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重庆男人爱玩,不知道这句话是真是假,但在不少重庆GAY身上,的确有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邪魅气质,娟狂,又迷人。
他们身上的那种气质,不能简单归纳为「玩世不恭」,而是一种不把问题当问题,一切都是小事,永远笑着迎接明天,一种对顽强的生命力。
对于很多GAY而言,北上广太大,大到你错过一个人就再也见不到了;小城又太小,小到乏善可陈,了无生趣。而重庆这座不大不小的繁荣山城,则孕育出了一群无比可爱的人,这群人,又孕育出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同志文化。
重庆被称为「GAY都」,远不只是因为GAY的数量,更是因为他们身上那种独特的生命力,造就了非凡的重庆同志文化。
生在长在九龙坡的重庆人何小牧今年32岁了,他见证了重庆同志文化最辉煌的时刻,也见证了一群社群领袖的成长与兴替。
有人说大城市像车站,迎来送往。可重庆像是一个窝,能给你归属感。
如果说上海GAY在陆家嘴寻找高级感,北飘GAY周末相聚逃避孤独,广州GAY三五成群互不打扰,那么重庆的GAY则更像是一个生活着的社群。
七八十年代出生的重庆同志,十几岁时,便已经有多家GAY吧门庭若市了。不同于「据点」与「渔场」闲逛相认的略显尴尬,老一辈重庆GAY会通过在两路口的天桥上「打招呼」、「问时间」来确确认「同路人」。显然,这是一种更主动的文化。
30年前,重庆同志似乎就已经实现了集体的自我认同,这大概早于其他城市。
当时的重庆同志文化以酒吧为核心。每到周末,重庆的「天堂」、「如意」定是门庭若市。而你若想在当时的重庆同志中立足,则需要寻找一个「家族」。
「鼎盛时期,重庆有十几个家族。每个家族都有不同的特点。」何小牧告诉淡蓝,那是一种类似于将人群归类、标签的社群的文化,你的家族和你的属性、特点是一致的。
比如「猖家」是一群自认为重庆同志中长得最好看的;「紫寰家族」则吸收了重庆老一辈艺术家,也是那些在酒吧里熟人最多的老玩家;「妖家」则是最放飞自我的,哪怕是在20年前在大街上放飞起来也毫不顾忌。
不仅每个家族都各具特色,家族内部还有着庞杂的制度文化。以「猖家」为例,家族内设有「风花雪苑」、「雪月苑」等小分队,还设有「家长」、「院长」、「群众」等等级划分。
「这和后来的非主流不一样。这种家族文化在重庆流行了很久,它具有交友的作用,也有保护的作用,」何小牧说,在那个同性恋尚未去病化,乃至尚未除罪化的年代,重庆同志社群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文化的凝聚与个体归属感、认同感的获得,「无形当中,家族成了每个人的归宿。家族中的成员会照顾彼此,解决彼此生活中的种种困难。」
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重庆的同志文化开始有了自己的鲜明特色。
在「名媛」这个词还尚未出现的时代,重庆同志社群内的红人被称为「名飘」。而在酒吧文化下,那些永远处于话题中心的名飘往往是那些能歌善舞的艺术家,或是那些出手阔绰的酒吧常客。
对于那些当时的「风云人物」,当时的何小牧不以为然,他心想,「我和他们不一样。」
与酒吧的喧闹不同,何小牧在另一个与之完全不同的地方找到了他的精神家园。
99年前后,一大批同志网站开始在全国各地萌芽。而即便是在互联网空间里,重庆也有属于这座城市自己的地盘。
当时重庆本地最具影响力的同志论坛,何小牧便是在这个论坛中最为活跃的一批人之一。
当时何小牧刚刚进入重庆师范大学,年纪小,性格有些腼腆,不喜欢喧闹和扎堆,但又有着无限的表达欲以及获得社交连接的需求。正如80年代末出生的一批人一样,论坛成了这批「年轻人」更喜爱的社群空间。
从出柜话题,到10属性话题;从交友,到辩论……当时的论坛热闹非凡。何小牧则对于如何在论坛中获得关注乃至带起节奏得心应手。
无论是在表演板块,用文字模仿貂蝉、公社女干部的惟妙惟肖,还是在辩论板块针对社群文化舌战群儒,何小牧凭借强大的个性与魅力收获了一众关注者。
不仅如此,在当时鲜有人愿意在网络上上传个人照片的年头,何小牧已经在论坛中分享自己的照片。2008年,他和好友一起拍摄的『男版还珠格格』、『男版情深深雨蒙蒙』在重庆同志圈火爆一时,是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
不仅如此,他还找来过几位同志伴侣朋友在街头亲吻,以增加同志人群的社会可见度,此举甚至受到了多家媒体的关注。
虽然只是因为「好玩」,可堪称超前的「运营」和「短视频」思维,让何小牧在还没有「网红」概念的时代成了重庆当之无愧的「第一代同志网红」。
何小牧从不否认,他喜欢做网红的感觉。可转变出现在2012年。
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来了。伴随着社会对同志人群接纳程度的提高,以及新兴工具的出现,同志的生活随着科技的进步仿佛在一夜间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往,酒吧中的擦肩而过便很难再相遇;以往,网友「不识庐山真面目」。伴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同志人群的社交生活变得更丰富多元而日常,同志的社交生活成了融化在生活中的日常,而非再是一种需要「偷偷」才能找到归属的「人后一面」。
何小牧曾在论坛中写下一篇文章,他想念那些曾在论坛上吵架的朋友,想念那些曾在虚拟的楼层中玩得自得其乐的伙伴。何小牧说,他写着写着就哭了。
一个需要舞台的人,总能找到他的舞台。就像何小牧,在大多数人还不知道Vlog为何物的2012年,他便开始学习台湾视频博主的节目,拍起了重庆景点旅游短视频。
要知道,在当时的中国大陆还鲜有个人视频博主的概念,这让何小牧的视频得到了优酷、土豆等视频门户的频道推荐。突如其来的流量让他在一时间先后收到三亚、江西等旅游局的邀请。
「当时被邀请到三亚海棠湾的五星级酒店,那是我第一次看见大海。」何小牧说,旅行博主的标签让他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搭乘阿联酋航空A380的头等舱,入住帆船酒店,见过珠穆朗玛峰,住过庐山上最好的别墅,「人家盛情款待还有收入,开心死了。」
也在同一年,他获得了签约,获得了流量的倾斜,粉丝快速增长。
如今的何小牧,是一位生活方式博主,也是一位直播博主。「以前人家一口一个小牧,现在都叫你何老师。」何小牧说,很多人在成为网红后迷失自我,但是我分得很清楚,不管出去多久,你终归要回家。人要上得去,下得来。
如今,何小牧见证了一代「名飘」的风云变换,论坛的时代在一夜间凋零。他深知时代变革的力量,他说,「网红的时代也可能随时过去,但我想,过去的那些,是我们一代人的青春最宝贵的回忆。永远保持一颗赤子之心,老去不可怕。」