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陈庆之也清楚,这婚事他不能答应,一旦答应萧衍那边就算是彻底决裂,他跟白袍军自然也成为了北海王元颢也就是拓跋颢手里的尖刀。
北魏孝文帝的时候推行大改革崇尚汉文化跟民族大融合,主动的把本身的姓氏拓跋改成了汉姓元,从那之后的北魏皇室可以称呼为元也可以称呼为拓跋。
北海王既然是求助到了南梁这里,自然是以汉姓自居,拓跋琳是先帝之女,算是反汉一脉,所以自称的是拓跋没有称元。
简单来说陈庆之这次北伐就是想看看北魏这边是崇汉,还是反汉的势力占据上风,如果是前者他有一统天下的想法,毕竟现在的形势对他们非常的有利。
不过现如今摆在陈庆之面前的选择就有些复杂,想要一统北魏扶持北海王上位,那他必须娶拓跋琳成为北魏的自己人,可这样一来等于是跟南梁彻底决裂。
如果拒绝,北魏这边的反汉势力就会占据上风,甚至会倾尽全力让陈庆之跟白袍军回不了南梁。
正当陈庆之有些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天灾出现了,洛阳城这里竟然连下大雨,地面非常湿滑泥泞,这就代表骑兵无法展开,白袍军的机动性被大幅降低。
秦正现在忙着泡妞没想到这些,陈庆之本能的感觉到了不妙,同时拓跋琳也最后问了陈庆之一句有没有“爱过她”?
到了这个时候陈庆之又不傻,自然是察觉到了什么,承认了自己对拓跋琳的爱意跟他不同意婚事的原因。
拓跋琳自然很高兴,甚至愿意跟陈庆之私奔回到南梁,并且还把北魏贵族他们的谋算告诉了陈庆之。
原来他们这边有人算到最近阴雨连绵,而白袍军最厉害的地方就是机动性,最大的缺点就是人少,如果在他们机动性无法施展的时候施以偷袭,那结果自然不言而喻,拼人头都能拼死白袍军。
被陈庆之找到的秦正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峻性,只能是跟玉儿做了短暂的告别,跟她在红豆树下缘定三生,等他重回洛阳之日,便是娶她之时。
可惜,陈庆之跟白袍军还是没有逃过北魏大军的合围,这一战输的很彻底,没有了机动性的白袍军就算再厉害,也不可能是二十万大军的对手,只能是秦正跟一些白袍军将士带着陈庆之跟拓跋琳突围,想办法逃过北魏大军的追杀,回道南梁。
可惜北魏大军人多势众,他们在北地又没有足够多的相应跟支持,所以人是越逃越少,到了后面拓跋琳在替陈庆之挡住了夺命流失后,也死在了陈庆之的怀里,整个白袍军只剩下了陈庆之跟秦正两人,这时候他们位于洛阳跟南梁的中间,想要逃出生天近乎不可能。
陈庆之的智谋这时候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埋葬好了拓跋琳的尸体后,两人直接剃光了头发,偷了两件僧袍,装起了僧人,同时没有南归而是选的北上,来到了离洛阳只有五十多公里的嵩山少林寺挂单。
这一躲就是一年多,在北魏这边放弃了追捕后,陈庆之选择了南归,而秦正却留了下来,打算在这里训练僧兵,到时候跟陈庆之里应外合夺回洛阳,一统天下。
剃头可是真剃,秦天跟胡哥都剃了一个大光头,胡哥后面还有戴头套的机会,秦天后面基本上都是光头的形象。
同时拍到这里,剧组就分成了两支,一支带着胡哥去横店那边拍摄陈庆之南归的剧情,一支由秦天率领在少林寺这里拍摄少林寺跟洛阳的后续剧情。
少林寺离洛阳很近,所以拍摄还是待在洛阳这片,对于秦天在少林寺拍戏,少林这边也是非常支持的,近几年因为方丈私生子事件,少林寺的口碑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同时少林的知名度也有些大不如前,就如功夫片一样,所以有秦天这个世界首富、世界之王过来拍戏,对少林寺来说是个非常不错的宣传。
当然这是少林寺这边不知道观音庙的剧情,要是知道了,估计整个人都不好了,不过少林寺这边倒是没有求子观音很灵一说,要真有,秦天也就不会过来拍了,换家寺庙就行了。
求子观音什么玩意,很多人都懂,这就跟二郎庙求子很灵验是一个意思。
从秦正12年的少林生涯来看,秦正其实很自私,至少没把感情放在第一位,他心中有的不过是复仇二字,哪怕跟玉儿间隔的并不遥远,他也没有想过跑道洛阳城找到玉儿,因为他害怕暴露,同时也害怕儿女情长、温柔乡让他忘记了白袍军全军覆灭的仇恨。
秦正训练的三千僧兵自然很强,甚至整个嵩山地界不知不觉的就被少林寺所掌控,可以说当今天下的佛田佛产以少林最为丰厚,同时这里也是全天下最为灵验的庙宇,因为这里的和尚有神通,同时有着其他地方所没有的慈悲心肠。
这一切不过是秦正敛财的手段,不然怎么养的活三千僧兵,练武的僧兵可不是吃素就能养活的,不但要大量的肉食,还要各种药物打磨经骨,所谓的少林大还丹其实就是白袍军的行军丹强化而来,还有可以批量生产的小还丹。
秦正一直在等陈庆之带着新的白袍军再次北伐,跟自己里应外合,可惜他始终没有等到,最后只等来了陈庆之病故的消息。
这一瞬间秦正绝望了,他很不甘心,不过他也明白,只靠三千僧兵他没办法重回洛阳,所以他孑然一身穿着僧袍走去了洛阳,想要再见玉儿一面。
来到了那颗红豆树下,听起了其他人讲述起了一个痴情女子在红豆树下苦等情郎最后郁郁而终的故事,自己晚来了三年,连玉儿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
那一瞬间秦正大彻大悟,放下了一切,背着玉儿的骨灰游历天下,悬壶济世,两人再也没有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