭越彭大将军虽然是冤,但非杀不可,为什这样说呢?有句俗话说得好: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声如雷!说白了,我要自己建立的汉国世世代代姓刘的,那就是要建立一统江山的大汉王朝,当然不能允许有异姓王的存在和坐大,换句话说就是要把这些不姓刘的主要竞争对手诸侯王迅速灭掉,以防止其建立自己的独立王国,到时让他们尾大不掉就麻烦了,等于是让项羽再生也,把江山拱手让人。

刘邦从来就是说干就干的人,只要是关系到王朝政权的巩固和政治安危的要紧事,绝对没有怠慢的道理,就算是对不起自己曾经沧海的亲密战友,要狠下杀手时刘邦也决不会手软,这就叫做"抬得起,踩得下",决断影响政治高度,由不得你优柔寡断,因为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这是无数历史事实已经证明了的真理,这些事情是顾不上想什么冤不冤的,一犹豫就是婆婆妈妈的项羽作派了。

5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19 14:06

不过,刘邦在对付这些异姓王上是尽量在总量上实行严格控制的,也就是说要杀的人数量上要非常有限,不然的话一片腥风血雨的也不好看,弄不好树敌太多会引起天下大乱,得不偿失,必要的怀柔还是要讲究的,所以能不杀的也尽量

不杀,必须是那些有能力危害大汉江山,又已经磨刀霍霍蠢蠢欲动露出反相要[挑]{.underline}战中央权威的大诸侯王才会列入打击范围。

所以,刘邦的三次比较大的剿灭诸侯王活动,也就是集中在楚汉战争最有战斗力也最有能力和刘邦争天下的三大战神韩信、彭越和英布身上,这个也可以说是非打不可的另类"卫国战争"。

5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19 14:18

基本上,从来这三大异姓王就不服刘邦,甚至于从来都是同床异梦,力拧不成一股绳,要不是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项羽,也是为了各自的利益共同结盟过,否则他们早就和刘邦翻脸了,这个刘邦心里是清楚的,在会盟攻打项羽的最后关头,韩信、彭越还因为没有得到封地而消极怠工不来和汉军会师,这就是典型的山头主义,和中央讨价还价,说得严重点,这是生死存亡的问题,你不吃掉我我就吃掉你,所以这几场仗非打不可,是没有回旋余地的,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也。

其实,刘邦也知道,要不是韩信等异姓王刘邦可能坐不了江山,韩信他要称齐王的那次就已经露出了反骨,最险的那次如果韩信听从蒯通劝说,自己不服刘邦管而一定要搞个

"三足鼎立"三国演义的话,汉国也不可能顺利建立,联系到这些历史渊源和恶战史,你说刘邦再宽容又怎么能袖手旁观,这不等于把大[汉]{.underline}王朝拱手相让了吗?

6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19 14:25

@鼎湖听泉2019-04-19 12:12:26

说完,猛项羽便挥剑自刎而死,留给后世的可能永远是景仰和同情,连他的死对头刘邦都被感动得泪水哗啦啦的。

眼疾手快的王翳首先抢得项羽的头,其他骑兵奔跑向前互相践踏,就为争抢项羽的躯体以便立功受奖,甚至于因为相争而使汉军自相残杀,死了几十人,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性的弱点啊。

最后,郎中骑将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争得项羽的一部分肢体,"五马分尸"的悲壮样。然后这五个人把所得肢体......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

2F307822686.jpg{EIMAGE}

6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19 14:40

归根结底,还是那句老话: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利益是人生奋斗的永动机也。

刘邦第一个要剿灭的就是足智多谋也很有政治能量的汉国第一猛将韩信,这是一个十分厉害的角色,这个既能忍辱负重又志向远大[的]{.underline}猛人,一出道就雄心勃勃不甘人下,最经典的那一次就是他在刘邦军中犯法,即将被处死大喝一声说刘邦你不是要打天下吗?为什么要杀能为他出谋划策效犬马之劳的壮士?这还真是一次声情并茂的立体炒作,刘邦简直都有点怀疑满肚子是计的韩信,用故意犯法来演的苦情戏苦肉计(这正如他受过的胯下之辱一样有异曲同工之妙,充满了炒作意味),以便引起注意进而脱颖而出。

6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19 14:56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

2F307824019.jpg{EIMAGE}

6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19 15:10

因为正在他鬼哇乱叫的时候,居然刚好刘邦的心腹大将也是刘邦的救命恩人的夏侯婴路过那里(有没有这么巧合),一听到韩信这气壮山河又声嘶力竭的叫喊,十分有同情心(曾救刘邦儿女几次啊)也很爱才的夏侯婴立马虎口夺食,

让那些刽子手刀下留人,也为大汉留下了一个最能打仗的勇将,简直是歪打正着,要是没有能领兵百万战必胜攻必果的韩信,刘邦和项羽的过招谁能最后胜出还真是很难预料,可以说是天助汉也。

后来刘邦没能慧眼识珠看出韩信的真本事,又是刘邦的丰沛好兄弟萧何月[下]{.underline}把逃亡的韩信给追回来(我怀疑这又是一次别出心裁的炒作,甚至于精明萧何都参与了策,以便

,从此以后韩信算是正式迎来了人生的引起刘邦的特别关注)

春天,带领他的战无不胜的虎狼之师攻城掠地所向披靡,取代了项羽成为天下第一猛将,勇不可挡的猛项羽也成了他的手下败将,可以说汉朝的立国,军功章里有他的一半,甚至于为了迁就他,刘邦可以什么条件都开给他的样子,老板也曾被手下的明星经理人要挟是也。

6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19 15:35

(2)"狡兔死,良狗烹"

也许是欲壑难填吧,正因为这样刘邦和韩信的无障碍合作最终走向反面,就在他攻下燕齐以强硬态度要求刘邦封他为假王的那一次开始,刘邦就预感到了他是一个令人头痛的人物,是一个后脑有反骨的不安分分子,迟早哥两个也会为利益而火星撞地球,摆明车马大干一场,

名利场上从来都是用实力来对话的,你没有足够实力也只能是无奈被人家吃掉,所谓忠心就是背叛的筹码还不够大,这些都是行话。

当时被围困的刘邦一听这要命要挟顿时就火冒三丈,失心疯般地想发兵去灭了他才解恨的牙痒痒样,要不是张良和陈平的目光远大让刘邦暂时忍住,还真是坏了大事,因为刘邦知道那时候自己根本对他鞭长莫及,也不过是一时恼怒的冲动而已。

6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19 15:57

总之,经过了那次的不愉快,韩信早已成为了刘邦的一块心病,只不过还有用到他的地方,才没有动手而已,而且刘邦曾公开夺过他的几次权,积了一些怨有过过节,刘邦也知道会在未来的某一时间要彻底解决他,一切为了大汉江山,因为让刘邦最不放心的就是这些有兵有将的异姓王,与丰沛集团的核心人物相比,他们确实是最有反心也最有条件造反,很三心二意,刘邦也知道自己和他们的巅峰对决始终会到来,这种高端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势成水火也。

当然,当时形势远比这严峻,因为除了威胁最大,而且又最急需解决的异姓王企图危害中央政权的问题,还有

其他将领因为功劳大小和赏赐问题的争吵不休,刘邦就曾用张良之计并不惜封了他自己最恨的雍齿为侯,才勉强平息了这些权力再分配中的棘手问题,不然的话非闹个底朝天不可,所以涉及到利益问题谁也潇洒不起来,弄不好安抚不当,甚至于和刘邦关系很铁的封侯者集团成员都会投奔那些异姓王一起作乱对付刘邦是也。刘邦的那个从小玩到大的邻居好友燕王卢绾,居然后来也心理不平衡到举起义旗要造刘邦的反,始料不及也,让刘邦简直有点吓傻了眼。

6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19 16:25

反正围绕皇权的斗争从刘邦一上台的那天起来从来没有停止过,即使是在中央,相权也成为了威胁皇权的一种致命伤之一,这也正是刘邦和帝国第一功臣,即他的好老乡萧何形成正面冲突的原因,冤有头债有主啊,并不是刘邦立心要打击为汉帝国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的一大帮曾经的亲密战友,因为涉及到原则性问题,就是父子也要翻脸也,亲兄弟也有明细账啊,刘邦之所以把原先六国贵族的后代10

多万人迁到关中加以监控和管理,当然也有巩固皇权的考量,这个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养虎为患。

正因为这千头万绪的皇权巩固问题,刘邦从做了皇帝的那天始,就一直都是把心思用在了解决这些王侯造反的问题上,刘邦就是在平定英布叛乱的战争中箭伤发作,才一病不起的,后来就这样挂掉了(下文详说),虽然在他的有生之年,最有威胁的三大异姓王都已经诛灭,不过很多潜在威胁还在,吕后外戚集团甚至于还对大汉虎视眈眈呢。

6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19 18:20

后来,疑神疑鬼的刘邦,甚至于怀疑在鸿门宴上救了他一命的第一心腹,也就是他的襟兄弟樊哙联合吕家来对付刘家,派陈平和周勃到军中要斩樊哙的头呢,如果不是他刚好挂了的话,樊哙就有难了。

唉,有油水的地方就特别滑,如果利益足够大,很多人都会连命也不要的铤而走险,这个刘邦算是领教够,也有点看开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利益果然是世界运转的永动机。

我们还是先来回顾那些年刘邦艰难的平叛之路吧,那还真是把刘邦弄得心力交瘁疲于奔命也。

当然,你们也知道,刘邦第一个要收拾的就是能量巨大得足可以颠覆中央的天下第一猛将韩信。刘邦永远记得韩信

被捉住时大声喊冤的话:"古人果然说得不错:'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7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19 19:00 那是在汉王六 年(公元前201

年),当时大汉立国不久,

就有人上书告发楚王韩信谋反,也就是想要另立中央单干,不想臣服于刘邦了。

不管此事是真是假,其实刘邦和韩信的心中纠结由来已久,这种芥蒂即使是没有人唆使,他们哥俩也会是轻易不能逾越的。因为韩信他本人心里也知道什么叫做功高震主,他就像是睡在刘邦身边的一只大老虎,随时会向刘邦张开血盆大口,刘邦当然没有不提防的可能。

7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19 19:32

而且刘邦也不[可]{.underline}能给他再高的职位了,或者是他要反,或者是被刘邦杀掉,二者必居其一,这事避无可避,没有别的出路,最后居然他也成为了汉代第一个被杀的大功臣。

当然并不是刘邦亲自杀他,虽然是刘邦擒拿并软禁了他,而且刘邦也是信奉"无毒不丈夫"那一套,不过面对曾经对自己的的大汉恩重如山的韩信,刘邦还是下不了手,还是动了妇人之仁,最终是刘邦那辣手吕后把他干脆利落地给杀了(后来刘邦在白登被匈奴围困,几乎是到了没大将可派来解

围的地步,只靠陈平的"图画美人计"侥幸解围,呜呼哀哉),还真是最毒妇人心也,难怪贵为帝国话事人的刘邦想换个太子最后都成了"流产政变",从这你就知道吕后这个泼辣婆娘的政治能量,果然刘邦死了以后她也掀起了强劲的政治风暴,当然这是后话。

7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19 20:08

这事说来话长,其实刘邦在心里惦记韩信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在项羽中了十面埋伏兵败乌江之后,他的逃亡将领钟离昧却跑到大将韩信的封地去避难,就因为钟离昧素来与韩信关系很好,这个问题就非常微妙,说白了韩信居然是钟离昧的"黑色保护伞",你叫别人怎么想?因为钟离昧曾是项羽的手下猛将,在战场上刘邦吃过他的亏不少,所以也很记恨钟离昧,恨不得让他千刀万剐啊,当听说他在楚国,就趁机下令楚王韩信逮[捕]{.underline}他,听候处理。

然后就发生了有人告发韩信谋反的事,汉六年人告韩信谋反还真是事出有因也,不算是空穴来风。

7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19 20:32

于是刘邦问手下将领们如何处置为好,将领们都慷慨激昂地说:"还能怎么着,既然韩信已经摆好架势要对着干,

也只能马上发兵摆平这小子了!"这个虽然也是一个办法,不过刘邦却心里发虚,刘邦当然也知道他自己是靠谁领兵百万并用兵如神而打下的江山,论打仗刘邦当然比不过项羽,更加比不过韩信,所以一说到和韩信硬碰硬,在战场上兵戎相见秀武力值,刘邦就知道这事有点玄,当然不在第一时间表态。

那时候,张良已经急流勇退,逐渐从帝子师变成帝王宾,效仿赤松子作仙人游玩出世的把戏,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样子,刘邦也知道他这是在玩自保,他从来都是很有智慧的半仙人,这也是刘邦喜欢他的原因。所以朝中还有同样高智商又行事诡异的陈平可用,刘邦也只能把这件关系大汉帝国命运的大事情拿出来和陈平商量,讨点对策了,因为不慎重的话,可能最受伤的就是刘邦他自己啊。

7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19 21:01

开始陈平可能[是]{.underline}有难言之隐,居然来了一个沉默是金,不管刘邦如何情急,他都是一再推辞不想表态的样,直到刘邦再三追问,不肯出主意的他才懒懒地反问道:"朝中的将领们都说了些什么?"刘邦只好把将领们的话统统如实告诉了他,而且刘邦也肯定自己有这方面的考量。陈平问:"这次有人上书告发韩信谋反,这件事还有其他人知道的

吗?"

刘邦道:"没人知道。"陈平问:"韩信呢?韩信他本人知道吗?"刘邦说:"他也不知道。"

陈平于是停顿一下,好像想起了什么,然后问:"陛下您认为你的军队强过楚王的军队吗?"刘邦如实答道:"不见得比他厉害。"陈平又问:"那么陛下手下的战将中,有谁能在战场上胜过韩信?"刘邦又答道:"他是战神,在战场上没有人能及得上他。"陈平沉吟片刻,继续说:"那么我和陛下分析一下,既然我们的兵不如楚军精锐,而将领又不是韩信的对手,我想问你用什么来保证你能战胜韩信?就凭那保卫大汉的一腔热血和几句空口号?你没有必胜的把握,却在一帮盲目乐观的将领的撺掇下想兴兵攻楚,这无异于是在催促韩信狠下决心反汉,而一旦引起战争,胜负难测,这样

做我还真是为陛下担心啊,手心都冒汗了,这也太危险了。"7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19 21:29

听他这么一说,刘邦自己也是惊出了一身冷汗,连忙又祭出了自己的口头[禅]{.underline}:"那可怎么办?"

陈平这才平静地说:"古时候天子常常在全国各地巡行,会见各地的诸侯,以商国事,我想陛下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引蛇出洞。我听说南方有大湖叫云梦泽,陛下可以假装出去

巡游云梦泽,并在陈县会见各路诸侯。陈县就在楚国西界,楚王韩信听说天子出游,又到了他管辖的地盘上,我相信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当然会出郊外远迎谒见。而在他谒见陛下的时候,陛下便可以乘机捉住他,根本不用派兵大动干戈,这不过就用一名力士就能办到的事罢了,就这么简单。"77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19 22:59

陈平不愧是陈平,用的计谋就是特别诡秘特别道行深,刘邦也认为这个计谋十分好,既节省成本又不惊动众人,还符合传忌之道,便于保密,忙不迭便派出使者通知各路诸侯在陈县相会,因为刘邦传旨说他将要到南方去巡游云梦泽了。

话是这么说,其实刘邦是想依计擒拿韩信,韩信当然不知道。

8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19 23:39

据说刘邦将到楚国时,摇摆于反与不反之间的韩信终于有点醒悟,所以打算起兵谋反,聪明绝顶的韩信绝对知道刘邦这次来者不善,但他自己根本就没有处心积虑要谋反过,最多也就是想想而[已]{.underline},没有下过最后的决心,一切要看刘邦对付他的强度与力度,所以他认为自己无罪,量皇也不敢

对他怎么样;当然警惕性很高的他要来谒见刘邦,又怕刘邦算计他,因为刘邦这次来得也太突然了点,点兵点得特别精准的他不会连这点不好预感也没有的,那他就不是韩信了。

正在左右为难之际,这时有人向韩信建议说:"我想陛下就是痛恨钟离昧而已,如果你杀了钟离昧,皇上肯定很高兴,就不用担心有灾祸发生了,一箭双雕也。"韩信听毕有点犹豫,毕竟和钟离昧有交情,不然的话也不会冒险收留他在楚地了,这不是给自己申请一把砍头的剑吗?这当然是对友情的一种承诺。

8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0 00:10

于是还算是重情的韩信把此事十分为难地摊开来,与钟离昧商议这事如何化解,因为他也不想让钟离昧不明不白地死掉,原本这也是一种有担当的表现,不过嗅到了死亡味道的钟离昧却气急败坏地对收留自己的老友恶语相向道:"你也忒是糊涂极了,枉你还号称什么天下第一猛将,你这不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吗?你也不想想,汉王之所以不攻打楚国,就是因为我在你这里,如果他要灭我,那就要投鼠忌器,他应该知道你会起兵反叛,反正我们是一条线上拴着的蚱蜢,谁也跑不了。如果你想把我抓起来去讨好汉王,我今天死了,下一个要死的一定[就]{.underline}是你韩信,不信你试试看,唇亡齿寒啊。

原本我以为你是一个重情重义的大丈夫才来投奔你不想你也是一个见利忘义的小人,并不如我想像的那么忠厚有德行,我这就自己了结,成全你去汉王那里邀功请赏吧。"

说完,性情刚烈的钟离昧把剑往脖子上一抹,鲜血霎时四溅像飞翔的花朵,刎颈自杀而亡。

8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0 00:40

然后,韩信忙不迭拿着钟离昧的首级去陈地谒见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刘邦,以为能逃过一劫,而有心要废了他的武功的刘邦哪能放过他,这不是放虎归山吗?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也,经此一役,即使是他原先没有反意,这次也会下定决心要叛乱的啦,刘邦似乎也看透了一切。

所以,韩信一到,刘邦立马命令埋伏的武士出其不意地把韩信像绑棕子一样严严实实捆绑起来,扣压在随行的副车上,严加看管。因为这次刘邦不仅要剥夺他的权力,还要把他软禁在京城,让他彻底成为无牙老虎,乖乖地接受刘邦的政治"双规",再也没有反抗能力造刘邦的反。

8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0 01:00 好,晚

8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0 14:53 好

来自91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0 15:49 谢谢

来自93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0 17:18 晚上更

来自

9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0 20:49 晚上

来自95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0 21:40

韩信一看到这架势,当然立马悲从中来。联想到钟离昧临死前的肺腑之言,更加羞愤交加,于是声嘶力竭地对刘邦喊道:"果真如人们说的'狡兔死了,出色的猎狗就会遭到烹杀;高翔蓝天的飞鸟被杀光了,性能优良的弓箭也只能收

藏起来置之高阁;敌国被攻破了,善于出谋划策的谋臣就会被藏之南山秋扇见[弃]{.underline}了'。果然是至理名言也,现在天下已经平定,也没有用到我的地方的,我本来应当遭烹!这是千古不变的宿命。"

看到他那么激动,一脸委屈的样子,刘邦倒是先心软了,慌不择言地说:"有人告你谋反。你也别嚷嚷!嚷嚷也没有用,没人能救得了你,你谋反的事,已经非常明显了!"这话说得刘邦都有点心虚,这不是明摆着强词夺理吗?至少不能理直气壮地拿出证据证明韩信造反,别人一听就知刘邦是打横行的,换句话说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反正涉及皇权问题的,刘邦当然不能掉以轻心,该心狠手辣的时候决不能手软,原则是也。

9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0 22:31

原本刘邦是想一劳永逸给韩信痛快一刀,也省得夜长梦多,到时候又生出枝节来,不过刘邦又是出了名能宽厚仁爱的,自己亲自杀了开国功臣,这个胆量刘邦最后又没了,一付又爱又恨的样子,于是就给韩信戴上囚具,押回去再说。

回到洛阳,刘邦还是大发慈悲赦免了韩信的罪过,毕竟大家曾经是同一战壕的战友,甚至于是没有他就没有大汉,而且最重要的是刘邦拉不下这个黑脸,不然的话刘邦就不是

信陵君的信徒了,也不会行走江湖结交那么多朋友了,有的还愿意用命来换取刘邦的平安无事呢,这一点刘邦是最清楚不过的了,事实上韩信也是罪不致死,当然他死罪可恕活罪难饶,谁叫你那么强,比山中老虎还强,常常让主睡不了安稳觉,这大概就叫做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吧,楚王是不能再当了,以后凡不姓刘的也最好不能当王,不然天下共击之,最终刘邦掂量了一下,改封韩信为淮阴侯,算是降职保命也。

9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0 23:06

(3)借刀杀人:假手吕后清除政敌

老实说,对于韩信的个人遭遇,刘邦心里是有愧的,当听到他被自己的知己兼第一功臣萧何骗来让吕后杀掉后,刘邦当时的心情就特别复杂,说不出是悲是喜,韩信还真是不走运,少时受奇耻大辱,死了被夷灭三族,这个对谁都是有点残酷的事情(他的过错就是个人能力太强,简直有一点讽刺的意味了),而造成这种原因的,正如有人概括的"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是也。

刘邦知道吕后也是一政治强人,到后来刘邦暂且只能和她打成不手,连要换太子换个接班人都被她搅黄了,死在她手里韩信没话可说啊,刘邦相信她早就窥见他因韩信功多而不忍心杀之的内心世界,所以帮刘邦达成了心愿。

9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0 23:52

不过,刘邦总是在韩信的死里情不自禁地想起了鸿门宴上项羽对他的网开[一]{.underline}面,那已经是老黄历了,却总是鲜活如昨天才发生一样,这个也可能是刘邦下不了手的因,最后借吕后之手歪打正着一劳永逸解决了韩信,所以刘邦听到这个消息也只能是喜忧参半啦,说不出的怪滋味。

其实韩信被软禁以后,刘邦更加没有杀他的心,一个已经武功尽废的无牙老虎,刘邦当然不会顶着千古骂名把他做掉,你爷爷刘邦我不是那么没义气的人,也很会算历史账。

9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1 00:42

而项羽犯的一生最大错误就是不肯过江东,连最后的政治翻盘机会都自动放弃了,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项羽的目光短浅,注定干不了大事,至少不会将革命进行到底。横冲直撞地战到最后,这时候跑到乌江边的,也只剩下他这个有千里马坐骑的孤家寡人和一小撮骑兵随从了,英雄末路的格式基本上也几乎都是这个样子了,好可怜。

想当年千军万马英气勃发的项大王落到这步田地,说起来还真是让人有一种想哭的冲动,如果你不够狠(比如鸿门宴上放了刘邦),最后哭的可能也就是你自己。

其实,项羽那时是落魄了点,还不至于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如果他听从那个亭长(哈,刘邦也是杰出亭长,果然也是有眼光的人)劝告的话,或许又有人生之另一洞天也。

ty_大阿福:2019-04-20 08:19:44 评论

他心不够狠?[其]{.underline}实是他对政治军事的远景预判缺乏看远看透的高屋建瓴的智慧,他意气风发上场,却黯落魄收场,虽然令人扼腕,也是他注定的结局,志大才疏、当断不断的个性与眼界,对他最准确的评价应该是鸿门宴后范增的那句:"竖子不足与谋"也!可叹可悲!

10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1 01:18

倒是韩信被囚禁后,刘邦自己居然还动了恻隐之心,看到楚河汉界生龙活虎、所向披靡的天下第一猛将,颓废成了那种"垮掉一代"的样子,刘邦的心也莫名其妙有点痛,那种钻心的痛,就仿佛自己就是韩信一样,甚至于很不美妙地想起了雍齿打包带走自己的丰邑子弟投奔魏人,而自己又病了的那段苦难日子,自己的心于是又无端柔软了起来。

于是为了给他消愁解闷,缓解他的巨大心理落差的压力和挫败感,刘邦还时常与韩信聊天下棋呢,这当然不是猫哭老鼠假慈悲,而是因宽厚仁爱心理散发的一种最真实的愧疚之心,也算是一点人性的光辉啦。

如果不是他功高盖主再无可赏之功,让刘邦的大汉受到潜在威胁,刘邦早就放了他。

10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1 01:47 晚

10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1 11:26

被困囚笼的韩信深知刘邦很畏惧猜忌他的才能,所以常常装病不上朝参见和跟随出行。因为成了困兽之斗,从此韩信心灰意冷日夜怨恨,在家也是闷闷不乐度日如年,对于和绛侯周勃、颍阳侯灌婴等处在同等地位感到羞耻,原本这两个丰沛集团的骨干功劳比他差了一大截,打仗的本事更加是相差十万八千里,却能和他平起平坐,上天还真会开玩笑。

最可笑的是卢绾作为刘邦的小邻居和铁哥们,军功立不了多少,却因儿时玩伴的特殊"发小"地位可以做到燕王,这对于心高气傲的韩信来说,更加是心理不平衡。

对这刘邦自己也得承认对丰沛兄弟优待得太露骨,这正是很多人不服的原因,居然当了王显得有点名不副实的草包卢绾后来还反了刘邦,还真是有点气人也。

10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1 12:19

有一次,韩信去拜访刘邦曾经的第一心腹,也就是刘邦从小跟其一起吃狗肉长大的樊哙,樊哙行跪拜礼毕恭毕敬地迎来送往,并用很卑微的语气十分讨好地对天下第一猛将韩信说:"大王竟肯光临臣下寒舍,顿感蓬荜生辉,臣下真是三生有幸受宠若惊啊。"喜悦敬佩之情溢于言表,像刘邦见到曾经的偶像秦始皇一样要流口水的样子。韩信出门后,苦笑道:"我这辈子居[然]{.underline}同杀狗天王樊哙这般粗人为伍了!"不屑一顾的款式。

好在韩信也是一个好读书的人,在他被"双规"的这段时间里,刘邦命他与兵法"半仙人"张良一起整理了先秦以来的兵书,共得一百八十二家,也算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兵书整理,为大汉和后世的军事理论和学术研究奠定了系统而科学的基础。此外还收集、补订了军中律法,著有兵法三篇,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和实战参考价值,果然是有两把刷子也。

10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1 12:48

总之,有具体的事要做,而且又是自己最喜欢的军事理论和军事典籍研究,韩信当然是做得一丝不苟,没有一点推托,不再无所事事的韩信还暂时忘记了自己的"鸟笼生涯"

的局促和不平,眼睛闪亮又如开辟了另一战场,

这就有了后来刘邦和他谈论将兵和将将的从容和淡定,以及汉国各位将领水平高下和长短的著名辩论。

因为作为"手下败将"的他,居然眉飞色舞、忘乎所以地谈起了刘邦和他带兵的差别,讲到动情处,还口水四溅地揶揄刘邦最多只能统率十万兵马,而他却是多多益善,好像忘记了刘邦正在软禁他,他自己倒成了"世界之王"的样子。

10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1 13:30

看到他的得意样,刘邦忍不住讥讽他说:"你么能打为什么还被我俘虏了呢?"韩信居然正经八百地正色道:"陛下不能带兵,却不意味着你就不是好统帅啊,因为你有好统帅的一种最高境界,那就是善于驾驭将领,你善将将的独特本事,这正是我被陛下俘虏的深层原因。况且陛下是天子,天授神力,那是上天赐予的,不是人力所能轻易做到的。"

呵呵,这话怎样听都像是在拍领导的马屁,连谁也不服眼睛生在额头上的高傲韩信也学会此道了,说得刘邦好像是天界下凡的仙人一样,不禁令刘邦哑然失笑,什么天授神力,一派胡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胜王就是不信天命举起义旗才号召天下人推翻了暴秦的。

10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1 14:03

刘邦也是一个从大风大浪九死一生中爬过来的吃沛县狗肉长大的凡胎俗人而已,谈何天授神力,刘邦被项羽追得屁滚尿流的时候谁借刘邦一双翅膀?还不是靠刘邦的一个父母给的土脑袋转危为安的?

因为这话出自聪明绝顶的战神韩信的口中,听起来还真是有点怪怪的,以他那种目空一切的性格说这种不合性格的恭维话,刘邦还真是有点怀疑他的真实意图呢,难道是专挑好听的话来让刘邦高兴,然后大发慈悲放了他?有这种嫌疑吗?

110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1 14:41 周日的宁

11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1 15:01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

2F307890947.jpg{EIMAGE} 威武的吕

11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1 16:18

不过,刘邦还真是到了自己死的时候,还没有弄明白韩信说这话的真实意图,诡异得如韩信点兵的神秘,刘邦算是没话说了,刘邦更相信是韩故意糊弄自己想让其高兴,从而对韩放松警戒而已。

因为,最终刘邦既爱且忌的韩信还是走向了刘邦的反面,成了一条养不熟的狗,刘邦也知道自己这浅水养不了韩信这条大鱼,他的暂时老实也只是一种权宜之计罢了,以他的诡计多端,以及与刘邦的历史纠葛,刘邦更加知道他们之间会有公开摊牌的那一天,时间迟早问题而已。

11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1 17:30

来自

11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1 18:36

来自

11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1 20:26

早在楚汉战争时期刘邦就曾因他的过高要价和公开挑衅而动过杀心,因为战争需要而忍辱负重不杀而已,只要能打仗不听话也封王,这叫做"用人如器,取其一端",这也是古代最会用人的皇帝刘邦"人才集锦菜"之满汉全席中口感最灿烂的一例,其实韩信最不好的就是恃才傲物太过自负,他靠自己的才能成就天下第一猛将称号,最终也因为锋芒毕露功高震主而被夷灭三族,这就是强出头的政治副作用。

这一点,他和同样足智多谋的张良相比就逊色多了,如果他也能和张良一样不恋权位,不恃才逞能,他就可以比美周公、召公那样的伟大人物而让后世享尽荣华富贵,何至于被灭族那么惨烈呢?呜呼哀哉。

11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1 20:54

韩信谋反发生在陈豨被任命为钜鹿郡守那些时候,这段时间里活得十分憋[屈]{.underline}的韩信,一定早就处心积虑铤而走险,很会看人善于团队管理的刘邦从来没有看错人,刘之所以迟迟不能下手解决韩信,说白了也就是刘邦不想背负千古骂名,以刘邦曾经的江湖经验和残存的义气,刘邦更加不想过桥抽板,这是令刘邦午夜梦回纠结千百回的问题,人有时候确实是十分矛盾的动物,甚至因此折磨得自己够呛。

那次,履新的陈豨向韩信辞行。

11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1 21:37

这两人本来关系就比较好,可能是想打政治翻身仗,要有一番作为的韩信从陈豨那里看到了一线生机,于是就拉着他的手有意避开左右侍从想要讲些秘密事,两老友一对眼,颇为失意的韩信就壮怀激烈地仰天长叹道:"看在我们的交情份上,您可以听听我的知心话吗?有些心里话想跟您谈一下。"陈豨连忙说:"一切听从将军吩咐,我定当效犬马之劳!"

韩信说:"您将要去赴任的地区,是天下精兵屯聚的地方;而您又是陛下十分宠信的臣子,不然的话也不会把这么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地方交到你手里让你打理了,从这就可以略见一斑。如果有人告发说您谋反,陛下当然不会相信;而如果再有人告发你谋反,陛下就一定怀疑了;如果有人再三告发你谋反,陛下必然大怒而亲自率兵前来讨伐,这叫做人言可畏三人成虎啊。这样的话,我就为您在京城做内应策反,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图[谋]{.underline}天下了。"陈豨平素就最服韩信的用兵才能,一向知道韩信有雄才大略,所以也深信不疑动情地说:"我一定听从先生的指教!"

汉十年,陈豨果然反叛。

11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1 22:09

12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1 22:33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

2F307905123.jpg{EIMAGE}

12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1 23:12

(4)密室宰韩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面对危及皇权的大是大非问题,刘邦也只能御驾亲自率领大军前去征讨,韩信当然知道是什么回事,这家伙等这一刻早已望眼欲穿了,此时的他心中暗喜,因为成事的机遇终于来了,此时不搏更待何时。

这样一来,韩信绝对也是又装病不随刘邦出征,不然的话就会坏了他的造反大事。据说他还暗中派人到陈豨处煸动说:"你只管起兵,我定当在京城协助您,策应起事事宜。"然后梦想政治翻身的韩信,就雷厉风行地和家臣商量,策动京城政变,想在夜里假传圣旨赦免各官府服役的罪犯和奴隶,作为基本的起事力量,打算用这些人去袭击吕后和子,乱中夺权。

12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1 23:50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

2F307907273.jpg{EIMAGE}

12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2 00:36

韩信这一招虎口夺食还真是辣,不愧是天下第一猛将,要不是天不让大汉完蛋而让韩信节外生枝的话,估计韩信成事的机率蛮高,让如狼似虎的一队犯人对付一对留守母子简直就是易如反掌,所以部署完毕,韩信就心里喜滋滋地等待着陈豨的消息。还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看似是天衣无缝的变天计划,就因为一个保密工作问题全泡汤了,看来传忌之道也是王霸之道也,对以军事立国的大汉及韩信确实是很有加强的必要。

因为就在韩信吹着口哨兴高采烈地等待成事的时候,他精心策划的春秋大梦,居然让他的一个门客的弟弟给粉碎了,也算是在战场上摧枯拉朽,如洪水下山般有气势且运气好得惊人的韩信当黑走了霉运。

12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2 01:03 晚安

12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2 12:37 事情是这样的。

就在他紧张运转变天计划的时候,这时韩信的一位门客得罪了韩信,韩信于是恼怒地囚禁了他,并准备把其干掉。看到自己的哥哥要被人杀了,救人心切的那位门客的弟弟就向吕后举报韩信要谋反的情况。

吕后收到密报之后,当然是惊出了一身冷汗,这韩信还真是睡在自己旁边的"食人狼"耶,不过吕后也是听一面之词而已,并没有十分确凿证据能证明韩信要反,不过这事还真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不怕一万只怕万一也,反正韩信有反心大家都心知肚明,也不算是冤枉他,刘邦不杀他也只是仁慈念旧罢了,所以有心积攒政治资本的吕后正好想表现一番,我老公不想杀你就让老娘我来吧,手早就痒了,于是就和韩信的大恩人萧何密谋了一番。

12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2 13:05更新了12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2 14:15

原本,吕后打算把韩信正经召来问话,又怕心中有鬼的他装病不肯就范,后来灵机一动只有把韩信骗来,正宫廷女人搞起阴谋来能量也绝不亚于男人,甚至于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还是政治能量不小的吕后,最毒妇人心啊,连刘

邦最后和她过招都有点招架不住啦,英武一世的韩信栽在她手里也不算是冤枉也。

于是聪明的吕后立马与相国萧何商议,也假传皇命(还真是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计中计啊)说陈豨已被杀死,诸侯群臣都已经前来朝贺。

13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2 14:38

这假消息发完之后,萧相国就利用自己对韩信的特殊关系欺骗韩信说:"既然皇上取得了平叛的大胜利,你即使有病,也要强打精神进宫祝贺一下吧,不然皇上那里也不好交待,是老朋友我才这样提醒你的。"韩信就因为和萧何的交情(如果没有他"月下追韩信"并极力撺掇刘邦筑坛拜将,估计韩信也不会捞得那么风生水起成为天下第一猛将),当然也不会怀疑此中用意,官场还真是没有什么真正友情,如果说有也只是利益的暂时联盟而已,这韩信思想一麻痹,放松了警惕性,居然也中了昔日朋友的暗箭,大摇大摆地入朝进贺,最终也成了友情的祭品,弄得他最后欲哭无泪仰面问天也不知该相信谁、怨恨谁了。

记住,官场是不[相]{.underline}信眼泪的,官场也不相信爱情或友情,只相信利益。

13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2 15:06

被蒙在鼓里的韩信一到,立马被吕后派来的武士三下五去二五花大绑起来,这回立心要表演政治秀立威给人看的吕后也不犹豫,管你是什么大汉大功臣,就在长乐宫的钟室里干净利落地斩杀了他,并被夷灭三族,可谓是悲啼哀号,血流成河,让长安人为之侧目,无不悲悯,这可是大汉的大英雄也。

吕后手段辣是辣了点,还是先斩后奏的那种,虽然刘邦也感到有点过意不去,不过从政治高度上来说,还是十分有必要的,避免了一场行将爆发的诸侯割据战争,把之消灭在萌芽之中,巩固了大汉的大一统,不再让民众又陷入战火纷扰之中,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也。

13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2 15:25

韩信临被砍杀之时悲哀地说:"我很后悔没有采纳蒯通的计谋啊,以至被妇人小子用下三滥的诡计所骗,枉我为领兵百万的大将,羞杀我也,难道这不是天意吗?"正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哀。

千防万防,暗箭难防啊,尤其是朋友从背后射来的冷箭,

更是百发百中,你还不能上诉,这可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啊。 13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2 16:26

当刘邦从平定陈豨叛乱的军中回到京城后,知道他曾千方百计要除掉却不敢除掉的韩信已死,还真是说不出是啥滋味,大概也就是喜忧参半既高兴又怜悯吧,喜的是大汉最大的政治威胁解除了,潜在对手的灰飞烟灭,换了谁都会如释重负,少了这么个致命对手,睡觉都会踏实香甜很多,不过刘邦却不是真的很高兴,因为刘邦对韩信始终怀着一份惶惑和愧疚,刘邦此时此刻才彻底知道项羽为什么在鸿门宴上对他下不了手,这或许就是人类共同的怜悯之情,人性中避不开的东西,这既是人性的弱点,也是人性的优点也。

叹息之后,反正这也已经是木已成舟不能更改的事实,人死不能复生,也不想再深究什么了。于是刘邦好奇地问:"韩信临死的时候都说过些什么话?"

13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2 17:55

来自

13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2 18:57

来自

13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2 20:13

"韩信说十分后悔没有采纳蒯通的计谋。"吕后说。

"蒯通?这人我知道,他是齐国的著名辩士,也正是他说动韩信攻齐让郦食其被田广烹食的。"刘邦接着说:蒯通这家伙大概也有从项羽那里要回做人质的刘邦父亲的侯公的倾国之辩才,居然差点能鼓动韩信玩"三国游戏",这人确实危险,所以刘邦就诏令齐国逮捕蒯通,以除后患,以免他以后又用三寸不烂之舌,鼓动哪个强势王侯起兵反叛大汉,祸根也。

14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2 20:30

蒯通被带到的时候,刘邦立即对他声色俱厉地喝斥道:"就是你唆使淮阴侯反叛大汉的吗?你好大胆啊,你不知道这是死罪吗?"不料蒯通却毫不畏惧,唾沫乱飞地回答刘邦说:"正是。我确实是教过他这样做,可惜那笨小子不采纳我的计策,说皇上对他不薄,解衣推食的,又是升官又是赐

物,反你就是不仁不义什么的,以至于落得了个夷灭三族自取灭亡的悲惨下场。假如那小子采纳我的计策,陛下你怎能那么轻易就灭掉他呢?甚至于这天下姓不姓刘还是一个未知数呢!我现在还后悔为什么不能讲动他耶,这也是我的失败之处,我承认。"

14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2 20:47

呀,这小子果然够嚣张,简直当刘邦是透明的,于是刘邦有点恼羞成怒地大喝道:"这小子是不见棺材不流泪耶,来人,煮了他。"蒯通也不慌乱,只顾说:"哎呀,皇上,你为什么要烹杀我,冤枉啊!"刘邦说:"我不会冤枉人,你唆使韩信造反,造反就是死罪,这有什么可冤枉的?罪有应得也。"

14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2 21:14 "暴秦横征暴

敛法度败坏,政权瓦解的时候,山东六国大乱,以至于

各路诸侯都纷纷起事,大兴义兵,一时天下英雄豪杰像

一大片乌鸦般聚集起来反抗暴秦。终于在列强的共同努

力下,秦朝失去了天下失去帝位,而参与争夺天下的各

路豪杰都想来抢夺它,僧多粥少的结果,于是才智超群

行动敏捷的人便捷足先登率先得到它。跖的狗对着尧狂

吠,而尧并不是不贤明仁德,只因他不是狗的主人。在那个时候大家各为其主,我也只知道有个韩信,他是我的主人,我必须全力以赴为他出谋划策,不然的话就是失职,就不配当他的谋士,而且那时我并不知道有陛下,这何罪之有呢?再说了,能争夺天下的英雄[豪]{.underline}杰多如过江之鲫,很多人磨刀霍霍、手执利刃就是想干陛下所干的事业,只是力不从心或气不好罢了。难道您都要把他们全烹杀全灭族了吗?这和暴秦有什么分别?"蒯通有理有据不亢不卑地说,不愧是天下有数的谋士,相信一定不比侯公的倾国之辩才逊色,简直是把人主给侃晕了。143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2 21:50

经蒯通这么慷慨激昂地一解释,刘邦的心也有点儿柔软了起来,人性中的宽厚仁爱部分又大面积被激活,这些年因为经历太多战场血腥和权力纷争,严峻的形势都让他自己有点狠毒了起来,不过刘邦对有真才实学的义士从来都是恭敬有加,最终刘邦还是下令把蒯通给放了,赦免了蒯通的罪过。

总之,对于韩信的定点清除,可谓是一次自上而下基于国家安全之政治高度的清晰判断,为皇权的巩固、帝国的稳定以及避免一触即发的军阀割据、生灵涂炭起到了十分明显的作用,这一点刘邦从来没有怪心狠手辣的吕后,

因为这是政治大环境使然,如果是刘邦,他当然也会那样做,因为你别无选择。145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2 22:13

对于韩信的死于非命,刘邦当然也是十分的心痛,突然之间帝国就失去了[一]{.underline}个年轻有为的军事顶梁柱,外有同样强盛的匈奴帝国虎视眈眈,以至于刘邦在追击韩王信在白登山被匈奴团团围住,到了没有大将可用的地步,只能用陈平的不上道的秘密计谋(图画美女)议和,后来因为实力上的问题接受了娄敬提出的"和亲"策略,讲得难听点就是给蕃邦送美女以换得片刻安宁,失礼也,让刘邦这个好美女的大汉大帅哥情何以堪?简直是愧对父老乡亲。

如果有韩大将军在,踏平胡地饮胡虏血也应该是指日可待的事,凡事都有其两面性,都有好和不好的一面,当两害相权时也只能取其轻了。

14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2 22:32

往深里想,这事其实也未必就会势成水火,瞬间成火星撞地球之势的。

换句话说,做得好的话完全可以避免这种两败俱伤的血腥场面,如果才智过人的韩信,在情商上有哪怕张良的一半,就已经是另一种人生风景了。韩信不会丢命,刘邦也不用担当杀功臣的恶名有损兵折将之虞,皆大欢喜,

可惜一切皆为利字强出头,只能两败了,吃得咸鱼抵得渴就是了。

14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2 22:52

因为韩信的死,很多人都认为是刘邦亏待了他,如果不是韩信最早提出统[一]{.underline}天下的伟大战略,平定了三秦之后,如铁流汹涌又风卷残云般攻取北方,擒魏王,夺代国打败赵国,占领齐国,又在垓下布十面埋伏灭了不可一世的项羽,那么汉可能也只是一个期货公司而已,可以说汉朝立国所有军事上大抵都是韩信的功劳。而且他根本就没有立心要反汉王,如果要反早就在封齐王的时候反了,还等到失去了兵权成了死老虎后才举起反叛大旗?相信韩信也没有那么愚蠢,你看他拒绝蒯通的三分天下之游说,大讲什么义气和反哺之心,还心平气和地在陈地迎接刘邦,谁能相信他会有反叛的心呢?这个绝对是把他逼急的缘故,兔子急了也咬人呢。

14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2 23:19

也就是说,人们普遍认为是刘邦用欺诈手段,在陈地把韩信捉到京城,并强行剥夺了他的王爵而心里不快,让心高气傲的他,以列侯的身份按时晋见国君,身份和才能根本不匹配,让他在心灰意懒之余,才无奈做出背叛谋反的行为的。

这些话当然也有点道理,刘邦当然不怀疑这种政治斗争的残酷性和成王败寇的失落感,是人谁都会有情绪,关键是韩信也有过错,大大有错的那种,正因为他的不甘寂寞和强出头,从而招致了杀身之祸。

14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2 23:50

就如前文多次[提]{.underline}到,本来他就已经是功高震主,再无可赏之功,他还是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危险境地,那么和最高统治者的冲突也势在必然,如果他能学张良那样急流勇退,做逍遥仙子,效赤松子之游,离开权力中心,闲时打猎下棋,编编兵书,国家有急时又能鼎力相助带兵出战,那么他也一定能成为汉之周公,这也只怪他年轻气盛,拿得起放不下,最终的结果也只能是凋谢的名将之花,十分可惜,政治斗争从来都是这样残酷和敏感,怨不了谁,这也给管理工作制造出了很大的难题。

15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3 00:06

总之,追溯历史,在开国之初的战争中,刘邦就和他有了太多的纠缠不清,最严重最让刘邦怒气冲天的两次,刘邦就有过要杀掉他的心,因为他太会恃强要挟。一次是汉和楚在荥阳相对抗之时,汉被围困多时,正急待援

手,而此时灭了齐国的韩信不是率领大军回来勤王,反而自请立为假王,这事于刘邦来说,等同是一次公开的反叛;再有一次就是刘邦率汉军追逐楚军一直到固陵,原本跟韩信、彭越他们约好会师时间的,韩信他们又一次因为没有得到封地而故意按兵不动,让刘邦吃了败仗,这个如果按军法论处也是当死。只不过当时汉军的力量还不够,还需要他们相助而暂时不动手罢了。等到天下平定,目空一切的韩信还是看不透放不下,自己不会装孙子也[下]{.underline}不了狠手,恋栈权位的结果,也只能是身首异处自取其辱了!

反正,一切都是冤有头债有主,这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世事洞明皆学问,韩信败就败在个人心性上,性情太烈太刚,刚也易折啊老兄。

15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3 00:47

第四篇 死得惨烈:吕后为何把彭越剁成肉酱

好了,既然前头已经提到彭越,这个和韩信、英布并称为汉开国三大名将之一的猛人,这个很有观察力和统帅才能的曾经的"匪首",这个用游击战术让强大项羽疲于奔命的"游击战之父",又是怎样走到汉国的对立面也落得个韩信的身首异处的下场的呢?

话又说回来,彭越和韩信的谋反性质又有很大不同,换句话说彭越应该是死得比较冤的名将,就因为刘邦要巩固皇权的需要,他就必须得死,为了建立刘氏天下,为了铲除异姓王,彭越就非杀不可,这个是不容置疑的,要追究起来,也就是那句"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古训作祟吧。

15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3 11:10

老实说,彭越也是刘汉夺取天下的大功臣之一,尽管军事谋略与指挥才能他不如韩信,但论功绩他和韩信是可以相提并论的,功劳很[大]{.underline}。

也正是他在楚汉战争中率部在楚军的后方开神出鬼没的游击战争,用"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灵活战术和楚军周旋,成了最令项羽头疼的"挠背王",可以说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是也,不仅沉重打击了楚国的军需补给,而且还使项羽两面作战顾此失彼疲于奔命,从而使楚军的后勤保障几乎近于瘫痪状态,军粮军备得不到有效运输补给,让前线楚军的战斗力大减,减少了正面战场的压力,可以说楚汉战争也正是在汉军的正面防御、韩信的千里突围包抄另辟第二战场和彭越敌后游击战骚扰敌人的三位一体珠联璧合的有机配合的基础上,才在最后的垓

下合围战中最终歼灭项羽的疲惫之师,取得了大汉立国的决定性胜利,三者缺一不可也。

15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3 11:48

既然有具体反状的韩信,都曾经因为刘邦不想杀功臣的恻隐之心而放过他,那么彭越又有什么十恶不赦的罪行最终被吕后剁成肉酱了呢?

这个还真是太残忍了,想当年在刘家的田里劳动时温存有加的小美女吕雉,还给老者送水送饭的,多么纯情,最终因为权力的角逐让她成为了天下最狠最毒的妇人。

15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3 12:36

唉,权力确实是使人疯狂的最好媒介,也是一最厉害的伤人双刃剑,要让一个女人迅速变坏,也最好让她来后宫争权了。

这事还牵涉到陈豨与韩信串通一气在代地造反的那些事。

话说汉十年秋天,刘邦曾御驾亲征,率领部队前去讨伐陈豨,到达邯郸的时候,一方面想加强军力,另一方面也想探听梁王彭越虚实,所以有意向其征兵。居然彭越和韩信的口吻几乎一模一样,都说有病,只是随便派出手下将领带着军队到邯郸迎接刘邦,好像不当刘邦这个帝国大佬是一回事

似的,很敷衍很轻视的款式,这一下子刘邦就被激怒了。16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3 13:18

那时候,刘邦也正为韩信的事疑神疑鬼,好像要怀疑一切的样子,看这彭越的态度又好像是和韩信在唱双簧,草木皆兵啊。这样往深里想,刘邦便很生气,不管彭越是真病还是装病,反正已经没有多少理性的刘邦立马派人去责备彭越,说他怠慢君主,这事弄不好也是要杀头的。

所以彭越开始感到害怕,毕竟刘邦是一国之君,他自己这样做也可能是怠慢人主了,于是打算亲自出马前去谢罪,也不敢再耍大牌了。

看到主人被迫[去]{.underline}勤王,看来也是凶多吉少,他的部将扈辄连忙献计说:"大王去不得也。大王你想想,当你不去面圣,现在惹恼了皇上被他训责才去,去了肯定没有什么好果子吃,这不是往狼窝里钻吗?反正都是死路一条,与其束手就擒,不如就此学学陈豨出兵造反,拼个鱼死网破,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16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3 13:43

据说彭越并不听从扈辄的建议,只是坚称有病。关键是彭越对他的太仆的所作所为十分不满,并准备杀掉他。和韩

信门客的弟弟一样,这太仆慌忙亡命到刘邦那儿,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密告彭越和扈辄阴谋造反。其实,对于办事十分严谨很有条理也很有计谋的彭越,刘邦本来也是比较忌禅提防的,在楚汉战争时他就曾三番五次反复无常的,刘邦很怕他的梁地成为独立王国威胁中央政权,正想找出一点理由来炮制他,居然就有他的内部人士来给刘邦提供了"炮弹",这当然令刘邦十分惊喜,也十分迅速地派人出其不意地捉拿了毫无防意的彭越,然后把他囚禁在洛阳。

16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3 14:15

最后,经过三堂会审,主审官吏也认为他谋反的证据确凿,让刘邦最后定夺,或可依法严惩或且网开一面,这就差皇帝的一句话。最终,这次刘邦还是像赦免韩信一赦免了他,大家都曾共事多年,刘邦黑不下那个心,尽管刘邦也在处处提防着这些历史上自成一派的诸侯王在威胁大汉江山,不过人性中的柔软部分最终还是占了上风,那也是刘邦的策略之一,能不杀的尽量不杀,维持稳定要紧,打击面不要太大了。

彭越后来被废除王爵称号贬为平民百姓,流放到蜀地青衣县。同时任命皇子刘恢为梁王,皇子刘友为淮阳王,逐渐也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一举两得。

16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3 15:22

可惜彭越一路走霉运,向西入蜀走到郑县时,正好赶上也在处心积虑经营自己势力的歹毒吕后从长安来,也就是说不好彩的彭越路遇前往洛阳的吕后,这彭越可能也是气糊涂了,他不知道最毒妇人心,尤其是政治女毒物,想到自己的委屈,居然像一个小姑娘一样对着吕后嘤嘤哭诉自己没有造反,是别有用心的人血口喷人,他对皇帝的忠心可鉴日月,哭到最后直奔主题希望上层不要把他流放蜀地,最好能让他回到故乡昌邑去安度余生,其他的别无所求。

吕后是一个很有政治智慧的妇人,连以前刘邦都有一点低估她的政治能量了,只有在换太子的过招中,刘邦才深切体会到低估了她的[力]{.underline}量值,原本她老爹吕太公也不是胡乱投资的,在刘邦一文不名时助其一臂之力,现在让他女儿来百倍索取了,他才是一个最精明的生意人和投资家,刘邦还以为是捡到便宜了呢,原本刘邦才是他们吕家最大的生财机器和政治人质,不说也罢。

16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3 16:21

于是吕后假意答应下来,因为在彭越哭诉自己的冤屈的那一瞬间,吕后更加意识到清白彭越存在的政治威胁和号召力,也已经想要痛下杀手了。

所以,吕后就和他一块向东去洛阳。然后吕后向刘邦陈述了要杀彭越的理由,她说:"彭王是骁勇豪壮的猛士,如今把他流放到蜀地,这不是放虎归山给自己留下祸患吗?既然韩信都可以杀,不如连他也一并杀掉,以绝后患。因此我自作主张把他带回来了,等候发落。"

16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3 19:23

来自

16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3 20:19

来自

168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3 20:26

既然说到这个份上,彭越也只有必死那条路了,不管你的谋反是不是"莫须有",就因为你功高震主太有本事,你

也只能一死以谢天下了,这是政治需要,和俗世道理无关,更加不是人伦道德那一套。

经历了太多政治事件的刘邦也算是看透了,什么权力、爱情、亲情,都统统烙上了利益的印记,一切概莫能外,利益难道就能凌驾于一切之上吗?反正彭越是活到头。

于是,搞阴谋诡计算是行家里手的吕后立马就来个"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套路,先让彭越的门客告他再次阴谋造反,然后廷尉王恬经过简单审理呈报刘邦,请求把彭越灭族,废除封国。

17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3 21:14

刘邦又能什么着,为了大汉江山和子孙后代的长治久安,也只能大笔一挥,把自己曾经的亲密战友彭越亲自送上路了。

因为彭越死后栾布哭灵一事,刘邦甚至还曾为此感动得泪水哗啦啦,为栾布忠于主人的人格魅力所打动,义释了他,不料这一插曲更加凸显了彭越的政治影响力和号召力,立即被恼羞成怒的吕后施以醢刑把彭越剁成肉酱,赐给各路诸侯品尝,以示警告,杀[一]{.underline}儆百是也。

汉十一年春,吕后藉着先斩后奏诛杀了淮阴侯信之后,迅速走上政治前台,这种杀鸡儆猴敲山震虎的做法,作为汉开国三大名将也曾是项羽麾下"五虎将"之一的英布内心当

然十分恐惧,也知道对他意味着什么,说不准枪口下一个就是对着他的。他当然心中有数。

17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3 21:46

这个曾经因为刘邦歪坐在床上傲慢接见他愤怒得想要自杀的烈性子军棍,这回却不想自杀了,于是为了自保迅速举起了造反大旗,这回想要摆平英勇无比又立心要反的英布也没有那么容易了,那次因为他攻下函谷关几使刘邦死在鸿门宴上,这次御驾亲征的刘邦甚至中了他的流矢伤得不轻,生命也因这一箭油尽灯枯了,一报还一报啊,还是我们的江湖行话讲得好,出来混,迟早要还。刘邦和他也不知是谁欠谁了。

反正这年夏天,吕后又诛杀了梁王彭越,并把他剁成了肉酱示威般地装好分别赐给各路诸侯,此中含义也不用多说了。

17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3 22:03 第五

篇 英布死于一顶莫须有的绿帽子

(1)红颜祸水[,]{.underline}祸及英布

书接上篇,话说当肉酱送到淮南的时候,淮南英布正在和部下兴致勃勃雄姿英发地围猎,看到彭越的人肉做成的

肉酱,那个害怕啊就不要提了,因为作为汉初的三大开国名将,前两个已经死了,作为同一级别的猛将,作为同类项,下一个要死的当然就轮到他了,既然都要死,没有回旋的余地,那么就拼个鱼死网破吧,老子死了也找一个垫背的,所以英布立马就未雨绸缪调兵遣将集结军队,部署好防御措施,然后守候并侦察邻郡对中央有什么意外的异动,以决定下一步的运作,反正这个跟随项羽横冲直撞活埋人已经惯了的枭雄是不可能像韩信、彭越一样束手就擒的,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17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3 22:35

与韩信、彭越不同的是,最终英布的反迹是因怀疑爱妾与别人有染而败露的,也可以说他是被女人害死的,死于一顶莫须有的绿帽子,红颜祸水啊。

却说英布宠幸的美艳爱妾病了,为她治病的医师的家和中大夫贲赫家住对门,为了治病,英布的爱妾多次去医师家,住对门的贲赫认为自己是侍中,也有套近乎拍上司马屁的用心,就趁机送去了很丰厚的礼物,有时还和英布爱妾在医生家兴致勃勃地饮酒谈天,很合得来的样子。

17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3 23:04

原本这只是十分普通的男女交往而已,而当爱妾侍奉淮南王时不经意间谈到了贲赫,对他曾经的照顾很感谢,并当着夫君的面盛赞贲赫是忠厚老实的人。英布一听,立马醋意大发,怀疑自己被部下带了"绿帽子",当然很生气地说:"你怎么知道这人很忠厚老实呢?你们接触过吗?"爱妾只好把治病时相交往的情况全都给英布和盘托出。妒火中烧的他断定自己的心爱女人和贲赫有了不正当关系,所以要质问贲赫。

面对杀人如麻的暴怒英布,贲赫当然十分惊惧,怕去上班有去无回被英布给办了,就借口有病不去应班。谁知这更加惹恼了淮南王英布,这不是瓜田李下心中有鬼是什么?不然的话为什么要避开我?

17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3 23:54

正如丢斧人越看某人越像是偷斧者一样,反正妒火正烧的英布再也把持不住,自己的女人背着自己偷汉子,我的脸往哪搁?不被人笑得面黄才怪,于是就要逮捕贲赫。还真是英雄难过美人关啊,这一昏招,让英布也从此埋下了被剿灭的祸根。

为了彻底地摆脱自己的困境,遭受无妄之灾的贲赫唯有要告发英布谋反,让皇帝办了他才一劳永逸地斩草除根,所以就急匆匆坐着驿[车]{.underline}前来都城长安举报。英布气急败坏地派人十万火急地追赶贲赫,却没有赶上。贲赫飞火流地跑到了长安,立马上书告变,说英布早在收到彭越肉酱之后就有反心,因此建议中央在他举起反叛大旗之前诛杀他。

17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4 00:20

刘邦看了贲赫的奏折,也不知谁是谁非,于是就找萧何商量对策,做事谨慎的萧何说:"以老臣看来,英布不应该有这样的事,这其中可能是牵涉到私人怨仇而带的诬陷成分吧,这毕竟也只是贲赫的一面之词。我想,为了慎重起见,还是先把贲赫扣押起来再说,然后派人暗中查证淮南王是否有反迹才是正途。"

然后是英布眼看贲赫三十六计走为上,跑到了刘邦那里上书言变,原本他暗中就搞了很多小动作,虽然还没有正式举起义旗,不过贲赫这一成功出逃,本来就心中有鬼的他肯定认为贲赫上了他的很多眼药,甚至于也怀疑他已经说出自己暗中布署兵力对抗中央的情况,悔不该为了一个美人争风吃醋大动干戈,小不忍则乱大谋是也。

17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4 00:59

正在惶惑叹气间,刚好看到刘邦的使臣又来了,这不是纸包不住火了吗?想到反正也扛不住了,英布也不打算遮遮掩掩了,反正到了这个地步,不是你死就我亡了,索性就杀死贲赫的全家,同时正式宣布起兵造反,他也是三名将中公开宣布造反的人。

当英布造反的消息传到长安的时候,刘邦也只好把贲赫给释放了,因为这已经不用验证了,贲赫说的是对的,刘邦不仅放了他,还封他做了将军,这就叫做恩怨分明。

18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4 01:06 晚

18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4 08:33

既然英布已经公开和中央对着干了,接下来最要紧的当然就是平叛灭了英布,这是国家生死攸关的大事,绝对不能怠慢。

于是,刘邦连忙召集满朝将领们来问道:"英布小竖子造反,我们要怎样处理他呢?"将领们异口同声地说:"当然是发兵攻打他,捉住之后活埋了这小子来解恨,还能怎么办?"

18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4 09:05

汝阴侯滕公夏侯婴感到有点奇怪,按理说刘邦如此厚待英布,他也不应该造反的,就召原楚国令尹问这件事。令尹说:"这事没什么奇[怪]{.underline}啊,他本来就当造反。"滕公又说:"这话怎讲?皇上分割土地封他为王,分赐爵位让他显,面南听政立为万乘之主,如此礼遇厚待,他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为什么还要谋反呢?"令尹答道:"滕公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也。你想想,往年杀死彭越,前年杀死韩信,这三个人都是汉开国名将,有同样的功劳,也可以看成是能结为一体的人,换句话说是连体婴儿,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依据这样的道理推算,韩信彭越都已经死了,兔死狐悲唇亡齿寒啊,英布自然会怀疑祸患殃及其本身,所以就这样造反了,这难道还有什么想不通的吗?很简单的道理。"

18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4 09:35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

2F307993238.jpg{EIMAGE} 彭越急眼

18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4 09:48

夏侯婴听后感觉很有道理,夏侯婴虽然不算是韩信那样的一流战将(有人评论说丰沛集团成员也大都是二流将相的

多,不过胜于有凝聚力十分忠心,这就是最大最坚实的组织保证),但却是一个很有心胸很能从谏如流很有同情心的人,也是他首先发现并刀下救了一流大将韩信的,所以他就把这些话告诉了刘邦,[并]{.underline}对正在犯愁的刘邦建议说:"我的门客也就是原楚国令尹薛公,我曾和他交流了关于英布反的事情,我感觉这个人很有韬略,说到了点子上,你也可以问他如何处置英布吧。"

既然是刘邦最最信得过的夏侯婴推荐的,刘邦也就直接召见了薛公。

18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4 09:59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

2F307994241.jpg{EIMAGE}

18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4 10:12 薛公果然如夏

侯婴所说的那样,是一个很有战略眼光的人,说起话来

头头是道一套套的,刘邦都听得有点入迷了,差点儿流

口水,有才啊,汉帝国不缺少人才也。

"如果陛下问我英布为什么要造反,我同样像回答滕公一样回答陛下,英布造反没什么值得奇怪的,这是形势逼人。

而且英布的造反还属于是最被动型的,如果他处心积虑要夺

大汉江山,也不是什么很难的事。假使英布计出上策,山东地区就不归陛下所有了;而计出中策,谁能胜出也很难说;也只有计出下策,陛下才可以安枕无忧也。"薛公胸有成竹地回答说。187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4 11:46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

2F307999915.jpg{EIMAGE}

18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4 12:08

"此话怎讲?什么是上策?"刘邦一头雾水地问道。

"也就是说,英布可以向东夺取吴国,向西夺取楚国,然后吞并齐国,占领鲁国,再传一纸檄文,叫燕国、赵国固守他的本土不要轻举妄动,这样一来山东地区就不再归陛下所有了。"薛公不紧不慢地回答说。

19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4 12:52

"那么中策又是指的什么?"刘邦突然有点心跳加速地问道,因为有点心慌也。

"那就是向东攻占吴国,向西攻占楚国,然后吞并韩国占领魏国,夺取敖庾的粮道,再封锁成皋的战略要道,这样

的话,交战双方谁能胜出就很难预料了。"薛公技术性有理有据地分析起来。

"那就麻烦你再说一下什么是下策吧。"刘邦脸开始有点汗津津的感觉,为这么严峻的形势。

19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4 13:37

还真是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也,自己还蒙鼓里以为江山稳坐呢,从这就反映了皇权巩固的复杂性和紧迫性,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开杀戒也是有必要的了。

"那当然是向东夺取吴国,向西夺取下蔡,把枪炮辎重和金银财宝迁到越国,然后自己跑到长沙做山大王,如果是这样陛下就可以安枕无忧了,也就是说大汉就没事了。"薛公回答说。192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4 14:08

听到薛公这么一分析,刘邦还真是如醍醐灌顶,连忙紧张追问道:"那么英布将会选择哪种计策呢?"薛公十分自信地回答说:"以我对他的长期观察,他一定会选择下策。"这样一说刘邦顿时也来了兴趣,于是又问:"他为什么要舍弃上策、中策而选择下策这么笨呢?这不是捡了芝麻丢西瓜那么笨吗?连三岁小孩都懂的道理。"

薛公突然哈哈大笑道:

"陛下问得好,我正要谈到这个问题,因为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一般人都会选择最好的,这是关系到人的本能问题。那么一生身经百战的大汉著名战将英布为什么要舍本逐末那么不可理喻呢?这就得从英布的出身和本性说起。英布本是一介武夫,他原先是骊山的刑徒,从一名受黥刑的罪犯起始奋力做到了万乘之主,心中装的都是自己的荣华富贵,而不会顾及当今百姓[,]{.underline}更加不会为子孙后代考虑,不然的话他就不会下得狠心坑杀那么多人了,从这一点来考量你就能理解他为什么选用下策了,因为他是一个唯利是图不顾及他人的人,这也注定他会自取灭亡。"

19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4 14:58

刘邦一听这么精妙的分析,立马一拍大腿大赞道:"令尹说的好,你爷爷刘邦我深有同感。"看到他分析得这么出彩,连刘邦自己也感觉人才难得啦,夏侯婴果然又没看错人,于是一高兴就封薛公为千户侯。

19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4 15:35

(2)英布之死

然后刘邦正式册封皇子刘长为淮南王,代替造反的英布,

接下来就调动军队,又一次御驾亲征向东攻打英布,啃下这个最后的"硬骨头",因为三大名将之中也只剩下他这座"大山头"了。

当然,这一次刘邦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正所谓上得山多终遇虎,刘邦也受了很严重的箭伤,回军途中伤情加重,差点就回不了京城,回到长安之后也只剩下半条人命等待归天,连医生也被他打发走了。

19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4 15:59

唉,这政治还真是不好玩,两败俱伤也。难道命的成果就是要自己亲人和战友的命吗?这确实是太奢侈和昂贵了。

据说,英布造反之初,就曾对他的手下将领们说:"皇上已经老了,每次有人对抗中央他都要御驾亲征,仗打得多了就会厌倦,我敢打赌这次他一定不能够亲自带兵前来平叛,如果他要派遣将领来镇压,反叛的人也只是害怕韩信、彭越这种一等一的大将而已,如今他们都死了,其余的将领更加没什么可怕的。"基于他的这种推测,也终于放心公然造反了。

19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4 17:23

来自

19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4 17:48 英布不

来自

20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4 18:55 生与

来自

201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4 20:03

然而他却低估了刘邦捍卫刘汉王朝的决心,最终年迈体弱的刘邦也亲自出马来灭了他。

接下来,果真如薛公所预料的那样,英布这个有勇无谋的莽夫果然向东攻打荆国,荆王刘贾不敌勇猛无比的英布,仓皇出逃之间,死在富陵。

依靠最初的锐气,如猛虎下山的英布收编了刘贾的所有部队,军势大壮,又强行渡过淮河去攻打楚国。楚国连忙调动军队在徐、僮之间和英布短兵相接,楚国兵分三路,想采取互为犄角交叉救援的策略。

20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4 20:22

有识者立马看出了这种战法的破绽,于是劝告楚将说:"英布是一个久经沙场善于用兵打仗的名将,而且百姓们一向畏惧这架杀人如麻的战争机器。我听兵法上有云:'诸侯王在自己的领地和外敌作战,一旦一方危急,另一方就会溃散。'如今兵分三路,不仅不能抱团作战形成合力,而且也很容易让敌军各个击破,英布只要打败了我们其中的一路兵马,其余的两路必然畏惧得四处溃散,怎么能互相救援呢!"这个军情观察虽然很有道理,刚愎自用又盲目自大的楚将去不听劝告。结果正如预料的一样,英布果然打败其中楚军一路兵马,其他两路军队都闻风丧胆四散逃散撒腿狂了,哪还顾得上去救援被打败的那路军队呢,这楚将蠢得像头猪也。

20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4 20:42

然后,没有多少远见的英布像无头苍蝇往前乱撞,挟着打败楚军的余威指挥军队耀武扬威地向西挺进,还真是冤家路窄,居然就在蕲县以西的会甀和刘皇帝所率领的汉军狭路相逢。

那时候,可谓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当年在函谷关就是因为英勇善战的英布率先攻下关门,让刘邦差点在鸿门宴上成了项羽的刀下鬼,这回就是算总帐的时候了。

20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4 21:15

英布,你这个杀人魔王,让刘邦替天下所有被活埋的冤魂讨还血债吧,看刘邦如何收拾你这个"反贼"。

一开始,英布的军队非常勇猛,一上来就猛打猛冲所向披靡,眼看汉军抵挡不住英布军队的第一波冲击,于是刘邦就先命令军队躲进庸城壁垒,坚守不出,以避开敌军的锐气,站稳脚跟图后攻击。

此时刘邦看见英布排兵列阵一如项羽当年的阵法,也足见这家伙的傲慢无礼,还翻老皇历示威了不成?一见到这阵势,刘邦就特别厌恶他,这个心中只想自己没想到别人的莽匹夫。

20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4 21:48

然后,在两军对峙的时候,刘邦和英布遥相对望,远远地刘邦对英布骂道:"英布小竖子,你这不要脸的三性家奴,我对你那么好,裂土封王,天下有几人有你这样的超级待遇?你不仅不感恩戴德,还要造反,何苦呢?真是人心不足

蛇吞象也。"英布居然油嘴滑舌地答道:"无他,我也想像你一样一尝君临天下当皇帝的滋味嘛!那多威风,这你都看不出来?蠢到家了。"一听到英布那玩世不恭的轻薄口吻,这不是在祖师爷面前公然耍流氓吗?刘邦更是难压心头火,更加气愤,然后又连珠炮般骂他,随即两军大战。

20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4 22:14

杀了一大阵子,英布的军队开始抵挡不住,终于大败而逃,汉军紧追其后。英布渡过淮河之后,又几次停下来和汉军继续交战,都不能反败为胜,最终也只能和一百多人逃到长江以南藏匿。

英布原本和番县令通婚,为此长沙哀王派人诱骗英布,说要和英布一同逃亡,也就是想诱骗他逃到南越,早已六神无主的英布轻易就相信了他,于是就随他到了番阳,然后番阳人便在兹乡百姓[的]{.underline}民宅里杀死了英布,随着英布被灭掉,汉初三大最有能力威胁皇权的诸侯王也全都剪除了从政治高度上来说,这也是刘邦有生之年最难处理的三场重大政治事件,几乎是耗尽了其所有的精力。

也可以说,解决了这三个最难啃的硬骨头,基本上其他威胁到中央政府的造反者就不在话下了,诸如什么臧荼、韩王信、张敖都不值一提,大巫见小巫的干活。

20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4 22:42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

2F308027591.png{EIMAGE}

20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4 22:59

第六篇刘邦之死:驾崩四日吕后秘不发丧

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

年),因为怀疑手下大臣与宠妾有染而暴跳如雷的英布,想杀此大臣泄愤,却被其先逃脱到了长安,怀疑自己造反信息已经泄露的英布,无奈只好正式宣布反刘邦。为了江山社稷,刘邦也只能御驾亲征,却在讨伐英布的时候不幸被流矢所伤,回途中便生起了重病。

回到长安后,病得五颜六色的刘邦不想见人,怕被大臣们看到他的狼狈相,只是每天枕着一个得宠小宦官躺在床上,艰难度日。连周勃、灌婴此种与刘邦共同打天下的丰沛集团核心成员,都不敢近其身。怕秦二世式的政治悲剧重演,期间,只有胆大又有姻亲关系的樊哙撞入宫中见刘邦直陈大义,刘邦才勉强从床上爬了起来,笑意惨淡,倒还谈得融洽。

21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4 23:24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

2F308028841.jpg{EIMAGE}

21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4 23:45

此后的几个月,刘邦的病情便不断恶化,到了要交代后事的时候了,吕后只好延请良医来诊治。

"大夫,你就老实说,我这病还有救吗?"整天胸口痛闷得发慌的刘邦意识到时日无多,于是便脱裤子放屁般多余地问起了吕后找来的当朝名医。

21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5 00:00

一看这太医支支吾吾了半天才弱弱地回应刘邦说能治好,刘邦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反正天下所有的荣华富贵也让俺们这个曾经被人们蔑称为无赖的草莽全享受到了,夫复何求?何况刘邦的人生信条是,做人要学会知足和感恩,不要贪得无厌,而是要豁达大度,原本情况可能会更糟糕呢,再说富贵也不过如浮云也。

"以布衣提三[尺]{.underline}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看到太医的唯唯诺诺,说了医生式的慰病人的真实谎言,真不爽,刘邦只能冲他嚷了这些话,说完赏赐给医生五十金草草打发他走了,懒得和他磨牙,倒也豁达大度、视死如归。

21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5 00:16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

2F308029983.png{EIMAGE}

21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5 00:46 晚

21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5 11:42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

2F308041488.jpg{EIMAGE}

21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5 12:10

最要命的是,心里贼精的老板娘吕后看到刘邦这回光返照般的精神气,立马打狗随棍上地问起了其身后的一些人事安排,看来他们也知道刘邦善于用人也,刘邦还没死呢,就这么早哭丧了,真是扫兴。不过人是这样的化学,今天不知明日事,你不能保[证]{.underline}你能看到下一刻的蓝天和白云。好啦,送佛送到西,当是我刘邦为大汉做的最后一件好事

"陛下百岁之后,如果萧相国也死了,由谁来接替他好呢?"吕后像个超级幽灵在幽幽地问。

21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5 12:29

"曹参。"刘邦只能有气无力地说。

"那曹参之后呢?"吕后还真是一个难缠的女巫。

"曹参之后是王陵,王陵年轻耿直,坚持原则有余而智谋不足,陈平正好辅佐他。这两个人正好是互补型的,因为陈平智谋有余而决断力不足,只能当个合格谋士,不能独挡一面也。周勃虽然沉默寡言又缺少学问,但为人忠厚,而且以后能安定刘氏天下的肯定就是他,可以任用他做太尉。"

21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5 12:39

吕后还感觉意犹未尽的样子,又追问其他的人事安排,好像心里很没底,这女人有时依赖性挺强,尤其是重大军机大事和用人法宝,即使是跟刘邦经历了很多历史政治风云的吕后,也会感到手足无措甚至于一片茫然,就因为它的多变性和复杂性,除了靠你的精准头脑,谁也不能真正帮到你。

21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5 12:49

尽管在规矩做[人]{.underline}和死记硬背方面,刘邦怎么也比不上他曾经的好兄弟后来还造其的反的燕王卢绾,干农活俭持家过小康生活也比不上哥哥刘仲,不过在团结同志知人善任方

面,刘邦却是无师自通的,悟性蛮高,谁谁能干什么该干什么,刘邦可以讲个八九不离十,再加上多年历练,所以用人上也能判断得很精准,减少了军事和行政上的无谓扯皮,这便是刘邦最值得骄傲的地方,天分的东西谁也解释不清楚,娘胎里带出来的,就像天才张良一般就很喜欢和刘邦谈军事,因为刘邦会一点就通,可谓是心有灵犀,十分默契,和其他人讲就颇费口舌,那可不是盖的,要当天子没有一点异秉那还真是混不下去,这是骗也骗不来的。

22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5 13:11

"在这之后,你也不会知道了,恐怕那时你也已经上天堂和我团聚了,亲爱的。"刘邦不大情愿地说,还真是有点哭笑不得的味道,以免泄露天机。

这种情形不禁又令人再次想起了刘邦曾经和欢喜冤家韩信讨论帝国各位将领的才能的有趣场面,当时韩信认为他们各有高下难分伯仲,因为大家的本事和手段各异,不好作简单比较。221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5 13:19

"像寡人我自[己]{.underline},最多能带多少士兵呢?"刘邦十分感兴趣地问道。

"陛下最多能带十万兵马。"韩信轻描淡写地说。

"那么你自己能带多少人马呢?"刘邦有意发难。

"像我这样的将领,多多益善啦,当然是越多越好。"韩信还颇为自负地答道。

22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5 13:43

这受过胯下之辱的狂小子还真是口气大啊,刘邦知道你打仗是一等一的好把式,弹指一挥间樯橹灰飞烟灭,可惜人生不能总是像打仗一样摧枯拉朽,百万军中取敌首之首级如探囊取物,还得有御人术,如果你知道这些道理,也不会后来让刘邦用陈平一小计借游云梦泽就把你摆平了。知道什么叫做扮猪吃老虎吗?大丈夫就要能伸能屈,吃得眼前亏,换句话说就是按照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具体问题,不要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要成大事有时候连亲人的性命都可以牺牲,你看刘邦打下江山的那几十计,那可不是盖的,此中的腾挪进退门道多着呢。悠着点吧,老伙计,你受胯下之辱时的隐忍退让以成就之后的"军神"传说那就对了,如果能学张良功成身退云游四方,也不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了,还是被女人也就是刘邦的那个厉害婆娘吕后斩杀的,呜呼哀哉。

22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5 13:56

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该缩头时就缩头,不说你爷爷刘邦我没给你们支过招啊,总是锋芒毕露的人都很容易成为别人的靶子而壮烈挂掉,没有人能长久保住政治平衡木上的超然地位,切记。

22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5 14:10

"既然你统帅士兵多多益善,比我的强多了,那为什么你还是被我捉住成手下败将了呢?"刘邦不无揶揄地笑道。

"这个问题你懂的,因为这涉及到了不同领导层面上,陛下不善于带兵,但却善于统率将领,这就是韩信我被陛下擒住的原因。而且陛下的能力是天生的,也可以说是天授神力,不是我等凡夫俗子通过个人努力就能达到的。"韩信最后倒是说了一句比较清醒的人话,难道这就是天生的领袖人物的传说?225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5 14:38

嘿嘿,终于会低头做人了,谁都有喝凉水也塞牙的时候,由不得你不低头啊。就算是刘邦,所谓的天授神力,不也照样在莽夫项羽面前装过孙子?唉,以前还和英布是同一战壕的战友,现在为了江山又反目成仇,一生和这些枭雄纠缠不清,好像前世搅乱了骨头似的,你们都死了,刘邦我也将要归天了,大家都悟[透]{.underline}了吗?

226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5 14:52

这该死的英布,给你爷爷刘邦我这么重的箭伤,不灭你还真是天理难容啊。人才啊人才,人才还真是革命的本钱,一切胜利干部是决定性的因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22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5 15:04

我的眼前为什么这么黑,难道已经喝了孟婆汤到了奈何桥?果然当年四月甲辰日(二十五日),刘邦在长乐宫两脚一伸,驾崩了。

22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5 15:19

刘邦死后,后来有心扶吕篡汉的吕后,曾学秦朝赵高秘不发丧,怕功臣们起兵作乱,等到自己发兵把功臣将领杀尽后才治丧。

幸亏有人转告了将军郦商,才避免了一场血流成河的政治地震。

22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5 15:35

"吾闻帝已崩,四日不发丧,欲诛诸将。诚如此,天下

危矣。陈平、灌婴将[十]{.underline}万守荥阳,樊哙、周勃将二十万定燕、代,此帝崩,诸将皆诛,必连兵还乡以攻关中。大臣内叛,诸侯外反,亡可翘足而待也。"以天下平安为己任的郦商旋即去劝与吕后关系很好的审食其,为避免兵锋再起天下大乱,经过审食其的劝说式转告吕后之后,知道了利害关系的吕后才于丁未日发布丧事消息,同时宣布大赦天下。次月丙寅日(十七日),将汉高祖刘邦安葬在长陵,一代草根皇帝寿终正寝。

23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5 15:58

而吕后的儿子刘盈承袭帝号做了大汉皇帝之后,吕后就加紧了打击戚夫人这个政敌加情敌的步伐,正应了刘邦生前的担忧,他最大的遗憾据说就是不能让刘如意当上太子,此是后话。

23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5 16:28

第七篇老婆陷害老公:刘邦六子刘友钟鼎玉食为啥却活

活饿死

刘邦死后,吕后垂帘听政,正当吕氏集团和刘汉集团磨刀霍霍要开撕的时候,此时发生的一次偶然事件又迅速加大了刘吕集团之间的剑拔弩张。

那就是赵王刘友被吕氏老婆"构陷"致死案。

话说公元前18[1]{.underline}

年(高后七年)正月,吕太后召赵王刘友进京朝见,却从此不再能回到自己的封地,因为莫名其妙地死掉了,据说还是活活给饿死的,可怜钟鼎玉食之皇家子弟居然还有"饿死之说",这也太煽情太恐怖了点,那么这又是怎样的一回事呢?

23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5 20:09 这都是女人吃

醋惹的祸。

原本赵王刘友的王后是吕氏的女儿,这种指定的政治婚姻当然也没有多少爱情可言(何况宫廷大都不相信爱情),刘友当然不喜欢她,这还不打紧,居然刘友在吕氏老婆面前公然喜欢其他姬妾,好像要向其示威似的。女人嘛,谁不想自己的男人对自己宠爱有加,于是这个吕氏老婆醋意大发,嫉妒得要死,一怒之下离开了家,并跑到吕后那里诽谤构陷刘友,反正我不幸福你也别想过得舒心,大家一拍两散吧,看谁比谁更受伤。

23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5 20:28

"太后,我要向您揭发举报我夫君刘友的反叛行为,我要太义灭亲。因为刘友曾经当着其他人的面说吕氏怎么能封

王!现在吕氏当朝,奈何不了他们,等到太后百年之后,我一定替刘氏把吕氏一网打尽一个不留。"恼羞成怒的刘友之吕氏老婆为了私怨[如]{.underline}此这般告黑状。

太后一听这么大逆不道的话,这不是反了吗?马大怒,于是才有意召赵王来京问罪,并相机处理这个"异见人士"。

23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5 20:51

赵王到京之后,吕太后把他安置在官邸里却有意把他晾在一边,并不出面接见他,还派禁军护卫队包围了赵王所住的地方,等于是软禁了他,甚至不给他送饭,连赵王的手下怕上司饿死偷偷给他送饭,也被抓起来治罪。

23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5 21:10

赵王没饭吃,饿极了,也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于是就作了一首歌悲伤地唱道:"诸吕用事兮刘氏危,迫胁王侯兮彊授我妃。我妃既妒兮诬我以恶,谗女乱国兮上曾不寤。我无忠臣兮何故弃国?自决中野兮苍天举直!于嗟不可悔兮宁蚤自财。为王而饿死兮谁者怜之!吕氏绝理兮讬天报仇。"大意也就是慨叹吕氏篡权国将不国,自己被老婆出卖做"冤大头",现在大限临头要饿死了,吕氏丧尽天良,祈望上天为大汉报仇雪恨什么的。

23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5 21:39

不久,赵王就被活活饿死,他死后也只按庶民待遇举行葬礼,埋在长安的[乱]{.underline}坟堆里,一派悲凄是也。

刘氏王被活活饿死,这事也太具有政治副作用,要不是为了巩固吕家权力,吕后也不会下这么重的手,到了后来连已经炼成了铁胆的狠吕后都有点后怕起来,怕被逼到绝路的对方进行绝地反击也。

23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5 21:57

于是,连那时凑巧发生昼夜颠倒的日全食(那时的人迷信也,科学不发达惹的祸),都令这位天不怕地不怕的毒妇胆战心惊,以为是自己的倒行逆施真的惹得玉皇大帝也发怒了,心中十分厌恶又很恐慌,却又不得不对左右手坦承道:

"这确实是我的过错啊,我惹恼了上苍。"换句话说吕后认为她可能是做了伤天害理的事,才惹得老天爷不高兴让晨昏颠倒的。

23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5 22:20

当然,吕后不可能整天面壁思过,日全食也不是天天都有,不然就是世界末日了。反正,天文奇观一过,日子也一

定还要过下去,所以为了保吕家千秋万代的兴旺发达,刘氏皇族还得要不遗余力地打击,即使是法理和人伦上说不过去也在所不辞了,最多也就是再发生几次日全食又如何?所以,曾经有点悔罪的吕后还是大张旗鼓地打击箝制刘氏诸王。

24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5 22:54

当年二月,不知梁王刘恢做错了什么事,居然被吕老太婆改封为赵王。然后让吕王吕产代替刘恢做了梁王,这是一次非正常的人事任免,预示了吕氏加紧对王朝政权的控制。尽管如此,新梁王吕产却没有去封地履新,而是留在朝廷担任皇帝的太傅,权力重新布局的良苦用心昭然若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

24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5 23:15

此后,太后又进行了令人眼花缭乱的侯王对调和人事布局,先是封皇帝之子平昌侯刘太为吕王,然后把旧梁国改为吕国,把原来的吕国改名为济川国,加强吕国力量可谓是处心积虑绞尽脑汁,连傻瓜也看得出来。

24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5 23:41

当然,吕后是很有政治头脑的权妇,她绝对不会在没有很大把握的时候就和刘氏集团公开摊牌,甚至于立马踢开刘氏干革命,建立吕氏天下,而是用既拉且打的老套路,给刘氏一些甜头。比如吕太后的妹妹吕嬃有个女儿嫁给营陵侯刘泽,刘泽当时担任大将军,手握重兵。太后很怕自己分封诸吕为王惹急了刘氏集团发生兵变,于是就同时封刘泽为琅邪王,等于是提高了他的职级,也想用升官之道来笼络稳住吕家女婿刘泽的心,以免发生不必要的骚乱。

24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6 00:01

再说梁王刘恢被改封为赵王之后,明知是吕氏横刀夺爱故意整治刘家人,当然是一万个不高兴,可能暗地里还筹划什么政治小动作吧,为了稳住他,太后还特意把吕产的女儿嫁给他做王后,玩亲上加亲的把戏,一可以赐予美女让他高兴,二还可以暗中监视他的一举一动,等于是为吕氏集团安插了一个"贴身卧底"。

24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6 00:15

因为据说王后的随从官员前后左右都是吕家人,等于是在家到处安装人造视频录像窃听器,连床上也有,关于赵王的谍报就会源源不断地飞向宫中,让倒霉的赵王像一个裸奔的人,

从此一点隐私也没有,甚至于不能随意行动,相当于是做了一个没有围墙铁栏的吕家监狱,悲苦得很。

24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6 00:45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

2F308069162.jpg{EIMAGE}

24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6 07:33 早

来自

24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6 10:42

尽管如此,赵王的吕氏王后还是不满意,还要清理门户,当时赵王有一个宠妾,很得赵王的心,没事也总是耗在她那里,妒火中烧的吕王后立马派人用毒酒毒死了她,也了却了心头的怨气。

看到自己心爱的人横死,居然自己还无能为力,赵王悲从中来,于是也学旧赵王刘友作诗四章,让乐工们每天吟唱。

在绕梁三日的歌声中赵王刘恢家仇国恨一起涌上心头,自己又不能为国分忧,内心悲痛忧惧如焚,眼前一黑便以死抗争,六月就自杀了,因为这样行尸走肉地活下去也是生不如死,不如一了百了。

25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6 11:01

刘氏诸王相继死于非命,让大家震动不已。吕太后知道这件事后,也相当震怒,认为堂堂一个赵王为了一个贱妾把命丢了,就连祭祀宗庙的礼仪也不要了,简直是太不成器了,徒增笑耳。于是恼羞成怒之间,就索性连他后代的王位继承权也废掉了,全都赶去做庶民,没资格做皇家成员了,出了这么羞的事,让人[笑]{.underline}掉大牙是也。

251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6 11:51

又一个赵王没了(怎么赵王都是不得好死呢?刘如意、刘友、刘恢都在赵王任上死于非命,史称的"比杀三赵王"是也),这空缺也得补上才是,于是这年秋天太后便派使者去找代王刘恒,也就是想要改封他为赵王。赵地这么凶险,虽然位置和富庶程度要比山高皇帝远的代地好,不过一向低调也很会韬光养晦的代王却辞谢了(不然的话怎么能成为了后来英明神武的汉文帝呢?连他母亲薄太后都比戚姬政治智商高很多,也逃过了吕后的毒手),他说自己没有什么大本事,也不想误了赵国,你还是另请高明吧,还表示自己愿意守卫边远的代国,为国捐躯什么的,也从一个侧面表明自己没有

什么政治野心,让吕后放心,绝妙的太极推手是也,基本上自保的政治目的也达到了。

25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6 12:13

当然,这赵王之位也不能长久没人坐,经过太傅吕产、丞相陈平等人的"极力推荐",最终在列侯中排第一位的武信侯吕禄如愿上位,做了赵王,还一同追尊吕禄的父亲康侯为赵昭王,一荣俱荣,人类已经不能阻止吕氏要夺取刘汉天下的款式。254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6 12:42

就像打开的潘多拉魔盒,然后便是越来越多的吕氏封王,这些都是人们可以预见的政治动作。

九月,燕灵王刘建死了,他有一个姬妾生的儿子,太后为了削弱刘氏封王态势,居然派人把刘建唯一留下的儿子做掉了,让燕灵王没有继位子嗣,封国也被顺理成章地废除,然后趁机立吕肃王的儿子东平侯吕通为燕王,吕通的弟弟吕庄继为东平侯,皆大欢喜。据统计,吕后先后把吕氏家族十几个人封王封侯,也几乎夺了汉家江山,取得刘汉公司的全部控股权。

25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6 13:04

第八篇杀戮心太重,吕后是被苍狗吓死的吗

吕后一生悲苦,年轻的时候丈夫刘邦因为要打江山,疏于与其交集,可谓是聚少离多,自己还曾作为项羽的政治人质过着无尊严的凄惨生活。

及至刘邦事业有起色,却又和舞姿了得的美艳新宠戚夫人卿卿我我,吕后竟被冷落,加上吕后身披利益集团守护的重任,疑心甚至于杀戮之心也越来越重,可以说双手沾满鲜血的吕后,很大概率上是惊惧而死的,那就是被刘如意鬼魂化为苍犬吓死。

最有意思的是[,]{.underline}有人还来了一个强悍的历史比较,认为史上赫赫有名的"权妇三人组"吕后、武后、慈禧是被代表某种精灵的动物吓死的,除了吕后被狗吓死,武后是被猫吓死的,而慈禧更是被兔子吓死的,当然这带有野史传说的性质,信不信由你。

25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6 13:27 深扒历史人物

千奇百怪的死法

25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6 14:12

关于吕后被狗吓死(算是间接原因),正史也有记载,历史牛书《史记》载曰:"(高后八年)三月中,吕后祓,还过轵道(轵道亭),见物如苍犬,据高后掖,忽弗复见。卜之,云赵王如意为祟。高后遂病掖伤。"而《资治通鉴》的记载也大同小异。不过,对于此种虚无飘渺的灵异事件,写汉书的班固却有点不以为然,在叙述吕后之死时甚至没有正经提及。

那么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25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6 14:43

却说吕后比杀三赵王,强力"收购"刘汉公司,并为吕氏集团掌权扫清障碍后,杀戮过重又年迈多疑的她,惴惴不安间,心理压力又[太]{.underline}大,忽然便得了病。

259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6 15:42

就在吕后那些生命的最后岁月,又发生了一起"日全食"般的神秘事件。话说吕后举行除灾求福式的祈福春祭保佑身体安康时,返途中居然让某种类似灰黑之狗的动物神秘地直撞她的腋下,然后又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26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6 16:26

这事相当地神,一般来说,古代大人物要逝世的时候,这类传说也是见怪不怪的,于是让人占卜解签,却说是被吕后害死的赵王刘如意显灵,怀恨在心地故意撞她,从此吕太后也即时腋下疼痛不已,不知是身病还是心病,奇事一桩。

所以据此有人也认为历史女强人吕后死于狂犬病,有待商榷。

26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6 19:38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

2F308099019.jpg{EIMAGE} 刘

26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6 20:12

果然,经此一折腾,吕后就病入膏肓,于公元前180

年七月辛巳日(三十[日]{.underline})在未央宫鞠躬尽瘁了,终年62

岁。最令政治女强人吕后死不瞑目的是,居然她至死还能完成吕氏王国的建国计划,这也算是吕后一生永远的遗憾了。尽管当年七月中旬,吕后病重时就加紧吕氏的夺权计划,尤其是吕氏集团掌握军队实权,先任命赵王吕禄为上将军,统领北军;吕王吕产统领南军,完成了必要的军事部署。

26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6 20:36

忙完了兵变的准备,已经气若游丝的吕后还不忘语重心长地告诫吕禄、吕产说:"高皇帝建立汉国后,曾和大臣们立下誓约,约定不是刘氏子弟而称王的,天下人都可以共同诛讨他。为了咱们吕家,我把刘氏压得已经是怨声载道,而且吕家的人被封王的还不少,这个刘家和大臣们心中自然颇有微词,好在我还能控制局面,天下也还没有出大乱子。如果我死了,没有了压得住场面的人,皇帝又那么年轻,根本镇不住那班功臣,恐怕到时候会因为权力的再分配而引起动乱。我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你们一定要牢牢地掌控军队,保卫皇宫,稳住诸路大臣,而不要忙乱为我办丧事,让刘汉有可乘之机翻盘,到时候后悔就来不及了。"果然是雄才大略的政治老妇人是也。

26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6 21:27

可惜,吕氏集团最后还是抵挡不住计王陈平和老军棍周勃等人的猛烈反击,败下阵来,吕氏遭受了灭顶之。尽管吕氏家族是按照吕后布置,在其去世后大赦天下,并赐给王侯将相甚至于下级官吏很多黄金,笼络各路人士,太公分猪肉人人有分的样子,吕产吕禄除了控制军权,吕产还做了相国,并以吕禄的女儿为皇后,加强对行政权的控制。吕后入土为安后,还用左丞相审食其做皇帝的太傅,几乎全是吕氏

家族的人,看似滴水不露的夺权布局,最终还是功亏一篑,老天爷还真会开玩笑。

26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6 22:01

总之,吕后一死,吕氏集团和刘氏集团围绕皇权的声势浩大的争夺战也正式拉开序幕,最后也以吕氏集团失败而告终。

26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6 22:30

吕后死后,遂与汉高祖合葬长陵。据某些资料显示:"吕后陵位于陕西咸阳市渭城区窑店乡三义村,在高祖长陵东南200

米处。陵高32 米,底边东西160 米,南北131

米,呈覆斗形。"据说因为陵墓位于高原边缘,地势突出,所以远望状如山丘,显得十分雄伟,也不枉这位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临朝称制,开创了汉代外戚专权先河,并被太史公列入皇帝本纪记载的不是皇帝[的]{.underline}皇帝,配享如此高规格之历史待遇,她确实是一个能创造历史的女性。

26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6 23:09

第九篇一盘棋引出的血案:汉七国之乱因汉太子棋盘砸

死吴太子?

1

汉景帝和他的父亲汉文帝一样都是有为皇帝,盛世的开创和发展者,任内都奉行黄老哲学,励精图治,勤俭节约,发展生产,无为而治,不穷折腾,休养生息,还大养马匹(为汉武帝铁蹄横扫匈奴准备了良好条件),发展教育,最终成为了一个西汉盛世的承前启后的重要政治人物,完成了从汉文帝到汉武帝的西汉最强盛世过渡,甚至于和他父亲一样,

也是一个盛年早逝的人物,不到50 岁就为革命鞠躬尽瘁了。

27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6 23:42

说到汉景帝的"无为而治",据说还有一个著名故事,史料有曰,汉景帝十分随和,对左右十分体恤,就比如他的医生周文,甚至于在皇帝和内人做房事时,也可以待立在侧,以备不时之需,可谓是和寻常百姓家几乎没有两样,也说明了汉景帝的度量是如何之大,没有什么架子,除了因为比较复杂的立储程序有点硝烟弥漫之外(是因太后的横加干涉),基本上都是以一个["]{.underline}笑面佛"示人。

271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7 00:18

而汉景帝任内最大也最惊险的历史功绩,就是有效地平定了"七国之乱",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也有效地避免了大汉陷于分裂状态,以下我们就重点讲这次的平叛战争。

27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7 00:46 晚

27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7 11:33

这是发生在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

年)的一次诸侯王大叛乱,是一次地方诸侯对抗中央的分裂活动,是王权和皇权对峙尖锐化的结果,经过十个月的恶战,最终汉景帝有效地镇压了这场声势浩大的王国造反运动,巩固了皇权,也为后来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继续削弱诸侯势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为参与此次叛乱的共有七个诸侯王国,故称"七国之乱"。

27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7 12:02

要追寻这次王国叛乱的祸根,也可以一直追溯到汉高祖刘邦身上。

因为在刘邦取[得]{.underline}中央政府的控股权后,随着相继消灭韩信、彭越、英布等几大异姓王,却对西汉的广大地的有效

统治有点力不从心,为了巩固统治,除了大力剪除异姓王,还和大臣击掌明誓"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然后迅速分封九个刘氏宗室子弟为诸侯王。

史料显示这九个人是:刘邦叔父之子刘贾为荆王、刘邦同父异母弟弟刘交为楚王、刘邦庶长子刘肥为齐王、刘邦次兄刘仲之子刘濞为吴王、刘邦少子刘长为淮南王、刘邦子刘如意为赵王、刘邦子刘恢为梁王、刘邦子刘友为淮阳王、刘邦子刘恒为代王。据某些百科资料曰:"这九个同姓王占据了全国的大部分土地。当时全国有54

个郡,各诸侯国就占了39 个,仅齐一国就占有7

郡,而归西汉王朝中央政府管辖的只有15 个郡;从户口构成上看,在全国277

万户、1300 万人口中,由中央政府统辖的只有97 万户、450

万人,仅是全国户口总数的1/3 强。"

27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7 12:36

以各大刘姓诸侯王当时的人口构成、王国面积和所占郡县比例,都比中央统辖的多,也为叛乱准备了良好的条件,只差一个导火索而已。

28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7 13:01

况且以当初文[帝]{.underline}、景帝等都奉行清静无为的休养生息政策,没有太多穷折腾的严厉限制措施,虽然生产力到有效恢复和发展,却因为不干涉政策也使诸侯王割据势力趁机得到极大膨胀,这确实是一把两刃剑,稍为处理得不好,就会伤到自己(后来的形势发展果然如此)。

28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7 13:29

因为在刘邦时代,刘姓诸侯王羽翼未丰,还没有对抗中央政府的实力,所以大家相安无事,该干嘛干嘛去。到了文帝,又为了宠络刘氏宗室,继续分封许多诸侯王,中央的地盘被瓜分得越来越小,从此前的数字就可以看得出来。

28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7 13:47

那时候,先前分封的羽翼已丰,加上新分封的,可谓是家大业大,势力膨胀得足以和中央公开叫板,一些大的诸侯王公然不用汉法,自为法令,有的还模仿皇室设置百官,俨然以天子自居,皇帝和地方诸侯王也摩擦不断,双方的矛盾日趋激化,斗争的结果,在汉文帝时代还酿成了济北王刘兴居和淮南王刘长的两次叛乱。虽然后来被镇压了下去,不过诸侯王的势力却没有得到有效限制,也最终酿成了西汉初期最大的一个内乱"七国之乱",那是皇帝姑息的结果。

28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7 14:49

要说到这次大叛乱,既有远因,也有近因,叛"领头羊"

吴王刘濞和汉文帝、汉景帝就有解不开的心结,怨念颇深,说来好笑,居然是缘于一次偶然的"棋盘砸死吴太子"事件,在尊贵无比的皇家发生如此血腥的事,那么大家抄起家伙兄弟相残也见怪不怪了。

那么这是怎样的一桩怪事呢?

28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7 15:44

据《资治通鉴》记载,这事发生在汉文帝时期,砸死人的主角居然是后来的英主、脾气很好的汉景帝,当时他还是太子。有一次,吴国太子进京朝见汉文帝,大家都是玩得很熟的至亲,所以见完皇帝之后,吴太子又兴致勃勃地和自己的堂兄弟皇太子刘启饮酒作乐、捉棋博弈。

28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7 16:05

因为当时吴国的势力大,也养成了吴太子的骄横跋扈性格,甚至于在博戏过程中还洋洋得意地不把皇帝接班人放在眼里,态度十分嚣张,经常悔棋,输打赢要,惹得好脾气的太子也恼了,在我的地盘你也敢公然耍赖,这还了得,传出

去我还有面子吗?于是太子一时冲动,就不顾后果地拿起棋盘猛砸吴太子,原本只是想出口恶气教训这个没大没小的小兄弟而已,不巧这一砸就把人给砸死了(吴太子够霉啊),这就是轰动大汉的"一盘棋引出的血案"的来龙去脉。

28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7 16:27

这下,就惹出了大麻烦,而且这一砸,也最终砸出了本来就有心另立门户、富可敌国的吴王刘濞非把皇帝拉下马的雄心壮志,我不反他娘的我就改了刘姓,因为自己的太子被活生生砸死,居然最后皇家连一个道歉也没有,就这样白白屈死,吴王当然十分光火,心结就这样结实地结下了。

28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7 20:27

这据说就是远因,因为皇家确实是欠强悍的吴王的一个正式道歉,如果你不给,那么就用武力来讨个说法吧,到时候别怪兄弟翻脸无情,你皇帝确实是欠我一条人命,怨念也。

总之,人死不能复生,也不能让未来的皇帝一命还一命,这本身就是失手,吴太子也有挑衅成分(谁叫你们吴国家大业大连皇太子也不放在眼里呢),最多也就是过失杀人,所以皇家也只是派人送一命呜呼了的吴太子的灵柩回去安葬,皇帝是九五至尊,当然不会就此发个正式诏书来道歉,

你吴国也只能是打掉牙齿往肚子里吞了,太子你也敢不敬,打死没命陪也。288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7 20:51

当吴太子灵柩运达吴国时,失去了嫡长子的吴王刘濞抚尸痛哭(子不孝,父之过也,嚣张的代价),然后越想越不是滋味,当众恼怒地发泄道:"天下本来就是刘氏的,现在刘氏子弟既然死在长安,就葬在长安好了,何必送回吴地安葬呢!多此一举。"发泄一通之后,有心让皇帝难堪的吴王,又把太子的灵柩原封不动地送回长安安葬,也好告诉皇家人,我们不是好惹的,得罪了吴国,肯定跟你没完,咱们走着瞧,蛮横之情溢于言表。

28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7 21:06

从此以后,吴王就已经有了反心,也想等到血债血偿的那一天。反正就是渐渐不守臣子的礼节,皇帝召见,也经常托病不去,看你能把我怎么样,算是公开势不两立了。

29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7 21:32

要说这个刘邦兄弟刘仲的儿子为什么这么嚣张?就因为他得文帝厚待,又可开矿又能铸钱(这个待遇好像还没多少

人享受得到的,据我所知,皇帝的男宠邓通算一个),还能煮海盐,设官市,富可敌国,钱包涨得像猪头一样,身板也开始"硬朗",皆因有钱撑腰。有了钱,连人也变得不老实了,总是惦记着弄[个]{.underline}龙椅坐坐,于是政治野心也开始膨胀。及至自己的大儿子被皇帝儿子无端打死,却好像没发生一样,更加刺激吴王的神经,如果我是皇帝,谁敢把吴世子活活打死呢?于是此时想当皇帝的心更加急切了。

29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7 21:36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

2F308132464.jpg{EIMAGE}

29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7 22:06

吴王如此大不敬,连皇帝也坐不住了,以皇帝的灵敏政治嗅觉,感觉这背后有点阴谋的成分。既然如此,那么敬酒不吃你就吃罚酒吧。于是朝廷就拘留审问吴国的使者,让其招出吴王意欲何为。吴王知道后,开始恐惧,也知道皇帝有意针对自己了,所以更是急切地起了谋反的念头,和皇帝对磕。

29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7 22:38

当然,和皇帝斗,吴王当时也掂量出了自己的斤两,如果没有其他诸侯王的军事支持和技术支持,即使他富可敌国,要打败朝廷,那也是鸡蛋碰石头的事,根本没有多少胜算。

29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7 23:08

所以,为了腾出一点缓冲的时间和空间,尽管使者被皇帝扣查,后来吴王还是继续派使者代自己到长安去朝见皇帝,即使知是假装行礼,也只能如此表演了,而文帝每次都是只见使者不见吴王,这态度本身就非常恶劣,你当我皇帝老儿是可有可无的"透明人",于是越想越气,便声色俱厉地追问吴王为什么不自己来朝见,而让人替代?

29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7 23:33

这病也不能没完没了地装下去,看到不能再糊弄下去,吴使臣也只能实话实说:"报告皇上,其实吴王没有生病,只因为朝廷拘留了几批吴使,还治他们的罪,吴王心中恐惧,怕有去无回,所以才托病不来朝见的,情有可原。依臣子愚见,要吴王来朝见也不难,只要皇上能原谅吴王的过错,继往不咎,吴王一定会悔过自新。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望皇上明鉴。"

29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7 23:51

这使者果然会说话,能抓住皇帝与人为善的心理,脾气好、做人厚道的汉文帝最终大度地全都释放了吴国使者,让他们顺利回到吴国。为了给吴王定惊,还特意御赐吴王几案和拐杖(据说茶几、手杖是汉朝敬老的物语),意思也就是说,你既然老了,也只能照顾你年事已高,准你老人家不用朝请了。

29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8 00:01

吴王见朝廷不治自己怠慢最高领导的罪(这事可大可小,大的可以处死),所以暂时谋反之心也没有那么强烈了,因为外部环境已经有了变化,不过因为皇帝的"格外开恩",也给人以一种软弱可欺的感觉,没有了反心的吴王倒是变本加厉地骄横起来,做起坏事来更加凶狠。

29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8 00:18

事实上,当时的吴国也可谓是独立王国,王国享有独立的财权、物权,既能冶铜、制盐,又能铸钱,为了笼络本国人,还免赋税,用公款代役金,或出钱雇人应役;与此同时,为了吸引贤才,给了很多优厚赏赐;甚至于

其他王国的官吏要来吴国抓人,吴国也不把罪犯交出,可谓是古代的"行政特区"。

29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8 00:35

等到宽厚仁爱的汉文帝鞠躬尽瘁,汉景帝即位,因为汉景帝正是杀死吴太子的凶手,所以曾经短暂消除反心的吴王刘濞,也知道大家心存芥蒂,双方难免有场恶战,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此时反[迹]{.underline}当然又明显起来。

于是,七国之乱便水到渠成。

30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8 00:54

第九篇 刘邦七子刘长为何击杀吕后宠臣审食其

前文我们接连扒了吕后"比杀三赵王"强力收购刘汉公司的事,这一篇我们来讲讲吕后网开一面的刘邦七子刘长公然击杀吕后"老相好"审食其的猛料。

其实,刘长的骄横成性也是他的好兄长汉文帝给惯出来的,这个就得从刘长的身世讲起。当初,赵王张敖曾为了讨好自己的岳父汉高祖刘邦而献上一位美人(以这样的孝敬方式,够爽),经过刘邦的殷勤播种,美人终于"修成正果",生下了刘长,后来被封为淮南王。

30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8 10:52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

2F308143256.jpg{EIMAGE}

30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8 11:18

因为后来赵相贯高谋杀刘邦的计划败露,美人也因此受株连而被囚禁于河内。美人的弟弟赵兼为了救自己的姐姐,便请求很得吕后欢心的辟阳侯审食其(传说中的男宠嘛),代向吕后求情免罪[,]{.underline}他却低估了女人的嫉妒之心,吕后哪肯为夺得老公"芳心"的美人"格外开恩",恨不得她横死呢,当然不会为她说话。美人深感失望,一时想不开便自杀身亡了,这也埋下了弄臣审食其后来被刘长击杀的祸根。

30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8 11:42

美人一死,有关官员就将其所生之子刘长送给汉高祖,高祖知道后,也有了悔意,亲自为其取名刘长,还责令吕后收养,同时葬其生母于真定。

30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8 12:28

淮南王刘长自幼丧母,一直被吕后收养,也比较亲附吕后,对她没有二心,所以刘邦的几个儿子接连被临朝称

制的吕后弄死,却没有加害刘长的意思,让他幸存了下来。因为刘长心中怨恨辟阳侯审食其没能尽心尽力救其母,间接害死了自己生母,所以常常心存杀意。

30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8 12:49

等到性情温和的汉文帝即位,对这位兄弟也比较亲近和纵容,更加助长了五大三粗的刘长的骄横习气,经常违法乱纪,胡作非为,文帝因为宗室子弟的面子经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予追究。

30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8 13:11

因为刘长是皇帝当时硕果仅存的亲皇弟,所以汉文帝也像放任他的弄臣邓通一样放任刘长。此前我们曾经说过,到吕后死时,剩下的刘邦儿子就只有两个了,一个是刘长另一个就是汉文帝本人,血浓于水啊。

30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8 13:29

所以每逢刘长入朝,总是在跟随汉文帝去苑囿打猎时,共乘一车,刘长也口甜舌滑、人前人后地连称皇帝为"大哥",十分亲密,也显示了他们俩非一般的关系。刘长有勇力,是一个能举起大鼎的大力士。看到皇帝哥哥十分纵容自

己,所以他也常常惦记着要杀了救他母亲不力的辟阳侯审食其,不管用什么手段,反正皇帝哥哥是绝对不会太为难自己的,至少不用血债血偿。

30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8 14:02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

2F308150624.jpg{EIMAGE}

31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8 14:28

于是,胆大心细的刘长借机去见审食其,有心杀人的他,用袖中所藏铁椎瞬[间]{.underline}像拍大鼎一样将他击倒,怕倒霉的老审不死,还令随从魏敬狠割他的脖子,将其击杀,也是为母亲报仇雪恨了。

31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8 14:53

当然,没有多少正当理由就把朝中大臣给杀了,刘长也知道自己犯了罪。为了争得十分保护自己的皇帝大哥的格外开恩,便玩起了一出负荆请罪的"自首戏"。杀人之后,刘长第一时间跑到皇宫门前,袒露上身,表示愿意伏法,当然在心里他是不相信因为一个外人,皇帝就会真的要了自己亲

兄弟偿命的,刘长赌的就是这一着,因为他似乎也猜透了大哥的脾气。

31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8 15:11

果然,事情的发展正像凶狠的皇家大力士刘长所想的那样,汉文帝念他也是为母亲报仇而误杀了人(其实刘家估计早就想清除给宗室带来羞辱的吕后"老相好"审食其了),当然不会真的一命还一命,因为皇帝确实是没有治宝贝弟弟的罪。面对这个骄横的杀人凶手,连当时一言九鼎的皇帝母亲薄太后,以及太子、大臣都惧怕三分。因此,为皇室"清理门户"的淮南王刘长回到自己封国之后,更加恃强凌弱,谁人也不放在眼里,骄横恣肆,最后居然还露出了反心自称皇帝,处处想和天[子]{.underline}看齐。

314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8 15:44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

2F308155216.jpg{EIMAGE}

31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8 16:17

看到如此不可收拾的局势,有心巩固中央权威的重臣袁盎对汉文帝劝谏说:"诸侯王过于骄横,必生祸患,望陛下

及早制止。"奉行"黄老哲学"、不想穷折腾的"无为皇帝"汉文帝却不听劝告,最终酿成了诸侯造反之祸。

31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8 19:42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

2F308164246.jpg{EIMAGE}

31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8 20:14

第十篇造反惹的祸:皇弟刘长饿死是汉文帝故意为之?

在讲到天不怕、地不怕、皇帝不怕的汉文帝皇弟刘长造反之前,我们先讲讲济北王刘兴居的造反案。

这事就要回溯到当初刘氏和诸吕争夺皇权的斗法之时起。大家也知道,刘氏宗室能夺回皇权,除了功臣集团,就数干掉诸吕首恶吕产的朱虚侯刘章功劳最大,所以成之后,大臣们也曾许诺把全部赵地封给他为王,而且要把全部梁地封给其弟、也就是赶走少帝有功的东牟侯刘兴居为王,可谓是当时炙手可热的两大宗室人物,刘肥一支还差点染指皇帝宝座。

31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8 20:39

因为功臣集团怕齐王一家外戚过于强大,才把皇位让给了比较低调的汉文帝,及至文帝即位,知道朱虚侯、东牟侯当初就打算拥立齐王刘襄为帝,为了稳固自己的帝位,当然也有意要削弱此二人的势力了。

31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8 21:09

正如前面所述,原本,刘肥的齐王系子弟是能染指皇权的,因为外戚的过分强大而被功臣集团给否决了,立了势力较弱的代王刘恒为帝。这还不是最坏的,因为新皇帝要削弱齐王系势力,不仅最初允诺给立了大功的刘章、刘兴居的赵地、梁地,没有如期兑现,甚至于等到分封皇子为王时,也才勉强从齐地划出城阳、济北二郡,分立刘章为城阳王、刘兴居为济北王,最后几乎是任何好处都捞不到,只是削弱分化了齐王系势力而已。

32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8 21:46

这样明显的政治打击,强悍的齐王系不可能不反感,因为自己的既得利益已经受到了损害,背后的小动作当然也会暗流汹涌。在这样的政治大环境下,困兽犹斗的刘兴居当然是有了反心。原本功臣集团是有意让刘兴居出任梁王的,现

在什么都被剥夺了,还要和家里人争地,心里的那个怨恨就不用提了,当然也在处心积虑地搞搞对抗,最后是公开摊牌铤而走险了,与其这样不死不活,不如拼个鱼死网破。

32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8 22:06

总之,对汉文帝打压齐王系颇为不满的刘兴居,总是伺机要举起义旗。

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机会来了,有一年刘兴居听说汉文帝亲临太原,他以为皇帝会学自己爷爷刘邦御驾亲征将出击经常犯边的强大匈奴,这一大规模用兵,国内一定兵力空虚有机可乘,就趁机起兵造反,此时不反更待何时?成功也在此一举了,不成功则成仁。

32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8 22:29

汉文帝当然是非常提防有反心的齐王系子弟,当得知刘兴居举兵谋反之后,也只能是攘外必先安内,立马十万火急诏令准备出击匈奴[的]{.underline}汉军回军长安,然后任命棘蒲侯柴武为大将军,统率十万大军出击刘兴居,参与平叛。

32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8 22:47

文帝自太原返京之后,为了安抚和分化叛军,遂下令济北境内所有吏民,如果能归顺朝廷以及率军弃城投降的,都

可既往不咎,且能保留原有官职;即使是紧跟刘兴居谋反的核心人物,只要能弃暗投明,回头是岸,也可免其反罪。这一宽松的"优待俘虏政策"果然奏效,最终也有效地瓦解了叛军的斗志,不久众叛亲离的济北王刘兴居兵败自杀,从而避免了一次国家分裂的命运。

32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8 23:17

宗室子弟刘兴居叛乱被弹压之后,仅过三年,淮南王刘长又想效法之,后来演变为一次未遂政变,这却是汉文帝纵容的结果。自从胆大妄为地用"私法"干掉了仇人审食其之后,因为汉文帝的网开一面,刘长更加骄横跋扈、目中无人。

他不仅在自己的封国自设法令,驱逐了中央任命的官员,同时还要求中央允许其自己任命相国和二千石以上高官,实行高度自治。总之就是不把中央政府放在眼里,即使是这样,做兄弟情深状的汉文帝还是相当宽容,不想拂老弟之意,别人劝也不听。

32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8 23:45

汉文帝如此"听话",剽悍的刘长更加以为软弱可欺,也更是变本加厉坏事干尽。

正因为皇帝老哥的纵容和不作为,有恃无恐的刘长,更加丧失理智地擅设私刑滥杀无辜,成了不折不扣的"杀人魔王"。与此同时,蔑视皇权的他还擅自给自己喜欢的人封爵,最高官职可以做到关内侯,他也以为能和皇帝平起平坐了,连给朝廷上书都是充满了俯视的态度,对皇帝常有不逊之语。

32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9 00:09

面对刘长如此没大没小、咄咄逼人,尽管朝中大臣是炸了窝,纷纷要求皇帝严肃查处,不过,以汉文帝的性格,却不太愿意和自己硕果仅存的好兄弟公开翻脸,亲自把他给办了,但又不能不照顾朝中大臣的情绪,于是就走了"曲线救国"的道路,也就是让当时还没有因罪"被自杀"的舅父薄昭(奇怪,文帝对自己的舅父就能下得了手),亲自致书劝说恶贯满盈的刘长,委婉地规劝他要"回头是岸,立地成佛",信中还用具体事例,旁证博引的,比如用周初管叔、蔡叔以及本朝顷王刘仲、济北王刘兴居作乱被诛之事,请其引以为戒,金盘洗手,也算是推行"清静无为"

的汉文帝最温柔的政治招数了。

32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9 00:43

尽管如此"仁至义尽",骄横惯了的淮南王刘长还是没有迷途知返,就因皇帝的软弱可欺,不狠狠捉弄他一番都对不起自己,所以一接到薄昭书信,通篇都是批评自己的,当然非常不高兴,既然你们已经对我十分不满,那么我就索性分家单干,都是姓刘的,谁就铁定要坐江山呢?那就看谁的拳头够大了,所以很多历史分析者都说不知天高地厚的刘长是自己作死的。

32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9 11:16

反正,有了造反做皇帝之心的刘长,立马指派自己手下大臣与曾平定刘兴居叛乱有功的棘蒲侯柴武的太子柴奇共谋颠覆中央大计,计划用四十辆辇车在谷口发动叛乱。

为了加强反叛力量,刘长还特地派出使者去与闽越、匈奴联络,想寻找"外援",简直就等同于卖国了。

33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9 11:42

可惜,只会胡作非为的刘长,始终也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基本上造反大计算是"胎死腹中"的那种。因为还没有正式举起义旗,反情就已经败露,也说明刘长的造反操作能力的极度欠缺,基本上连传忌之道的核心保密工作也不会妥善处理,焉能不败[得]{.underline}落花流水?好勇斗狠谁不会?

333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9 12:04

反正还不能大干一场,刘长就玩完了,算是即时有了报应。因为事情败露,有关部门立即追究刘长的责任,又因为这关系到皇位谁坐的问题,这回好说话的文帝也潇洒不起来了,故此也不怕兄弟对质大家面子上过不去了。

33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9 12:38

当时,文帝即刻派使臣召淮南王进京交待造反的来龙去脉。刘长十分惶恐地来到长安,等侯发落。丞相张苍、代行御史大夫职责的典客冯敬,与宗正、廷尉等众大臣都主张处死刘长,因为造反本来就是死罪。不过心软的汉文帝还是下不了狠心,最终还是再次赦免了刘长的死罪,只是废去王号流放蜀郡而已。而与刘长通谋造反的人,却死罪难恕,全都处死,内外有别也。

33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9 13:03

不过犯了这么大的事,连一向疼爱迁就刘长的汉文帝也有点怒了,尽管死罪可恕,却活罪难饶,总之恼羞成怒的皇帝老儿,亲自下令把宝贝弟弟刘长关在了密封的囚车中,让沿途所过各县依次传送,严加看管。

33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9 13:31

看到皇帝因震怒而失去理智的样子,如此矫枉过正必生大事,于是头脑十分冷静的袁盎对皇帝说:"陛下向来骄宠淮南王,为了不让他吃苦,甚至不给他配设管教严格的太傅和相国,几乎是达到了放任自流的地步,让他胡作非为的结果,也才到了此种谋反的可怕田地。原本淮南王就是一个秉性刚烈的大老粗,以前陛下又无原则地百般宠爱,现在却极尽摧残折磨之能事,让其人生境遇来个一百八十度式的大转变,我担心骄傲自大惯了的他思想转不过弯来,接受不了这样的凌辱,甚至于可能突寻短见,陛下就会背负一个杀害弟弟的恶名,也有损陛下的清誉啊!望陛下三思。"对此,有分析家说袁盎一直认为皇帝纵容皇弟做坏事,就是有意让他出错再收拾他的,以落得个宽厚的美名。

33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9 13:56

甚至有人认为刘长饿死是汉文帝有意为之,类似于汉景帝让周亚夫绝食饿死,都是当时流行的以自杀让犯罪大臣或皇族成员"体面死去",轻松解决高层退出遗留问题,"扮猪吃老虎"是也。文帝一听,连忙笑道:"别担心,朕的本意,也就是让不知天高地厚的刘长小弟受点苦作为惩戒,以

便促使其以后做事长点心眼有点顾忌罢了,既然爱卿如此说,朕现在就派人把他召[回]{.underline}。"

338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9 14:24

还真是好的不灵丑的灵,性情刚烈的淮南王刘长,果然因不堪沿途的羞辱,愤然绝食而死,正应了袁盎所担忧的。

33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9 14:43

当时的情形是,当囚车沿途依次传送到雍县时,雍县县令刚打开密封的囚车,却见皇弟刘长绝食而死,果然是一个烈性子。汉文帝一听到弟弟的死讯,还是十分伤心,哭得死去活来的款式,尽管这个弟弟想要夺了自己的皇位。

34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9 15:17

哭过之后,汉文帝才想起了袁盎的谏言,于是对他说道:"爱卿果然有远见卓识,可惜朕没有听你的话,终于酿成了今日苦果,害死了淮南王!是我糊涂,如此奈何也?"袁盎说:"唯有斩杀相关官员以谢天下。"文帝后来也处理沿途各县相关官员,认为是他们因疏忽大意才让淮南王饿死的,于是把他们全都斩杀,并用列侯的待遇厚葬刘长,以求息事宁人。

34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9 15:44

尽管如此,后来[民]{.underline}间还是传唱着有关淮南王的歌谣:"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以此讽刺汉文帝不够仁义,连兄弟都容不下,又何能容天下?本来这也不全是皇帝的错(不办刘长死罪都已经是仁至义尽

了),不过颇有自省精神的汉文帝听了,还是感到有些不安。

34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9 16:08

文帝八年(公元前172

年),为了补偿宝贝弟弟刘长,让良心好过些,汉文帝有意封淮南王的儿子刘安等四人为列侯,以示关怀。

34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9 20:16

第十一篇 管好亲属:汉文帝为何劝舅父自杀

汉文帝是史上有数的有为皇帝,在位期间施行了很多仁政、德政。比如说,比较重视民生的汉文帝除了注重休养生息,发展农业生产,还大力救济鳏、寡、孤、独和穷困的人,同时严格约束自己的亲属。

34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9 20:53

他曾以皇帝诏文的形式,下令八十岁以上者,每月赐给米、肉、酒若干;而九十岁以上的老人,额外再赐予帛和絮。

同时,为了把这些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皇帝还责令各县的县令要亲自检查,并由县丞或县尉送米上门;发现不按诏书办理者,由监察部门严办,决不姑息。

34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9 21:06

在大行仁政的同时,汉文帝也大力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比如有想拍皇帝马屁的好事者,曾向皇帝进献过良种千里马。保持清醒头脑的汉文帝却不领情,他说:"天子出行,前呼后拥,鸾旗先导,属车护卫,安全为上。最重要的是,朕平时有事出行,几乎行程都不超过五十里;而率军出行,每日甚至只走三十里,以这样的行程,要匹千里马何用?想让我狂奔到千里之外啊?笑话一桩。"

34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9 21:30

说完,作为一种训诫,以及杜绝此类荒唐事再次发生,于是汉文帝把马还给了进献者,甚至于周到地为其垫支旅费,接着下诏道:"从今往后,朕不接受任何进贡之物,全国各地也不必前来京城进献了。"

34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9 21:53

除了励精图治,汉文帝还特别强调内省,注意个人修养,比如当时凑巧发生日食,在科学不是太发达的古代,这样的奇异天象,很容易使统治者认为是一种上天的暗示,说重一点,就是天谴,代表上天牧民的天子就会感到是自己没有治理好天下,有为皇帝还会自省自己出了问题,比如文帝。

34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9 22:20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

2F308207722.jpg{EIMAGE}

34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9 22:45

反正,一遇到日食,汉文帝就下诏书说:"现在上天都对我们有点意见了,大家也都要反省一下,是哪做得不好出了问题,也好向天帝交待一下,人在做,天在看啊,这话一点不假。所以,我也要做个检讨,大家也都要认真思考和指出我的过失及做不到的,请众爱卿畅所欲言,敞开胸怀,拿出具体措施,好好帮助我管理好国家。比如说向朝廷荐举贤良、方正、能直言善谏的人,以端正我的治国方略,弥补我治国智力上的不足。"然后分派能臣,减轻徭役赋税,赈济

百姓。除此之外,还罢废了卫将军,同时朝廷只留下少量马匹(够用即可),其余的全部下拨给各地驿站使用。

35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9 23:10

而且,汉文帝还加强了对亲属的管理。话说汉文帝所宠幸的慎夫人,当时在宫中经常与皇后并坐,地位相当尊贵,也彰显了皇帝的隆[恩]{.underline}。

351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9 23:26

对于这个明显有违规定的排位,皇帝重臣袁盎颇有微词,所以等到她们再一起到郎官府衙就坐时,聪明的袁盎就有意把得宠的慎夫人的坐席排在下位,不再与后宫之首的皇后平起平坐,从而把扭曲了的制度执行给纠正过来。

35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29 23:48

这一明显的怠慢,让皇上红人慎夫人十分恼怒,袁盎你这小子是不是吃豹子胆了?连皇帝的宠妃也敢玩,一定是活得不耐烦了,看我如何收拾你,慎夫人顿时气得花容失色。

35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30 00:08

总之,正在气头上的慎夫人,好说歹说都不肯入座,想

矮化我,没门,先问问没有我就茶饭不思的皇帝答应不答应。

35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30 00:41

见到自己宠幸的女人受了委屈,连皇帝也感到面子有点挂不住了,这让我情何以堪?所以文帝非常不悦,然后怒不可遏随即站起来,拂袖而去,返回宫中以示抗议。

35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30 12:09

袁盎算是当时比较得皇帝宠信的人,也很敢言于是借此突发事件,力谏文帝说:"臣听说朝中尊卑次序严明,才能上下和睦,各安天命。我的意思是,既然陛下已经册立了皇后,而皇后又是后宫之首,应坐上位,而作为妾的慎夫人怎么能与后宫主人同席而坐呢!我知道陛下宠幸慎夫人,但是你现在的这种放任做法,并不是真正的爱她,而是害她啊。

陛下难道忘记先帝戚夫人变成'人彘'的悲剧了吗?"35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30 12:28

这袁盎还真会来事,历史可能也学得很好,知道什么叫做现身说法,经过如此很有历史感的一番谏言"点拨"(前车之鉴也),不算是很固执的汉文帝倒是惊出了一身冷汗,很快就醒悟,思想也立马转过弯来,同时召来自己此时最爱的

女人慎夫人,一五一十把袁盎的话告诉了她。慎夫人知道袁盎不是有意难为她,而是设身处地为她着想,所以也不使小性子了,还赐给他黄金五十斤以示感谢,皆大欢喜,效果好得不得了。

35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30 12:51

不仅是对自己宠幸的女人,即使是亲儿子他也不骄纵,当时有关官员按照规定请求汉文帝立诸皇子为诸侯王。为了平抑和缓解其他皇[室]{.underline}子弟怨气,表示自己"一碗水端平",一视同仁,他还先人后己地下诏,先立赵幽王的小子刘辟强为河间王,立朱虚侯刘章(灭诸吕功臣)为城阳王,以及立东牟侯刘兴居为济北王。做完了这些事,然后皇帝才立皇子刘武为代王,刘参为太原王,刘揖为梁王,果然是有肚量之人。

36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30 13:18

最值得大书特书的是,作为封建皇帝的汉文帝,还为了最大限度开放言路,继续大力贯彻"清静无为"思想,并罕有废除了"诽谤罪"和"妖言罪",不因言入罪,不大兴"文字狱",让臣民畅所欲言地批评朝政,指出皇帝过错,

可谓是比较有民主思想的古代皇帝,能做到这一点的,基本上都是明君无疑。

36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30 13:38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

2F308224710.jpg{EIMAGE}

36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30 14:01

史载,当时汉文帝下诏说:"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所以通治道而来谏者也。今法有诽谤、妖言之罪,是使众臣不敢尽情而上无由闻过失也,将何以来远方之贤良!其除之!"(《资治通鉴》卷13)

36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30 14:23

大意就是说,古代明君治理天下时,朝廷设有鼓励献计献策进善言的旌旗,树有书写批评朝政的木柱,目的也就是为了保证政治清明,以及鼓励臣民踊跃前来进谏。不过现在我们的法律条文中,还有'诽谤罪'和'妖言罪',这就使得群臣不敢放开来,畅所欲言地批评朝政,皇帝也无从得知自己有怎样的过失,这怎么能吸引远方的贤能之士到朝廷来效力呢!故此请废除这些罪名吧!

36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30 14:42

除了废除恶法,汉文帝为了确立农业是天下的根本,还罕有地亲自率领群臣从事农业耕种,以身作则下地劳动,以证实重农不是说说而已,是有实际行动的,为此当年还免除了老百姓的一半田租。

36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30 15:01

趁着皇帝勤政爱民、励精图治的当口,有忧国忧民之心的臣子当然会不失时机地力谏皇帝了,其中颍阴侯(灌婴)的骑从贾山上书皇帝最有代表性。

36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30 15:30

由于奏文太长,我们还是删繁就简讲讲贾山的主要观点吧。

贾山认为,因为君主位高权重,握有生杀予夺之柄,所以大家都心存悸惧,即使是明君愿意接受臣下的批评意见,要大家畅所欲言加以力谏,很多臣子仍然惧怕而不敢将自己的意见和盘托出;更加不要说是不愿听到别人意见、唯我独尊的昏君暴君啦,如此君主肯定听不到别人对他的过失的批

评和规劝,说错了还不知道,等于是抓瞎,这样国家就危险了。

36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30 16:00

接下来,贾山又以史为鉴(果然都是历朝历代劝谏上司的经典套路),历数了周和秦的兴衰成败,尤其是重点讲到了秦朝的横征暴敛、歌舞升平,以及不顾人民死活而速亡的历史事实。对皇帝说这些,当然用意十分明显,那就是要汉文帝吸取教训,不要学秦始皇那么傲慢无礼,只听那些歌功颂德的好听声音,以为手里有枪有炮,就可以江山永固,传之万世,殊不知却因自己的贪玩好游、骄奢淫逸而让宗庙毁灭了。

36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30 16:23

究其原因,就在于他自己听不进批评意见,也有人敢告知他实际情况。最后的结果是,因为朝中没有了辅佐的大臣,正直官员全被驱逐或诛杀,唯有那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无耻小人谄谀逢迎、大肆吹捧秦始皇的德政高于尧舜,功业超过商汤和周武,而实际上抗争连连,天下已将土崩瓦解,却没有人告知失道寡助的秦始皇,还以为是天下形势一片大好呢。372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30 18:49好来自

373 楼

20:31

有了必要的铺垫,贾山就能很好地联系实际说到汉文帝的事了。

贾山说,陛下现在命令天下人荐举贤良方正的人士,天下人也都之为而欢欣鼓舞,而且四方贤才也开始聚集朝廷,听从陛下调遣了,不过也只是听皇帝您消遣,做些于民没多少益处的射猎而已,于朝政无补也。陛下自即位以来,勤勤恳恳,励精图治,与民休息,厚养天下,法治公允,刑罚宽缓,受到了百姓的爱戴。天下人莫不喜悦,都拥护朝廷的政令,也是您施行仁德教化取得了成功。不过现在一切才刚刚开始,陛下就渐渐露出懈怠之心,甚至于只与豪俊臣、方正之士每天射猎,击兔捉狐,不再把心思用在施行仁政上,这和秦始皇的行为有什么区别?我担心你将成为下一个秦始皇也,这正是我私下为陛下感到痛惜的事情!所以,我建议陛下罢射猎,保持大臣们的品格和节操,提高品行修养,尽心为国办事,如果能做到"游娱不失乐,朝会不失礼",这才是两全其美的好事,何乐而不为?

37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30 20:46

文帝一听,如醍醐灌顶,因为贾山说得很在理,于是也十分乐意地采纳了他的意见,明君风采啊。

376 楼

21:14

总之,汉文帝这位20

出头就上位的有为皇帝(难怪他曾那么欣赏同是青年才俊的贾谊,大家都是海派传奇作家张爱玲式"出名趁早"一类人也),他的减租轻徭的力度是封建皇帝中出了名的,尤其是汉文帝"偃武兴文","丁男三年而一事",也就是成年男子的徭役减为每三年服役一次,这在中国封建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具有开创性意义,也彰显了他深入人心的伟大"民本思想"。

37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30 21:30

据说汉文帝是中国历代帝王中最注重简朴、最行节约的皇帝之一,连自己穿的都是粗布烂衫,甚至于为了减轻长安人民的负担,要将太子送归封邑。而且为了增强国力,切实减轻农民过重负担,汉文帝还采用了号称"智囊"的太子家令晁错建议:"募天下之人入粟于边,以受爵免罪,不过

三岁,塞下之粟必多矣。"也就是公开"卖官鬻爵"(还是公开招标性质的),不是为了敛财狠赚一笔,而是聚集社会游资来充实边防军粮,让农民缓过一点劲(据说西汉初年读书人的仕途大致有三条,其中一条就是自备干粮"带资上班"的郎官),这确实是很有想像力的措施,有这么勤政爱民的皇帝,治世的出现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378 楼

22:04

正因为汉文帝以其谦和礼让、宽厚仁爱而出名(难怪司马迁和班固两大史学家都异口同声盛赞汉文帝"仁哉!"),这样的宅心仁厚,古之少有,当然会形成一种比较清明的政治空气,民众也比较拥护政府,国家治理也会是井井有条,大家"仓廪实而知礼节",汉文帝的这种很人性化的温和治理模式,颇得当时和后来的人们的交口称誉,视为楷模,甚至于后来造汉朝的反的赤眉军,居然对汉皇帝刘恒十分尊崇,顶礼膜拜的款式,即使是他们攻占长安后,破坏了所有西汉皇陵,而只有汉文帝的陵墓得以幸免,受到有效保护,确实也印证了"仁爱无敌"的箴言。

37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30 22:39

更重要的是,汉文帝还是一个遵纪守法的好皇帝,除了他的弄臣邓通(或男宠),他比较放任以外。所谓的"脏唐臭汉",汉朝也是一个"基情四射"的年代,反正这家伙帮皇帝吸过腐烂的伤口,很亲密,你也知道强大而有才的贾谊为什么败给他了,这家伙既可铸钱又能探矿,富可敌国(最后却像相士预见的那样沦为乞丐),文帝很迁就他,却可以勒令自己犯了罪的舅父自杀,令人不胜嘘唏。

38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4-30 23:24

据史载,文帝的舅父薄昭因杀了朝廷的使者,罪当诛。其时文帝已经答应贾谊"凡大臣有罪,都让他自杀,不加逮捕施以严酷刑罚。"(多么富于创新性的"高层退出机制)故汉文帝也不忍心以严刑杀他,而是以最"温柔"的人性关怀叫公卿大臣去他家与他喝酒,顺便规劝他自行了断,薄昭却还不想死,不肯自杀,荣华富贵等着他享用呢,直到皇帝外甥又派群臣穿着丧服到他家中去哭丧,薄昭才死不瞑目地自杀了。

38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1 00:02

这简直是王朝执法史上可以大书特书的一项创,这也太逗了。

还真是威力无比的"温柔革命"也。为了这个古代最有创意精神的温情脉脉"杀人法",后世还议论纷纷,莫衷一是呢(文帝就是这样别具一格的人)。

38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1 00:51

比如说,被唐朝著名诗人李商隐誉为"万古之良相"的李德裕,也认为汉文帝的执法简直是有点"矫枉过正",因为这明显违背人伦:虽然是明断,却有损于仁义道德。为了

用有效的论据支撑自己的论点,饱读诗书的李德裕还引经据典地说,当年秦康公送晋文公返国时,曾发出这样的慨叹:见舅父如见母亲。何况当时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尚在,她只有薄昭这么一个相依为命的弟弟,舅父对文帝也不错,文帝却处心积虑地要自己的舅父自杀,这个说轻了是不孝顺母亲,说重了是禽兽不如,没有一点人性。

38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1 09:39 节日快

来自

38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1 12:00

对此,历史猛人司马光却不敢苟同,他认为"者天下之公器,惟善持法者,亲疏如一,无所不行,则人莫敢有所恃而犯之也。"也就是说,法律作为治天下的公器,就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能因为亲疏贵贱而有所偏颇,破坏法律的公平和严肃性,这样一视同仁,才能使天下所有的人都不敢依仗有人撑腰而触犯刑律,就是皇帝的舅父也如此,才能显出法律的权威性。

38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1 12:22

所以看似是汉文帝执法甚严,其实还是对亲属管理不够,如果薄昭是谦谦长者,或者皇帝对他有足够的约束力,他也不至于以为是皇亲国戚就能骄横犯上,以至于敢杀朝廷使者,这当然是有点"狗仗人势"的味道,自以为有人撑腰就可以胡作非为。390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1 12:53

如果文帝还因为他是国亲却轻饶了他,那么与后来的成帝、哀帝时朝纲废弛有何不同?魏文帝曾盛赞汉文帝是有德之人,却在杀薄昭上话中有话地说:"对舅父一家,皇帝只要能让他们安享富贵就够了,不应给太大的权力去干预朝政,最后骄纵的结果犯了死罪,也只能按法律论处了。"这当然是讽刺汉文帝不能[有]{.underline}效管理外戚,害得舅父薄昭因私心膨胀而被勒令自杀,这笔账就应该计到英明的汉文帝头,如果不想薄太后伤心,当初就应该谨慎行事,严加管教。

39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1 13:34

第十三篇腰斩:汉景帝为何对自己的老师晁错痛下杀手

前文曾提过宽厚仁爱的汉文帝为大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后,汉景帝即位,而汉景帝正是杀死吴太子的凶手,于是曾经短暂消除反心的吴王刘濞也知道大家心存芥蒂,双方难免有场恶战,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此时反迹当然又明显起来。

对此,当时的御史大夫晁错当然心里亮堂,因为恶战在所难免,这吴国问题迟早要解决(而且很多诸侯王国都是这样),反正你削不削藩,他始终都会造反,迟削不如早削,以免尾大不掉。他给汉景帝的《削藩策》中写道:"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迅速),祸小。不削,其反迟,祸大。"

39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1 13:57

和天才少年贾谊一样,晁错也是西汉初期的强力削藩"代表人物",正因为晁错的大力削藩建议,便是引起"七国之乱"的近因,七王造反的口号就是"诛晁错,清君侧"。

换句话说,晁错就是引起"七国之乱"的关键词,然后来证明这也只不过是一个幌子,因为吴王起兵本来就是为了要夺取有"杀子之仇"的景帝的皇位。

39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1 14:31

为此,有先见之明的晁错父亲曾大骂晁错不孝,会祸及家族,后来的事实证明老人家是有远见卓识的,因为晁错的削藩法令太急进,触动了诸侯王的核心利益,所以遭到了诸侯王的强烈反对。加上晁错的一些性格上的"缺陷",比如太刚烈,和同样是大汉重臣的袁盎势成水火,经常在很信任

他的皇帝面前上袁的眼药,甚至于他还大胆到让皇帝御驾亲征,自己留守京城,天子也认为这是晁错让其去送死,十分恼怒,最终便酿成了被冤杀的悲剧。

39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1 15:15

据说晁错的父亲得知儿子要天子削藩的消息后,还特地从颍川赶到京师,声色俱厉地责问儿子道:"我说儿子,你是不是吃错药了?俗话说疏不间亲,皇帝的家事你也敢管,嫌命长了不是?虽然皇上很信得过你,让你全权处理政事,你哪样不好管,居然管到了皇帝的家事上,削弱诸侯势力,让人家兄弟相残,离间人家的骨肉之情,那些皇亲国戚不会轻饶你,舆论也都[怨]{.underline}恨你,这是要天打五雷轰的,我问你,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39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1 15:47

面对盛怒的父亲,晁错还是坚持自己的做法,并不因为要避祸而妥协,还振振有词地对父亲说一些忠君爱国的高调。

他的父亲一听,更加气愤地说:"我知道你忠君爱国,但是你考虑这样做的后果吗?削藩可能会巩固了皇权,却绝对是危及我们晁氏家族的安全,弄不好可能还会族灭,我不忍心

见到大祸降临身上!你不听我的话,我只能离开你回去。"然后,他父亲还服毒自杀了。

39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1 16:23

果然,仅仅过了十多天,吴、楚就以"请诛晁错,以清君侧"之名,纠集七国诸侯一同举兵反叛。刚刚即位不久的汉景帝统治基础还不是太牢固,面对来势汹汹的七国军事联盟,为保皇位,即使是自己十分宠信的"帝王师"晁老师,也只能忍痛割爱,痛下杀手,按照诸侯王们的意愿牺牲了老师的性命,诚所谓景帝所说"吾不爱一人而谢天下",两害相权取得轻,纯属无奈。然后派人用计诱骗,腰斩晁错于西安东市。当时晁错才四十六岁,十分可惜,因为即使是皇帝按诸侯王清除了君侧人物,还是阻止不了七国叛军的军事攻击。

397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1 20:47

其实,在此之前晁错就曾多次上书历数吴王的罪过,认为诸侯王的势力太大,就齐、楚、吴这三个非嫡亲的诸侯王的领地,就占去了全国的一半,极容易威胁皇权,建议削藩。

因为汉文帝宅心仁厚,不忍加害,故吴王日益骄横,阴结力量,常有反心。

40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1 21:27

等到汉景帝登基后,作为帝师的晁错更是要景帝速战速决,因为你削不削藩,处心积虑要谋反的吴王都在那里虎视眈眈,只差一个起事的理由而已,纸是包不住火的。如果削得快,他也反得快,因为准备不充分,祸害相对会小一些;如果为了怀柔不削减他的封地,他可能反得慢,但又因为准备充分,那么将来的破坏性更大。

40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1 21:55

经过晁老师的谆谆善诱和不懈坚持,尽管刚刚上台政权根基还不大稳的汉景帝还有点犹豫不决,不过长痛不如短痛,迟解决不如早解决,于是也勉强接受了晁错削藩建议。为了慎重起见,还召集公卿大臣来群策群力,探讨其的可行性,最后除了窦婴,其[他]{.underline}人都同意了。

402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1 22:23

等楚王刘戊来京朝见,晁错以其在为薄太后服丧期间行淫乱之事而要皇帝处死他。景帝认为不妥,只把原楚国封地

东海郡削去,然后又以卖官等各种罪名削去了赵王遂的常山郡和胶西王的6

个县,掀起了第一轮的削藩风潮,于是诸侯王人人自危。

40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1 23:02

接下来,朝廷的矛头又指向了势力很大、和中央矛盾也很深的吴王。吴王濞知道自己躲不过这一劫,所以为求自保,也只能是走上了武装反抗的道路,大家拼出个高低,也最终导致了晁错因削藩被削命的历史悲剧。

40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1 23:33

第十四篇祸起萧墙:汉景帝弟弟刘武当不了储君派人刺

杀大臣袁盎

这一篇,我们来开扒汉文帝为革命鞠躬尽瘁之后,作为太后和太皇太后的窦氏,为何极力想把宝贝小儿子刘武扶为皇帝接班人。

好端端地却要兄终弟承,这个听起来确实是够雷人的,这此中也一定发生[点]{.underline}了什么不可告人的事。

那么发生什么事了呢?原来是皇帝亲兄弟之的激烈权斗。

40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2 00:04

应该说,作为中国封建王朝中第一个治世"文景之治"的代表皇帝之一汉景帝,也算是古代如雷贯耳的好皇帝之一了,那为何还会让敬爱母亲如此不满意呢?这个说来还真是有点诡异,皆因私人感情问题是也。

40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2 00:25

话说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凡事也比较喜欢讲点情面,喜欢分点亲疏什么的,甚至于有人还把中国人的行事法则归结为以"血缘关系"为轴心和半径的,疏不间亲是也,很多王朝的人事变更大都有血缘亲疏的影子,也就是说王朝政治基本上是家族式的法人变换,一切以私人关系来捆绑,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40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2 00:52

关键是汉景帝也是窦太后的两个宝贝亲儿子之一,按理说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那么为什么还要厚此薄彼呢?

这个说来话长。40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2 01:25

原本,颇有政治能量和心计的窦太后非常喜欢自己的小儿子(这个好像也是很多母亲的溺爱法则是也),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的那种(这一点倒很像是春秋战国时期郑庄公的母亲武姜的派头),很是溺爱幼子刘武,除了天上的月亮不能摘下来送给他,再一个就是没能让他当上皇帝,其他的基本上能有的都有了。

40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2 11:22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

2F308278070.jpg{EIMAGE}

41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2 12:04

当然,月亮不能摘下那是不可抗力,而皇位是事在人为,所以作为能影响政局的皇太后,也便处心积虑地要为自己最宠爱的小儿子来"谋福利",甚至于不惜得罪十分有为的大儿子汉景帝。

41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2 12:25

最初,面对母亲的压力,汉景帝也曾逼于形势,对这位深得母后喜爱,且在平定"七国之乱"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唯一弟弟惺惺作态过(据说两兄弟感情还颇深,只是涉及到皇

位问题不知汉景帝是否能真正大度),曾在一次家中"酒后吐直言",说愿意在自己百年之后将皇位传给自己亲爱的弟弟(情不自禁想起了李世民的儿子李泰曾经的表演),那时是汉景帝初元三年(公元前154

年),因为当时也还没有册立太子,面对汉景帝不知是真心还是假意的"酒话",居然也博得了自己的宝贝弟弟、想当皇帝想晕了的刘武的满心欢喜(毕竟皇帝只有一个,稀缺职位是也)。

41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2 13:04

窦太后一听自己大儿子如此大方开明的言论,更是喜不自胜,连其侄子窦婴认为变父子相传的祖制非常不妥,是动了国之根基,这也惹得太后老大不高兴,虽然此事后来不了了之,不过得罪了太后的窦婴最终也没有好日子过,甚至于为此而把窦婴从皇族的名册中除名了,以泄心头之恨。后来,由于公卿大臣的极力反对,刘武的阴谋才不能得逞,而窦太后的此种不智搅局,居然歪打正着让汉武大帝横空出世,始料不及。

41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2 13:52

因为刘彻不是嫡长子,而且当时汉景帝已经当机立断立了长子刘荣为太子,还算刘彻命好,有一个很有政治智慧的

母亲王夫人,硬生[生]{.underline}使了一招厉害的欲擒故纵"宫心计",让太子之母"出错",太子接着被废,看到太子位,贼心不死的窦太后又乘机再来搅局,继续提议立自己最心爱的儿子刘武为皇嗣,好在硬骨头袁盎等大臣又及时阻止,最终汉景帝下决心立很有点英明神武的刘彻为太子,就是以后威风凛凛的汉武帝,窦太后的良苦用心又一次付之东流,华丽地流产了。

41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2 14:12

看到唾手可得的皇位因袁盎等人从中作梗而黄了,想做皇帝想晕了的刘武十分愤怒,二话不说,不顾后果就派刺客暗中把这些人凶狠地做掉了,颇有一点武林仇杀的味道,看到满朝文武数十大臣血洒当场,简直就是一场不大不少的"政变",景帝即时龙颜大怒,一阵严查之下,才知道幕后黑手却是自己的宝贝弟弟梁王刘武。

41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2 14:50

这还了得,本想加以严惩,最终在馆陶公主的说项下,皇帝也碍于母后情面,最终这起震动朝野的谋杀案不了了之,不过刘武的政治运气也走到头了,再也没有翻身的迹象。

41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2 15:16

到了公元前14[4]{.underline}

年,前途黯淡十分苦闷的刘武郁郁而终(据说是去打猎时见了一头怪牛,回来不久便恍惚病死)。爱子心切的窦太后闻讯立马不吃不喝,失去理智地整天撒泼大骂汉景帝,说是他兄弟相残逼死刘武的("帝果杀吾子!"),面对近乎癫狂的母亲,十分孝顺的汉景帝也变得手忙脚乱起来,不知如何是好,因为他根本不知道如何"摆平"自己的母亲的胡搅蛮缠。

41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2 15:52

还好,汉景帝有一个好姐姐馆陶长公主,看到这样的家丑,她也看不下去了,于是给皇帝弟弟出了一个主意,也就是让皇帝把梁国一分为五,分封给刘武的五个儿子,都是王的级别,而且刘武的五个女儿都赐给汤沐邑,太公分猪肉人人有份。有了这么大的一份礼,也算是太后为自己的宝贝死鬼儿子挣了点面子,所以才破涕为笑,不再一哭二闹三上吊了,见好就收吧,不然的话大家面子上都过不去。

41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2 16:24

第十五篇自杀与被自杀:汉景帝故意让不听使唤的周亚

夫饿死?

这一篇,我们来探探周亚夫"被自杀"的奥秘。

话说西汉开国功臣周勃的这个宝贝二儿子,军事指挥上比其老子更加出神[入]{.underline}化,其三个月平定"七国之乱",可谓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也可谓是汉朝"定海神针"人物,但政治智商和情商却比其大老粗老子更加低能,更加无知,而这在翻云覆雨的官场上绝对是一种致命的短板,所以到头来死都不知是啥回事。

41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2 19:12

却说汉景帝后元元年(公元前143

年),汉景帝某一天心血来潮,在宫中召见了周亚夫,却没有什么军国大事可谈,只是做一些吃吃喝喝的玩意而已,其实是皇帝对大臣的另类忠心测试。

42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2 19:52

当时,皇帝给老周准备了食物,也不过是一大块肉,而且肉块没有切开,筷子也不多一条,这叫人家怎么吃嘛,那不是要刁难人吗?脾气有点刚烈的周亚夫越想越气,老大不高兴地立马回头叫有关官员取来筷子,却不知是计,这就惹了大麻烦,小不忍则乱大谋是也。

42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2 20:38

汉景帝看着周亚夫这德性,于是有点阴阳怪气地问他:"周爱卿是有点不满意这宴席安排了?"周亚夫知道皇帝也动气了,连忙念叨岂敢岂敢什么的,并低声下气地摘帽向皇帝谢罪,然后就悻悻地退席,汉景帝目送着闷闷不的周亚夫远去的背影,口中念念有词:"为一点小事就这么愤愤不平的大臣,不足以做幼年君主的护臣。"从此也埋下了见疑的祸根。

42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2 21:06

其实之前汉景帝要废掉栗太子,周亚夫却逆君意大力反对,景帝早就有意疏远了这位曾平定七国叛乱救了汉帝国的周亚夫。

42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2 21:43

不久之后,周亚夫的贪暴儿子就给其惹了祸,并最终致使其绝食而亡,一代名将以此种惨烈代价人间谢幕,令人不胜嘘唏。

42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2 22:15

话说周亚夫的儿子,曾给父亲从工官处买了皇室专用的可用于殉葬的五百件铠甲盾牌,这本身就可以告你谋反灭族

的,不知此宝贝儿子当时吃错了什么药,头脑发热得如此膨胀,皇帝正想找碴清除功高震主的周家苦于没有理由呢,你却把一个大把柄塞到别人手里,愚不可及。

42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2 22:36

这还不打紧,可能是仗着自己老爹为汉朝立下大功嚣张惯了,周亚夫儿子还不识好歹地暴打虐待搬运特供东西的雇工,最后工钱也赖掉了,果然是天要灭亡一个人,必使其先疯狂。

42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2 23:05

于是,受了无妄之灾的雇工十分生气,当他们知道这是周家私自盗买皇室专用器物时,为了出一口恶气,立马上书朝廷告他丫挺的,叫你横,然后此事就牵连到了可怜的周亚夫。

42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2 23:37

反正,有心治周亚夫之罪的汉景帝,见到关于周亚夫儿子做不法之事的检举信后,立马下令将周亚夫移交有司审理。

有司一接到圣旨,当然一秒也不想耽搁就审问帝国重臣周亚夫,周亚夫却傲慢地不予置理,这算是哪门子事?想以莫须有的罪名冤枉我,没门!

42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3 00:07

汉景帝听到有司汇报后,大怒,骂周亚夫不识好歹,有点激愤地说就你这[大]{.underline}不敬的态度朕不需供词也可以杀你什么的,然后下诏让周亚夫自行到廷尉处接受审判。

43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3 00:27

关于这次审判,还有一个极大的历史喜感。当时廷尉振振有词地逼问周亚夫:"皇帝如此厚待你,您为什么要造反?"

周亚夫心中不忿,然后冷笑一声:"我买的都是殉葬品,怎能说是要造反呢?胡说八道,冤枉人也不带这样的吧?"审判官员被问得理屈词穷,却还死鸭子嘴硬:"这可难说,因为你即使不在地上造反,也可在地下造反!"431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3 01:03 周亚夫一听,

立马有点哭笑不得,也终于领教了他父亲所慨叹的"我

现在才知道狱吏的厉害"的真正含义,知道了什么叫做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正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也。

43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3 10:45

以此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审案风格来对付周亚夫,老周也自知难逃一劫,其实朝廷要办他的时候,他就有了自杀之心,因夫人劝阻才没死,这次被关进了大牢,看来凶多吉少,于是"周亚夫绝食五天,吐血而死。"

43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3 11:14

一代名将从此香消玉殒,瞬时如凋谢的"名将之花",轻松地又以自杀来完成皇帝也颇感棘手的高层自动退出机制,而且是被迫自杀的那种,令人痛惜。

43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3 12:01

讲到这里,基本上也已经可以做周亚夫的历史结案陈词了。但看到一些历史研究者对其的精彩点评,也忍不住再多说几句。

关于周亚夫只能被迫自杀的理由,某些历史研究者开出了三个必要条件:一是得罪了窦太后母子;二是得罪了汉景帝;三是皇权自保的需要。

43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3 12:26

其实正直得如一棵钻天的白杨树的周亚夫,在细柳营驻军接待到访皇帝的时候,就大大得罪了皇室,所以他也必死无疑,那种对皇帝的"百般刁难",又是不准策马奔驰又是不跪拜,当皇帝老儿是透明的,甚至于还搞什么"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想另立中央了不是?虽然好说话的汉文帝不以为忤逆,还大赞其是真将军,同时不忘记告诫儿子汉景帝有国难找亚夫,不过汉景帝却没有他爹那么好说话,甚至还有点刻薄少[恩]{.underline},当年为了保自己皇位连自己的恩师晁错都可以狠心杀掉,更加不用说周亚夫既反对汉景废长立幼又反对窦太后要景帝封王皇后的哥哥王信为侯,几乎把王室的实力人物得罪个遍,何况他又是手握重兵的军棍,当年"细柳营"只听将军不听皇帝,谁能担保权臣周亚夫不一声令下就踏平皇宫换了江山?

43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3 13:28

何况这家伙仗着平定七国之乱骄傲得不成人型了,军队都得听他的,你看他愤愤不平离开皇帝让他受辱的酒席时的不爽样,汉景帝望着他的背影说的那句狠话:"此泱泱者非

少主臣也!"就知道他必死无疑,驾驭不了只能毁掉。438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3 13:53

所以,正因为汉景帝这下意识的话,有好事者便推断出了是汉景帝故意让不听使唤的周亚夫饿死狱中的,以周亚夫的正直刚烈也必能让其选择自杀然后尊严地死去,汉景帝不仅不背负杀害功臣的历史罪名,还轻而易举地启动了高层自动退出机制,何乐而不为?

43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3 14:16

最有趣的是,据说冶史相当严谨的太史公司马迁,曾在其鼎鼎大名的《史记》中,堂而皇之地八卦了一下周亚夫的死因,说有人为其算命必出将入相尊贵无比,最终逃不了饿死的命运,我们也只能姑且一笑而已。不过以"谋圣"鬼谷子那句著名的话"得意莫得心,失意莫快口"来考量,天下英雄之死莫过于得意忘形或失意怨怼,周亚夫不幸这两样都沾上了,不死待如何?

44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3 15:04

最后,我们来简单讲讲汉代这种似乎很有点温情脉脉的"人文关怀"式的自杀与被自杀机制,既可以说是潜规则,

也可以说是不成文的"国家制度"或治国理念,目的就是给触犯皇帝或有贪腐罪行的高官或名人尊严而体面地死去,不像铁腕治贪的朱元璋对人剥皮拆骨那么百般羞辱,颜面无存。

44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3 16:02

这正如历史研究者张圣刚所言:"两汉时期这一暧昧而体面的权力退出机制呈现出一种解决高层人事危机的独特思路:当组织高层管理者因种种原因不得不离职时,不必采用'诛杀'的手段---------大张旗鼓地责罚罢黜,可以考虑提供一个让他们'自杀'的选择---------悄无声息地低调离开。"关于当时杀身成仁的高层还不在少数,"据《史记》'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及万斯同《东汉将相大臣年表》统计,两汉位列三公的大臣[分]{.underline}别约50

名和260

名(东汉三公不掌实权,故多且滥);其中在任期间获罪受谴而死的有数十之多。"

(引述同上)

44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3 19:58

据我们所知,将相名臣自杀或被自杀的,除了周亚夫,还有李广、萧望之以及为害东汉20

余年的大老虎梁冀,等等。

联想当下层出不穷的官员自杀潮,也许依稀也能观照出了一种似曾相识的历史影子。

44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3 20:46

第十六篇大水冲了龙王庙:霍去病为啥残忍射杀李广幼 子李敢

汉元狩四年(公元前119

年),摆出与军事强国匈奴决一死战姿态的汉武帝,派"帝国双璧"大将军卫青、票骑将军(也称骠骑将军)霍去病各率精骑五万作主力攻打匈奴,步兵和运送辎重的人力达数十万之多,这也是汉武帝倾尽国力对匈奴发起的第三次大战役。

44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3 21:22

霍去病率部从代郡、右北平出塞,狂奔二千余里,穿越大沙漠,刚好与匈奴左部的军队遭遇,他的的军车和辎重都与大将军卫青相同[,却]{.underline}没有副将,于是将李敢(李广小儿子)等人全都阵前提拔任命为大校,充当自己的副将,过一番激战,擒获匈奴屯头王、韩王等三人,还有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高层八十三人,俘获七万零四百四十三人,堪称历史性的大捷,几乎是给了匈奴毁灭性的打击。

44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3 21:52

获得了如此创纪录的辉煌胜利,当时刚二十出头风华正茂、年轻气盛的霍去病,欣喜若狂爬上了狼居胥山祭祀天神,接下来在姑衍山祭祀地神,还豪情万丈地登上翰海旁边的山峰放怀远望,似乎把整个世界已经踩在脚下,同时留下了"封狼居胥"的千古佳话。那是怎样的一种激动人心的历史范式,做人如此,夫复何求?

44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3 22:24

有如此振奋人心的大捷,当初调兵有点歪打正着况味道的汉武帝,自是喜不自胜,连忙增加霍去病食邑五千八百户,同时封其部将右北平太守路博德等四人为列侯,从票侯赵破奴等二人增加食邑,封阵前突击提拔的校尉李敢为关内侯(比他爹李广还有出息,至少李广难封侯),此外还赏赐食邑。其余的低级军官和小兵小卒很多人升官受赏,皆大欢喜。

44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3 22:52

这一点,连击溃了匈奴单于的大将卫青都没有如此待遇,甚至没有增加食邑,卫青的部下也全都没有被封侯的,可见汉武帝对霍去病的青睐。等班师回朝后,汉武帝特意增设大司马一职,由卫青、霍去病两舅甥同时担任,表示两人已经是平起平坐,霍去病的官级和俸禄与卫青是一样的。

44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3 23:13

自此以后,常胜将军卫青的权势就没有以前那么尊贵了,甚至于淹没在青年将军霍去病的光环里。为此,很多识时务者包括卫青以往的朋友和门客,都改投如日中天的霍去病,而但凡来投靠的,霍去病也不吝赏赐,马上授予官职,以笼络人才。

45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4 00:04

可惜天妒英才,两年之后,也就是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

年)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薨,英年早逝,西汉的一大损失是也。

45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4 00:38

虽然西汉获得了大胜,此役损失也颇大。当初,卫青与霍去病两支部队出[塞]{.underline}时,共有官家和私人马匹十四万匹,及至班师而还,重新入塞时剩下的马匹却不到三万,谓损失惨重。而人员方面,虽然汉军消灭了匈奴八九万人,己方也死亡了数万人,没有占到多少便宜。

45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4 13:05

当然,要奋斗就会有牺牲,因为这一场大捷,让汉朝彻底解决了匈奴之患,换取了边境的和平,善莫大焉。

因为从此之后,匈奴人由于没有足够的军力与汉朝抗衡,只能被迫迁往很远的漠北,沙漠以南再也没有匈奴的王庭了。

45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4 13:49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

2F308334721.jpg{EIMAGE}

45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4 14:13

获得了如此空前胜利,匈奴人没有了入汉如入无人之境的军事底气,也由此换来了边疆数十年的相对平静,彰显了汉武帝的盖世武功。

45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4 14:34

其时,取得大捷后的汉军趁机渡过黄河,推进到匈奴旧地以北,接管没有还手之力的匈奴版图,只是因为大家刚经过大战,两败俱伤,都有点弹尽粮绝的况味,缺少马的西汉也不再大举出击匈奴了。所以只能是从朔方以西到令居县一带,搞大生产运动,开荒垦地,修理河渠,设置田官,丰衣足食,单参加屯垦的士卒就达五六万人。

45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4 15:06

这次的漠南大决战,卫青和霍去病都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而最有趣的是,两个人的指挥风格却截然不同,却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457 楼

日期:2019-05-04 15:46 据《资治通鉴》记载,霍去病为

人沉默寡言,沉稳老成,

有勇气有担当,虽然能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在战场上却又是一个有点刻薄少恩的酷哥(可能是年少气盛吧),甚至于对部下有点漠不关心。

45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4 16:13

汉武帝知道霍去病是一个军事天才,也曾想教他学习大军事家孙武、吴起的绝世兵法,以求精益求精,更上一层楼,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是也。你猜心高气傲的霍去病对皇帝说了什么?

45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4 19:43

"我作战从来只看具体谋略如何罢了,用不着拘泥于古代兵法。"他竟然一脸不屑地说,有才酷哥果然不同凡响。

46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4 20:19

话说汉武帝曾为立下赫赫战功的霍去病修建一个金碧辉煌的豪华府第,还有点讨好地让他前往参观评点,给点意见,看是否满意,他却冷不防给尊贵的皇帝蹦出了这样一句话:"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样轻财重义视钱物如粪土的人,

居然又能对部下不关心,甚至连伙食也"克扣",简直是有点看不懂。

46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4 21:42

据说当霍去病带着令敌人闻风丧胆的霍家军出征时,皇帝还特别让负责宫廷膳食的太官迸给他美味佳肴数十车,以便补充身体能量。他小哥子可好,直到打完仗班师时,有的士兵有饿肚子的,居然车上还装满了吃剩的粮食和肉类,不知是不是打仗太投入忘记了发给大家吃的。

46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4 22:23

不仅如此,在塞外时汉军有时因缺粮而饿得头昏眼花、士气不振,可霍去病还修建蹋鞠的场地大大游戏一番,也不知唱的哪出戏,实在是十分诡异,令人匪夷所思。

据说此种怪事还不少,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有才少帅就是与众不同是也。

46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4 23:09

相对于另一猛将,卫青为人就宽厚仁和了很多,他不仅谦虚礼让,爱兵如子,脾气还特别好,有如女子般的温柔和顺,仗也打得十分漂亮,深得汉武帝的喜爱。二人的志趣节

操如此迥然不同,却都是千古名将,还真能令人玩味是也。

464 楼

日期:2019-05-04 23:39 虽然卫青和霍去病性格各异,却

又是甥舅情深。表面了两人同为大司马,在汉武帝的内朝

是旗鼓相当的人物,甚至于霍去病的风头还盖过了舅父,

很多追求军功的人纷纷转投霍去病门下,卫青却有了"门

前冷落鞍马稀"的景象,基于

利益冲突,有人还推想他们俩关系不好,其实这是一个错觉。

46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5 00:04

据某些历史研究者认为,卫青后来不经常出征,也就是要腾出机会来给自己的宝贝外甥,其时卫青功成名就威振天下(万户侯),封无可封,为了避皇帝猜忌,只好让不想过长安纸醉金迷、裘马轻狂高干子弟生活,而渴望建功立业的年轻有为好外甥霍去病出山(西汉严格实行"有为有位"

制度,按军功封侯,所以那些从卫青这边投到霍去病门下追求军功的人也情有可原)

,也乐见其成,无所谓谁抢了谁的风头的问题,这都是卫家的光荣;再者,卫青当时身体不是很好,年龄也逐渐见长,支持小字辈去为国奋战,这对于做人十分低调和仁爱的卫大将军来说,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他本身就不是特别争功,也没有什么野心,连老部下苏建劝他"养

士"壮大自己力量,他都避嫌不受,自己的外甥有能力建功立业,这难道不是他的利益吗?根本不存在两人有利益冲突一说,从后来霍去病支持卫系太子和请立"三子封王",都表明了舅甥两人的关系深厚,没有隔膜。

46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5 00:39

而最令人震惊的就是,年轻气盛的霍去病因要为舅父报仇,公然射死与皇室关系也很好的李广幼子李敢,更是彰显了霍去病对舅父的爱戴。这个就得从头说起。

46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5 01:02

话说李广有三个儿子,长子李当户(兵败之后投降匈奴的李陵之父)、次子李椒都先于李广而死,幼子就是李敢。

李敢和他父亲一样[,]{.underline}都是打仗的好把式,冲入匈奴军中如入无人之境。

46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5 12:31

元狩四年的漠北之战,李敢做为战神霍去病的校尉,冲锋陷阵勇不可挡,因夺匈奴左贤王鼓旗,斩敌无数而立功赐爵关内侯,食邑二百户。相比之下,李广就倒霉透顶,不仅迷路没立下一寸战功,还要等待军法处置,年老体弱又心灰

意懒的李广到幕府后对下属说"不愿复对刀笔之吏",然后愤愧自杀。

470 楼

日期:2019-05-05 13:06

虽然李敢后来立功受赏,还世袭了父亲的郎中令一职(京城的重要官职),李敢却对父亲李广的冤死耿耿于怀,甚至于偏激地认为是大将军卫青故意陷害其父,至少是故意刁难才让其枉死的,所以失去理

智之下,不久后以下犯上刺伤卫青。

47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5 13:27

很好说话的卫青对李广之死很有点悲悯和同情,也能理解李敢的爱父之心,而且素来宽以待人、仁善退让的卫青不仅没有追究李敢的责任,甚至于还隐瞒了这件事,没有声张,以稳定军心,可见[老]{.underline}卫的胸怀宽广。

472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5 13:56

不过,不知道"军中酷哥"霍去病是如何知道此事的,而当年轻气盛的他知道之后,就不得了了。

47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5 14:37

正所谓有仇不报非君子,有恨不消岂是人,霍去病绝对不能接受部下亲手打伤自己舅舅,这个打仗特别勇猛,曾只身带几名亲兵勇闯浑邪王大营,只一个眼神就震住要哗变的匈奴几千兵士的狠角色,打架也不含糊,"气吞万里如虎"也,于是过了不久趁李敢随汉武帝至甘泉宫狩猎之机,同去

的霍去病一时冲动之下,报仇心切的他不射野兽却射死了"好部下"李敢,可谓是冤冤相报是也,悲剧啊。

47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5 15:11

其时,因为大汉战神霍去病正被皇帝当宝贝供养着,宠得不得了,尽管李敢和皇室关系密切,李敢的子女还是卫系太子的"座上客",而且射杀帝国猛将也非同小可,传出去的话一定引起骚乱,为了保住战神,汉武帝居然对外坚称"李敢狩猎时被鹿撞死",以堵住别人的口,可见对霍去病的特别偏爱,就是害惨了李广一家,运气不是一般地差啊。

47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5 16:36

第十七篇专业助攻哪家强:"飞将军"李广缘何惨烈拔

刀自刎

上一篇,我们扒了李广小儿子李敢被上司霍去病射杀一事,大家应该蛮感兴趣的。感觉有点意犹未尽,那么这一篇我们又来讲讲古代将星李广惨烈自杀的全过程。

47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5 20:44

还是要回到公元前119

年的匈汉大战上。这一年,雄才大略也很好斗的汉武帝对手下各位将领说:"投降匈奴的赵信曾给匈奴单于出谋划策,认为汉军不敢轻易穿过大漠截击他们,还多次用诱敌深入之计,想来个关门打狗,让我们疲于奔命首尾不能相顾,然后各个击破,既然匈奴人认为我们不敢孤军深入,这次我们就来个将计就计,我决定派大军主动出击,杀他个措手不及,到时候我们一定能把匈奴人彻底赶回漠北,以绝后患。"众将感觉有道理,于是点头同意。

48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5 21:34

接下来,大家也知道了西汉征选了用粟米饲养的十万精壮战马,皇帝命"帝国双璧"大将军卫青、票骑将军霍去病各率精骑五万作主力攻打匈奴,决一死战。

48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5 22:02

当时,敢于深入大漠寻找匈奴决战的兵士,皆属票骑将军(也称骠骑将军)霍去病的部队。一开始,票骑将军霍去病出定襄,正面攻击匈奴单于。后来从匈奴俘虏口中才得知单于在东边,于是让攻击力极强的霍去病部改由代郡出塞,卫青自定襄出发。

48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5 22:36

这一次,好像只为战争而活、杀得性起的郎中令李广又多次主动请缨,要出击匈奴,鉴于李广以前的时好时坏的战绩,再加上年事已高,力求稳妥的汉武帝开始不准李广出战,怕坏了大事,也鉴于他的勇猛,想了很久皇帝才答应他出征,还任命为前将军。此外,太仆公孙贺被任命为左将军,主爵都尉赵食其为右将军,平阳侯曹襄为后将军,一同由大将军卫青节制。483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5 23:02

赵信一听到西汉大军倾巢出动,大喜,正好可以实现自己的战略构想,把不习沙漠地形的汉军一举歼灭在沙漠之中。于是他为单于出谋划策道:"劳师袭远的汉军横穿大漠之后,一定疲于奔命,到时我军以逸待劳,必能大破之。"然后匈奴人把辎重都运到[北]{.underline}方很远的地方,在漠北单等汉军钻入布好的"口袋"。

48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5 23:43

却说大将军卫青出塞后,从敌军俘虏口中得知单于住地,便亲率精兵挺进,正面进击,而改派仗打得不是太稳的前将军李广与右将军赵食其合兵一处,改由东路进军。

48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6 00:16

而这一路线改动,也直接导致了西汉名将李广最后含恨自杀的悲壮结局,始料不及,简直就有点"蝴蝶效应"的况味。

48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6 01:01

因为这一路线的大改动,等于是支开了能征善战让匈奴人闻风丧胆的李广部队,不让其担当主攻任务,也说明了皇帝对他的猜忌,这于为打大仗硬仗而活的李广来说,等于是要了他的政治军事生命,以及怀疑自己的生存意义,事实上这确实也是皇帝的旨意。

48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6 12:14

本来被皇帝任命为前将军,也应该是赋予了担当主攻作前锋的使命,他正等待着再一次为大汉冲锋陷阵直捣黄龙呢,这一明显透露出不信任的进军路线改动,顿时让心气傲的李广心凉了半截。因为东路绕远一片荒漠,水草也少,一不小心还很容易迷路。

48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6 13:03

"启禀大将军,这里面一定有了一点小误会,我既然作为前将军,就应该是作前锋去与单于决一死战的,不知为何大将军却改命我部为东路军,做了殿后增援的,我自少年时代就与匈奴作战,凡大小几十战,好不容易今天才有机会正面攻击单于,还请大将军不要改动的好。"李广主动请求说。

49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6 13:36

面对劳苦功高的老将的苦苦请求,卫青还真是有点左右为难,因为这一临时路线改动,就是秉承皇帝的旨意,临来的时候卫青曾受汉武帝暗中告诫,不要让打仗路数诡异的李广与单于正面作战,以免拖累了整个战局,从以往的战绩来判断,皇帝始终认为李广年老体弱,不复当年勇,最重要的是,他打仗的运气又不好,曾经全军覆没被匈奴人活捉过491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6 14:13

以之前经验来考量,皇帝也深恐指挥作战有点飘忽特别追求用奇的李广完[不]{.underline}成擒拿单于的艰巨任务,所以还是让常胜将军卫青自己亲自来担任主攻任务,力求万无一,因为这一仗意义相当重大,可谓是决一死战,输不起也。

49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6 14:39

而且,卫青也想让不久前失去爵位的公孙敖(卫青的救命恩人是也),与自己一同正面与单于作战,以便再立功授勋,所以只好将李广调到东路担任副攻。

49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6 16:35

李广知道内情之后,就像大冬天被人泼冷水,透心凉啊,李广当然不甘心,试图不服从改调命令,却遭到卫青严词拒绝。于是李广大怒,最后负气未向主帅卫青告辞,就动身出发,也埋下了迷路失败的祸根,一世英名付之东流,呜呼哀哉。

49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6 20:31

话说足智多谋的卫青率大军出塞,雄赳赳气昂昂地横穿大沙漠,狂奔一千余里,见以逸待劳的匈奴单于的大军正严阵以待(原本是想用在沙漠中战力最强的霍去病军对付单于主力,不料却让卫青鬼使神差碰到)。

49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6 21:13

面对强大敌人,卫青并没有慌乱,而是立马下用其首创的威力强大的"武刚车阵"对敌,也就是将铁甲兵车迅速环绕一周结成营阵,然后派出五千骑兵配合军阵,冲锋陷阵,

攻击匈奴,匈奴也出动一万骑兵迎战,直杀个昏天黑地,日月无光。

49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6 22:06

正如知名历史学者黄仁宇评价汉武帝"刘彻未曾在战场里实际指挥作战,但是每有重要战事的部署,今人所谓'战斗序列'的安排都是由他自己作主。而且他也知人善用。卫青是卫子夫的弟弟,霍去病又是卫青的侄子,都以外戚创立不世军功。霍光与霍去病为异母兄弟,兹后更成为汉朝宫廷里的中枢人物。"因为汉武帝的知人善任,让此次的漠北之战光荣地被列入"中国历史十大战役",也是善打"逆风球"的常胜将军卫青以少打多、以弱胜强的巅峰代表作,运气出奇地好,彻底打垮了匈奴的主力,从此让强悍匈奴一蹶不振,再没有来去自如的"草上飞"风采,换句话说,也就是无力南顾,而是亡命漠北了。

49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6 22:37 好,以下我们

继续讲战斗的详细情形。

话说当时汉匈[双]{.underline}方激战到夕阳西下的黄昏之时,突然刮起沙尘暴,一时狂风大作,尘土飞扬,沙砾扑面,片昏天黑地,两军士卒相互都不能分辨谁是自己人谁是敌人。

49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6 22:55

趁着战场一派混乱,很善于抓住有利战机的卫青,立马增派左右两翼两支生力军,迂回包抄单于的大营。

50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6 23:48

眼见汉军兵强马壮的样子,被风沙吹得有点搞不清状况的匈奴伊稚斜单于见势不妙,怕打不过如狼似虎的汉军的他,也只能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丢下大军,只身乘六匹健骡,在数百精壮骑兵的保护下,强行突围,冲破汉军防线,径直向西北方向飞奔而去。

50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7 00:11

天黑之后,汉军仍然与战风顽强的匈奴将士激烈肉搏,双方各有损失。

然后,汉军从抓住的匈奴俘虏那里得知,匈奴单于已于天未黑时突围而去。于是卫青急忙派出轻骑兵连夜追击,自己率大军紧随其后,群龙无首的匈奴兵也随之四散逃走。

50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7 00:37

将近天明时,风驰电掣的汉军已追了二百余里遗憾的是没能抓到匈奴单于,不过却擒获和斩杀了匈奴一万九千余人,收获颇丰。然后在天亮时进到真颜山赵信城(今蒙古乌兰巴托市西),缴获了匈奴屯积的粮草,在该地补给整编,停留一日之后,将该城和所剩粮食全部烧光,胜利班师。

50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7 00:56 晚

50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7 11:40

却说前将军李广与右将军赵食其率领的东路军因路途陌生又绕远,又没有当地人做向导,在一番无头苍蝇般乱走乱撞之后,只能是十分倒霉地在莽莽苍苍一望无际的大漠中迷失了方向,最终不能和主力部队会师,落到卫青的后面,当然也没能赶上与单于主力的那一场惊心动魄又荡气回肠的战斗,更加没有好运气碰上逃跑的匈奴单于。

直到主帅卫青率部班师回朝,才在沙漠南部碰到李、赵二位落魄将军。

50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7 12:19

这一下,就有点麻烦了。因为误了军期,作为统帅的卫青也只能公事公办[地]{.underline}派长史询问二位将军迷路的情况,以便向皇上报告,所以命令老将李广立马到大将军处听传讯。性情刚烈的李广这一来,便出事了。

50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7 12:55

原本,李广是一个爱兵如子极有担当的人,士兵们之所以爱戴他甚至于是生死相随,除了跟他打仗特别爽特别无拘无束,最重要的是李广为人清廉,没有官架子,往往把自己当成普通一兵,经常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像兄弟一样与将士们一起吃喝同甘共苦,得到赏赐就悉数分给部下,毫不吝啬,他当了四十多年二千石官,家中却没有余财,皆因全拿出来和自己的部下共享是也。

50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7 13:28

甚至于他领兵打仗,在困境中找到水时,都是让将士先喝,如果有一个喝不上,那么李广就不喝;有吃的,如果将士们没有都吃过,李广也不进食,有如最慈爱的父亲。

50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7 14:10

再加上他艺高人胆大,打仗又总是喜欢身先士卒(令人想起了"拼命三郎"李世民打仗时的样子),手臂像猿臂一样又长又灵活,是个神射手,可谓是百发百中,如果他认为射不中目标,基本上都不发箭(只是这正如跳水太追求高难度也容易遭到失败),有这样的主帅,将士们当然分乐意被他驱使为他卖命,遇到好领导也不容易啊。

51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7 15:03

只可惜好汉难当,难封李广却以令人嘘唏的惨烈自杀,来结束戎马倥偬、威震敌胆的一生。

51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7 15:28

看到卫青征召,性情耿直的李广也猜出了等待自己的是什么,于是李广对部下说道:"是我自己指挥无方意气用事,让大家迷了路误了军期,校尉们没有罪,我现在要到大将军幕府去受审,所有责任由我担当。想起来,我从年少时期就开始与匈奴人作战,也有资格能担当正面攻击匈奴的重任,大将军却把我的部队支开,调到东路,这路途本就绕远,又不熟识地形,迷路了也情有可原,这不是大家的错,这是天要灭我,非战之罪也!我想我也活了六十多岁了,大小几十战不死,赚了,即使是死,也不能再去面对那些刀笔小吏受

到侮辱,伤不起啊!只可惜我不能死在战场上。"说完,便一脸视死如归地拔刀自刎,空留一个"李广难封"的千古英雄梦,催人泪下。

51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7 16:01

大家先是一呆,来不及制止李广的自残,李广便安祥地死去了,刀剑无情也。李广是解脱了,而将士们都伤心地哭了,为这个一生坎坷又精忠报国的传奇将军之死。

51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7 16:23

甚至于老百姓听到李广死讯,不管认识不认识他,无论老幼,都为这个爱民如子的大汉英雄掬上一把同情之泪,为大汉损失了一个打仗好把式而悲痛欲绝(曾经有大臣因为爱惜他的将才,怕他出征有闪失,让大汉折了大将,而提议把他留在后方呢)。

51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7 20:35

第十八篇 谋杀论:天才少年霍去病为何英年早逝

关于天才少年霍去病一战成名,那就是元朔六年(公元前123

年),卫青和匈奴大战之后发生的事。

51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7 21:48

话说经过几次有效打击,没有伤到根本的匈奴人依然凭借一向强劲的武力骚扰汉境。一路攻入代地、雁门,还洗劫定襄(今山西定襄)、上郡(今陕西绥德县东南)等地,气焰嚣张。

51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7 22:17

为了保家卫国,是年二月,汉武帝又组成强大的皇家骑队,命合骑侯公孙敖为中将军、太仆公孙贺为左将军、翕侯赵信为前将军、卫尉苏建为右将军、郎中令李广为后将军、左内史李沮为强弩将军,由大将军卫青统领,兵分六路浩浩荡荡从定襄出塞北击匈奴,纵深数百里,以摧枯拉朽之势,歼敌数千人后胜利回师,在定襄、云中、雁门一带休养兵马,伺机再战。518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7 22:52

这次战役,最值得一提的是初出茅庐的卫青外甥霍去病的英勇善战,处女战甫一亮相,就夺得了熠熠星光,令人眼前一亮,西汉又一将星横空出世。

51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7 23:25

据史载,霍去病十八岁时当了侍中,精通骑射箭术。此次战役跟随舅父卫青首次参加战斗,以票姚校尉的身份率领800

精骑,风驰电掣般一直把西汉大军抛到数百里之后,积极寻找战机,取得了斩杀匈奴将士两千余人的辉煌战果,远远超过了己方的损失。

52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7 23:42

汉武帝闻讯大喜,当皇帝听到霍去病还活捉匈的相国,杀死匈奴单于祖父辈的藉若侯栾提产,生擒单于叔父栾提罗姑,战功冠绝全军时,立马加封霍去病为冠军侯,尊荣无限,羡煞旁人。521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8 00:15

然而,匈奴人亡汉之心不死,即使是在打仗上已经占不到任何便宜,不过还是经常出奇兵突然袭击汉朝,然后趁机抢掠。

52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8 00:36晚安

52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8 11:08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

2F308476587.jpg{EIMAGE}

52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8 11:42

元狩元年(公元前122 年),匈奴军队一万人侵入上谷地区,杀死数百汉人。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

年),汉武帝命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骑兵一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自陇西出发北击匈奴,六天转战五个王国(不是一般的强),越过焉支出一余里,又一次长途奔袭,击杀匈奴折兰王、卢侯王,同时俘获浑邪王的王子及相国、都尉,此役共歼敌八千九百余人,还夺取了休屠王用以祭祀上天的金人,收获颇丰。

52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8 12:30

霍去病不愧是常胜将军卫青的好外甥,冠军侯是也,打仗的能力一点也不输给他的舅父,"帝国双璧"啊,还有此二人,西汉何愁不能大啖胡虏血呢?

汉武帝闻讯大喜,于是立马下诏增加霍去病食邑二千户,有功必赏,毫不含糊。

52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8 12:58

这年夏季,乘胜追击的霍去病又与合骑侯公孙敖率领数万骑兵,分兵两路同时从北地出击匈奴;卫尉张骞、郎中令李广也同时从右北平分兵合击匈奴。

这次又是飞将军李广的表演时间。

52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8 13:20

其时,善于短促突击的李广只带领四千精骑为先锋,距离汉军大部队大约有数百里,张骞万余骑兵殿后。

52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8 13:54

此后,打仗相当飘忽的飞将军李广,就遇到了相当棘手的事,因为他遭遇了十倍军力于自己的匈奴左贤王的团团包围。眼前敌人黑压压的一大片,水泄不通的款式,看到这种阵势连骁勇善战的李广军士都感到十分恐惧,躁动不已。

53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8 14:52

当然,久经沙场的李广除外,他沉稳地命令儿子李敢率数十壮骑迅速穿越敌阵,然后从敌阵左右冲出后返回,以测试匈奴人的战力。李敢返回后向父亲复命道:"依我看,其

实匈奴兵没有想像的强大,很容易对付。"有了李敢这大长志气的一套说辞,汉军情绪才稳定下来,不再那么恐慌了。

53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8 15:38

李广于是命部队面对匈奴兵列成圆形战阵,凭借着优势兵力,匈奴人也不打话,首先向汉军阵地发起猛攻,意图速战速决,一时杀声振天,箭如雨下,霎时汉兵伤亡过半,损失惨重,甚至于连箭也快用完了,形势不是一般地危急。

53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8 16:01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气定神闲的猛将李广也不着急,保持一贯的对匈奴人的蔑视,并不当一回事,即使是已经让部下拉弓搭箭,但却不让发射,而是由一箭能穿石的他亲自用特大号的黄色强弓,专门射杀匈奴将领,还一连射死了好几个,这战术太强了,简直是别出心裁,让匈奴人都看傻了,折了几员战将,匈奴人也逐渐变得心灰意懒,攻势明显缓和了下来,没有那种志在必得的信心了。

53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8 16:22

此时已是日薄西山,天色渐晚,汉军将士更加惶惑,全都面无人色,只有举重若轻的李广神情自若,根本不把强大

匈奴兵放在眼里,当他们是透明的,还若无其事地巡视战阵,安抚军心,调整部署,全军上下全都钦佩他的勇武,军心也渐渐安定。534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8 21:27

第二天,汉军又与匈奴兵进行一轮恶战,虽然己方死伤过大半,但敌人的伤亡数却超过汉军的损失,赚到了。

53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8 21:55

眼看着要全军覆没,恰在此时,博望侯张骞的大军赶到,匈奴人见势不妙,于是引军撤围而去。其时,汉军显得十分疲惫,根本无力再追击匈奴,最后也只能撤兵而还。

53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8 22:15

这一役,面对十倍于自己的敌军,李广取得的战绩相当不俗,不过我军伤亡也比较惨重,功过相抵,李广还是逃脱不了"难封"的命运,不赏不罚。

54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8 22:33

而张骞更加倒霉,由于行动迟缓,贻误战机,让李广差点全军覆没,按照汉朝的法律差点被处死,赎身后被削职为

民,如果这样死了,就没有两年之后他的第二次西域之行了。

54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8 23:00

而骠骑将军霍去病,却是吉星高照,一路凯歌。他带兵风驰电掣般纵深匈奴二千余里,由此与公孙敖部失去联系,未能形成会师局面。

54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8 23:39

不过,特别能战斗的霍去病即使没有援手,孤军奋战却用兵如神的他,还是率部跨越居延海,经过小月氏,抵达祁连山,生擒单桓、酋涂二王,丞相、都尉率众二千五百人投降汉军,此役斩敌三万零二百人,俘获小王七十余人,算是汉朝用兵匈奴以来的一个"神话"。

54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8 23:59

闻此大捷,汉武帝大喜过望,立马又增加其食邑五千户,同时爱屋及乌,连带封赏其部下有功将领,鹰击司马赵破奴为从票侯,校尉高不识为宜冠侯,校尉仆多为渠侯,太公分猪肉人人有份,大家皆大欢喜。只有倒霉的合骑侯公孙敖因中途逗留贻误军期,未能与霍去病胜利会师,按国法本应处

死,最后也和背时的张骞一样,赎身之后成为平民,各安天命。

54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9 00:34

当时,像少年英雄霍去病这样勇冠三军的人显然很少(仿佛当年勇不可挡的英格兰足球天才欧文的风姿),更加不用说能取得他那种辉煌的胜利了。

54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9 12:04

据史载,当时汉朝老将麾下的将士、马匹、兵器统统都不如霍去病的强,霍去病所部将士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特别能战斗,而且作为主帅的他也确实是胆识过人,特别会指挥军队打仗,他很喜欢孤军深入(还没有李广的飘忽,运气比李广更是出奇地好),经常身先士卒,走在大部队的前面,甚至于老天爷也似乎很眷顾他的部队,从来没有让他陷入李广们曾经陷入的困[绝]{.underline}之境,顺利得让人嫉妒。

547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9 12:35

倒是其他老将却经常延误军期而不能建功受奖,有的还受到了重罚。志得意满常常打胜仗的霍去病由此地位也越来越尊贵,到了后来居然和大将军卫青几乎可以比肩了。

54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9 13:00

经过多次毁灭性的打击,被追得屁滚尿流的匈奴人也出现了内部的裂痕,大家互相猜忌的结果,直接导致了是年秋季匈奴浑邪王投降汉朝,算是新鲜事一桩。

54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9 13:30

当时,匈奴浑邪王、休屠王在西部被汉军杀得落花流水、满地找牙,一下子损兵折将好几万,面对如此惨败,很没面子的匈奴单于十分生气,立马迁怒于这两个倒霉的王爷,甚至于密谋把他们处死以谢众人。浑邪王与休屠王知道后,当然非常害怕,连命都没了,那还谈什么愚忠,于是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就叛国投敌算了,免得拉出去祭旗。

55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9 14:06

于是,浑邪王先派人在边境拦截经过当地的汉人,然后让这些人帮忙捎带[投]{.underline}奔汉朝的信息,以便通传给汉朝的最高统治者汉武帝。刚好大行李息正在黄河边筑城防御奴,居然迎来了浑邪王的使者,弄清来意之后,立马派人急报朝廷。

55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9 14:42

匈奴人的这一异动,连汉武帝听到消息都有点诧异,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原本曾不可一世的匈奴人,也有装孬种的时候,当年他们是何其意气风发地横刀立马,侵入汉地如入无人之境,那种耀武扬威还历历在目,何以经过汉军的几年征战就变得四分五裂,服软了?

55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9 15:18 所以精明的汉

武帝起初将信将疑,怕匈奴人使手段诈降,

然后偷袭边塞,为了慎重起见,汉武帝还亲命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常胜将军霍去病领兵去看个究竟。

55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9 15:41

果然,后来发生的事情印证了汉武帝的疑虑是多余的。

因为匈奴休屠王对降汉之事犹豫不决,浑邪王还先下手为强把他干掉,然后收编了他的部属,以示投奔大汉的决心。

55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9 16:26

霍去病渡过黄[河]{.underline}之后,旋即与浑邪王所部相遇。浑邪王将士见到汉军后,很多人却纷纷逃走,不愿投降。去病当机立断纵马驰入浑邪王大营,与他商量对策,先是将企图逃跑的八千将士斩杀,杀鸡儆猴,稳住局面,然后又让浑邪王一人乘车直接去见汉武帝,表示臣服。

55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9 21:48

在浑邪王去京都朝见汉武帝的同时,还让其部下众将士共四万余人(号称十万)一齐渡过黄河,投降汉朝,这是当年的一项政治军事大事,也彰显了在汉朝的不遗余力的打击下,匈奴王国的日渐衰落。

55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9 22:16

浑邪王一到长安,汉武帝大喜过望,立马封浑邪王为漯阴侯,赏赐数十万,食邑一万户,甚至于其部下小王呼毒尼等四人也都封侯,官位大甩卖的样子,毕竟曾经如此强悍视汉人为无物的匈奴王臣服中原王朝,都是一种很风光的事情。为此霍去病继续立功受奖,加食邑一千七百户。

55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09 22:59

总之,自从浑邪王投降了汉朝,汉朝悉得浑邪王辖地之后,陇西、北地、上郡一带外族侵扰锐减,老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一派和平景[象]{.underline},打了这么多年仗,也算是值了。

560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0 00:01

因此,连年征战造成国库亏空的汉武帝,正好能将此三

郡的屯戍部队裁减一半,最大限度地减轻老百姓的徭役负担。

56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0 00:33

当然,匈奴人的小股骚扰还是时断时续,而且汉武帝要彻底解决边患问题的决心也没有动摇过,直至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

年),西汉大兵压境,大将军卫青于漠北大败匈奴伊稚斜单于;骠骑将军霍去病大败匈奴左贤王,封狼居胥山,从此"漠南无王庭",较为彻底地解决匈奴之患为止。

56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0 01:16

话说骠骑将军霍去病,此役虽然阴差阳错因为战场位置对调,不能遭遇单于主力,不过也阴差阳错地遭遇了匈奴左贤王,并大败之,所取得的战绩一点也不亚于大将军卫青,自此官运亨通,风光无限。

56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0 11:43

只可惜天妒英才,因为两年之后,也就是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

年)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薨,可谓是英年早逝,西汉的一大损失也。

而24 岁(一说23

岁)正值当打之年的霍去病为何英年早逝,到现在还是一个历史之谜。

56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0 12:52

关于他的神秘死亡,也可谓是众说纷纭,一说病死,是喝了漠北的有毒河水染上潜伏瘟疫而死,《史记》却没有记载他如何死,只一个"卒"字敷衍,估计他的死因司马迁也无从知晓,被刻意隐瞒或封锁了。

56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0 13:28

他的葬礼倒是记载得很详细,所以令人浮想联翩也是无可厚非;一说因为要抑制卫系集团的政治能量,汉武帝忍痛杀了20

岁左右就成三军统帅的一代战神霍去病,这个更加没有史料支持,纯属历史学家的猜测。

56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0 14:14

甚至于霍去病当着皇帝之面毫不顾忌地射杀李广之子李敢,都给汉武帝留下了不良印象,并痛下杀手;还有一种说法更加离奇,说是霍去病被迫退隐郁郁而终,不一而足。

56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0 15:01

第十九篇李广利之死:汉武帝为何把大舅李广利满门

抄斩

贰师将军李广利之死,也可以说是因为太贪心所至,人心不足蛇吞象啊,最终误了卿卿性命。因为他居然和自己的儿女亲家丞相刘屈氂密谋搞个"废储运动",要立李广利的妹妹李夫人所生昌邑哀王刘髆为太子,最终事败,投降匈奴后被杀。

56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0 15:38

因为李广利这家伙本事不大野心却不小,他在领兵出外打仗之时,还不忘在朝中运作自己的势力,策动非正常的立储程序。

57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0 16:30

李广利和丞相刘屈氂为儿女亲家,他的女儿嫁给了刘屈氂儿子,所以刘屈氂在为李广利出征送行时,李广利曾语重心长地告诫他要为昌邑哀王刘髆立储一事多费心,多给皇帝灌迷魂汤,因为如果昌邑王能当上太子做上皇帝,那么刘李两家当然是好处多多,政治前途也会变得高枕无忧了。

57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0 21:08

李广利和丞相[刘]{.underline}屈氂为儿女亲家,他的女儿嫁给了刘屈氂儿子,所以刘屈氂在为李广利出征送行时,李广曾语重

心长地告诫他要为昌邑哀王刘髆立储一事多费心,多给皇帝灌迷魂汤,因为如果昌邑王能当上太子做上皇帝,那么刘李两家当然是好处多多,政治前途也会变得高枕无忧了。

57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0 21:36

昌邑王是李广利的妹妹、武帝宠妃李夫人所生,大家都是亲戚,也关系到自己的巨大利益问题,刘屈氂没有不答应的道理,于是便着手运作起来,积极搭建自己的利益链,放手赌一赌。

57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0 22:05

可惜刘屈氂操之过急动作又太大,这副作用就很大,最终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换储君的事情太大,几乎是动了国本,如果没有很大的政治能量,或者是皇帝之意,会很难成功。

57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0 22:51

偏偏刘屈氂又没有自知之明,为此事弄得满城风雨,到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地步,这当然不好玩,不久便大祸临头,随着内者令郭穰向朝廷告发了刘屈氂和李广利要让昌邑王为帝以及刘丞[相]{.underline}老婆恶毒诅咒皇帝早死之事,

经过一番实地调查,情况属实,属于谋反罪,刘屈氂便被押长安东市腰斩,其老婆儿子同时被处死,李广利妻儿也一同下狱,听候发落。576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0 23:15

李广利自从攻打宛之后,这些年也大都是戎马倥偬,和匈奴人常年作战,且互有胜负。一听到立储事件败露之后,也立马有点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

57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0 23:53

恰在此时,他的幕僚胡亚夫劝其投降匈奴保命,他此时还心存幻想,想用打败匈奴立功来换取皇帝回心转意,放过他自己,所以十分地犹豫不决,没能下定决心投降匈奴。

57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1 01:04

于是便率军继续北进渡过郅居水,和匈奴大战一日,当李广利发现自己的长史诸人要叛乱劫持自己时,立马将长史处斩,果断退至燕然山。

58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1 11:37

李广利最终被匈奴的优势兵力拦击,双方伤亡都十分惨重。然后匈奴人连夜派人在汉军前路秘密挖了一条很深的濠沟,再从汉军背后发动猛攻,进退两难的汉军因此乱,眼看大势已去,李广利也不敢恋战,只能投靠了胡人。

58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1 12:35

匈奴单于早闻李广利大名,所以对其十分礼遇,恩宠竟在卫律之上,还把女儿许配给李广利,这也埋下李广利被杀的祸根。因为卫律十分妒忌李广利,所以想了一条毒计阴李广利,以便铲除阻着自己发达的老李。

58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1 12:58

当其时,正好单于的母亲大阏氏病了,卫律于是指使胡人巫师谎称已故老单于曾说如能生擒李广利,就用他来祭旗,以祭祀土地之神,保匈奴平安。既然如此,李广利也难逃一死了,后来李广利果然被匈奴人处斩,用来祭祀。

58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1 13:24

李广利临死时还算是一条好汉,骂骂咧咧地说我做鬼也要灭了匈奴什么的,颇有点豪气干云的味道。

58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1 13:53

但在道德层面上来说,李广利绝对是一个品质卑劣的正主,后来因为私心膨胀,为立储问题又得罪了皇帝,加上征讨匈奴用兵的失败,最终也投降了敌国,落得个横他乡的下场。

58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1 14:16

而且李广利仗打得不是太漂亮甚至于有点窝囊,汉武帝为几匹天马几乎是倾全国之力去攻打大宛,居然李广利连敌国首都内城都没攻下,要不是大宛一些怕死的贵族"吃里爬外",谁胜谁负还颇费周章呢。

59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1 15:28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

2F308594860.jpg{EIMAGE}

59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1 16:18

比此于远征匈奴"气吞万里如虎",也同样是皇亲国戚的卫青、霍去病来说,李广利的军事指挥才能可谓平庸到了极点。

59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1 21:22

反正,汉武帝一听说李广利投敌,气愤极了,立马咬牙切齿地将其妻儿满门抄斩。

59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1 21:47

第二十篇巫蛊之祸:汉武帝为何要逼死贵为太子的儿子

刘据

关于巫蛊之祸,按照史家的约定俗成的表述,就是汉武帝末年皇室内部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说得正式点就是封建统治集团内部各派系,围绕皇权归属而发生的严重的政治危机。在此次空前的政治巨变中,既有汉武帝疑神疑鬼的性格悲剧使然,也因为某些想染指高层权力及籍此打击政敌的野心家和阴谋家的推波助澜,不受约束的斗红眼的结果,几使国破,汉武帝也白白失去了很多亲人,颇有一种家破人亡的况味。

59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1 22:21

这个问题,就得从汉武帝的多疑性格说起(好像还是很多有为皇帝的通病也)。

59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1 22:45

众所周知,汉武帝是一个举世公认的伟大皇帝,是能与首统中国的秦始皇比肩的一代雄主(有人还把他与秦始皇、唐太宗、宋太祖誉为中国皇帝的"四大天王")。正因为他的雄才大略以及勃勃雄心,中国得以开疆拓土,傲立当世,大汉帝国由此登上了[强]{.underline}盛的巅峰,这也养成了汉武帝后期刚愎自用、十分自负的多疑冷酷性格,甚至于是一个只远观而不能近亵的人主,不然受伤的还是你自己。

59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1 23:00

这个不仅他的大臣感受到了,甚至于他自己非常喜欢的家人如废太子刘据(汉武帝29

岁才得皇长子刘据,故喜欢得很,刚出生便命人为其做《皇太子赋》,这个等于是正式确立了刘据的太子身份),也是十分清楚的,故此经常劝谏父皇,也从此埋下被疏远猜忌的祸根。

59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1 23:21

总之,当汉武帝认为皇权受到了威胁的时候,他的多疑性格就会使其六亲不认进而杀人如麻。其实巫蛊之祸也包含了汉武帝为了"巩固"皇权,而对威胁到他的终威的卫系政治集

团的不遗余力的大清算、大洗牌,正所谓的"官场无父子"的真实写照。

60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1 23:39

大家也知道,卫太子刘据是卫皇后所生,他宽厚仁爱,颇有汉高祖遗风,而且也有相当的政治才能,在朝中口碑甚佳,颇有影响。最重要的是他背靠着一个西汉的著名家族,也就是以其的功名[赫]{.underline}赫的舅舅卫青为核心的卫系政治集团。

601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2 00:06

卫青不仅手握兵权,还是皇帝内朝的领袖人物,在武帝一朝权倾一时。所以,性格多疑的汉武帝当然不想让卫系独大,于是为了分权又让卫青的外甥霍去病与卫青并列大司马、大将军,目的也就是限制卫青的权力过分膨胀,进而有与自己叫板夺自己权的实力。

60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2 00:27

后来卫青、霍去病都相继为革命鞠躬尽瘁,不过卫系将领们的能量还很大,也自然而然成为了卫太子的势力范围,政治力量没有明显减弱。到了"巫蛊之祸"之前,由于汉武

帝好大喜功而穷兵黩武,因此让国家陷入了困境,"天下户口减半",社会危机于是急速加剧。

60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2 00:55

而在这种情况下,以生性仁厚、体恤民苦的卫太子,以及团结在他周围的也逐渐厌倦连年征战的卫系将领们,就根据政治情势的急转直下,勇敢提出与皇帝好战政策相左的休养生息政策,主张罢战,与匈奴和解。

60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2 01:20

这一主张,也终于让恋权又多疑的汉武帝"幡醒悟",原来自己曾经非常爱护和信任的宝贝儿子,居然走向了自己的反面,而且政治理念是如此的"针锋相对",简直是让他大吃一惊,甚至于是惊出一身冷汗的那种,所以为了保卫皇权的需要,"觉悟"之后,好斗的汉武帝也开始了对卫系太子的防范和猜忌,进而发生了给西汉政权付出惨重政治代价的巫蛊之祸。

60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2 11:38

事实上,也正是由于汉武帝与自己的宝贝接班人政治理念和治国方略的分歧越来越大,甚至错误地认为这种施政分

歧是儿子有意要造自己的反夺自己的权,所以性格中刻薄寡恩居多的汉武帝,晚年才为了政治需要明显疏远了卫皇后和卫氏集团,大有一种势不两立的况味。

60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2 12:12

于是,根据此种政治表象,也有很多历史分析家认为,汉武帝之所以抛弃了曾给他很多生活帮助和政治支持的卫皇后(以及她背后的卫系政治集团),转而因为政治原因被迫移情于其他宠妃如王夫人、李夫人、钩弋夫人等,这又显然不仅仅是因为好色,而是为了保卫皇权而进行的无奈政治切割。

607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2 12:51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

2F308621066.jpg{EIMAGE}

60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2 13:15

基于此,此后虽然卫子夫的皇后名分一直留着,不过事实上她早就被打入了政治冷宫,因为此后她想见皇帝夫君一面都是一种奢望。

60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2 13:41 尽管众所周知

汉武帝是出名喜欢刘据这个太子的,几乎可以说是要星

星摘星星要月亮摘月亮,宠爱有加。据史载,太子刘据

在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 年)加冠,而元封年间 也是汉武帝"周游列国"

出巡考察最频繁的年份。换句

话说,皇帝频频出外进行国事活动,而让太子留守长安

做代理皇帝监国主持政事,在政治上此时他还是十分信

任这个接班人的。只是因为后来的政争,终于让此种鱼 水情深走到

了它的尽头,利益确实是人们轻易绕不过去的行动指挥棒。

61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2 14:02

正是汉武帝此[种]{.underline}似是而非的"政治权力转移"之错觉,让其"痛定思痛"之后有了要"夺嫡"的政治行动再加上政治核心周围各路人马为了各自的利益再分配的推波助澜,一场十级台风式的政治风暴便水到渠成。

61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2 14:40

而且,由于皇帝父子那截然不同的性格,形同水火,让此种政治绞杀更加不可避免。

61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2 15:42

据史载,废太子虽然深受皇帝喜爱甚至于溺爱,做人却很正大光明、有板有眼,并不认为汉武大帝的宠爱有加而变成"二世祖",倒是喜欢"兼爱非攻",很有那么一点墨家"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爱天下所有的人,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的政治理念。

61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2 16:27

素来宽厚仁爱的他,与好大喜功,爱好武功以及爱好使用酷吏的比较冷酷寡恩的皇帝父亲简直是判若两人,原本性格有时候也不能完全遗传,还是要后天培养的。

61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2 21:15

素来宽厚仁爱[的]{.underline}他,与好大喜功,爱好武功以及爱好使用酷吏的比较冷酷寡恩的皇帝父亲简直是判若两人原本性格有时候也不能完全遗传,还是要后天培养的。

61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2 21:49

关于他俩的截然不同的性格和行事手法,史曰:"(汉武帝)用法严,多任深刻吏;太子宽厚,多所平反。"汉武帝坚持以武力讨伐匈奴以及四夷,太子却极力反对,这针尖

对麦芒的,皇帝脾气再好再宠他,迟早也会因政治分歧而走向反面,分道扬镳,何况汉武帝又那么强势那么多疑的一个政治人。

61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2 22:11

而且,又由于太子的性格使然,让很多想兜售其奸的酷吏邪臣都视其为眼中钉、肉中刺,欲除此而后快。据历史牛书《资治通鉴》载曰:"群臣宽厚长者皆附太子,而深酷用法者皆毁之。邪臣多党与,故太子誉少而毁多。卫青薨后,臣下无复外家为据,竞欲构太子。"

61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2 22:59

卫系政治集团在失去卫青此种"定海神针"般的通天人物后,嫉恨卫太子的酷吏集团便经常制造事端,挑拨离间,及至皇帝父子因为[政]{.underline}治理念的冲突,而使汉武帝有了换太子的念头,皇帝周围善于政治投机的酷吏如江充等人为了除掉自己的政敌,当然是使坏心起劲构陷太子,不然他扶正当上皇帝,自己连自保都成问题。也正是江充等人的兴风作浪推波助澜,从而发生了西汉历史上最严重的"巫蛊"之乱。

62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2 23:27

话说皇后卫子夫和卫太子母子情深,所以太子每次去拜会母亲,总会待上比较长一点的时间,多叙些家常,这当然是人伦之乐,无可厚非。不过有一个叫苏文的宦官,不太喜欢太子,而且又十分喜欢搬弄是非,苏文在钩弋夫人之子出生后,就大力挑拨汉武帝与卫皇后、卫太子之间的关系,频频诬陷刘据行为不端。

62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2 23:51

就比如卫太子去探望自己母亲,因为留在后宫的时间比较久,他便向汉武帝打小报告,乱说太子一天到晚留在后宫里与宫女鬼混淫乱,汉武帝那时也还没有太老糊涂,当然不信自己行为端正、千宠万爱的好儿子会做出此种苟且的事,后来还为了安抚太子,反而给太子的东宫调拨二百名美女,可谓是因祸得福。

62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3 00:28

卫太子也知道这是苏文不怀好意把自己摆上台心里虽然对其极其不满,因其是皇帝近侍,也只能一笑了之。直到汉武帝识破了这些人的奸计,一怒之下杀死构陷太子的小黄门之后,怕死的苏文才稍稍有点收敛。

62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3 00:56

当然,狗基本上是改不了吃屎的,苏文这种以挑拨离间害人为乐的阴险小人,只要有合适的机会,绝对是不会忘记给自己的政敌上眼药的。

62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3 11:04 关于这,历史

牛书《资治通鉴》载曰:文与小黄门常融、

王弼等常微伺太子过,辄增加白之。皇后切齿,使太子白诛文等。太子曰:"第勿为过,何畏文等!上聪明,不信邪佞,不足忧也。"上尝小不平,使常融召太子,融言"太子有喜色",上嘿然。及太子至,上察其貌,有涕泣处,而佯语笑,上怪之;更微问,知其情,乃诛融。

62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3 11:42

大意就是说,不怎样喜欢正直得像一株白杨树的太子的苏文,总是想对太子横挑鼻子竖挑眼。其常伙同小宦官常融、王弼等人,往往伺机寻找太子的一些小过失,一旦找到太子的所谓短处,就像打鸡血一样兴奋异常,而且立马添油加醋地向汉武帝打太子的小报告,甚至到了不惜颠倒黑白混淆视听的地步。

62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3 12:12

对此,皇后卫子夫也被气得咬牙切齿,十分痛恨他们,甚至于鼓动太子向皇上禀明情况把他们杀了,以绝后患。

62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3 13:09

"俗话说,身正不怕影子斜,如果我没有过失,就不怕苏文他们咬舌头搬弄是非!何况陛下是何等明察秋毫心里倍儿清的明君,决不会听信这些奸佞之人的谗言恶语,母后不必为我担忧也。"心性宽厚的太子有心放苏文等人一马,于是大度地安慰卫皇后道。

62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3 13:44

有一次,汉武帝病了,于是派小宦官常融去召来太子,有心加害太子的常融回来后,便有意就此大做文章,胡乱对皇帝说,陛下的宝贝儿子一听到自己的父皇有病,立马面有喜色,心花怒放的样子,心时根本就没有父皇云云。汉武帝一听到这样的报告,当然非常不高兴,心里好像放了一根刺一样难

受。629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3 14:38

好在不久太子就来探班,而汉武帝发觉太子根本不像常融所描述的那样面有喜色、容光焕发,而是看到太子的脸上带着浓重的泪痕,好像刚大哭过一场。

63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3 14:57

只是见到父皇之后,为了让其高兴,才强装有说有笑的样子。阅人无数的汉武帝当然察觉出了一些端倪,就问搬弄是非的常融到底是怎么回事?看到皇帝起了疑心,自己也确实是干了缺德事,所以常融也立马心慌起来,在那里支支吾吾的不知所云,脸憋得通红。

63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3 15:36

一看到此种情景,明察秋毫的汉武帝当然知道了是怎么的一回事,一怒之下,就把胡作非为的小宦官常融给杀了,也当是安抚一下自己的宝贝儿子。

63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3 16:20

可是逃过一劫的太子,最终还是因为政敌的多番苦苦相逼,逃不过多疑的父亲的毒手。

63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3 20:22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

2F308669962.jpg{EIMAGE}

63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3 20:53

这便是因为太子的政敌江充、苏文的唆使而让汉武帝发动了"巫蛊之祸",从而让自己的宝贝儿子因为自保被迫犯上而被杀。636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3 21:32

这事发生于汉武帝征和二年(公元前91

年),也正是前文多次提到的汉武帝的多疑性格酿成的惨祸。

63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3 21:55

巫蛊之祸,顾名思义当然就是肇于巫术而造成的祸害了。在那种科技还不发达的上古时代,人们当然也比较迷信,因而各种巫术、谶语也能大行其道。巫蛊便是流行于汉代的一种典型巫术。

63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3 22:49

具体的操作方法就是用桐木制成一个木偶人,然后在木偶人上写上被诅咒[者]{.underline}的名字及生辰八字,再就是请巫师念上"天灵灵、地灵灵"等魔咒施以法术,最后把木偶埋在被诅咒者的住所附近,那么此人灵魂便会被摄住,从此倒霉透顶直至暴亡(恍惚现在还常常有"打小人"此类的与其神似)。

63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3 23:11

这当然是一种十分歹毒的居心,咒人家不得好死呢!要不是十冤九仇也不至于起如此坏心吧?据说这巫术流行于当时宫廷贵妇人之间,最先是争名夺利互相仇视的妇人的一种泄愤方法,带着最原始的嫉妒和欲望,再后来居然还漫延到了同样争权夺利的统治高层,恨不得自己的政敌都死个精光才有快感也。

64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4 00:05

就比如晚年的汉武帝除了喜欢寻访仙道,对于这一套迷信也是信得十足十。大约是在这一年秋天的一个诡异中午,年事已高又体弱多病、深居简出在甘泉宫静养的汉武帝,这个整天怀疑有人害他的皇帝居然大白天"撞鬼",当时他正躺在床上心神恍惚地睡觉,忽然就做了一个恶梦,梦见数千个手持棍棒的木头人围攻自己,然后就被吓醒了。

64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4 01:01

俗话也说,所梦即所思。梦中被木头人追杀,这绝对是有人在诅咒他,要他横死,有心追查谁在后面搞小作,于

是运气不好的当朝丞相公孙贺和他的儿子便撞到了枪口上,做了冤死鬼。

64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4 11:03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

2F308684848.jpg{EIMAGE}

64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4 11:59

话说作为武帝手下大将又是连襟的公孙贺,因为做九卿之一的太仆的儿子公孙敬声骄奢淫逸生活不检点,私自挪用了军费1900

万钱,而被下狱。恰在其时,在逃的阳陵大侠朱安世被下令通缉,救子心切的公孙贺便以释放他的儿子为条件,保证一定将朱安世缉拿归案,皇帝也爽快地应允了。

64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4 12:47

最终在公孙贺的全力追凶下,要犯朱安世也顺利归案。这个本来是皆大欢喜的事情,意想不到的是,恼羞成怒的朱安世反而诬告公孙敬声和武帝的女儿阳石公主私通,以及用巫术诅咒武帝早死。

64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4 13:39

反正朱安世死了也想找一个垫背的,也无所是不是"莫须有"的了。此时汉武帝正梦中见到有木头人打他,这还不是公孙家搞的鬼?所以十分怕死又失去理智的他也信以为真,不管青红皂白就将公孙贺父子下狱,后死于狱中。而卫子夫所生诸邑、阳石公主皆坐诛。

64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4 14:09

此后,汉武帝还授意司隶校尉江充追查余党,兴起大狱,就这样案子越来越扩大,最终连太子刘据也被牵连进来了。

64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4 15:27

话说心术不正的酷吏江充和太子有隙,眼看着自己的靠山汉武帝身体状况一天不如一天,说不定他两腿一伸,刘据顺理成章当了帝国老大,自己也可能被清算,所以想自保的江充当然想利用这巫蛊事件"顺藤摸瓜"插赃嫁祸于自己的死对头刘据,哪有等死的道理?

64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4 16:25

因为江充也知道,此时已经陷入"英雄末路"境地的既迷信又患得患失的汉武帝,早已对自己的宝贝太子有微言,独钟情于十分乖巧听话的小儿子刘弗陵,甚至于流露出了要

立其为新太子的意[思]{.underline}。对此,很善于捕捉战机的野心家江充当然是喜出望外,既然皇帝连自己的亲生女儿都毫犹豫地杀掉,相信已经失宠的太子刘据也不例外。

65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4 20:49

所以,为了一劳永逸地消除对自己的政治威胁,他便利用皇帝赋予的特殊权力,趁机把战火延烧到自己政敌也就是无辜的太子刘据身上,除掉了卫系太子势力,也好让自己从此能睡上安稳觉。

65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4 21:40

于是乎,在收拾了丞相公孙贺一家和诸公主之后,心狠手辣的江充便乘机把案情扩大,竟然查到了和巫蛊事件没有一点瓜葛的刘据和卫皇后身上,借此把卫氏集团连根拔起,翻个底朝天。

65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4 22:53

江充也知道刘据根本就没有埋木头人诅咒自己父皇早死的,所以为了让皇帝相信,他硬是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出很精彩的"巫蛊大剧"给已老糊涂了的主子看,让其信得十足十。

65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4 23:16

首先,他请了一个口灿莲花的巫师去对汉武帝油加醋地说:"皇上的病总是不见起色只因有巫蛊诅咒,皇宫里有人想诅咒皇上早死,蛊气很重也,若不及时把那些小木人挖出来,皇上的病肯定会好不了。"

65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5 00:00

西汉人当时就很是相信作法诅咒会害死人,包括英明神武的汉武大帝。既然如此,那么就扩大搜查地点吧,务必把害人的小木人全都找到。

65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5 00:51

得令的江充立马就找了不少酷吏,到处发掘小木人,一找到小木人,又立马给人上酷刑,比如用烧红的铁器炮烙强迫人们招供认罪。总之,只要被江充扣上"诅咒皇帝"之罪名,那么就走不出鬼门关,全都死翘翘,就这样他一下子就杀掉了好几万与巫蛊有关的人。

65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5 11:20

这样的高压态势,当然是最终要剑指自己的死对头刘据。

那时候,江充的人马从早到晚都在皇宫里挖木头人,先是查皇帝后宫,一直查到了太子的东宫。只是,让江充失望的是,居然屋里屋[外]{.underline}都挖遍了,却连一个木头人都找不到。

657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5 12:07

当然,欲加之罪,何患无"木"?即使现场没有找到,我也可以给你硬塞一节。酷吏出身的江充既然有心陷害太子,那当然也会有办法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65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5 13:09

于是,为了把太子置于死地,江充一伙不惜把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所居住的宫室挖得如同一片狼藉不堪的菜地,最后连放上一张坐榻的平地也没有了。

65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5 13:44

而尽管如此处心积虑地把炮火对准卫系太子,却还是毫无斩获,因为太子本身就没有做过如此低级又卑鄙的伎俩。

66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5 14:59

这回,一肚子坏水的江充也不淡定了,既然正常程序不

能把政敌搞死,那么我们就实施"B

计划",用上非常手段,我就不相信搬不倒你这可恶的政坛"拦路虎"。

66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5 16:09

所以,当时已经有点气急败坏的无赖江充,也不顾体面立马就偷偷摸摸带着小木人,然后在挖太子居住的方附近之地时,假意将早已藏好的小木人拿出构陷太子,还煞有介事地大喊:"太子宫里到处都是小桐人,这还不够,还发现太子用帛书写的诅咒皇上的话,我们得赶紧奏准皇上办了他。"

66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5 16:31

江充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其时,伟大领袖汉武帝年老体弱,在甘泉宫颐养天年,轻易都不会抛头露面,很多人想见他都难,所以也传来了很多风言风语,甚至于外间有人还怀疑他是否尚在人间。

66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5 21:41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

2F308744701.jpg{EIMAGE}

66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5 22:10

也正因为皇帝龙体欠佳,随时都会为革命鞠躬尽瘁,所以作为宠臣的江充,才会无所不用其极地要在皇帝驾崩前除掉政敌太子刘据,以便扶起另一个未来皇帝,因此连无中生有这一招都饥不择食地用上了。

66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5 22:39

当然,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太子刘据面对疯狗一样见人就咬的江充,并没有表现出多少的惧怕和慌乱,因为他从来没有做过此种诅咒父亲早死之大逆不道的事情,那只是怀有私心的奸佞小人江充的奸计。

66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5 23:58

面对政敌的陷害,他第一时间也想到了去父皇那里,理直气壮地禀报,奏明原委,让汉武帝放过自己。

67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6 00:26

太子这样做,江充当然也很怕阴谋败露祸及自己,所以便千方百计地阻挠太子去朝见皇上,派人在半路上把太子面圣的车马拦下,说什么也不让他见到汉武帝。

67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6 00:56

僵持之间,刘据当然也十分着急,如果见不到父皇加以解释一番,只听奸臣江充的一面之词,那么自己可能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这可如何是好?于是就心急火燎地请教自己的师傅石德,石德也是护主心切,所以便以秦太子扶苏的历史例子来警示他,因为老是见不到皇上的石德也怀疑久未露面的汉武帝,是否也已经像秦始皇一样死了,然后被小人江充操纵局面。

67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6 11:21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

2F308759271.jpg{EIMAGE}

67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6 12:17

刘据一听,也惊出了一身冷汗,想到贤明的扶苏冤死的事,当即下定决心先杀掉江充再说,绝不能做第二个扶苏,那样就太迂腐了。

67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6 12:56

所以,经过师傅的一番提醒,被逼上梁山的刘据便先下手为强,派出自己人扮成汉武帝的使者,然后借机把江充等人收押起来。

67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6 13:36

"奸臣,你忒是可恶,吃了豹子胆了不是?连我你也敢搞,没死过啊!我正大光明什么缺德事也没干过,所谓身正不怕影子斜,我要向我父皇申诉,你心里有鬼让手下把我的车马截住,目的就是兜售你的奸计,现在我也以牙还牙把你扣住,看你还有什[么]{.underline}花样挑拨我们父子的关系。"有点恼羞成怒的刘据一见到奸人江充,立马失态地指着他的子狠狠地骂将起来。

67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6 14:23

这还不解气,骂完之后,怕夜长梦多的刘据先下手为强,就趁机赏给江充一个"谋反"的火锅吃,并干净利落地把他斩首示众,以绝后患。

67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6 15:02

这一下却惹了大祸,这么激进的对抗方式也埋下了日后太子被杀的祸根。

67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6 15:50

因为矫诏杀人的事情很快就传到了皇帝那里,父子俩很快得摊牌并决一死战。已经有点气急败坏的刘据为了自保,派人通知母后商量后着,只因作为储君他手里的权力有限,能调度的军力更是不多,如果不想等死,那就要有充足理由来调集军队保卫皇宫。

68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6 16:28

刘据先是动用了后宫的车架,再是以"武帝已死,奸臣作乱"的名义征兵[,]{.underline}把江充一系的歼灭了再说。

681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6 19:49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

2F308779250.jpg{EIMAGE}

68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6 20:44

江充死后,宦官苏文便十万火急地逃到汉武帝处煽风点火,说太子正在作乱,起兵号令都下了,汉武帝虽然对太子也有戒心和猜疑,但他却不太相信自己曾千宠万爱的儿子刘据会起兵推翻自己,还煞有介事地派使者去召太子来对质,

但对于已经磨刀霍霍的太子,怕死的使者却死活不敢到太子那里去传令,很快就折返回报汉武帝说"太子反已成,欲斩臣,臣逃归。"

68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6 21:37

使者这样添油加醋地一说,本来就多疑的汉武帝立马大怒,也不想再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了。既然如此,那就摆开阵势干一场吧。于是下诏捉拿太子,同时下令丞相刘屈氂率兵平叛,自己还亲临前线"露脸",以示自己还没死去,活得好好的。685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6 22:22

当然,太子在宣布起兵时才知道自己无兵可用名不正言不顺也。68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6 23:08

起初在剿灭胡作非为的江充的酷吏集团时,他还曾一度受到民众的热烈拥护和支持,但后来却调兵不利,护北军使者任安虽然接受了太子的符节,却没有真正出兵,而是选择闭门不出,功亏一篑。而他想利用的另一军团胡人军团,却在皇帝的威逼下调转枪头对准太子。

68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7 11:37 面对匆匆而来

的官军,太子只好打开武器库,把京城里

的囚犯和市民武装起来,约有数万人,共同抵抗前来"平叛"的军队。

69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7 12:04

据史载,因为当时太子曾向城里的文武百官宣布说有奸臣作乱,但现在却有官军要打太子,于是一时把大家都弄得如坠五时云雾之中,居然弄不清谁在造反,一片混乱。

69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7 12:43

反正,双方势[如]{.underline}水火,也只能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当太子带着自己的几万强行武装起来的"乌合之众",到了长乐宫西门外,正好遇到丞相刘屈氂率领的平叛军队前来镇压,双方只好摆开阵势捉对厮杀,在城里激战五日,长安城顿时腥风血雨,血流成河,死伤数万。

69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7 13:13

后来,由于有人散布谣言说是太子起兵造反,所以依附太子的人越来越少,加上官军不断从四面八方来增援,最终寡不敌众的太子兵败,唯有带两个儿子逃离长安,走为上策。

69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7 14:21 据史载,太子

逃往南门时,被好心的守门官田仁放出城,

最后太子一行逃亡到湖县(今河南灵宝西)的一个老百姓家里,被好心人藏了起来。

69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7 14:42

主人虽然家境贫寒,却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为了给太子吃饱饭,还努力编织草鞋到街上去卖,以换取生活必须品。

69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7 15:57

原本是相安无事,谁知体恤主人家境的太子,为了找点生活来源,贸然联系以前相识的一个湖县富人,于是走漏了风声。

69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7 16:35

因为当时愤怒异常的汉武帝早就布下天罗地网要追捕他,太子始终也逃不出如来的手掌心。不久,立功心切的新安(今河南渑池东)县令李寿一探知太子下落,立马带兵前来围捕捉拿。

69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7 19:23

太子知道逃不过魔爪,情急之下用一条牛绳吊颈自杀身亡。两个儿子和窝藏他的那一家的主人,也被李寿手下全部干掉。

69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7 20:04

而这边厢,太子的母亲卫皇后,作为"反革命家属",也受到了追责。朝廷派人收缴她的皇后玺绶,等待发落。做了38

年皇后的卫子夫,也知道等待自己的是怎样的残酷命运,有理说不清又不想受辱的她,只好选择自杀。

70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7 20:50

而且在卫子夫和刘据死后,刘据的妻妾和三子一女皆被诛杀,卫氏家族悉数被灭。据说此案牵连巨大,数以十万计的人死于非命好不凄凉。好在襁褓中的皇曾孙刘病被好心人保护,逃过一劫,他就是后来的汉宣帝,此是后话,容后再表。

70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7 22:14

对此,曾有壶关三老令孤茂上书汉武帝为太子申冤,要皇帝平反冤案。其实当时也有很多朝中大臣认为太子本意不是造反,是被奸佞迫害的,只是敢怒不敢言而已

70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7 23:00

很久之后,时过境迁,心境平和了的汉武帝感觉有点不对,于是着手对此事进行重新调查。因为当时巫蛊事多有不实,而是一些人有意以"莫须有"之罪陷害他人以兜售其奸而已。

70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7 23:43

所以对于太子的冤死,汉武帝也开始有所觉悟,加上当时的大帅哥高寝郎田千秋(后来升任丞相,也是汉昭帝的辅政大臣之一),一纸上书为太子鸣冤:"子弄父兵,罪当笞;天子之子过误杀人,当何罢哉!臣尝梦见一白头翁教臣言。"706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8 00:16 这话和壶关三

老令孤茂的意思如出一辙。

当时壶关三老令孤茂上书汉武帝曰:"太子进则不得见上,退则困于乱臣,独冤结而无告,不忍忿忿之心,起而杀充,恐惧逋逃,子盗父兵,以救难自免耳;臣窃以为无邪心。"

70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8 13:13

这话说得再明白不过,反正他认为太子起兵是万不得已的事情,是为求自保,这是人之常情。因为太子当时别无选择,进不能朝见皇上申诉冤情,退又被乱臣苦苦相逼,无路可走只能铤而走险,愤然杀死了江充,弄出了这么大的事又怕皇上降罪,只能逃之夭夭。

70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8 14:30

作为皇帝接班人,他迫不得已盗用父亲的军队以自救,只是出于人的本能,本来就没有什么险恶的造反私心。

71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8 15:17

所以,当我们对照大帅哥田千秋为太子鸣冤的一纸上书时,发现他简直就是在鹦鹉学舌,不同的是他用了一个老者托梦说出而已,没什么新意。

71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8 15:43

当然桥段不怕老就怕受,以前剑拔弩张时壶关老令孤茂的话当然不中听,现在时过境迁,头脑也渐趋清醒的汉武帝开始思考这"巫蛊之祸"是否错了。

72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8 16:26

最重要的是,聪明伶俐的田千秋很注意说话方式和劝谏节奏,尤其是以白头老者鸣冤的方式更得分,因为让联想到了是"祖上显灵",要田千秋来报梦告知(所以说谈话方式不同效果就大不一样),因为田千秋任的就是高寝郎,这是什么官职呢?顾名思义,"高"就是汉高祖,可以理解为高祖庙;而寝指的是卫寝,合起来大概就是守卫奉祀高帝庙的官员,这个当然容易让汉武帝认为是汉高祖刘邦显灵,守官田千秋只是负责传话而已,于是皇帝"乃大感寤",也就是幡然醒悟,马上找来田千秋本人商议,一见到"长八尺余,体貌甚丽"

的花美男田千秋,有点好色的铁血皇帝龙心大悦,心情舒畅地立马对田千秋说:"父子之间,人所难言也,公独明其不然。此高庙神灵使公教我,公当遂为吾辅佐。"724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8 19:58

最重要的是,聪明伶俐的田千秋很注意说话方式和劝谏节奏,尤其是以白头老者鸣冤的方式更得分,因为让联想到了是"祖上显灵",要田千秋来报梦告知(所说谈话方式不同效果就大不一样),因为田千秋任的就是高寝郎,这是什么官职呢?顾名思义,"高"就是汉高祖,可以理解为高祖庙;而寝指的是卫寝,合起来大概就是守卫奉祀高帝庙的官

员,这个当然容易让汉武帝认为是汉高祖刘邦显灵,守官田千秋只是负责传话而已

72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8 20:51

于是皇帝"乃大感寤",也就是幡然醒悟,马上找来田千秋本人商议,一见到"长八尺余,体貌甚丽"

的花美男田千秋,铁血皇帝当然是龙心大悦,心情舒畅地立马对田千秋说:"父子之间,人所难言也,公独明其不然。此高庙神灵使公教我,公当遂为吾辅佐。"

72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8 21:30

就这样为太子的平反定了调,聪明的大帅哥田千秋也因此惊人之举,改变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仕途坦荡,以后一路高升,做到了武帝的"托孤大臣",此是后话。

72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8 22:00

既然汉武帝认为太子是被人冤枉而死的,那么逼死太子的江充那派人绝对[也]{.underline}是在劫难逃。

729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8 22:31

经过一番调查之后,皇帝才知道卫皇后和太子根本没有埋过木头人,是江充搞鬼嫁祸于人。

73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8 22:55

于是就任命田千秋为大鸿胪,同时将江充诛灭三族,"搞屎棍"苏文被活活烧死。其他涉案大臣和参与围捕太子的人也都被处死。

73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8 23:37

后来有点难过的汉武帝为纪念太子,还特地在湖县修了一座宫殿,叫"思子宫",又造了一座高台,叫"归来望思之台",借以寄托哀思,时人都感之而落泪。

73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9 00:05

总之,巫蛊之祸是当时的一场数万(一说十万)生灵惨遭涂炭的"政治浩劫",后世史学家普遍对刘据和卫皇后持同情态度,也反衬出了汉武帝的老糊涂,这正是此不幸事件发生的深层原因。

73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9 00:32

这正如《汉书?武五子传?戾太子刘据》曰:"上春秋高,

意多所恶","以为左右皆为蛊道祝诅。"皇帝晚年的多病多疑为江充阴谋集团所利用,从而造成了西汉的一场政治大动乱大浩劫。734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9 10:22

第二十一篇立子杀母:汉武帝死前为何还要做掉钩弋夫

经过巫蛊之祸的政治折腾之后,有点老糊涂了的汉武帝也开始检讨自己的施政方针,并对自己的穷兵黩武和严刑治法表示悔改,痛快淋漓地下了罪己诏,正因为如此让其有"亡秦之绩,却避免了亡秦之祸",也成为了一位历史雄主。

73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9 11:10

对此,历史牛人司马光评价得很到位:"晚而改过,顾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

73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9 11:45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

2F308861007.jpg{EIMAGE}

73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9 12:10

而做完这些之后,处于政治纠结和情感悔恨双折磨之下的一代英主,健身状况更是每况愈下,逐渐油尽灯枯,但太子已死,皇帝接班人却还没有选好,于是便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73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9 13:10

当时,在汉武帝的几个儿子中,聪明伶俐又体格强壮的幼子刘弗陵深得汉武帝的喜欢,似乎立其为皇帝接班人也没有任何悬念,但又太小,不到10

岁,儿小母嫩又怕这样的执政团队容易使外戚专权,大权旁落。

73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9 14:19

至于燕王刘旦博学多才颇有能力,而按皇权继承伦理的长幼次序,也最应该被立为太子,可惜他太急功近利、咄咄逼人,于是被汉武帝打入冷宫,后来还发生了争夺最高权力的"燕王之变"。

74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9 15:12

因此汉武帝左右为难,于是,这事就一直耽搁着,直到汉武帝接近生命终点时才算是水落石出。

74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9 15:53

因为,虽然皇帝没有明说谁将会是太子,但明人不用猜也知道非刘弗陵莫属。就在皇帝死的前一年,还特意指定时任奉车都尉、光禄大夫的老成持重、谨慎忠厚的宠臣霍光(霍去病的同父异母弟)辅佐刘弗陵,为此汉武帝还让黄门官画了一幅关于"周公背负周成王接受诸侯朝见"的图画赐给霍光,算是尚方宝剑,其意不言自明。

74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9 20:53

此后,为了防止年轻貌美的刘弗陵生母钩弋夫人像吕后一样乱国,借故把她杀了,这就是"儿为皇帝,母成新鬼"的历史传说,也由此创造了一种史上第一:立子杀母制度。虽然有点残忍,却也不无道理。

74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9 21:44

因为就在钩弋夫人死后第二年,汉武帝正式册立八岁的刘弗陵为太子。而册立太子的第二天,汉武帝便驾崩了。

74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9 22:08

那是汉武帝后元二年(公元前87 年)2

月,年已古稀的他出行到距长安百里之外的周至时,忽然就在五柞宫一病不起。

74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9 22:45

看着皇帝病重,而接班人还没有着落,这倒是让大臣十分紧张起来,国不能一日无主也。于是,当时的权臣霍光诚惶诚恐地向皇帝请示后事,史曰:上病笃,霍光涕泣问曰:"如有不讳,谁当嗣者?"

74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19 23:33

大意就是说看到皇帝不行了,霍光便涕泪横飞地问道:"万一陛下不幸升仙,应当由谁来继承大统呢?"那当然就是请求皇帝开出太子的名单啦。

75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0 00:04

这当然也是显而易见的问题,当钩弋夫人横死之日,就决定了刘弗陵和他的时代的即将到来,这是毫无疑义的,只不过得让皇帝亲口证实而已。

75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0 10:59

"呀,这还用问吗?你不记得之前我给你什么来着?就是那幅我叫宫廷画师所画的'周公背成王朝诸侯图',难道你还不明白朕的用意?这也太没政治敏锐性了吧?这意思太明白不过,那就是立少子(刘弗陵),你来做辅政周公也。"病得五颜六色的汉[武]{.underline}帝有气无力地埋怨道。

753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0 13:10

"陛下息怒,恕臣下愚鲁,不能体察到陛下深意,也说明臣下没有能力做辅政周公,会误了大事。至少在这方面我不如金日磾,还是让他来做比较稳妥。"凡事谨慎的霍光假装谦让一下,并做了深刻的自我批评。

75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0 13:37

站在一旁的美男子金日磾,当然也知道霍光想些什么,这用意也太明显了,所以也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75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0 15:14

"臣,外国人,不如光;且使匈奴轻汉矣!"作为匈奴王子的金日磾斩钉截铁如此说。

75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0 16:35

那么,接下来也免了口舌之争。最终,诏立刘弗陵为皇太子,时年八岁。"以光为大司马、大将军,日磾为车骑将军,太仆上官桀为左将军,受遗诏辅少主,又以搜粟都尉桑弘羊为御史大夫,皆拜卧内床下。"(《资治通鉴》)这就是史称的武帝托孤四大顾命大臣(而另一种说法是田千秋而不是上官桀)。

757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0 20:13

安排完政治后事之后,汉武帝就为革命鞠躬尽瘁了,而他也算是死能瞑目了。因为他在政坛叱咤风云五十多年,统一了中国(史学家夏曾佑曾说"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加强了中央集权。虽然晚年使社会经济恶化,却也能勇敢罪己,痛改前非,还果断处死钩弋夫人,清除了吕后式外戚乱政的威胁,基本上是功德圆满放心地去了。

75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0 21:26

这几个顾命大臣,首辅霍光出入宫廷二十余年,鞍前马后地侍奉汉武帝,一点过失也没有,站有站相、坐有坐

相,谨慎小心,这个有目共睹;同样地,大美男金日磾也是持重守正,人品很好。

76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0 22:01

而十分凑巧的是,首辅霍光本人同样是风度翩翩的美男子。另一顾命大臣田千秋也是花美男,果然也如武则天的酷吏美男一样要选美啊?难道古代领导也像现代某种职场一样注重"以貌取人"?反正长得漂亮不仅是女孩求职的筹码,也通用于古代官场也。

呀,好八卦的[古]{.underline}代官场。

761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0 23:00

总之,这几个辅政大臣,要品行有品行(最好玩的是金日磾貌美还能不好色)、要相貌有相貌,让他们侍奉"壮大多知"且处事方式很像自己的最得宠小儿子,那可谓是万无一失,自己也是死能瞑目了,于是托孤之后,就毫无牵挂地为革命鞠躬尽瘁了。

76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0 23:21

从此,霍光也取得了最高权力的充分支配权。史曰:

"帝年八岁,政事一决于光。"成为了威风八面的影子皇帝。

这既开始了刘弗陵和他的时代,而更确切地说是开创了霍光的时代。

76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1 12:41

因为从此跟随了汉武帝干革命近30 年的霍光,此后执掌了汉室最高权力近20

年,成为中兴名臣(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西汉史上实打实的政治牛人。

76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1 13:30

第二十二篇 桑弘羊:汉武时代"经济超男"是怎么死的

1)桑弘羊:汉武时代的"经济超男"

桑弘羊是汉武时代最著名的经济学家和财政高手,他一生为汉武帝理财数十年,据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不依靠农业富国的思想家,他的高超理财能力众口皆碑,连对其经济政策非常不满的太史公,也抛开成见向他竖起了大拇指,盛赞弘羊时代"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可谓是劳苦功高。

而王安石是这样评价自己的经济偶像的:"摧抑兼并,均济贫乏,变通天下之财,后世唯桑弘羊、刘晏粗合此意。"768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1 14:33

唐朝经济奇才刘晏是旷世神童,而"拗相公"王安石最崇拜的古代经济人物桑弘羊也不弱,同样也是神童。

76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1 15:08

这个出身商贾之家的心算神童过目不忘,13

岁就出道,侍奉皇家,是闻名遐迩的心算大师,比算盘算得还精准快捷,所以对理财也是特别擅长,后来还成为汉武帝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制定者和执行者,并由此成为皇帝红人(能给皇帝搞钱加历史分甚至于挥霍的人,哪个皇帝不爱)。

77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1 15:43

有人甚至认为[桑]{.underline}弘羊是中国古代最了不起的经济学家,现代"进民退"经济政策的开山鼻祖,要多拉风有多拉风。

77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1 16:27

当然桑弘羊并不是一开始就是这样炙手可热,而是经历了一段十分惨烈的蜗牛拉车式"媳妇熬成婆"的漫长成长纪录,谁也不能随随便便就成功,即使是神童桑弘羊也概莫能外。

77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1 20:08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

2F308947239.jpg{EIMAGE}

77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1 20:39

不然的话,出道那么早的桑弘羊也不会当了四分之一世纪有多(26

年)的侍中闲职(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之后,才有机会爬上汉武帝理财大臣的职位,也说明了桑弘羊是一个颇有政治忍耐力和算计力的能手。

为什么桑弘羊小小年纪就当官了呢?在现代13 岁小学还没毕业呢。

77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1 21:18

这个就得从桑[弘]{.underline}羊的家世、特长以及当时的选官制度讲起。据载,西汉做官是可以用钱买的,古代学名就叫做"赀

(訾)选",属于带资上班的那种(另一种就是由高官推荐)。

而且以桑弘羊的出身能当上和皇帝接触比较频繁的侍中,大多数研究学者都认为是通过出钱买官的手段进的宫,然后因为有"人肉算盘"的美名而被加官为侍中的。

77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1 21:43

不过还有另一种说法就是,桑家根本不用出钱,就因为桑弘羊是有心算特长的神童,于是很爱才的汉武帝听说后立马招他入宫伴读。之所以加官侍中,是因为出入皇宫方便。那么侍中又是怎样的一种官职呢?

78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1 22:27

据某些历史资料显示,"侍中是一种加官,从大至列侯、将军、卿、大夫,下至太医、郎中,都可以加官为侍中。"所以从人员的构成来说,侍中尽管不是正规官职,有点名不正言不顺的"临时官员"的嫌疑。

78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1 23:00

不过因为当了侍中就可以自由出入宫禁,和九五之尊"零距离亲密接触",然后近水楼台先得月,只要把皇帝拍得舒服,那么升官的机会就比常人高很多,朝中有人好当官是也,所以即使是"临时工"性质的,大家也是趋若鹜,削尖脑袋要挤到皇帝身边,靠近权力中心才不会被边缘化,这个大家都好理解。

78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2 00:01

关键是想做侍中这样一种似乎有点无所事事的临时官

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在"朕即天下"的皇权社会,你想见皇帝根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是一种十分奢侈的礼数,所以想当经常能见到皇帝的侍中,也得有门路和关系才行。

78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2 12:30

所以,除了当时的权贵子弟以及被皇帝欣赏的著名大儒之外,一般人是很难得到这种"待在君王侧"的至高无上待遇的,你想要"上面有人"还比较难啊。

78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2 13:37

而从桑弘羊的出身来说,他除了家里有点钱,是商都洛阳的富商子弟之外,既非高干子弟,也非名儒(才十三岁大的孩子),他是怎么混到了侍中这份皇帝加官肥缺的呢?大家想来想去,分析了一大箩筐理由之后还是云里雾里,实在想不明白,就只能[推]{.underline}算他是用钱买的。

786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2 14:28

因为"钱能通神",何况西汉初期用钱买官是不犯法的,还是官府大力鼓励的,关于这个还有一个十分好听的学名

"入粟补官",卖官鬻爵如此之爽,天才桑弘羊不走这条路,还能走哪条路?

78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2 14:58

于是,天才少年桑弘羊十三岁就这样入仕了,还是皇帝身边的人,不管他用的是什么途径,我们也只能是羡慕嫉妒恨了。

78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2 16:18

最重要的是,汉武帝这个少年天子为了对付以相国为主的老臣的架空,利用内朝来和外朝过招,所以就选了很多青年才俊待在他的身边作侍中,也算是皇帝内朝的得力官吏,象卫青、霍去病、朱买臣等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就全都当过汉武帝的侍中。

79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2 20:01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

2F308981208.png{E[IM]{.underline}AGE}

791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2 20:39

而这份名单,当然也包括心算高手、理财专家桑弘羊。我对数学不大擅长,什么微积分的东西一直是如堕五里云雾之中,而在古代大多数人还用算筹之时,居然一个十三岁的少年已经擅长心算,算得比计算机还快,从此赢得了一个"人肉算盘"的美誉,这在当时肯定是亮瞎了别人的眼,他不被皇帝青眼有加那才是怪事呢。

79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2 21:02

所以,桑弘羊最后能成为汉武帝的重臣那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没有任何悬念。

他自汉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20

年)起,到汉武帝死,就历任汉武帝大农丞、大司农等重要财政经济职务,与大盐铁商东郭咸阳、孔仅二人都深得汉武帝宠信,视为左右臂膀,经济界说一不二的"狠角色"。

79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2 21:31

而且汉武帝的侍中队伍,也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一道靓丽政治风景,那帮后来大都有出息、有作为的汉武帝"青年近卫军",也可以誉为"皇家政治明星训练班"的优秀学员,深得皇帝信任,前[途]{.underline}无量。

795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2 21:55

就比如名儒孔安国当侍中时,居然还可以给皇帝拿吐痰用的御唾壶,说明这班侍中是如何得宠受信任的了,简直就是一大佳话。

79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2 22:36

最重要的是,汉武帝不只让这班侍中做勤务员,总做些婆婆妈妈的琐事,而是经常和他们商量一些军国大事,俨然就像是汉武大帝的宰辅类人马,甚至于当外朝大臣与皇帝意见不合时,这班名不见经传的热血才俊还能作为"钦差大臣",代表皇帝出面与大臣们进行大辩论,也常常把大臣们质问得哑口无言,然后改变政治方向,可谓是强将手下无弱兵。

79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2 23:41

最著名的就是历史大剧"马前泼水"主角朱买臣,在汉武帝元朔三年(公元前126

年),与反对在河套筑朔方城的御史大夫公孙弘的辩论,小小侍中朱买臣竟然能让大人物公孙弘哑口无言,也足以显现了汉武帝的善于用人。

79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3 00:11 晚

800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3 12:58

桑弘羊的辩论能力自不必说,西汉著名的关于废止盐铁专营的大辩论,桑弘羊本身就是舌战群儒,技惊四座,只可惜少年得志,恃才傲物,不知道"夹着尾巴做人",自视甚高的结果当然也没有好下场,因为看不惯外戚霍光的一手遮天,自认功高的他迫不及待地跳出来和"托孤护法五大臣"之一的上官桀一起谋反,事败被杀。一代经济奇才从此香消玉殒,以悲剧收场,呜呼哀哉,是非终因强出头是也。

80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3 14:20

总之,很多研究者都认为才华出众的桑弘羊,在当汉武帝近侍的侍中期间依靠辩才出足了风头,只不过没有卫青、霍去病那样的强大背景,加之前期处于战争年代,没有脱颖而出担当大任而已。

80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3 15:01

不过有了这份在权力中心实习的机会,也让桑弘羊技艺大进,之后由于战争的胜利,以及经济恢复的迫在眉睫,有经济特长的桑弘羊也终于跳到了历史前台,成为了汉武经济改革的中流砥柱。

80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3 15:34

自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之后,桑弘羊便时来运转。从十三岁起,在做了二十六年的侍中之后,到了三十九岁出任大农丞,从此他便成为了当时经济界的"新亮点",耀眼明星是也。806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3 16:29

汉武帝进行经济改革的历史背景大家也知道了,那就是大规模的对匈奴用兵,让国家耗尽资财,财政非常拮据,几近破产的边缘。

80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3 20:08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

2F309016128.jpg{EIMAGE}

80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3 21:11

俗话说,穷则变,变则通。为了即时摆脱10

余年穷兵黩武所造成的困境,汉武帝只能频繁加税,蚊子腿上刮肉,有人曾列举了当时的令人眼花缭乱的税种,诸如口赋、算赋、助边费、商人车船税、六畜税、资产缗钱税等,五花八门,更加令人可怕的就是告缗令,肥了皇帝的口袋,却即时让很多商家倾家荡产,反抗时有发生,经济处于崩溃边缘。汉武帝当时任命一个叫杨可的人专门侦缉抗拒告缗的人居然右内史(管理京师的官)义纵不仅不听令,还支持商人抗诉,同时搜捕告缗的人,还真是吃了豹子胆了。

81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3 22:03

最终这个和皇帝对着干的家伙也没有好下场,汉武帝听到有人胆敢反对自己,十分震怒,义纵后来以破坏经济罪被杀掉。这还不够,余怒未消的天子还迁怒于工作做得不到家甚至于有点抵触情绪的大农令颜异,不仅撤了职,还判了死刑。从此算缗和告缗令的推行阻力就少了很多,甚至是一路畅通无阻了。

81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3 22:41

当然,这样的霸王硬上弓,对整体的社会经济的破坏是可想而知的,对社会管治副作用也很大,弄不好就会引起革命。

81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3 23:33

于是精于经济管理的桑弘羊为了进行和风细雨般的有益经济改革,同时实现"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便向汉武帝提出另类搞钱方法,也就是仿照春秋时期著名的齐相管仲实行"笼盐铁",说[白]{.underline}了也就是推行盐铁专卖政策,这样也能很快搞到钱。

81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4 00:02

皇帝想了想,这样也好,天下盐铁买卖权都被咱们垄断了,还愁没钱花吗?于是朱笔一批,立马同意实行盐铁专卖的构想。

81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4 11:44

然后主管财政的大农令郑当时为了迎合上级,迅速摆脱财政赤字,当然也是积极向汉武帝推荐山东的大盐商东郭咸阳和南阳的大冶铁商孔仅来负责盐铁专营事务,为了师出有名,还让他们担任盐铁丞,作为国家代表,同时利用他们经

营盐铁的经验和技术,迅速形成管理模式,通过盐铁专营,国家的财政收入霎时大增。

81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4 12:18

在这里面,当时桑弘羊虽然不是主要的政府经济官,却也因为他的经济才能发挥了很大的参谋作用。正是因为他的经济头脑,使得皇帝乐意让其参与盐铁专营的整体规划,并且处理得井井有条,他也由此晋身大农丞,成为了财政部长的左右手,而且从此显示超强的经济运作能力,此后的新经济政策他都是主要[的]{.underline}谋划者和执行者。

817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4 13:16

公元前110

年,桑弘羊开始代理大农令(财政部长),后来又正式升任为大司农,理财一把手,且当肥得流油的大汉"财爷"长达22

年之久。

81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4 14:17

算缗、告缗虽然不是桑弘羊首先提出的(而是御史大夫张汤作为版权所有者),但最后能认真贯彻执行的正是桑弘羊。

81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4 15:02

那已经是桑弘羊担任大农丞后的事了,正是他的亲力亲为,备受诟病的算缗、告缗令才能在全国雷厉风行地加以推广,反正能够为皇帝搞大钱,那绝对是于自己的前途大有裨益,除此之外还管什么"一路哭",谁痛苦多点谁少点都可以PASS。

82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4 15:49

其实,在大汉著名酷吏张汤提出算缗、告缗这些"抢钱政策"时,虽然当时桑弘羊还是一个侍中,不过以他的雄厚经济管理能力和皇[帝]{.underline}钦差的身份,也早就积极介入了具体政策的研究和决定程序。

82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4 16:28

到了他当上大农丞正式接手经济管理后,不仅重申了告缗令,还积极支持杨可把告缗令切切实实地坚持下去,即使是阻力重重,也要抓出成果来。因为态度坚决,措施得力,果然这项法令之后得到有效推广。

82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4 20:48

所以在元狩年间以后,作为中央政府主要的经济决策人和执行者的桑弘羊,先后实行了盐铁专营、均输平准,以及

统一铸币等多项经济政策。还组织了60

万人的大规模屯田戍边活动,所有这些经济政策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成功,让汉武帝稳定了政局,大大缓解了经济危机。

82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4 21:15

所以在元狩年间以后,作为中央政府主要的经济决策人和执行者的桑弘羊,先后实行了盐铁专营、均输平准,以及统一铸币等多项经济政策。还组织了60

万人的大规模屯田戍边活动,所有这些经济政策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成功,让汉武帝稳定了政局,大大缓解了经济危机。

82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4 21:51

因为盐铁专营为中央政府赚取了高额利润,巨额的收入也为政府的对外用兵、开拓边疆提供了有效的经济支撑,是一种政治意义甚浓的经济政策,还在一定意义上抑制豪强巨贾,稳定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延缓社会两极分化,是有一定的历史功绩的。

82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4 22:14

虽然豪强巨商曾强烈抗议,但由于官府注重策略,通过公私合营吸收了他们当中的一些人担当官府的经营人,大家共同发财,所以阻力也就少了很多,没有告缗那样的内外惨烈反对,也说明桑弘羊对经济管理有独到之处。

82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4 22:39

及至均输平准的推行,更加是经济奇才桑弘羊为大汉甚至于中华历代封建帝国独创了官营商业体系,也是桑弘羊商业天赋和长期理财政经验的重大结晶。轻而易举就实现了"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最佳理财理念。

82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4 23:12

因为均输平准法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减少运输成本,同时抑制巨商囤积[居]{.underline}奇扰乱物价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当然,桑弘羊的经济政策最核心的部分就是为中央集权服,正如某些历史研究者所说:"也是汉武帝政治专制、思想独尊、经济垄断三位一体封建专制制度的完善。"

82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4 23:45

正因为桑弘羊为汉武帝的统治积极站台,并功勋卓著,所以他在政治舞台上一路高歌猛进那是绝对可以预见的,从

一个"临时工"性质的侍中加官,历迁大农丞、大司农、搜粟都尉等主管财政的要职,赐爵左庶长。汉武帝后元二年(公元前87),桑弘羊又由搜粟都尉迁任御史大夫,位列三公,无限尊荣。还与霍光、田千秋、金日磾、上官桀等四人一同受遗诏辅佐汉昭帝,是一个实权在握的重臣。

82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4 23:46

正因为桑弘羊为汉武帝的统治积极站台,并功勋卓著,所以他在政治舞台上一路高歌猛进那是绝对可以预见的,从一个"临时工"性质的侍中加官,历迁大农丞、大司农、搜粟都尉等主管财政的要职,赐爵左庶长。汉武帝后元二年(公元前87),桑弘羊又由搜粟都尉迁任御史大夫,位列三公,无限尊荣。还与霍光、田千秋、金日磾、上官桀等四人一同受遗诏辅佐汉昭帝,是一个实权在握的重臣。

83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5 00:12 晚安

83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5 13:08

(2)"经济天才"为何失算

只可惜良好的感觉和无限扩张的政治野心,让这位精于算计的古代经济牛人开始有点找不着北,同时利令智昏的结果是,因为得罪首辅大臣霍光,而被族诛。

这就牵涉到了引起托孤大臣们反目成仇的"燕王之变"。

83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5 13:44 话说盐铁会议

大辩论后的第二年,也就是汉昭帝元凤元年(公元前80

年)九月,出足风头的桑弘羊始终认为自己的资历和功劳

都在霍光之上,政治地位却屈居他之下,对此很不服气,

"人心不足蛇吞象"的结果,桑弘羊积极参与并卷入了

燕王旦与汉昭帝争夺皇位的政变漩涡中,历史上叫做

"燕王之变",他也因此次的谋反事件,"全家幸福", 一代

"经济之王"从此香消玉殒,呜呼哀哉。

83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5 14:06

事实上,在公元前87

年桑弘羊由搜粟都尉升为御史大夫之后,和霍光、上官桀等四人受武帝遗诏辅佐年幼的汉昭帝,就积极在政治战场上博杀,连经济心思都全部移到了官场争斗上,所有精力都放在和首辅大臣霍光进行的权力博弈,想有一番大作为,可谓惨烈。

83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5 21:31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

2F309078640.jpg{EIMAGE}

83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5 21:58

只可惜桑弘羊在政治运作上的道行远没有他在经济运作上那么深厚,取短补长的结果,也只能是那句著名古诗所云:无可奈何花落去。人头像残花一样落地是可以清晰预见的。

这正如后世儒生所评价的:"这都是他一生追求利润的结果"。私心膨胀也只能利令智昏,离失败一定不远了。

83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5 22:33

话说汉武帝下了罪己的轮台诏之后,过了三年,也就是后元二年(公元前87

年)就不幸驾崩于巡游途中(秦始皇也是如此)。汉武帝死后,其时聪明伶俐的八岁得宠少子刘弗陵被立为汉昭帝(汉武帝为了防外戚乱政,还因此而立子杀母,也就是杀了钩弋夫人)。

83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5 23:21

因为皇帝年少,基本还没有理政能力,所以汉武帝曾以遗诏命霍光、桑弘羊、金日磾、上官桀、田千秋为"托孤五大臣",辅佐少帝处理军国大事,共同掌握朝政。桑弘羊在受遗诏为辅政大臣的同时,还有幸被提升为副国相级别的御史大夫。

84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5 23:48

既然同为皇帝最亲近的大臣,那为什么以后还会反目成仇呢?无他,一切皆为利益的再分配,正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84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6 00:13 晚

84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6 10:45

在此,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这几个人的政治老底,然后基本上也就明了他们的争斗是因何而起了。

84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6 11:47

大家都知道霍光是汉昭帝的首辅大臣,家世背景深厚,是霍去病的异母弟[,]{.underline}十几岁时就出入宫禁(由大名鼎鼎的霍

去病带到宫中来的),办事牢靠的他,更是汉武帝屈一指的宠臣。汉武帝病重之时,便直截了当地点名霍光效周公辅成王之事来辅佐昭帝,有生杀予夺的最后决定权,说白了也就是一个"影子皇帝"。

84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6 12:26

对于此种人事安排,霍光当然已经了然于胸,以他的背景、处事方法和受宠程度,也算是非其莫属。

84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6 13:31

当然,霍光从来都是一个行事十分谨慎的人,也正是因为这个让他在朝中屹立不倒,所以乍一听到皇帝的这种决定,虽然也是掩饰不住那份狂喜,但霍光还是要假装谦虚一下,避一下嫌,说霍某不才、难当大任之类的套话。

84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6 14:13

然后还煞有介事地推荐见美女目不斜视、养马很有一套也很受汉武帝赏识的驸马都尉金日磾(被战无不胜的霍去病俘虏的匈奴休屠王的太子)做当朝周公。

84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6 14:49

聪明的匈奴大[帅]{.underline}哥金日磾当然知道霍光唱的是哪出戏,也当然不会傻乎乎地上当,不然的话就闹笑话了。是便油嘴滑舌地推托说自己是匈奴人,难当大任,只有霍光才是最佳人选,如果霍光愿意,自己也可以当他的助手,为国分担云云。这个正中下怀,于是一番假意的谦让之后,霍光就成为了顾命大臣五人团的首席代表,主要决策者是也。

84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6 15:19

而当时这五个人当中,作为"外人"的金日磾明显是附和霍光的,而且托孤之后第二年就去世了。

85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6 16:25

田千秋虽然贵为丞相,但年老多病又能力平平,乐得当一个"和事佬"(在盐铁大会上他就当的和事佬),大多的时候都是做不管事的"甩手掌柜",还处处对霍光迎合奉承,甘愿做霍光的一个标准应声虫,所以权争方面实际上就只剩下霍光、桑弘羊、上官桀三个人。

85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6 20:07

桑弘羊是大汉财神爷,以他的资历和功劳,不服霍光当首辅是意料之中的事,何况他们在经济政策等政见上有严重分歧。

85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6 21:02

最关键的是养马出身的的未央厩令上官桀,却不好好管理养马的事,颇有政治野心也有宫廷人脉的他也参与到了首辅的争夺中来,甚至于要发动宫廷政变废了汉昭帝,于是以上官桀和桑弘羊联盟对抗霍光一派,便这样埋下了伏笔。

85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6 21:51

上官桀虽然是养马出身,却很有政治智慧。据说汉武帝有一次病中视马,见马瘦了,就责怪上官桀不尽职,上官桀却机灵地回答说因为担心皇上的病才无心养马,马由此瘦了。

汉武帝听后龙心大悦,认为上官桀对自己很忠心,所以不仅不治罪,还升他为侍中、太仆,武帝死时又升为左将军。

85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6 22:31

从以上的政治背景分析,围绕皇权和行政权的归属和再分配,政治争斗也绝对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事情,直到决

出胜负这止。这正应了伟人所说,凡有人的地方都分左、中、右。说白点,就是有人的地方便有江湖。

85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6 23:02

既然田千秋和金日磾两个可忽略不计,或者换句话说,也可算是不折不扣[的]{.underline}中间派,那么我们就集中火力单表政坛左右两派之间,也就是左将军上官桀、御史大夫桑羊对垒大司马、大将军兼领尚书事的首辅霍光的那些事儿。

85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6 23:29

原本同为托孤大臣,上官桀、桑弘羊和霍光也未必就是宿仇,一切都是利益的再分配使然,当矛盾激化的时候,利益格局的重新洗牌就如火山喷发一样来势汹汹不可避免,此时也只能是遇人杀人、遇佛杀佛了。

85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7 00:04 晚

85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7 12:05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这三个政坛猛人爆发"窝里斗"了呢?一切皆因"分赃不均"也。

说起来上官桀和霍光还是儿女亲家,而两家也和皇室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属亲上加亲的那种,居然这样的亲密关系也可以反目成仇,由此可估出他们面对的利益再分配是怎样的生死攸关了。

85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7 13:21

话说上官桀的[儿]{.underline}子上官安,娶了霍光的女儿为妻。同时上官安有个女儿,还通过汉昭帝的姐姐鄂邑公主的线,直接入宫成为了皇后,可谓是家大势大。以这样骄人的政治资源,原本绝对是能横行天下的,可惜作为亲家还大权独揽的霍光居然是阻碍他们家发达的"绊脚石",始料不及。

86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7 14:26

这事坏就坏在皇帝姐姐的男宠身上,简直是比电视连续剧还狗血。原来鄂邑公主有个男宠叫丁外人(果然小三还真是外人也),既然鄂邑公主可以让自己的孙女成为皇后,感恩图报的托孤大臣上官桀也不含糊,所谓爱屋及乌,为示感谢,也立马想让自己的亲家首辅霍光按照成例封丁外人为列侯,以哄得鄂邑公主芳心大悦,大家礼尚往来,反正都是自家人嘛,肥水不流外人田。

86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7 15:07

可惜上官桀打错了如意算盘,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软钉子。他以为作为亲家的霍光会吐饭响应,一夜特批,却原来不是这么一回事。

86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7 15:50

因为坚持原则的霍光就是坚决顶住不批,理由就是丁外人确实是一个彻头[彻]{.underline}尾的"外人",他并不是公主的真正丈夫,充其量也只是一个见不得人的"奸夫"而已,样就不能用"列侯尚公主"的成例来为其授予爵位,好事就这样给霍光搅和了。

86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7 16:38

因为作为首辅大臣,霍光始终认为这个"编外丈夫"没有那个资格接受侯爵的封号,这相当于是"列侯大甩卖",其他人也来个向他看齐,帝国的官如此不值钱,这口子一开,还不乱套了?

86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7 20:46

这样不给面子,上官桀顿时火冒三丈。你霍光有什么了不起?老子在前朝就已官至太仆,地位比你还高,现在孙女又顺利当上

了皇后,大家都是将军,你不过是名义上的首辅,如果大家拼个鱼死网破,到时还不知谁胜谁负呢!这么不识抬举,官位又不是你家的,牛啥。

86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7 22:10

想着想着,上官桀还真是越想越气,因为霍光的这一拒绝政治副作用十分明显。而对于霍光来说,是不是想用此种方法来测试政敌的反应,也未可知。总之,因为这一小小请求,上官桀对霍光十分不满,两亲家从此形如陌路,矛盾重重,直至到了后来动刀动枪,想要对方的命。

86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7 23:02

当然,这两亲家摆弄车马要火拼,似乎和桑弘羊八竿子也不沾边,怎么扯也扯不到他那里,为什么到了后来桑弘羊也深陷宫廷政变之中而丢卿卿性命了呢?这还是一个"利"字驱动,最后是"贪字得个贫",输了个精光,包括最宝贵的生命。

86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7 23:44

那么桑弘羊是如何加入倒霍的阵营之中的呢?最大的原因也就是他自己也不服霍光,做了几十年的大汉财爷,

甚至于连汉武大帝也是言听计从,他自认自己的资格和功劳都在霍光之上,霍光不就是因为自己和皇室沾亲带故的"裙带关系"和会溜须拍马才爬上高位的吗?论对国家的贡献其拍马也赶不上自己,最重要的是,居然桑弘羊想以自己的影响力贩卖点"私货",想替自己的亲戚朋友谋得一官半职,也遇到了霍光的严词拒绝(这一点和上官桀的遭遇一模一样),所以很善于谋算的桑弘羊非常不爽,鉴于桑弘羊和上官桀有了一个共同的劲敌,那么抱团对抗霍光的政治联盟也很快能够组团,因为他们有了共同的目标。

86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8 00:12 晚安

86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8 13:33

就这样,在"后汉武时代",三个很有政治影响力又雄心勃勃的托孤大臣之间,为了利益的再分配,终于形成了对立的两派,并为自己的权位大干一场,桑弘羊与上官桀还不惜以惨烈的变天式"宫廷政变"血洗对方。

87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8 15:02

这一场轰轰烈烈的宫廷政变,历史上叫做"燕王之变",那就是燕王旦在重臣桑弘羊和上官桀的支持下,要篡夺汉昭帝刘弗陵皇位的历史权变。

87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8 15:34

话说汉武帝有六个儿子,小儿子刘弗陵在法理上是不大可能继承皇位的,皆因在皇权承继上的突发性让其"捡到了便宜",也让其他皇子尤其是最有实力的燕王旦十分不满,最终由此酿成了皇权争夺的"流血事件",很多政治人物由此人头落地,包括为大汉经济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大理财家桑弘羊,还是"全家幸福"被族诛的那种。

87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8 16:31

唉,权力还真是一把最能伤人的"双刃剑",瞬间就杀人于无形,看你是否能好好驾驭那锐利的刀锋了。

87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8 21:03 好,闲话少说,

言归正传。

现在我们来简要交代一下汉武帝为什么在六个儿子中选了年纪最小的刘弗陵继承皇位的历史因缘。

87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8 21:45

因为齐王刘闳死得早,而太子刘据又因"巫蛊事件"死于非命,所以剩下的四个儿子中燕王旦最大,也理应成为太子,按承继伦理小儿子刘弗陵根本就不可能染指皇位,而居然最终登上帝位的还是这个最不可能做上皇帝的人,一切皆因汉武帝不喜欢十分高调的燕王旦。

87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8 22:18

正因为齐王刘闳和太子刘据之死,让不大不小的"夹心阶层"燕王旦有了一登龙椅的机会,可以说是天助他也,掩饰不住的狂喜啊。关键是太过于急功近利的品性让燕王旦终于打回原形,空手而归。

87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8 22:53

据说,有点患得患失的燕王旦居然猴急得上窜下跳,多次派人修书带给汉武帝,要求汉武帝立其为太子,生怕迟了会被别人抢去的样子,最后惹得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也烦了,这哪是要求,简直就是逼宫,我还没死呢,你就这样急着哭丧啊。

88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8 23:25

就这耐不住的品性便感觉你不是一个好的皇帝接班人,太利令智昏了点,大汉江山如何能让这种利欲薰心的家伙占据?不败光才怪。所以汉武帝十分震怒,想给这个不孝子一点颜色看看,让他放老实点。

88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9 00:03 晚

88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9 13:36 皇帝不高兴,

后果很严重。

于是一怒之下,汉武帝把他派的使者毫不客气全都给杀了。后来还因燕王旦窝藏逃犯,知法犯法,被汉武帝削去其三个县封地,燕王旦遭遇的是典型的"偷鸡不成蚀把米"的买卖,谁叫你那么[沉]{.underline}不住气。

884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9 14:19

因为后来大家也知道了,汉武帝确实没有立燕王旦为太子,最后得到帝位的是很聪明也很得汉武帝喜爱的刘弗陵,

这让燕王旦几乎要气死,到了后来便积极策划宫廷政变来夺取宝贝弟弟的皇位,想大大出一口恶气。

88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9 14:53

其实燕王旦也不算是一个"政治草包",还是一个很喜欢读书和思考的很懂谋略的人,只不过他的政治野心太过突显,太锋芒毕露,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不知韬光养晦的结果也让他吃尽了苦头,直至事败自杀以谢天下。

88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9 15:33

一开始,燕王旦为自己的"变天计划"到处网罗人才,正好想进行权力再分配想扳倒政治"拦路虎"的上官桀和桑弘羊和其目标一致,于是一拍即合,结成政治同盟决心与汉昭帝争夺皇位,进而扳倒霍光,朝中两派政治力量从此进行了一番十分惨烈的明争暗斗,互使手段,直杀得个昏天黑地,血流成河。887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9 16:30

燕王派首先制造舆论攻势,散布谣言说刘弗陵是汉武帝的儿子,以动摇汉昭帝当天子的合法性。

88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9 19:59

按理说,上官桀和桑弘羊"强强联合",应该是能和霍光抗衡的,至少不会输得那么惨,可惜霍光"挟天子以令诸侯",甚至还算是一个不是皇帝的皇帝,握有生杀予夺大权,有正当的发号施令权柄,和其明斗显然是比较吃亏的,所以只能来阴的。

88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9 20:54

正如上文所说,首先燕王一伙先说汉昭帝不是汉武帝的真儿子,只是某些想觊觎皇权的野心家(这话最明白不过,肯定是矛头指向"摄政王"霍光),违背汉武帝的意愿"狸猫换太子"弄虚作假罢了,因为英明的汉武帝根本就不可能立这种还没有视国能力的小儿为太子,既然这种人来路不明又治国乏力,那么他的帝位的得来既不合理也不合法,人人得以诛之是也。

89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9 21:45

诚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这事传得有鼻有眼,不死也能脱你一层[皮]{.underline},一时大家都议论纷纷,让对方很被动,也只好出面辟谣,平息这一政治风波。

89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9 22:44

看到造谣的效果被对方悄悄化解于无形,燕王一伙又使出一招厉害的"反间计",那就是离间昭帝和霍光的君臣关系,让他们互相猜忌,自乱阵脚甚至于自相残杀,从而达到釜底抽薪彻底瓦解敌人力量的目的。

89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29 23:10

因为有政治谋略的燕王旦也知道霍光是昭帝朝的主要决策人,是核心既得利益集团的头面人物,他必须要维护和巩固汉昭帝的皇权不受动摇,才能维持自己的权位,是真正意义上的"王者",所以就必须挑拨霍光与汉昭帝的关系,进而瓦解这对政治同盟,才能浑水摸鱼,有机可乘。

89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30 00:05

于是,燕王旦便上书诬告霍光有谋朝篡位的狼子野心,想取代昭帝自己称帝,其反状就是外出检阅羽林军时,端的就是天子礼仪,换句话说他自己早就把自己当皇帝来看待,只差还没有举行换帝仪式而已。

89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30 13:40

这一招当然相当毒辣也相当有针对性,皇帝最讳的就

是有人要谋他的位子,如果是昏君,早就气得发疯要杀人了,何况此时汉昭帝还只是一个十四岁的半大不小的儿皇帝,反正大家都在等着看热闹。

89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30 14:34

然而,让燕王一伙失望的是,虽然汉昭帝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儿皇帝,却又不是一个没有是非对错辨别能力的人,还是一个大大聪明的政治新秀(不然的话汉武帝也不会选择他继承皇位),他不仅不昏庸,还相当有决断力,对燕王一伙包藏祸心的挑拨离间不仅置之不理,把他惹恼了还放言说要治燕王一伙的罪,以堵住他们的嘴巴,让他们不敢再胡说八道,乱中取栗。

89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30 15:52

哼,你当我是政治花瓶,不识分谁是敌友啊?你们全打错算盘了,我能坐在这个九五之尊宝座上,当然不是吃素的,轻视对手你们将会输得很惨。刘弗陵那时候分明这样自信地对自己说。899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30 16:27

也合燕王一伙[输]{.underline}得心服口服,因为他们用的手段太下作,至少在霍光派方面会这样认为,居然造谣是大将的儿子,

这还真是慌不择言,无所不用其极也。而且他们也太倒霉,碰到了一个心儿倍儿清的厉害儿皇帝,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90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30 20:32

老实说连强悍的卫太子都失败了,最受宠的李夫人的儿子也是功亏一篑,更加不用说是急功近利的燕王旦,皇位就那么一个,有时候争爆头也是无功而返,甚至于丢了卿卿性命。

90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30 21:03

总之,对于燕王旦的上窜下跳,汉昭帝早已看穿,不就是想坐我的皇位吗?想藉着挑拨我和首辅的关系,让我们自乱阵脚,以便兜售其奸,这样的险恶用心还想骗过我?玩"三人成虎"的把戏啊?我偏不上当。

90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30 21:58

所以心明眼亮的汉昭帝对这些人攻击霍光的话一概置之不理,有时候这帮家伙喋喋不休地惹烦了他,他还龙颜大怒道:"霍首辅是先王留给我辅政的忠臣,对我从来没二心,你们再出于政治目的来诋毁他,就洗净屁股等着吃牢饭吧。"903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30 23:01

皇帝放狠话,说到了这个份上,非常有政治智慧的燕王旦一伙也读出了那种弦外之音,那就是想利用昭帝之手"定点清除"霍光的目的已经泡汤,A

计划不行,便只能实施B计划了,那就用暗杀手段把霍光给废了,然后再废掉儿皇帝汉昭帝,绝不能坐以待毙,软的不行就来硬的吧。

90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30 23:34

那么,怎样才能把大权独揽的霍光引到指定地点进行定点清除呢?这确实是比传播政治谣言更加有技术含金量的活儿。好在燕王旦一伙人脉也相当广,绝对是能设计或复制一个高质量的"鸿门宴"来引霍光入局,然后成待宰羔羊的。

90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31 00:01 晚

90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31 12:31

这就要提到一个关键人物,也就是曾抚育过昭帝的皇帝好姐姐鄂邑公主。而上官桀和桑弘羊的连串政治动作也正是基于她自己的亲爱情夫封列侯泡汤而引发的。所以有着共同

政敌的燕王一伙,就让和皇帝关系很好的鄂邑公主亲自出面摆一个鸿门宴单等[霍]{.underline}光往里钻,然后趁机干掉他,再废昭帝,这一切就是为了立燕王旦为新帝。

90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31 13:23

这当然是一个相当周密的计划,还很有欺骗性,应该说成事的机率也挺高,可惜千算万算却算漏了一个最重要的保密工作,传忌之道学不到家啊,可能是早已被即将来到的胜利冲昏头脑了,最后是弄巧成拙。

90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31 14:30

因为这重大的"变天计划"居然被公主的一个舍人所发觉,进而通过层层关节传到了大司农杨敞那里,最后传到了和霍光关系密切的谏大夫杜延年那里,于是阴谋败露,变天计划胎死腹中。

91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31 15:06

结果是燕王旦一伙遭受灭顶之灾,首恶燕王旦被迫自杀,上官桀和桑弘羊族灭,也为桑弘羊和霍光的经济政策分歧划了一个带血句点,以失败者的血流成河而告终。于年逾古稀之年被霍光杀了头,确实是经济大师桑弘羊一生的最大悲剧。

91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31 16:25

当然,剃人头者人亦剃其头,霍氏此后也被族诛,报应不爽。

91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31 20:49

至于汉武帝的统一铸币,基本上也是出自桑弘羊这个古代第一牛的经济人之大手笔。如果说盐铁、平准、均输是桑弘羊整顿和改革财政经济的三大支柱的话,那么作为经济重要支柱的金融业管理机制的完善,桑弘羊可以说是古代第一人。

91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31 21:20

面对西汉初期比较混乱的金融市场和秩序,是桑弘羊于元鼎四年(公元前113

年)首先提出整顿统一货币的构想,很想弄钱花的汉武帝当然也很乐意采纳桑弘羊的意见。

91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31 21:46

从此中央统一铸币,也就是由中央政府指定掌管上林苑的水衡都尉分属的钟官、技巧、辨铜三官分别负责鼓铸、刻范和原料,郡国铸钱的权利被取消,以前的旧钱一律作废、

销毁,把铸钱用的铜集中上送,此后统一以上林三官铸的五铢钱指定为全国唯一通用的正式货币。

91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31 22:08

而桑弘羊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主导了此次的相大胆的金融改革。据史评家认为:"这次币制改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将铸币权完全收归中央政府的一次创举,它最终将汉朝的币制稳定下来,使汉朝的五铢钱成为质量稳定的钱币,一直流通至隋朝七百余年而通行不废。"

91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31 22:53

一种通用了七百余年长盛不衰的稳定货币,是得益于桑弘羊的经济思想和大力倡导,你不说他是经济界的巨人都没人信了,难怪非常自负的王安石也对桑弘羊佩服得五体投地,封为偶像,在自己主导的世纪经济大改革上也不忘"抄袭"一下桑弘羊的经济思想,果然也是事出有因。

91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5-31 23:34

因此,很多经济学人都认为桑弘羊这次币制改革是相当成功的,不仅稳定了市场,驱逐了"劣币",大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皇权经济实力也因垄断而大大增强,为巩固

封建统治准备了十分雄厚的经济基础。由于统一铸币,铸造技术和标准大大提高,再加上原材料统一管制,也大大提高了假币盗铸的门槛和成本,昂贵的代价让盗铸者望而却步,因此也很大程度地稳定了新货币的流通,以至于达几百年之久,桑弘羊这个经[济]{.underline}巨匠功不可没。

918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01 00:02 晚

91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01 12:51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

2F309290680.jpg{EIMAGE}

92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01 15:05

所以,正因为劳苦功高,后来感觉良好的桑弘羊不免有点沾沾自喜,甚至于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以至于连堪称当时第一经济牛人的他,也不能很好地预见汉武帝晚年经济思

想的明显转变,这对于一个经济学家来说是十分悲哀的事情。

92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01 16:28

更加悲哀的是,他居然在政治上也因利欲薰心而经常找不着北,最后竟然斗胆和权倾朝野的霍去病宝贝弟弟、"摄政王"霍光面对面硬碰硬,这是一种性格悲剧,人心不足蛇吞象的结果,也由此埋下一家被杀的祸根,

92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01 20:17

而汉武帝晚年[经]{.underline}济思想的转变,是因为当时穷兵黩武所造成的民不聊生,国内矛盾激化,农民起义时有发而引起并促成,因为再不转变,便有亡国之虞,可见当时汉武帝的严重经济垄断对社会秩序和管治所造成的巨大冲击。

92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01 21:20

当然,铁血皇帝之所以这样做,是有他保住刘姓江山的终极考量,不然钱收得那么爽,谁会愿意在自己身上割肉?那肯定是迫不得已的事情,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啊。

92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01 21:59

因为作为地主阶级的总代表,汉武帝经济改革的根本目的,也就是为了更好地维持和稳定封建地主阶级的专制统治,改革中很多政策明显不利于民间,告缗令使得"中家以上大抵破",均输平准令又是"贾贵,或强令民买卖",强

买强卖的结果当然是令老百姓苦不堪言,"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发生影响政局稳定的农民起义当然也不可避免。

92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01 22:47

所以,为了大汉江山万万年计,汉武帝晚年对这段时间为了摆脱财政困境进行的急进经济改革,进行了一番比较清醒的反思,然后有的放矢地进行一番"经济纠偏"。

92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01 23:15

史载,征和三年(公元前90

年)他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罪己诏"(有的说第一个"罪己"的是汉文帝),也就是著名的《轮台罪己诏》:

"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矣。"这诏上都承认自己的政策如狼似虎有点苛暴,要制止苛捐杂税,让老百姓大养其马,即可免除徭役,总之是痛痛快快地承认了自己的施政错误,即使是常人也算是一条汉子,何况他是九五之尊。从这一点上来说,汉武帝不失为一代英主,很多史学家都有这样的观感。

92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01 23:51 晚

93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02 13:25

所以,在进行一番严肃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之后,汉武帝也重新检讨了经济政策,有意恢复先辈管理经济的宽松政策,还任命丞相田千秋为富民侯,同时下令赵过推行"代田法",恢复生产。932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02 14:19

这一政策转变[还]{.underline}比较及时,从而很好地缓和了阶级矛盾和社会紧张形势,并为此后的"昭宣中兴"打下了实的政策基础,可谓是明智的抉择,也玉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长达130

年的盛世,从文景之治到武帝极盛到昭宣中兴,善莫大焉。

93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02 14:58

而这边厢,作为汉武帝的主要经济官员的古代第一牛经济学家桑弘羊,却没有对主子的思想转变保持敏感的观察,居然没有认识到这一转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或者说已经利令智昏的桑弘羊假装没有看到)。

93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02 15:51

面对最高当权者内外政策的改变,也就是对内恢复休养生息,对外转攻为守,桑弘羊却还奉行以前的那一套积极财政政策,这样的积极进取态势还表现在对外政策上,因为征和四年(公元前89

年)他还伙同其他大臣上书汉武帝,建议屯田轮台(今新疆轮台县),目的就是保持对匈奴的进攻态势。

93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02 16:40

就这样,原本合作甚欢的君臣便有了裂缝,汉武帝甚至于强硬地驳回了桑弘羊等人的屯田奏请,脸都撕破了,从此不再事事听他的,让桑弘羊很没面子,从此他们之间也不再有那种如鱼得水、亲密无间的君臣合作,直到汉武死去。

93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02 21:31

对此,很多经济观察家都猜不透"经济天才"桑弘羊为什么要反其道而行之,甚至不惜和皇帝对着干,颇有一种"顶风作案"的况味,如果只是为了保持自己创立的经济制度的连续性的话,这个政治冒险代价也太大了。

94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02 22:05

当时,桑弘羊认为轮台一带是军事要冲,是打击匈奴的必争之地,在那里屯田开荒,既可丰衣足食,也可成为对匈

奴作战的前线阵地,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这就抵触了汉武帝既有的"弃轮台之地"的构想,尽管桑弘羊的屯田建议不无历史穿透力。

94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02 22:41

而且从长远来看,还真是征服匈奴的"灵丹妙药"。因为从后来的几任皇帝的施政方针来说,基本上都是采用桑弘羊的这一政策。不仅汉昭帝时在轮台屯田,而且到了宣帝、元帝的时候,也是如此操作,效果还挺好的。

94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02 23:04

所以,如果跳出了汉武帝当时也算是很及时有的经济调整政策,单从历史的发展眼光来看,桑弘羊的"舍命坚守"也是获得了很多历史分的,只不过汉武帝考虑的是更重要的国家内部的安全问题(桑弘羊考虑的更多是外部问题),不然任由农民起义冲击,像秦末乱世一样,保不准汉朝立亡,这才是最大的问题,所以因为思考角度和层次不同,于是君臣之间的纷争就不可避免了。

94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03 00:07

基于以上理由,桑弘羊被自己曾经的恩主"秋扇见弃"也是情有可原的,思想上的差距也是离间这对曾经合作无间的君臣的"罪魁祸首"。

94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03 13:05

事实上,在汉武帝下了著名的《轮台罪己诏》之后,就雷厉风行地要改变内外政策。汉武帝甚至点名批评了桑弘羊的建议是故意给百姓增加负担,对百姓有百害而无一利。而为了国家长治久安,目前压倒一切的就是不再扰民,让老百姓好好休养生息,大养其马,免除徭役。百姓富了,国家才能富起来,所以才特封丞相田千秋为富民侯,干的就是富国强民的事。947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03 13:48

于是由政策施行的相左,汉武帝和桑弘羊便像两股道上用力的快车,越走越远,那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好在当时已经是汉武这位铁血皇帝生命的最后岁月,不然的话曾经十分受宠的桑弘羊是不是被无情打击也未可知。反正桑弘羊这样做,失宠是题中应有之义。

94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03 15:07

而且在他很受宠幸、如日中天的时候,也曾经有过被降职"炖冬菇"的失意时刻,官场从来都是高风险的,尤其是在那种"伴君如伴虎"的专制时代,有时候怎样死都不知道,高官更是一种高危险性职业,一夜之间可能会失去一切,包括生命的尊严,正所谓现代人所说"12

年的经营经不住12秒的折腾"。

94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03 15:50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得太快,呜呼哀哉!

桑弘羊之所以被降职,据说是因为亲属的牵连,让他从威风八面的最高财爷位上跌下来,从大司农被降为搜粟都尉。

因为按照大汉律例,"子弟犯法,父兄要连坐。"管你是不是大汉的财神爷,撸你没商量。

95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03 16:29

而关于桑弘羊家谁犯的罪株连到他,史无明确记载,语焉不详,且这个案件相当复杂,牵涉面很广,甚至于其中卫皇后的昆弟(兄弟)子赫然在列。桑弘羊家摊上的这件大事,大约发生在天汉三年(公元前98

年),由于桑弘羊昆弟子(也

就是兄弟的儿子)和卫青的儿子因为犯了法,同被西汉著名酷吏执金吾(负责京师的治安)杜周所逮捕。皇帝还认为杜周"尽力无私,迁为御史大夫"。

95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03 21:09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

2F309357246.jpg{EIMAGE}

95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03 21:25

哼,你当我是政治花瓶,不识分谁是敌友啊?你们全打

错算盘了,我能坐在这个九五至尊宝座上,当然不是吃素的,

轻视对手你们将会输得很惨。刘弗陵那时候分明这样自信地对自己说。

95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04 16:12

虽然不知这两个著名家族的子弟犯了什么法,不过从当时的办案层面来说[,]{.underline}肯定是惊动了汉武帝,而且亲自督办了此案,应该是非法重视的大案要案。且从杜周的火式升官来说,说明案子破了之后皇帝的满意程度。

95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05 13:17

虽然史书不明说,或为尊者讳,却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这班显贵子弟犯的绝对不是一般的法。不然的话,以卫皇后和桑弘羊当时的能量,也绝对是能较轻易地摆平的,如果不是皇帝亲自督办的重案,这班纨绔子弟一定能开溜,作为财神爷的桑弘羊也不会为此而受到牵连,倒霉透顶。

96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05 15:49 因为在这件大

,非常得宠的桑弘案审结之后(大概是在案发后第二年)

羊便由大司农降为搜粟都尉,这对于他不能不说是一种无妄之灾。

96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05 16:25

所幸的是,可能因为桑弘羊在政府中的经济角儿和作用永远是NO.1,无人可以取代,所以桑弘羊被贬职之后,作为最高财政经济官的大司农也一直空缺,颇有桑弘羊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一的况味。因为史料显示,从桑弘羊被"炖冬菇"之后,一直到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

年)杨敞被任命为大司农止,这中间[足]{.underline}足有十六年大司农的职务是空缺着的,而次年桑弘羊就死了。

96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05 21:22

这样一来,大司农这种重要的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职务长期悬空,也只能证明了桑弘羊在经济方面的牛B,因为作为搜粟都尉的桑弘羊一直在行使着大司农职权(代理大司农的职务),也说明汉武帝在经济方面根本离不开他,或者说根本就找不到更加合适的人选来取代桑弘羊,只不过是因为要堵住别人的口,在尊重大汉律例的冠冕堂皇的理由之下,想出的一种无奈折中方案,或许因为没有桑弘羊为天子理财,地球还真不转了呢。

96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05 21:52

这既显示汉武帝一直信任桑弘羊,也从一个侧面表示桑弘羊在经济方面的巨大能量,牛得不能再牛的那种,少了他还真不是闹着玩的。

96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05 22:47

只可惜,可能是自信心太过自我感觉良好,最终没有领会主子的经济思想的转变,这多少也算是他在经济生涯中的唯一"败笔"了。

96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05 23:39 晚安

96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06 12:01

第二十三篇祸从口出:司马迁外孙杨恽之死缘于一条成

1

话说历史牛人司马迁虽然因为多嘴多舌受了宫刑,不过在此之前他已经有了一个女儿叫司马英,最奇的是司马英生的儿子杨恽,居然也和他的外公一样祸从口出,最后竟然死于一条成语"一丘之貉"上,令人嘘唏。

96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06 12:52

查实这和英主汉宣帝有关,虽然这是一个贬义词,英明的汉宣帝在里面也扮演了一个比较尴尬的角色,人生本来就有点儿无奈,有时好好的都会"躺着中枪"。

96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06 13:38

说汉宣帝时代,有一个有名的士大夫叫做杨恽。这人还颇有来头,他的父亲就是曾出任汉昭帝相国的杨敞,最有意思的是他还是"史圣"司马迁的外孙(前文曾说他母亲是司

+-----------------------------------------------------------------------+

| 马迁的女儿司马英),还遗传了其外祖父的桀骜不驯的文风, |

+=======================================================================+

+-----------------------------------------------------------------------+

也正是他的努力,才使汉宣帝把历史名著《史记》公开刊行,

"藏之名山,传之后人",无意中为中华传统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

97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06 14:50

只是,也因为他的桀骜不驯、锋芒毕露,最终也像其外祖父一样锒铛入狱,还被判处死刑,呜呼哀哉!

那么,他是怎样为一条成语而被腰斩冤死的呢?

97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06 16:31

杨恽因为出身世家,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文才颇为了得,有些学者还认为其文章《报孙会宗书》颇有司马迁的著名檄文《报任安书》的风骨。据说杨恽为人轻财重义,奉公守法,廉洁无私,曾力主革除官场贪污受贿的弊端,整顿吏治,这正与励精图治的英主汉宣帝的治国方略不谋而合,颇得好评。

97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06 21:49

他还因告发霍氏家族作乱有功,封平通侯,后又因有治绩,位列九卿。史载他"全家担任公卿、两千石以上的十人"。这样的显赫身世也养成了其恃才傲物、不能容人的性格缺陷,

往往激扬文字之间[得]{.underline}罪了很多朝中显贵,埋下了被杀的祸根。

975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06 23:00

要说杨恽的轻财重义,有这样的一个故事。据《汉书?杨恽传》载,其母司马英去世之后,其父杨敞续弦,而杨恽对后母很好,像亲娘一样孝敬,后母后来也死了,因为膝下无子,留下财产数百万让杨恽继承,杨恽却没有将这笔财产独吞,而分给了后母的几位家人。

97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06 23:53

同样地,视钱财如粪土的杨恽,在父亲死后,其本人又将继承的500

万的财物,全部用来资助有困难的宗亲,就这样把上千万财物散作浮云,一点也不心痛。

97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07 14:39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

2F309445302.jpg{EIMAGE}

97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07 15:09 端午安

97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07 21:21

保持着这份视[富]{.underline}贵如浮云的心,步入仕途的杨恽当然也是嫉恶如仇,颇有其外祖父司马迁那种"出污泥而染"的铁骨铮铮,一身正气地与大小贪官过招,大胆地进行揭发,敢于向皇帝死谏。

98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07 22:00

这样,便落下了得罪人多、称呼人少的尴尬局面。

而且性格耿直不会转弯的杨恽(不愧是太史公的好外孙),"每有忤己者必欲害之",恃才傲物、争强好胜的结果,当然是被朝廷显贵们当作靶子,明枪暗箭一齐射击。

98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07 23:04

尤其是与之失和的九卿之一太仆(近似乎皇帝的车队长)戴长乐的致命一击,可谓是不死都脱层皮。这就顺利诞生了一条令人哭笑不得的成语:一丘之貉。

982 楼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07 23:29

晚安

983 楼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08 13:21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

2F309461304.jpg{EIMAGE}

985 楼作者: 22:28

鼎湖听泉日期:2019-06-08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

2F309472629.jpg{EIMAGE}

986 楼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08

23:51

晚安

987 楼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09

13:20

话说有一次,作为著名士大夫的杨恽在朝中开会,商量国是,很像司马迁一样敢言的"炮筒子"

杨恽听说匈奴单于被人残害,他居然借题发挥有感而发:"这个残暴匈奴单于也是罪有应得,该死的家伙!我听说他专门听信谗言,残害忠良,不虚心纳谏,是一个是非不分的君王,结果是死于非命,国家也处于四分五裂之中,从来都是昏君误国。秦朝就是一个榜样,要不是秦始皇、秦二世专横跋扈,就不会那么快就亡国,也许现在我们还是秦朝的人,汉国甚至于没有立国的可能也。正因为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的君王就像从同一座山丘里出来的貉一样,大都喜欢听信谗言,最终也全都逃

不脱亡国的宿命。"于是一条著名的成语由此落地生根(这爷孙俩也真不是盖的,都是创造成语的历史牛人,"重于泰山"就源自司马迁之手)。

98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09 16:21

不愧是历史世家熏陶出来的猛人,说话一套一套的,杨恽这话当然在理论上没有一点错误,错在真小人因此而进谗言要搞死他。

99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09 20:24

99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10 13:15

因为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杨恽的政敌早就想找碴收拾他,尤其是"草根皇帝"刘询在民间流落时结识的铁哥们太仆戴长乐,一直怀疑杨恽在背后说其坏话要暗算他,也早就

想找个机会参杨恽一本,顺便让杨恽下油锅,以一泄私愤。

99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10 14:21

所以一听到这种"腹谤"意味甚浓的议政话题,简直是如获至宝,立马就上书告发杨恽没大没小,借商量国是之机诽谤朝廷,无人臣之礼。史曰"以主上为戏(即拿皇帝开玩笑),语近悖逆",当然是想让杨恽以言入罪,说他近乎大逆不道。

99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10 15:37

这一下,杨恽想不倒血霉都不可能了,祸从口也,和他外祖父司马迁如出一辙。

99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10 16:29

因为再淡定的皇帝,也是不能容忍别人把自己戏说为专门听信谗言的昏君,虽然杨恽本意也许并不如此。

99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10 21:22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

2F309517732.jpg{EIMAGE}

99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10 22:14 晚

99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10 22:14 晚

99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11 13:56

而汉宣帝虽说是一个英主,曾不幸流落民间也能体察民间疾苦的他,甚至上位之后也基本上能励精图治、虚心纳谏,有容人的肚量,更加不会像古代的昏君一样随意骄奢淫逸、残害忠良。也就是说,他根本不是那种昏君的同类(不是一丘之貉也),而是大大有为的皇帝,以他接纳龚遂言不讳的治乱言语的肚量来做参照系,原本对杨恽此种没有特定含义的议政言论,也应该是有免疫力的才对,那怎么就在此种子虚乌有的"议论入罪"上犯迷糊并中招了呢?

99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11 15:54

这个,问题当然就出在了他的宠臣身上,于是也在"听信谗言"上像古代昏君一样阴沟翻船。

100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11 20:07

这个当然当事人杨恽也难脱干系,谁叫你像你外祖父司马迁一样IQ 爆棚EQ

零蛋呢?把无关紧要的人得罪就算

了,居然皇帝的铁哥们你也敢得罪,没死过啊,当然是要把你往死里整大卸八块才解恨了。

100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11 20:56

所以,经过与皇帝"好得像一个人一样"的戴长乐喋喋不休的极力添油加醋、煽风点火,把杨恽平日里对汉宣帝不满的许多坏话一古脑儿全抖了出来,这一下原本脾气很好的汉宣帝也火大了,因为再有修养的人、再谦虚的人也是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的,你不赞扬我就算了,还坏话讲尽,居然还把我和古代昏[君]{.underline}视为"一丘之貉",这他娘的也太不给面子了吧?

100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11 22:20

所以怒不可遏也有点失去理智的汉宣帝,甚至于不顾给自己的"历史分数"减分的危险,不管三七二十一立马就把"历史冤大头"

杨恽(和他的外祖父司马迁凑起来简直就是"冤大头世家")革职查办,很是吃了几天极不好吃的牢饭,后来予以释放,贬为庶民。

100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12 12:23

100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12 21:06

于是,"一丘之貉"这一有点性感也有点贬义的成语,因了敢言的太史公倒霉外孙的故事流传至今,始料不及,谁叫他们家都是善于创造成语的历史牛人呢。

100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12 21:57

这还没完,屋漏偏逢连阴雨的杨恽,后来还因为写文章讽刺时政直接丢了卿卿性命,果然是祸不单行。

100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13 11:21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

2F309589687.jpg{EIMAGE}

100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13 13:29

2

而杨恽写的这篇文章非同小可,据说就是能和史圣司马迁《报任安书》媲美的《报孙会宗书》。

关于此信出笼的背景,源于杨恽贬为庶民后还不知收敛,高调"治产业,起室宅,以财自娱"来示威,而被其好友安定太守西河孙会宗写信劝说,让他低调以避祸所致。

100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13 15:14

这本身就是一种性格悲剧,换句话说,就是杨恽的桀骜不驯给自己惹来的杀身之祸,正所谓那句被现代人用滥了的"性格即命运"的真实写照,现实生活中EQ

确实也是一种能体现个人修养的重要立身要素。

100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13 16:25

何况,自恃才高八斗的杨恽又是那么的眼角高,好夸夸其谈,十分张扬,史曰:"然恽伐其行治(也就是好夸耀自己的节行和政治才能),又性刻害,好发人阴伏,同位有忤己者,必欲害之,以[其]{.underline}能高人。由是多怨于朝廷。"一付目中无人、老子天下第一的德性,别人也早已想他死了

101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13 21:26

ok

101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13 22:23 晚

101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14 14:50

也正是此种刻薄少恩、目空一切的性格,当他接到好友孙会宗充满居高临下的训诫口气的书信时,已经失侯多时心理十分不平衡的杨恽,当然心里也十分不服,什么要闭门思过夹着尾巴做人,不要整天高朋满座灯红酒绿,以免给人以口实阴告之,那就得不偿失了,以前你就是吃了这种哑巴亏的,还不学聪明点,作为朋友,我不想你在同一地方跌倒两次,云云。

101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14 16:15

总之,一接到充满好心的友人的信,从来都是心高气傲的太史公外孙,立马就有点儿狂性发作,于是用一种充满反唇相讥的口吻回信,信中把以前自己所受的一切委屈和不平,以及对朝廷"政治黑暗"的极大不满像竹筒爆豆一样,一古脑儿地全发泄了出来,以消除这段时间被朝廷打压怨气,可谓是慷慨激昂、嬉笑怒骂语多讥讽,颇有其祖司马迁的风采。

101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14 21:00

{SIMAGE}http%3A%2F%2Fimg3.laibafile.cn%2Fp%2Fm%

2F309635533.jpg{EIMAGE}

101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15 17:52来来自

101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16 19:55

101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17 16:34

什么"怀禄贪势,不能自退,遭遇变故,横被口语,身幽北阙,妻子满狱。"就是对皇帝的深深怨恨。而"'明明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卿大夫之意也。明明求财利,常恐困乏者,庶人之事也。'故道不同,不相为谋,今子尚安得以卿大夫之制而责仆哉!"就是赤裸裸的对好友的冷嘲热讽和对其"横加指责"[的]{.underline}极大不满,最后一句"方当盛汉之隆,愿勉旃,毋多谈。"大意就是说,如今正当大汉盛,也愿你紧跟好皇帝从此飞黄腾达,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别再来烦我,咱们井水不犯河水,极尽挖苦之能事,也从此窥见了其对人刻薄的一面。

102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17 20:24

102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17 22:50 晚

102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18 15:49

至此,好心相劝的孙会宗可谓是碰了一鼻子灰,自讨没趣。

这样一种发泄私愤的锋芒毕露的檄文,虽然是快意恩仇,我手写我心,行文也很得分,甚至于惹清人余诚大赞道:"行文之法,字字翻腾,段段收束,平直处皆曲折,疏散处皆紧炼,则酷肖其外祖。"(《重订古文释义新编》卷六)却也因此埋下了被杀的祸根。

102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18 23:12 晚

102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19 13:01

尽管这样的一种桀骜不驯的张扬性格,也不是什么大罪过,甚至于换一种角度来考量,还是一种敢说敢干的磊落样,但在酱缸式的官场中,却又是容易授人以柄,把自己推入险

恶的政治情境中,至少给人的印象是自己不够大度,没有容人之心,有点小题大做、锱铢必较。

可以预见的是,如果这封信落入自己得罪过的官场诸公中,那么灭顶之灾立现。

102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19 14:03更新了1030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19 23:26 晚

103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20 14:17

103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20 22:51 晚

103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21 20:23 ok

103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21 23:39 晚

103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22 10:45

最重要的是,杨恽的运气还特别的差,注定他在劫难逃,用现代人最潮的话来表述,那就是"躺着也中枪",你还只能吃哑巴亏。

这事说来还令人有点哭笑不得,因为居然古代的一次普通的"日食",居然就能和他发生了一点关系,这本来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翻版,这"剽悍的理由"原本就是捕风捉影的,是很多他得罪过的人用一种十分牵强附会的借口让他去送死。

104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22 22:05 晚

104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23 16:31

关于此事,据说是汉宣帝五凤四年(公元前54

年)夏四月朔日食,而出现日食这种令古代人恐慌的天象之后(古代科技不发达,认为"天狗吃日"是灾祸的预兆吧),他的仇人趁机上书皇帝,说是杨恽"骄奢不悔过,日食之咎,此人所

致"(《汉书?杨敞传》),这八竿子不沾边的理由荒唐之极,却也是炸死政敌的重型炮弹,果然杨恽也因此获罪,再度被捕入狱。

104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24 12:59

汉宣帝本来对他就有成见,既然如此,那么就叫廷尉彻底查一查这个给帝国带来灾难的"灾星"吧。而这一查居然就查出了杨恽写给孙会宗的这封口水花喷喷的"大不敬"之信。宣帝见了此种充满挖苦和怨恨的信,更加怒不可遏,最终很会察颜观色的最高法官判杨恽一个大逆不道罪,腰斩处死,妻儿均被流放酒泉,杨恽为自己的多嘴多舌付出了惨重代价。而他的朋友孙会宗也是"躺着中枪",被贬官了事。

104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24 21:57 晚

105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25 12:07

对于西汉期间此种令人有点啼笑皆非的政治案件,历史学家也认为这不是"平地起风雷"式的偶然事件,而是"汉宣帝时期统治阶级[内]{.underline}部矛盾的结果,是皇族、外戚集团打击、迫害士大夫集团,也是汉朝开始衰败的转折。"是谋已久

的政治迫害行为。因为就在杨恽莫名其妙地死了之后,西汉政府就掀起了一轮政治大清洗,很多人被株连。不仅与杨恽性格相仿非常耿直敢言的好友韩延寿、盖宽饶被害,其他人如张敞、韦玄成、杨谭等也像孙会宗一样被免职。

105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25 21:23

105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25 22:40 晚

105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26 13:26

对于西汉期间此种令人有点啼笑皆非的政治案件,历史学家也认为这不是"平地起风雷"式的偶然事件,而是"汉宣帝时期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结果,是皇族、外戚集团打击、迫害士大夫集团,也是汉朝开始衰败的转折。"是预谋已久的政治迫*害行为。

105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26 16:30

ok

105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27 13:04

因为就在杨恽莫名其妙地死了之后,西汉政&府就掀起了一轮政治清洗,很多人被株连。不仅与杨恽性格相仿非常耿直敢言的好友韩延寿、盖宽饶被害,其他人如张敞、韦玄成、杨谭等也像孙会宗一样被免职。

当然,杨恽之死既有其性格悲剧的一面,也有汉宣帝偏听偏信造成的错误。

106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28 13:16

第二十四篇故剑情深:草根皇帝汉宣帝最宠爱的许皇

后之死在中国皇帝当中,刘询虽然也是最著名的"政治皇帝",

却算不上著名的"生活皇帝",与其他风流皇帝相比,包括同是英主的李隆基等,妻儿人数和家庭规模就无法媲美,甚至于可以用寒碜来形容,用现代人的话来说就是,不是一个量级上的。

据史书记载,汉宣帝有3 位皇后、6 位嫔妃和5 个儿子

,这样的简单数字,与动不动就(而女儿有史可查的仅2 个)

上万嫔妃宫女的隋炀帝、唐明皇相比,那简直就是拿不出手,

万元户与亿万富翁的级数,同样是皇帝,差别啥就这么大呢?

106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28 23:24 晚安

106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29 13:45

106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30 00:00 晚

106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30 12:02

那么,你一定会对此发生浓厚兴趣了吧?想不想一探到

底?难道草根皇帝就只是"只爱江山不爱美人?"

以下我们来八卦八卦一探究竟,那么让我们现在轻松进入草根皇帝的特别生活频道吧。

关于汉宣帝的妻儿,我们在以前的章节也插播了一些,比如他对糟糠之妻许皇后的不离不弃、故剑情深,就是一幅十分和谐的生活图景,那么现在我们再深入下去,来个全景式专题报道。

107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6-30 16:22更新了107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7-01 13:54

前文我们已经知道了汉宣帝是废太子刘据和史良娣的亲孙子。据史料显示,汉代皇太子的妻妾称号分为三级:正妻曰太子妃、有子妾曰良娣、无子妾曰孺子。所以刘询的奶奶便被称为史良娣。

在那场轰轰烈烈的"巫蛊之祸"中,卫太子的家眷几乎全都死于非命,好在卫太子的后人刘询福大命大,虽然从小就坐牢,但在一班有识之士的联手保护之下,不仅顽强地活了下来,还幸运地成长为西汉最有为的皇帝之一,于是才有了以后的幸福家庭。

那么,我们就先来详细讲讲汉宣帝的第一位皇后许平君吧。

107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7-02 14:05

大家也知道,草根皇帝刘询曾有一个惊心动魄、九死一生的不幸童年,而且少年时代也是一个没有多少人关注的"神龙教主",经常神龙见首不见尾"玩失踪"(据说是体察民情去了),所以在他时来运转当上皇帝之前(他登基时也

只有17、18 岁),却已经草草在民间完婚,且是不大顺利、一波三折的那种。

刘询在民间完婚的这位大老婆,正是他的一往情深的结发妻子许平君,以[后]{.underline}的许皇后。

107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7-02 23:42 晚

108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7-03 13:13

而且,在刘询做皇帝之前,这对恩爱夫妻就已经育有一子,此子就是后来送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出塞肠子都悔青了的汉元帝刘奭(长子是也)。

虽然刘询和许平君的情路有点坎坷,最后许平君还因"阻人发达"而被残忍谋杀,不过许平君也还算是皇帝后妃中比较好运的一个,至少她是有史记载的获得过皇帝真正爱情的为数不多的幸运皇后之一,所以在此有必要进行比较大篇幅和全方位的深度报道,关键词就是"故剑情深"。

108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7-03 16:00

108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7-03 23:36 晚

108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7-04 15:47

说起来,许平君[也]{.underline}是和刘询一样的"苦大仇深"的孩子,就因为她也出生于一个横祸不断的境遇凄惨的家庭,他父亲许广汉的大起大落、充满变数的悲苦人生,绝对是可以单独拍成一部精彩异常的"人生灾难片"。

许广汉是一个山东汉子,大约在20

岁的青春年华,有幸成为汉武帝和有"倾国倾城"美貌的李夫人所生之子昌邑王刘髆的郎官,由于刘髆英年早逝,所以汉武大帝很怜惜刘髆

,经常的儿子刘贺(后来的汉废帝,继承了父亲的昌邑王位)让他跟随左右。

有一次,汉武帝出游,即从长安到甘泉宫,刘贺也是跟随者之一。而作为昌邑王府的郎官,许广汉有幸也成为了随驾人员之一。跟着皇帝出游,原本这是一件很拉风的事,可谓是祖上显灵是也,居然就因为许广汉自己的疏忽大意而惹来了杀身之祸,始料不及,福兮祸所伏啊。

108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7-04 16:31 那么,途中发

生什么大事了呢?

108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7-05 00:00 晚

109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7-05 13:00

2

原来是能面见圣主兴奋得有点失常的许广汉,备马时居然糊涂起来拿错了皇帝的马鞍。

在常人看来,这本是小事一桩,不就是拿错了马鞍吗?还回来不就结了?这算是摊上大事了?小题大做还差不多。

且慢,这在现代社会可能是小事一桩,但在那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却是犯了"从驾而盗"的大罪,是要杀头的那种。所以当倒霉透顶的许广汉被皇帝的侍卫官抓个现行时,立马就要把他往死整,也就是弹劾他故意盗窃皇帝的圣物,一定要赐死,而很快也定了死罪。但不知道后来汉武帝是怎样想的,居然就饶了许广汉一命,而且居然就由此和后来的"草根皇帝"汉宣帝发生了那么一点家庭关系,成了炙手可热的国丈,又应了那句古语:"祸兮福所倚"是也,简直就是万花筒般变幻的人生啊,晃花了咱们小屁民的眼。

109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7-05 23:06 晚

109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7-06 16:23

109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7-07 13:31

当然,许广汉是死罪可恕、活罪难饶。汉武帝虽然是饶了他一命,却让他生不如死,被下蚕室受了宫刑。知道汉武帝是不是喜欢玩这样的酷刑,反正伟大的太史公司马迁也是曾经受过此种刑罚,简直是有点残忍。

后来,生不如死的许广汉还改判为三年徒刑,监外执行,被"强行结扎"的他到掖庭(即宫中旁舍)来居住。刑满之后,成了一个正式的宦官,又由于他有才,别人也知道他被冤枉,很快他就当上了掖庭丞(掖庭也是宫中官署名,主要掌管后宫贵人采女诸事,以宦官为令丞。掖庭丞是掖庭令的副手)。

眼看着命运有了转机,居然许广汉此时又惹了祸,不然的话能叫"人生灾难片"吗?那么许广汉又出哪些乱子了呢?

110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7-07 16:23更新了110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7-08 00:20 晚

110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7-08 13:16

原来是十分倒霉的许广汉又遇上了宫廷乱子,那就是西汉历史上著名的"[燕]{.underline}王之变"。

在这次著名的旨在夺取皇权的宫廷政变中,在王的拉拢之下,很有政治野心的托孤大臣之一的上官桀,于昭帝始元七年(公元前80

年)参与谋反,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成了未遂政变,然后又是斩草除根的一系列"肃反行动"。

作为宫廷总管级人马,许广汉理所当然要参与搜索部分罪犯并加以逮捕的活动。许广汉负责搜索上官桀以及他的余党,总之是一逮到就立即绳之以法。

这个原本就不是什么技术含金量很高的活儿,村夫野老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完成,然而据说有大才的许广汉却在捆人绳子上手足无措。

110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7-08 23:42 晚

110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7-09 14:05

本来说在上官桀宫中的公馆内是放有足够的绳索的(可能他也认为政变成功后要绑人吧),最长的绳子有数尺之多,而且可用以捆人的甚至于达到数千根,还用箱柜很好地封存着,单等想用的人来取。

可是,当聪明的许广汉来提取时,却什么也找不到。这些绳子一下子好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有的还是他自己曾保管

,这确实非常诡[异]{.underline}。明明别人就能轻松找到的绳子,居然的)

许老总就一根也搜索不到,所以事后曾有历史研者分析说,这次的诡异事件,基本和倒霉的许广汉恰恰就拿错马鞍

一样,是他的死对头故意整蛊他的,目的就是不让他出头。

110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7-10 00:03 晚

111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7-10 12:51

不管这是不是真的,反正许广汉这次不能出头确实是真的,结果大家也能轻易猜得到。后来因为"办事不力"犯了贻误罪被判了刑,掖庭副总管的官也丢了,贬为掖庭的"鬼薪",也就是常人所说的苦力,很是苦了一阵子,关键时刻,

那句"祸兮福所伏"也不通知一声又冷不丁华丽反转,居然又一次时来运转,让你惊掉下巴。

因为,后来许广汉又升为暴室啬夫。按照汉代的官制,"暴室",就是皇帝的私家监狱,而暴室啬夫就是宫廷监狱的典狱官。虽然这不是怎么样显赫的官员级别,但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因为此时看管宫人的狱官,正好与落难的皇曾孙,也就是后来成为汉宣帝的刘询住在一起,于是最后也顺便捞了一个国丈的称号,简直就是神迹一桩,要发达,你想挡也挡不住也。

111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7-11 15:10

当然,要当上国丈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此中还多所变故,正所谓"好事多磨"是也。

当时,未来的汉宣帝刘询还是落魄掖庭。虽然经过邴吉等好心人的营救,脱离了政治囚犯的困境,也恢复了皇曾孙的名分,但也不过如此而已,政治上基本是没有出头之日(如果不是那个做了很多坏事的汉废帝不争气的话,刘询一生也就如此平淡度过了)。

就这样,一个是没落皇孙,一个是备受打击、伤痕累累的狱官,毫无预兆地就相遇在一起,直至成了一家人,有时候你得感慨造化弄人。

111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7-11 23:09 晚

111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7-12 13:55

所以,现实生活中如果你我突然和一个20

多前根本就从未认识过的人,在异乡相知、相恋甚至于结婚了,你我也不必太过惊讶,正所谓古诗所言:"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月下老人其实早已暗中结线,不管你怎样的猝不及防甚至于百思不得其解,最终你还是得接受命运的安排,百年才能修得[同]{.underline}船渡而千年才能修得共枕眠啊。

总之,带着不同的人生伤痛故事,这两个原本应该没有生活交集的倒霉蛋就这样共处一室,还最终成了忘年交。

因为逐渐长大的皇曾孙需要接受教育,所以来到掖庭和未来的岳父许广汉成了舍友。

111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7-12 23:38 晚

111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7-13 15:34

112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7-13 23:31 晚

112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7-14 14:48

读书之余,本来就好动好交游的皇曾孙,居然经常成了神龙教主,见首不见尾的款式,据说在体察民情之余,也做了斗鸡游猎之事,还和长陵的一个"斗鸡王"王奉光成了铁哥们,顽主角色也一天天突显。

眼看着一个身长八尺二寸又风度翩翩的大好青年逐渐颓废,此时倒是急坏了一个人。

112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7-14 21:39 好

112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7-15 13:53

3

此人就是废太子刘据的家吏张贺,也就是曾想把孙女嫁给刘询而遭到自己的将军弟弟反对的那位。

因为张贺认为只要皇曾孙结了婚,心才会定下来。

作为刘据的家吏,张贺曾经得到过废太子的恩惠,所以对于遭受无妄之灾而冤死的旧主人表示出极大同情,也对曾经的恩情念念不忘。尽管张贺本人也是西汉那场超级政治地震"巫蛊之祸"的受害者,他本人在旧主受诬陷时也被株连,甚至还像许广汉一样受了宫刑,但是他却没有一点对旧主人的怨恨,反而是对旧主人仅剩的一点血脉,也就是刘据的孙子刘询关爱有加、十分照顾。作为宫廷总管的张贺不仅在生活起居上百般呵护,甚至于对刘询的终身大事也是非常上心,勤以物色运筹,从这一点上来说,张贺确实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啊。

112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7-16 00:00 晚

112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7-16 13:47

前文我们也曾"透支"了张贺想把自己如花似玉的孙女许配给聪明伶俐又一表人才的皇曾孙刘询,结个秦晋之好,要"亲上加亲"是也。不过却遭到了作为辅政大臣的弟弟、右将军张安世的强烈反对。

张安世基于家族的利益和安全计,对哥哥的不谙世事、心血来潮表示了十二分的愤慨,大骂道:"皇曾孙是罪人之后,侥幸免死做个平民衣食无忧就算是很不错了,别人避之唯恐不及,你居然还要倒贴孙女和他扯上关系,图个啥?以后别再提这档丢人的事了。"从这也反衬出了张安世的鼠目寸光,不知后来是否肠子都悔青了,因为明显是丢了"大生意"。

113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7-17 13:37

既然辅政大臣(其时张安世与大将军霍光一起辅政,权倾朝野)都如此发话了,张贺也不敢再造次,但暗地里他还是加紧对刘询婚事的筹划,重新张罗其他人选。

还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无费功夫。因为不久张贺就物色得了一个心地善良又贤惠的好姑娘,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后来贵为皇后的许平君。

说来也巧,张贺正在为皇曾孙的婚配发愁、遍寻良家妇人而不得的时候,居然不经意间却发现美人可谓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她就是自己的好部下、也是皇曾孙的好友许广汉的宝贝女儿许平君。

113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7-17 22:42 晚

113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7-18 15:53

许平君其时虽然也就是十四五岁,但古人嫁得早,所以这及笄之年也已许配给内谒者令(宫官名,掌内外传旨通报之事的长官)欧侯氏的儿子。不幸却在两家商量婚事的时候,偏偏她的对象此时病故,人都不在了,这婚事最终也只能是作罢。

出了如此变故,按照老人们约定俗成的口吻,肯定是说许平君是"克夫"命了。而她的母亲却不信这个邪,于是特意带她去问签卜卦,以示前程。

居然问卜的结果,也甚合平君母亲之意,因为卜者神算说"她有大贵人之兆",虽然也不一定能算出她后来能当皇后(算命嘛,当然大都是模糊语言,信不信由你),不过这也足以让其母内心美到极致的了,因为至少不是我女儿有克夫命,而是你欧侯氏的儿子不配娶如此尊贵的女人而已。

113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7-18 23:42 晚安

113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7-19 15:57

果不其然,这命最终算得还是比较准的,至少成为一国之后,那怎样说也是大贵人了吧?

这个,当然与我们心地善良又知恩图报的张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话说张贺到处张罗皇曾孙的合适对象而不得的时候,居然无意中才听说自己的老部下许广汉尚有女待字闺中,这邻家有女初长成,和年近弱冠又身材魁伟的皇曾孙也算是有缘,所以便想拼命撮合。于是,有心"摘花"的张贺"乃置酒宴请之",也就是以领导身份请下属来喝酒。这酒宴虽然不算是鸿门宴,却也不是纯粹的喝酒作乐,因为就在大家酒酣耳热之际,作为领导的张贺便趁热打铁向许家提出与皇曾孙联姻,也就是代刘询求婚。

114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7-19 22:44 晚

114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7-20 16:25

114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7-20 22:33 晚

114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7-21 14:07

张贺对于刘询婚事的运作,可以说是殚精竭虑工于心计的。因为大家酒足饭饱后好说话,所以张贺也专等此时对防御能力弱了的许广汉游说道:"皇曾孙虽然现在地位卑微,但仍是关内侯,而且好歹是的近亲,以后必有一番作为,你如果把女儿嫁给他,将来一定会大富大贵的,你就听我一回吧,不会吃亏的。"

许广汉听张贺这么一说,那时也有点喝高了,反正这是领导的意思,咱们也不好推托,最重要的是许广汉对刘询印象也不错,蛮喜欢这个"高富帅",所以也满口应诺,皆大欢喜。

不想这却惹恼了一个人,那就是许平君的母亲。

114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7-22 14:05

4

因为许夫人认为这场婚姻,与她的设定不大相符,至少刘询当时不是大贵人。而且说得难听点,那就是不仅不是大贵人,甚至于还是令人唯恐躲避不及的"罪首"之后,虽然名为皇家至亲,却是有历史遗留问题没平反的,说定什么

时候会惹祸上身,这也正是张安世极力否决哥哥家与之联姻的终极考量,这个当然也是皇曾孙后来"故剑情深"的引发点,患难才能见真情是也。

当然,这只能怪那些人没有发展的长远眼光了。

不过,许夫人生气归生气,最终也还是胳膊扭不过大腿,反对无效,在老公答应明媒正娶之后,她才不大情愿地答应了这门亲事,心里还十分担惊受怕的,怕哪一天朝廷又突然要清算废太子一家的余孽,自己的家族成员都成了"反革命分子",战战兢兢之间,谁知就这样让家族咸鱼翻生,成了皇亲国戚,说来都令人嘘唏,简直就是歪打正着,多么刺激的一场人生豪赌啊。

114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7-22 23:24 晚

115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7-23 13:56

因为谁也料不到罪首之后成了一国之主,自然是许家强力买入了一只黑马般的"潜力股",并由此赚个盆满钵满,这就是人生的诱惑是也。

据史载,汉昭帝元凤六年(公元前75

年),许平君和刘询结成夫妻,一年之后,许平君生下儿子刘奭,即后来的汉元帝。

由此,许家裂土封侯,不在话下。

许平君先是被封为婕妤,后为皇后。而且,随着汉宣帝地节四年(公元前66

年)刘奭被立为太子,许家成员也纷纷加官进爵,昌成君许广汉为平恩侯,位特进。甚至于连许广汉的二弟许舜也封为博望侯,三弟许延寿为乐成侯,正所谓常人所津津乐道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是也。

115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7-23 21:55

115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7-23 23:12 晚

115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7-24 15:02

当然,这是后话,我们先回过头来说说皇曾孙和许平君最初的艰难夫妻生活。

话说刘询当时因为历史原因,还不是真正的"高富帅",

许家同意婚事之后,没车没房甚至几乎是穷得只剩下一条内裤的刘询,也不可能大肆操办婚事,因为婚礼是张贺替其筹备并操办的,而且婚礼之后,又因为没有婚房,刘询还只能和妻子一起挤住在[岳]{.underline}父家,和入赘差不了多少。

但许平君并没有怨言,也不觉得丢脸,甚至于是相敬如宾,对落难老公还体贴入微,勤加照顾。

而从小因政治原因在监牢里艰难度过的皇曾孙,本来就没有承受多少尘世的欢乐和呵护,更加没有多少人对他嘘寒问暖,冷不防有许平君这样温柔体贴的好女人,强力地进入了自己那曾经十分悲凉的生活空间,一切都是换了人间的样子,让活了十七年还不知家庭温暖为何物的皇曾孙顿感新奇,旋即感动得泪流满面,情难自已。

115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7-24 23:08 晚

115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7-25 22:50

所以,对于妻家的殷勤照顾,刘询除了感激涕零,更多的便是发誓不忘妻子对自己的恩情,如果哪一天发了,第一个要报答的就是许平君,正所谓常人所说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也。

这也正是千古传颂的"故剑情深"式皇帝爱情的最初发韧,世界上本来就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果然不出所料,上帝给你关上了一扇窗,却也会给你悄悄地开了一扇门,不然的话就没法活了,换句话说只要是人,都始终是有那么几[次]{.underline}机会的。

116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7-26 12:27

而且,活了十七岁几乎是多灾多难的皇曾孙,突然就像是中了六合彩头奖一样,莫名其妙就有了当上此前想也不敢想的帝国第一人------皇帝的机会,这确实令他惊得目瞪口呆,因为这是他连在梦里都不敢想的大好事,居然就这样骤然龙袍加身。

于是刘询最终大彻大悟,原来世间还真是有所谓的"补偿说",至少他十七年来所遭受的罪,最终一次过得到了双倍补偿,现在18

岁的他什么都有了,温暖的家庭、健康的儿子,以及普天的皇土。这是怎样的一种梦境般的人生,命运的不可预测又是如此奇妙,以至于权臣霍光废掉净干坏事的汉废帝,确立他的皇储资格之"走过场式"的皇宫面试,他都有一种走进太虚幻境的感觉。

那是元平元年(公元前74 年)七月的事了。

116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7-26 22:43 晚

116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7-27 22:57 晚

117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7-28 13:48

就在那年秋天,在邴吉等老臣的大力举荐下,有意废旧君立新君的霍光,于是搞了一个别开生面的"皇考",那就是让刘询入宫面见皇太后。

那时初秋的阳光已经不大猛烈,而初次入宫的刘询更是因紧张而感到一阵阵的秋凉。一路上,他好奇地打量着自己的祖辈曾生活过的金碧辉煌的皇宫,心中又止不住地激动,因为他要去面见的是比自己还小两岁的上官皇太后,她既是汉昭帝的皇后,又是权臣霍光的外孙女。

117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7-29 19:48

5

十八岁的刘询,怯生生地面见比自己小两岁而辈份却比自己高二辈的上官皇太后(刘询称其为祖母级的),怎么说都

有那么一种别扭或者说尴尬,当然这是一种走过场式的宫廷礼仪,一阵风就过去了。

因为,当双方见面之后,由于是掌权的外祖父霍光一手交办的,所以上宫太后也不敢怠慢,甚至于寒暄也免了,立马把当时还是"平民百姓"的废皇曾孙刘询,一下子就加封侯爵,是为阳武侯,可谓是平步青云的况味。

当然,霍光这样[火]{.underline}急火燎地让刘询这只曾经的"垃圾股"火速上位,也就是为刘询取代刘贺当上大汉皇帝作一种铺垫和预热,不然的话这皇帝当的就有点"名不副实",至少出身和官衔上说不过去。

117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7-30 13:42

所以,这一切其实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官场秀",演给后人看而已。

因为就在刘询加封阳武侯之后不久,基本上也可以说是凳子都没有坐热,刘询就被黄袍加身,成为了大汉帝国的第十任皇帝,而那时他的长子还不满百日,这一系列的万花筒般人生巨变,让当时的刘询和满朝文武都同时傻了眼,这也太他娘的富于戏剧性了,会给人以一种不真实的做梦感。

刘询当上皇帝之后,当然谁当皇后就同时要提上议事日程。

118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7-30 23:17 晚

118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7-31 13:30

当然,如果按照正常程序,那时候也已经跟随刘询入宫并封了婕妤的许平君,绝对也是皇后的不二人选。

不过,大家可以预见的是,很多事情并不是顺理成章地跟着"程序"走,不然的话也没有那么多令人津津道的古今中外之宫廷阴谋故事了。

因为,当时把持朝政的霍光有一小女儿还待字闺中,尚未嫁人。既然霍光把庶民刘询扶为皇帝,那么作为报恩,刘询娶他的女儿并封为皇后来个"亲上加亲"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于是,这立后之事便难倒了一班大臣。

118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7-31 23:42 晚

118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8-01 15:25

当时有一班人想立许平君为后,而更多政治嗅觉灵敏的

人却想让霍光的女儿当上皇后,以讨好真正的帝国"话事人",由此分取政治上的"一杯羹",为自己的仕途加一把筹码。

这就难坏了刚刚上台权力根基尚浅的刘询,可谓是摆在他面前的一道不易取舍的"国考"题,弄不好可能还要把没坐热的龙椅再拱手相让,君不见他的前任刘贺不就是只做了27

天皇帝便被废了?

一想到这,草根皇帝便感觉到后背凉嗖嗖的,甚至于止不住地出了一身冷汗。

因为处理得稍[有]{.underline}不慎,便可以让大汉政局又闹一场强劲的"八级地震",而且势单力薄的汉宣帝,也知道己碰到的是怎样的一种超强政治对手。

118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8-01 23:27 晚

118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8-02 13:13

但是,在进行一番利害得失的权衡之后,他还是勇敢地对自己的"政治恩人"霍光亮剑了,甚至于当成为一种政治翻身的"秘密武器",而且在这种看似不可完成的任务之中,

他让自己有惊无险地获得了至关重要的"政治拳击"首回合的胜利。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当然是大有来头。

关于这,我们在前文汉宣帝的上位战中已经有所交代,在此再不厌其烦地提及一下吧。

119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8-03 15:32上

119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8-03 22:11好

119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8-03 23:06 晚安

119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8-04 12:32

大约也就是在"公卿议更立皇后,皆心仪霍将军女"的危急时刻,有心抵制霍氏势力更是顾念许平君贫寒之时对自己的不离不弃,于是果断在一班马屁精还没有来得及正式呈报立后事宜,先行由自己出了一道有点莫名其妙的"寻故剑"的初诏,也就是汉宣帝做皇帝之后的第一道诏书。

这道诏书大意就是说,我在贫寒无助之时,曾经得一宝剑,也正是在这把宝剑的陪伴之下,让我度过了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光,可惜我不慎丢掉了它,现在我虽然已贵为九五至尊,但却很想念这件无价之宝,要是众爱卿能给我找回来,那么将感激不尽,云云。

119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8-04 23:08 晚

119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8-05 12:21

皇帝这样的一种隐晦说法,当然善拍马屁的众大臣也是十分明白。皇帝情真意切要寻找的故剑,当然是暗示在立后之事上让"糟糠之[妻]{.underline}不下堂"(在这一点上,连同样伟大的光复大汉的汉光武帝也自愧弗如,因为他最终是为固位舍弃了糟糠之妻立了权臣之女为后)。

有了一国之君的这种暗示式"明示",最终很多大臣们还是转变了态度,纷纷支持立许平君为皇后(因为和皇帝对着干也不是闹着玩的),局面也立马扭转了过来。

汉宣帝的这一行动,当然是对权倾朝野的辅政大臣霍光的一种赤裸裸的挑战,而且他乐于赌这一局。

120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8-05 23:28 晚

120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8-06 15:08

因为对于刚刚登位的刘询来说,他也必须要赌这一局。

与其受人牵制,不如自己先发制人。换句话说,与其让一个自己不熟悉的人主导后宫,搞风搞雨,还不如让对自己有情有义的"故剑"来主导好使好掌控。而且他也知道,如果自己不据理力争,作为相貌不出众又出身很低贱的许平君来说,肯定是敌不过霍家的千金小姐的。

120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8-06 20:04

因为对于刚刚登位的刘询来说,他也必须要赌这一局。

与其受人牵制,不如自己先发制人。换句话说,与其让一个自己不熟悉的人主导后宫,搞风搞雨,还不如让对己有情有义的"故剑"来主导好使好掌控。而且他也知道,如果自己不据理力争,作为相貌不出众又出身很低贱的许平君来说,肯定是敌不过霍家的千金小姐的。

120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8-07 12:04

6

终于,汉宣帝还是赌赢了这一局。这正像唐朝诗人王昌龄所叹:"一闻汉主思故剑,使妾长嗟万古魂",大赞皇帝也会念旧情,拼死也要让有情人当大的。

所以,有人便把这事当作许平君得到天下最奢侈的皇帝爱情的明证。

正所谓英雄情怀、武林至尊敌不过美人旧情一瞥,即使是死在君怀也是值得,没有你赢了世界又如何?所以即使冒着被废的危险,刘询也乐意和"高层的高层"霍光对垒,鱼死网破也在所不辞。所以,有人把汉宣帝的初诏誉为古今中外"最浪漫的诏书",果然也是很有道理,冷冰冰的公文瞬间有了人间的温度是也。

120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8-07 22:03

121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8-07 23:39 晚安

121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8-08 13:07

当然,也有人认为刘询这一举动,瞬间把许平君推到了风口浪尖,然后死于非命,不值得也。可是,我们也可以大胆地预测一下,如果霍家千金小姐"扶正",坐上了正宫娘

娘宝座,而作为皇帝"故剑情深"的至爱的许平君,就会日子好过一些吗?

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即使是许平君做小,她的身份也一定没有丝毫改变,绝对是皇帝最宠爱的女人,心中的一块宝玉,这就决定了许平君不会有好日子过,正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善妒的霍家母女哪会放过充满威胁的她?不找碴修理她,简直就是良心发现。

121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8-09 00:34 晚

121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8-09 12:53

所以,既然是两难选择,那么选一个对自己有好处的更为合算,并不是所有的隐忍、退让都会对自己有利,既然是在权利的斗兽场上[,]{.underline}也必须有一个权利的底线和坚守。如果作为九五至尊的皇帝我在大政方针上让你霍光主持至少在皇帝的家事上,你也要给我一点小小的尊重吧。

基于以上的考量,汉宣帝当然得果断"亮剑",不然的话这皇帝也当得太窝囊了,当与不当一个样,那么就试探一下你老霍对我的底线吧。

122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8-09 23:26 晚

122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8-09 23:26 晚

122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8-10 19:58

122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8-10 23:56 晚

122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8-11 12:18

果然,刘询这不顾一切的贴身肉搏,也有了一个比较平和的结果,自己没有被废,自己心爱的女人也如愿以偿当上了皇后,虽然霍大将军面上不好看,脸涨成了猪肝色,但还是平和地接受了这一事实,没有让刘询再当汉废帝除了在许平君父亲的封侯事上耍了一点横手,以泄心中之愤,就再也没有其他的后续动作了。

高手过招,果然自有其精彩之处。

而且,过了一年之后,霍光气也消了。不消待如何?前不久就废了一个皇帝,也不能因为一点不顺心的儿女事,又换一个大汉皇帝吧?这个,政治风险是有的,而且和哥哥霍去病一样忠于大汉的霍光,也能掂量出其中孰轻孰重。

123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8-11 22:15

123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8-11 23:46 晚

123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8-12 11:56

因为女儿这次当不了皇后,下次再想办法。而如果频繁无理由换皇帝,让其他有野心的权臣抓住把柄弹劾自己,那也不是闹着玩的,这世间事物环环相扣,一物降一物,谁也不能太横着来,不然的话,福便是祸所伏也。霍家后来的覆没,难道不是太任性横着来惹的祸吗?

所以,霍光无奈只得祝福这对患难夫妻,但却是发泄私愤式地玩耍了一点政治手段,那就是故意在许皇后亲封侯问题上各种刁难,你不让我好过,我也不让你爽的样子。

大家也知道许皇后的父亲许广汉是一个"刑余之人",说白了就是一个宦官。虽然此时"父凭女贵",做了国丈,按照当时的政治体例,也是能加官进爵的,不能做诸侯王,至少也能做个挂名的侯爵吧?但因为女儿选皇后落败,所以没好气的霍光便迁怒许家,说"刑余之人"没资格做侯爷,就这样把许广汉的官职给没收了,也算是出了一口恶气,从此以后气也顺了很多。

123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8-13 00:22晚安

123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8-13 12:21

当然,霍光是一个老谋深算的资深政治人,他不可能在一件事上纠结太多,也知道适可而止,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嘛。一年之后,气消了的霍光还亲自兑现了许广汉的所有封赏。虽然,这许广汉的爵位是打了一个折,不是梦寐以求的侯爵,而是次一等的"昌成君",没有封地,但有好过没有,而且据说这爵位地位超然,俸禄也不少。最重要的是,许家得到权倾朝野的"影子皇帝"的认可,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政治待遇"[嘛]{.underline}。

然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因为阻人发达,碎了霍光小老婆霍显要做皇帝丈母娘的美梦,所以当刘询和他的"故剑情深"的原配妻子许平君,在台上开心地接受文武百官的祝贺时,许平君的人生恶梦也早已华丽展开。

因为,不甘心失败的霍显,早已利用自己的强大政治资源,极力要赌赢这一局,可谓是"输打赢要",不择手段。

123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8-13 14:55

更新了123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8-14 12:43

7

关于这,上文汉宣帝的董事长上位战上已经比较详细地交代,为避免重复,在此一笔带过,不再展开来谈。

最终,还真像是某些历史研究者所推测的那样,因为许平君当上了一国之后,而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且因为"不当"占有了霍家的最大"利益蛋糕",于是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于许平君来说,碰到草根皇帝刘询,既是她的大幸,也是她的大不幸。而且,她最大的不幸,就是同时碰到了当时汉后宫最大的"拦路虎"霍显母女,这就注定了她的悲剧结局。

124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8-14 23:48 晚

124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8-15 13:41

霍显,这个霍光原配夫人东闾氏的陪嫁丫头,不是一盏省油的灯。能从任打任骂的婢女升为颐指气使、八面威风的大将军小老婆,也显示了她那不一般的能量,不管是勾搭男人还是弄权使诈,都有一番功力,可谓是暴发户的本色。

所以,挡了女暴发户权道和财路的许平君,最终的结局可想而知,被巧妙地毒死了。不知道许平君在临死之际,是否后悔在皇城根儿结识了这个草根皇帝,如果不是他落难,就不能和同样落难的父亲住在一起,也就不能使自己当上做梦也梦不到的皇后,更加不会因此而被残忍毒死,要知道她死的时候还不到20

岁,做皇后更是不到三年,就这样带着对皇帝的无限眷恋撒手人寰,可惜之极。

124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8-16 12:16

无疑,许平君太嫩了,不管是年龄还是政治资历。作为第一夫人,这个生于民间没有心机如原野一朵素朴野花的普

通女子,注定被满[身]{.underline}毒汁的荷尔蒙过盛的野心家霍显绞杀,死都不知是什么回事。

许平君一死,霍显的女儿霍成君果然当上了"母仪天下"的皇后,霍显也顺理成章成了皇帝的丈母娘,可谓是皆大欢喜。而如果霍成君能为皇帝生下儿子,以霍家的权力背景,绝对又是太子的不二人选,那么这天下不就是霍家的了?可惜,到头来,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霍家不仅最终不能主导政局,还落下了被灭族的结局,可谓是一报还一报。

124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8-17 00:52 晚

125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8-17 15:20

125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8-17 22:37 晚

125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8-18 13:09

虽然汉宣帝慑于霍光权势,表面上对霍皇后很好,"甜蜜程度"甚至于超过了许平君,然而三年过去了,皇帝的很

多嫔妃都怀孕生子[,]{.underline}唯独霍皇后没有怀孕,这可急坏了权力欲极强的霍显。

然而,在这节骨眼上,霍光又为革命鞠躬尽瘁了。为了不使大权旁落,霍家于是密谋政变夺权,霍显还利欲熏心要自己女儿也就是皇后霍成君去毒死太子,最终霍成君也不得好死,因为家人几乎都死了,自己还成了废后,抑郁寡欢至极自杀身亡。

这个,可谓那句俗语"是非皆因强出头"是也。

126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8-18 22:24 晚

126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8-19 13:05

生于帝王般的权臣之家,有点娇生惯养的霍成君,也正如现在的很多富家大小姐们一样,挥金如土,物质感大于政治欲求,基本上也是和质朴的许平君一样,不知政治为何物。而最要命的是,霍成君还有一个政治野心特强的"暴发户式"老妈霍显,这就注定了她的个人命运的悲剧。至少她不能逆老妈之意,而去给太子下毒,绝对是逃避不了历史的惩罚,最终也和"政治白痴"般的许平君一样死于非命,不同的只是一个被谋杀一个被自杀,都成了政治的牺牲品。

126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8-20 00:07 晚安

126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8-20 16:19

关于这个问题,正如某些历史研究者所言:"做一位皇帝身边的女人真是步步惊心,一步错了也许就会有杀身之祸。

由此看来,皇后之位也并不是那么好当的,以如今的眼观来看,即使一对平凡的夫妻,两情相悦便是幸福的。"因为有权利的地方,争斗也最密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正如苏东坡所说,"高处不胜寒"是也。

所以,有人也慨叹古代后宫是一个充满悲伤的地方,即使是高高在上的一国之后,也逃避不了政治的残酷无情的绞杀,比如纯洁得如一张纸的许平君,又比如骄横跋扈的权臣女儿霍成君。

126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8-20 23:46 晚

127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8-21 12:16

第二十五篇汉成帝缘何暴毙于赵氏姐妹花的温柔乡

或许大家都知道,汉成帝的结发妻子就是许皇后,从少年时代开始就加以专宠,这时间跨度可以长达20

年,也算是一往情深的那种[了]{.underline}。

许皇后曾为汉成帝生育一儿一女,不幸的是都夭,眼看皇权继承人空缺,这可急坏了太后系王氏一干人,连忙让汉成帝饥不择食地恩宠六宫,播洒阳光雨露,以便造人继承大统。

由此,许皇后的二十年专宠地位岌岌可危,后来再加上自己年老色衰,老爸的外戚体系又被太后系王氏集团打垮,便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曾经对自己恩爱有加的皇帝老公移情别恋,攀向别枝,还不能怪老公薄情。

127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8-22 00:41 晚

127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8-22 12:04

汉成帝首先宠爱的是出身书香世家又知书达礼的班婕妤。

作为一个出身文史世家的博士型皇家女眷,班婕妤"美而不艳,丽而不俗",知性女人特有的稳重和宽容,也决定了她不是一个甄嬛式善妒的很会来事的宫中妇人,尽管她也

曾经为皇家贡献了一个男孩,却又像许皇后的儿子一样早夭,从终点回到起点,一切趋于零,做了一些无用功而已。

而且,毫无城府的贤明班婕妤,还立心做个宫中"活雷锋",不仅不耍手段[为]{.underline}自己争权夺利,甚至到处为皇帝推荐可用之美女,到了最后连侍女李平都献给了汉成帝皇家香火要紧,全然不顾自己可能因此而秋扇见弃。

127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8-22 14:16

127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8-22 15:46

汉成帝首先宠爱的是出身书香世家又知书达礼的班婕妤。

作为一个出身文史世家的博士型皇家女眷,班婕妤"美而不艳,丽而不俗",知性女人特有的稳重和宽容,也决定了她不是一个甄0

嬛式善妒的很会来事的宫中妇人,尽管她也曾经为皇家贡献了一个男孩,却又像许皇后的儿子一样早夭,从终点回到起点,一切趋于零,做了一些无用功而已。

而且,毫无城府的贤明班婕妤,还立心做个宫中"活雷)锋",不仅不耍手段为自己争权夺利,甚至到处为皇帝推荐可用之美女,到了最后连侍女李平都献给了汉成帝,皇家香火要紧,全然不顾自己可能因此而秋扇见弃。

127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8-22 23:12 晚

128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8-23 11:35

后来李平固然得到了皇帝的宠幸,也被授予了婕妤的称号,因为身份低微,汉成帝想到了出身歌姬的汉武帝的卫皇后,立马把李婕妤赐姓"卫",她就成了卫婕妤,却被专权的国舅王凤忌恨,后来还成为了其打击另一实力派外戚王商的强力"炮弹",始料不及,可谓是处处暗藏杀机。

事实上,后宫的争斗也是皇家政治的晴雨表和有效延续。

因为赵飞燕姐妹的宠冠六宫,就是从整死许皇后开始的。

汉成帝统治时期,不仅政治不昌明,而且所有诡异天象都成群结队地来配合,凑热闹般地多次显现。

128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8-23 20:29

128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8-24 00:08 晚

128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8-24 16:06

128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8-24 22:45 晚

128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8-25 11:43

这个原本也没许皇后什么事,但人倒霉的时候喝凉水也塞牙,不知那些无用的大臣安的什么心,居然把这种"天谴"归咎于许皇后,说她是红颜祸水,因其专宠蛊惑皇上,而招致汉王朝灾异连连,却一点也不谴责皇帝的昏庸和太后系外戚的胡作非为。

把王朝的施政失误,推到一个女人的身上的结果,不仅不能把汉王朝的政治车轮推入正轨,还把许皇后一家给毁了,可谓是家破人亡。

许皇后被定性为"妖后"之后,除了"椒房掖廷用度"大减,还被彻底打入了冷宫,最后连皇帝老公的面都见不到了。

129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8-26 13:09

这还不打紧,居然因为许皇后被打入冷宫怨气难消,而引发了许家的"巫蛊案"而被牵连赐死,丢了卿卿性命,呜呼哀哉。

原来,因为皇后系外戚被拼命打压,许皇后深宫呆着怨气难消,于是很是同情妹妹遭遇的平安侯夫人许谒(许皇后的姐姐),有点气不过地想为妹妹张目,即使是发泄一下怨气也不错,便偷偷地在背后使阴,用当时被认为是十分大逆不道的巫蛊法术,来恶毒诅咒后宫已经怀孕的妃子产或不得好死什么的,也等于是想让皇家断了根,不能"把根留住",以解心头之恨。

129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8-26 23:34 晚

129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8-27 11:55

在那种科学还不昌明的古代,这种想让皇家断后的做法,等同于造反,已经不是用心险恶的小问题了。而且汉代对巫蛊案格外重视,君不见甚至连汉武帝的太子也因巫蛊案牵连,而死于非命吗?你许皇后又算老几?

所以,当此事被汉成帝的另一宠妃赵飞燕察觉并揭发之后,面对如此恶毒的女人,满朝哗然,等待许家的,也绝对是灭顶之灾,所谓的"小不忍则乱大谋"是也。

最终的结果是,参与巫蛊的主谋许谒等人被处死,许皇后也因姐姐惹的祸而被废后,到了后来甚至连命也保不住了。

129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8-28 00:03 晚

130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8-28 11:34

其实,很有心计的赵飞燕早就瞄上了许皇后的宝座,你许家还不知检点,搞出了那么大的响动,生怕人家抓不到自己的把柄,不死待如何?

而要皇家断根的传闻,赵飞燕也做了不少。在打倒自己的宫中劲敌许皇后之后,进而在上后位的9

年中,其也参与了"杀害一位美人之子,一位宫女之子",诚所谓大史家班固所言"赵氏乱内","飞燕之妖,祸成厥妹"是也。

当然,公允地说,基于个人利益的最大猎取,正如某些史评家所言:"许皇后在位20

年,后宫也无存活的孩子,只说赵氏姐妹是红颜祸水,怕是有失偏颇。"大家都是半斤八

两,都没有好下场,怨不了谁,只能怨自己私欲膨胀,而这是要害死人的。

那么,赵氏姐妹何许人也?

130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8-28 21:48

130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8-28 23:41 晚

130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8-29 11:52

赵氏姐妹就是[史]{.underline}上有名的"姐妹花"

赵飞燕和她的妹妹赵合德。虽说是史上有名的红颜祸水,却也是才双全,不是绣花枕头。

也许说出来你还不信,史上公认的"大淫娃"赵飞燕,不仅善于抚琴轻唱、舞姿翩翩,还会写华丽丽的歌词,可谓是多才多艺,大才女一个,女神也。

据《西京杂记》记载:"赵后有宝琴名凤凰,亦善为《归

,就是赵飞燕为琴曲写的风送远操》",而此首《归风送远》

歌词:"凉风起兮天陨霜,怀君子兮渺难望。......"可谓是情深意切、韵味十足。大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

底蕴,如此多愁善感的女人,后来为什么蜕变成为荡妇淫娃误国红颜了呢?

130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8-29 23:24 晚

131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8-30 12:02 这就得从赵飞

燕的身世说起。

那么这个在中国历史上有广泛知名度的古代代表性美女(与王昭君、班昭、绿珠齐名,连大名鼎鼎的李白都曾因为盛赞其美丽而吃了历史"哑巴亏"),会出生于怎样的一种家庭呢?

说出来你也许[又]{.underline}不信,有着倾国倾城貌的赵飞燕,居然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出身于屌丝家庭,家境十分贫(尽管

,其父赵临看她是个女孩野史说赵飞燕是皇家郡主之私生女)

子,俗称的"赔钱货",最重要的是家里穷得揭不开锅,所以在她刚出生时,便狠心地把她抛弃,以便让有心人发现后收养之。

131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8-30 23:10 晚

131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8-31 11:59

然而,三天之后赵临出去看看小飞燕是否被别人抱养时,却发现自己女儿还卷缩在襁褓里,居然没死,赵临感觉很惊奇,除了感慨女儿命大,冥冥之中也认为此女是神女,立马再抱回家中加以精心抚养,当作自己家的生命图腾物,最后也是天遂人愿。

赵飞燕先是以良家女子之身份进宫为宫女。进宫并长大成人后,在阳阿公主处学习歌舞,因其舞姿曼妙、身轻如燕,便得名"飞燕",赵飞燕的威名就是这样得来的。有了这个"国家一级舞蹈家"的荣衔,赵飞燕未来就变得不可限量,所谓现代潮歌所唱的"我的未来不是梦"是也,艺术明星就是不同啊。

那么赵飞燕又[是]{.underline}怎样和史上有名的"顽主"皇帝汉成帝勾搭上的呢?

131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9-01 11:18 这个说来话长。

话说汉成帝是个史上有名的风流皇帝,后来因为磕多了春药而精尽人亡,死在赵飞燕的妹妹赵合德的床上。正所谓的"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是也。

而在认识淫荡的赵氏姐妹之前,汉成帝其实就已经是五毒俱全的风流皇帝了。

前文早就讲过,汉成帝因为在政治上受太后系外戚尤其是元舅王凤的掣肘,郁郁不得志之间,只能把人生战场转到风花雪月的秀场上,只有和美女肉搏,才能保住皇位,甚至性命,好悲哀的皇帝啊。

132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9-01 23:26 晚

132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9-02 11:20

尽管汉成帝在英主爷爷汉宣帝的慈祥目光中和亲切管教下,自小出落得知书达礼、文辞通达、知识广博,却也止不住长大后的急速蜕变。说白了,也就是变成了史上有名的"淫王"。

据说汉成帝有一大嗜好,那就是十分喜欢黑色他不仅喜欢天黑后的宫廷夜宴,而且在王之盛宴上,还特意让侍宴的宫廷美女全是一袭黑衣黑裤,且设宴的霄游宫也全都装饰为黑色,不知是何用意,难怪他的政治人生如此之黑,冥冥之中似乎也透露出了一种浓重的谶意。

汉成帝管理国家不行,但在吃喝玩乐方面,却是十分地有创意。

有一次,他发明了一种十分奇特的"土飞机",其实就是一种不能真正飞起的辇式(辇是古代皇家常见的人力车)飞机,比我们小时候玩的纸飞机还逊,至少纸飞机是能飞的。

132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9-03 00:19 晚

132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9-03 12:09

而玩性重的汉成帝这奇形怪状的辇式飞机,大约就一丈见方,估计也能坐下几个人吧,汉成帝还美滋滋地把其命名为"飞行殿",用之专门来载自己和自己喜欢的宠妃,在日落放风筝之时,让高大威猛、孔武有力的羽林军大力士肩负着,一路狂奔,此时坐在这"人力飞机"上悠闲地看优美皇家园林风景的汉成帝,当然是玩性大发,惬意异常,恨不得就立马能申请专利[,]{.underline}其他的事儿诸如国家大事汉家江山统统见鬼去,玩玩更加健康。

所以,玩得最嗨的时候,汉成帝当然不想专美,好东西要和自己心爱的女人分享。

有一次,他兴致勃勃地邀请贤明的大才女宠妃班婕妤同坐这架土飞机,他以为班婕妤会高兴得立马吐饭响应,谁不喜欢腾云驾雾高高在上呢?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谁知班婕妤却一口回绝了他。

132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9-03 16:34

132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9-03 23:22 晚

132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9-04 12:16

作为班固家族的著名才女,班婕妤当然是熟知历史上很多的荒淫误国的故事,很贤惠也很有是非心正义感的班婕妤,也当然是可以预见地不愿同乘不想嬉戏。

不仅如此,一种强大的责任心,还让她反过来苦心婆心地劝谏自己的皇帝夫君,用了很多史上亡国君主的嬉戏故事加以说明,引经据典的,让玩得性起的汉成帝顿时十分扫兴,像吃了一只绿头苍[蝇]{.underline}似的,所谓的道不同不相为谋,也由此疏远了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又一脸正气的班婕妤。

话说汉成帝在宫中久了,便有点腻味了,为了搞搞新意思,于是便微服出行,到宫外去寻找新的刺激。

133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9-04 23:20 晚

133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9-05 12:43

何况当时年已而立的汉成帝,做皇帝也有十几年了,不仅政治上毫无建树,甚至于个人生活上也是两袖清风,宫中一个存活的皇子都没有(关于这个,就得问问许皇后是不是使了横手,据说明朝某个皇帝的后宫也曾出现过如此奇特的现象)。

眼看大汉江山没有承继人,汉成帝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成了一块心病。而这出宫偷腥,既可满足自己寻欢作乐的心性,或者还能为皇家留下个后嗣,一箭双雕,当然是求之不得,何乐而不为呢?

133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9-05 23:47 晚

133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9-06 12:18

原本,汉成帝微服出游,初衷也就是如此可怜如此简单,不料却从此结识了倾国倾城的赵氏姐妹,从此日夜播洒云雨的结果,不仅不能造人成功,还直接精尽人亡,江山被自己的侄子刘欣(定陶恭王刘康之子,而刘康还曾威胁过汉成帝的帝位呢)撸了去,父亲不能完成的任务由儿子来完成。

而汉成帝此次微服出游碰到的正是阳阿公主府中的著名舞蹈家赵飞燕。

这个说出来简直就是汉武帝寻找卫子夫的翻版,他和赵飞燕的相遇与其祖宗的故事,何其相似乃尔,简直是一个模板刻的。

134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9-06 22:24更新了134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9-07 00:01 晚

134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9-08 00:36 晚

134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9-08 11:19

而且,汉成帝[见]{.underline}赵飞燕的"历史影视剧本",几乎就是同一个历史编剧编出来的一样,直接就是克隆模式

当时和汉武帝一样郁闷大汉江山无人承继的汉成帝,郁闷地来到了姐姐阳阿公主府上,皇帝弟弟驾到,阳阿公主当然也是喜出望外,于是为了取悦皇弟赚取个人利益和在皇家的筹码,立马就效法汉武大帝姐姐平阳公主做"女伯乐"(或曰历史媒婆),把包括赵飞燕在内的所有养在公主府中的良家女都叫出来,以备皇帝"翻牌"。

这个时候,绝对是那班舞女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晋身面试。

134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9-09 00:37晚安

135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9-09 11:49

这次,谁抓住了机会谁就会飞黄腾达,考砸了就只能怪自己运气不好,所谓的"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临门一脚不能臭啊。

终于,清丽动人又舞艺高强的赵飞燕抓住了机会,在历史上脱颖而出,名头和历史口碑也绝对不比卫子夫差。

欢迎皇帝的正式舞会开始后,赵飞燕便以其霓裳羽衣婀娜多姿的曼妙舞步转晕了正在闷闷不乐的汉成帝,再加上迷离灯影和勾魂美目[,]{.underline}简直就是赏给汉成帝的一剂最猛春药,立马就想罢了舞会立即临幸她。

135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9-09 22:46 晚

135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9-10 12:01

贵为与王昭君齐名的汉代著名美女,赵飞燕也知道自己的卖点和价值所在,征服汉武大帝那样的英主,可能会有点难度,但对汉成帝这样的昏庸淫主,可谓是一抓一个准,吃定了的款式。

所以,对于汉成帝流口水式的猴急,赵飞燕却不急,一副吊起来卖的样子。即使是跟了皇帝回来,但却连续三天拒绝皇帝召幸,让你烧成干柴烈火,我自"端"得潇洒,果然是深谙三十六计之"欲擒故纵"之计,正如潮女常常念叨的那句,太容易得到就不会珍惜,资深心理学家也不过如此吧。

果然,这一吊就高,赵飞燕从此成了汉成帝须臾离不开的最佳"床上用品",成了皇帝的后宫专宠。

135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9-10 23:27 晚

135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9-11 11:49

果然,赵飞燕这相貌、歌舞是极品,连宫心计是当时的顶级水平也。

而汉成帝也因为这个著名老婆而被很多后来人记住,而不是他的什么政绩。

因为这一宫中藏娇,很多史上著名的香艳故事,便从此荡漾开来,以至于深入人心,很多年之后大大有名的风流才子李白,也因恭维飞燕姐而在政治上折戟沉沙,拍马屁变成了拍马蹄,得不偿失啊。

曾经把绝代美人赵飞燕宠得含在口里怕化了的汉成帝,也曾为其建造了一个美轮美奂的豪华会所,叫做"七宝避风台",那为什么就起了这样一种怪名了呢?

135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9-12 00:40 晚

136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9-12 11:24

这个当然是汉成帝的心肝宝贝赵飞燕,在为其载歌载舞大搞娱乐时,遭遇了意外而建造的,从一个侧面也可窥见当时赵飞燕是如何的红得发紫、炙手可热,可谓是万千宠爱在一身是也,和李隆基的杨贵妃同一历史级别。

原来,宫中其时有一个很美很别致的水塘,叫"太液池",水塘中还有一个叫[赢]{.underline}洲的小岛,很是奇妙。为了搞搞新意思,汉成帝还派人在小岛上筑起了一个高高的舞台,让国一流舞蹈家赵飞燕身穿霓裳羽衣,在上面大跳艳舞,自己还亲自指挥乐队伴奏,玩得特别嗨。

如果落生在现代,这汉成帝绝对可以成为一流的娱乐策划圣手,可惜他生错了时代和地方。

136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9-12 20:53

136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9-13 00:03 晚

136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9-13 11:14

看着高台上婀娜多姿、风情万种的赵飞燕,十分好玩的"顽主皇帝"

汉成帝格外开心,几乎是飘飘欲仙,感觉自己

就是一个娱乐天才,早已忘记了自己在尘世中的真正身份,什么狗屁国家治理都丢到了爪哇国去了,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也。

正在玩得癫狂处,可能天帝也对这个不成器的天子烦透了,立马就派风神来一阵好大的风,目的就是要阻止这人间的亡国之音,警告一下忘乎所以的亡国天子。

这一阵大风突[然]{.underline}袭来,直接就要把穿着薄如蝉翼的宽大衣袖,又弱不禁风的妙人赵飞燕从高台上吹走的样

136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9-13 23:14 晚

136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9-14 14:28

137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9-15 00:11 晚

137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9-15 11:26

赵飞燕本来就身轻如燕(正因为如此别人都忘记了其本

名,而直接唤其叫"飞燕"也),风又这么大,这美人没了,以后贪玩皇帝还和谁玩乐?于是慌忙命人抓住赵飞燕的衣裙,把她顺利接下了高台。

经此一役,汉成帝还真的怕大风把心爱的赵飞燕刮走,飘上半空得道成仙,自己就无美相伴了。所以就花巨资建造了那个七宝避风台,保护之心立现。

有了这个爱美心切的建筑,赵飞燕也掂量出了自己在皇帝心中的份量,那简直就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茶]{.underline}饭不吃的样子,绝对是没有你赢了世界又如何的满足劲,所以善于用美色经营政治地位和济利益的历史猛人赵飞燕,当然是不会轻易放过这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的。

137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9-15 23:36 晚

137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9-16 12:48

首先,她自然是利用自己能玩、会玩的优势,把昏庸皇帝的所有时间,都圈在了自己的吃喝玩乐上,让其乐不思蜀,一心扑在自己身上。这还不够,为了固宠,很懂未雨绸缪的美女野心家赵飞燕,甚至还把自己同样国色天香善于狐媚惑

主的宝贝妹妹赵合德,也拉来一同服侍汉成帝,来个姐妹共侍一夫(现代的淫乱贪官共淫姐妹花的比比皆是,原来是学的汉成帝啊)。

赵合德不仅人长得非常漂亮,姿容出众,肤滑如雪,是一个天生的大玩家,而且性情还很温顺可人,美目顾盼之间便可勾去人的魂魄,让皇帝软成了一滩泥,融化入了她的身体里似,把她一轻揽入怀,便如进入了梦幻般的温柔乡,嘴里梦呓般地呢喃:"吾老是乡矣,不能效武皇帝求白云乡也。"

大概汉成帝揽合德妹妹的温暖怀抱里,温柔乡即肇始于此了。

137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9-16 23:45 晚安

137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9-17 11:51

有了如此恋恋不舍的温柔乡,甚至于汉武大帝的神仙乡也不稀罕了,难怪最后日夜播洒阳光雨露的结果,便是精尽人亡,暴死于赵合德的温柔乡里,呜呼哀哉。

而有了皇帝须臾离不开的这对姐妹花,那么赵氏称霸后宫的日子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果然,会玩又善玩的赵氏姐妹,依仗皇帝的宠幸,立马在后宫掀起了"茶杯里的政治风暴",对阻碍她们往上爬的许皇后和班婕妤进行不遗余力的攻击,知书达礼又识大体的班婕妤,本来就不会玩,当然是急流勇退,做逍遥派,把自己纳入了太后的保护范围,以免惹火烧身。而恋栈权位的许皇后家族,却不知难而退,最终许皇后也因巫蛊案被废了。

138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9-17 23:04 晚

138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9-18 11:46

所以,有时候人的政治智商高低,也决定了自己的安危程度。

总之,这赵氏姐妹利用自己的色相和很会来事劲儿,谋取了宫中的最佳生存空间,地位可谓是扶摇直上,史曰:"俱为婕妤,贵倾后宫",换句话说可谓是垄断了皇帝的所有床上时间。

因为汉成帝拥有了这对床上功夫十分了得的"姐妹花"之后,简直就是像拥有了全世界一样,对其他的嫔妃可以说

是不屑一顾、弃如敝履,一副乐不思蜀的派头。甚至于不顾皇家礼仪,连一国之后也不闻不问了。

138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9-18 23:31 晚

138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9-19 11:33

这当然引起许皇后的反弹和怨恨,小动作不断。但这样做又能如何?虽然发泄了一点怨气,但却因为许皇后姐姐筑坛作法,诅咒后宫有身孕的妃子流产,以及下蛊咒赵氏姐妹不得好死,被发现后了,一直找碴要废皇后的赵氏姐妹,当然不会放过进谗言的大好机会,立马在汉成帝面前添油加醋地说许皇后不仅咒她们不得好死,更是诅咒皇帝不得好死,要皇帝办了她。

昏主一听,当然也是火冒三丈,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废了许皇后,同时要立赵飞燕为新皇后,这个当然乐坏了赵氏姐妹,可谓是正中下怀。

不过赵飞燕高兴得太早了,在立新皇后上遇到了一点阻力,因为王太后看不起赵飞燕是平民出身(虽然她自己也是出身卑微),配不起一国之后之高贵身份,于是坚决不同意。汉成帝只好让后来成为大贪官的太后的外甥侍中淳于长出面

斡旋,才让太后改变主意,勉强通过了赵飞燕的皇后任命,赵合德也封为昭仪,皆大欢喜。

139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9-19 22:52 晚

139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9-20 12:44

赵飞燕升为皇后之后,汉成帝又在太液池建造了一个豪华游船以取悦她,却在兴致勃勃地游玩时,她又差点被大风吹走。最倒霉的是,后来居然汉成帝对百媚千娇的赵飞燕玩起了"猫腻",有点视觉疲劳起来。

因为,此时汉成帝最溺爱的却是赵飞燕的妹妹赵合德,甚至把偌大一座昭阳殿让其一个居住,可谓是恩宠有加,也不知道赵飞燕是不是后悔把妹妹送到皇宫了。

139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9-20 22:57 晚

139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9-21 21:18

139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9-21 23:02 晚

140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9-22 12:52

昭阳殿是当时后宫最奢华的宫殿,可谓是披玉带银、金光闪闪。汉成帝从此和其双宿双栖,早已忘记了赵飞燕。据说赵合德不仅温润如玉,房中术还十分了得,据某些历史研究者所说,其"善于配制壮阳药,与刘骜整日寻欢作乐。"这样日夜纵欲的结果,当然是掏空透支了身子,汉成帝绥和二年(公元前7

年)三月,才46 岁的汉成帝,突然暴毙于赵合德的温柔乡里。

面对如此恐怖的足球式"突然死亡法",朝野一片哗然,纷纷要求问罪,最终这对历史上的著名权力奴隶和欲望奴隶都不得好死,先是赵合德畏罪自杀,比妹妹多活了六年的赵飞燕被贬为庶人后也选择了自杀,呜呼哀哉。

140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9-23 00:04 晚

1403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9-23 11:22

而在赵合德畏罪自杀后,赵飞燕多活的这六年里,也是在战战兢兢地过日子。因为拥立新帝刘欣(汉哀帝,汉成帝侄子)有功,即使很多大臣主张惩罚赵飞燕,但汉哀帝却感恩图报,不仅不处理赵飞燕惑主乱内,还尊其为皇太后,用以对付日益庞大的王氏太后系外戚集团。

然而,由于西汉后期阶级、社会矛盾十分尖锐,皇族和外戚倾轧不断,地主豪强兼并土地严重,直接威胁到了西汉政府的安全。由于王氏外戚一枝独秀,汉成帝又沉湎酒色,不理朝政,到了汉哀帝上台,施政当然也是处处被王氏外戚掣肘,翻不了身。

上任伊始,汉哀帝利用傅太后、丁太后和赵太后等新外戚集团,对抗根深蒂固的王氏外戚集团。

140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9-23 23:14 晚

140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9-24 12:35

很想有一番政治作为的他,曾经勤俭节约、励精图治、任用贤能,实施了抑制土地兼并的新政,颁布了限田令和限

奴婢令,不料却被大贵族官僚、大地主甚至于祖母傅太后的强烈反对,积重难返之下,新政也宣告惨淡收场。

于是,败下阵来、政治前途一片漆黑的汉哀帝,在西汉末期十分黑暗的外戚政治笼罩下,也只能效法汉成帝沉湎酒色,不理政事,甚至更加前卫地带头搞基(GAY),和帅得惊动党中央的男宠董贤共同谱写了一曲千古传颂的"断袖之爱"

。(此爱日后也成为了同性恋的代名词)

因为纵情于声色犬马,仅当了6 年皇帝的汉哀帝于元寿二年(公元前1

年)六月一命呜呼,死时才25 岁。

140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9-24 23:59 晚

140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9-25 10:28

这搞基搞得世人皆知历史皆知弄得轰轰烈烈的汉哀帝一死,可以预见的是被他庇护的人,基本上都得死或遭受重创。

所谓的大树能乘凉而树倒也只能猢狲散了,大家各安天命。

就比如因为拥立有功的赵飞燕,在汉哀帝时代没人敢动她一根毫毛,但好景不长,短命的汉哀帝一死,便立遭厄运。

当时东山再起的王氏外戚集团,当然是要大力清除其他影响王氏专权的外戚派系。其时控制朝政的宰辅级人马后来

还篡夺汉朝江山的[王]{.underline}莽,挟太皇太后王政君虎威下诏道:"前皇太后与昭仪俱侍帷幄,姊弟专宠锢寝,执贼乱之,残灭继嗣以危宗庙,悖天犯祖,无为天下母之义。贬皇太后为孝成皇后,徙居北宫。"

这当然是最厉害的杀招,不仅仅是逐客令那么简单。

141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09-29 15:01

来自

141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10-03 11:45

来自

1423 楼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10-03 12:58

上来自

1424 楼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10-03 18:16

哈来自

1425 楼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10-03 20:24

晚安 来自

1426 楼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10-04 10:21

嘿嘿来自

1427 楼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10-04 20:44

晚安来自

1428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10-06 09:02

好来自

1429 楼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10-06 11:07

来来自

1430 楼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10-06 14:22

哈来自

1431 楼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10-06 16:01

上来自

1432 楼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10-06 17:55

来来自

1433 楼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10-06 18:53

嘿嘿

来自

143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10-06 20:13晚安来自

143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10-07 11:08

来自

1437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10-07 15:02

因为就在诏令下了之后,曾经要风得风、要雨雨的赵飞燕就不想活了,选择了含恨自杀。

事实上,面对当时"天上人间"式的悬崖般人生落差,赵飞燕能够做的也就是自我了断,不然的话,也只能生不如死。

因为自从太皇太后发了虎威之后,很多重臣尤其是王氏以外的外戚,都相继遭受灭顶之灾,可谓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也。

其时,与汉哀帝相关的傅太后、丁太后惨遭挖坟,而未篡时十分谦恭有礼的王莽,此时却凶相毕露,再也不做谦谦君子,要铲除所有政敌才罢休的狠劲头,他还特别惦记搞死了汉成帝而让王氏一时政治上特别尴尬的罪人赵飞燕。

1439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10-08 00:35 晚

1440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10-08 12:02

要不是她们姐妹惑主媚上,大耍色相贿赂,还谋害王子,那么汉成帝也不会那么早死,更加不会没有继承皇权的子嗣,让刘欣这个"外人"撸去了皇位,让王氏集团在政治上何其被动,差点大权旁落。

赵飞燕你这个[千]{.underline}古罪人,你活得已经够久了,也够本了,你本来是应该跟你的淫荡妹妹一同归西的,却成了网之鱼,这回你再也没有那么好的运气,天要收你了。

于是,恶向胆边生的王莽以王政君的名义,把赵飞燕贬到北宫,过着清灯淡影的生活,后来又因其他理由把她和哀

帝傅皇后一同贬为平民,赶去看守自己丈夫的坟墓,到了这般凄凉田地,曾经十分心高气傲的这二人,瞬间石化,心如死灰,再也不想苟活于世上,于是当天便一同自杀,一代美人香消玉殒。

看到赵氏姐妹莫名其妙地发迹,又莫名其妙地暴亡,正所谓古诗所云:

"赵家姐妹应相妒,莫向昭阳殿里飞。"贪图享乐的结果,也只能是来得快去得也快,反误了卿卿性命。旧时王谢堂前燕,俱做历史暴亡人,眼前繁花转即秋叶飘零,徒留一声叹息。

1441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10-08 23:19 晚

1442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10-09 12:15

第二十六篇汉哀帝与他的超级基友董贤之死

(1)断袖之爱

上篇我们扒了汉成帝和他的超级历史美人赵飞燕之死,那么这一篇我们接[着]{.underline}来开扒汉成帝的接班人汉哀帝与他的超级基友董贤之死,好故事不能让它停了。

前文曾经说过,汉哀帝是一个和汉成帝一样荒淫无度的皇帝,据称也是死于春药过度使用,贪色纵欲暴亡。

关于汉哀帝的政绩,史书确实也是极吝笔墨,除了上文所提到的限田令和限奴婢令,因为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成了一纸空文。后来他甚至带头破坏这些诏令,比如他就曾一次赠给自己最宠爱的男宠董贤2000

顷土地,是限田最大值的近70

倍,这样的一种执行法,即使没有外戚和豪强集团的掣肘,基本上也是流于形式,流产是终极结局。

1444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10-09 21:46好

1445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10-09 23:11 晚

1446 楼

作者:鼎湖听泉日期:2019-10-10 12:47

其他的如罢乐府,废除任子令和诽谤欺诋法,禁郡国献名兽,甚至于限娱限行酒令、掷骰子等等,都是些鸡皮蒜毛的事,他本人就是一个历史大玩家,和男宠宾客寻欢作乐时纵酒掷骰子最欢的就是他,最后当然是一一实现不了,还是一纸空文。

这个,正所谓俗话所说的"有口说人无口说自己",上梁不正下梁歪,当然也只能是一事无成了。

那么说来说去汉哀帝剩下的也最吸睛的,便是轰动古今的"断袖之爱"了,他也光荣地成为后世最有影响力的男同"祖师爷"了。这一点,甚至连同样荒淫的汉成帝也望尘莫及啊。

那么汉哀帝的"断袖之爱"又是啥回事呢?

1448 楼

一键点击分享给色友还能赚钱
下载海角乱伦社区app观看完整版 app下载
点击后记得保存链接,永不失效 永久回家地址
加入官方群无限畅聊 potato群 电报群(需翻墙)
直率的蜗牛51
2024-10-22 17:44:04
10-22
85664
0
故事
直率的蜗牛51
2024-10-22 17:43:05
10-22
75742
0
故事
直率的蜗牛51
2024-10-22 17:43:26
10-22
54085
0
故事
相关推荐
32_开悟其实很简单_—_人人都可以轻轻_松松开悟
32_开悟其实很简单_—_人人都可以轻轻_松松开悟
32_开悟其实很简单_—_人人都可以轻轻_松松开悟
32_开悟其实很简单_—_人人都可以轻轻_松松开悟
直率的蜗牛51
2024-10-22 17:40:34
10-22
42488
0
故事
58-闲来8一下自己幽暗的成长经历-风雪漫千山
58-闲来8一下自己幽暗的成长经历-风雪漫千山
58-闲来8一下自己幽暗的成长经历-风雪漫千山
58-闲来8一下自己幽暗的成长经历-风雪漫千山
直率的蜗牛51
2024-10-22 17:41:54
10-22
39128
0
故事
16-05年的周公子大战易烨卿
16-05年的周公子大战易烨卿
16-05年的周公子大战易烨卿
直率的蜗牛51
2024-10-22 17:40:57
10-22
69464
0
故事
直率的蜗牛51
2024-10-22 17:42:06
10-22
38917
0
故事
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